一種護套內窺鏡,包括內窺鏡和一次性耗材,內窺鏡的內表面和外表面通過一次性耗材保護,一次性耗材包括套在內窺鏡鏡體頭端部的端帽和設置于內窺鏡內部的一次性鉗道管以及套設于內窺鏡外側的套囊,端帽將套囊和一次性鉗道管連接;在內窺鏡鏡體頭端部的側面設有多個窗口,在端帽與內窺鏡鏡體頭端部之間設有裝有透明液體的膠丸,膠丸通過端帽與內窺鏡鏡體頭端部共同作用碎裂,膠丸碎裂后,膠丸內的透明液體充滿端帽與內窺鏡鏡體頭端部的多個窗口之間的空隙。本發明專利技術用一次性耗材將內窺鏡全面包覆,徹底避免了交叉感染問題,在一次性耗材中端帽與內窺鏡鏡體頭端部配合處設置防雜光結構,解決了端帽與內窺鏡鏡體頭端部空隙處雜光干擾問題。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醫療器械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護套內窺鏡。
技術介紹
十二指腸鏡廣泛應用于肝、膽、胰系統疾病的診斷與治療。特別對于逆行肝膽管造影(ERCP)術是十二指腸鏡的一項獨特且目前不能替代的肝膽管檢查方法,是診斷膽道疾病的重要手段,是微創外科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但是消毒安全問題卻一直困擾該內窺鏡,由于受成像核心原器件光學傳感器CCD及主體材料限制,不可用高溫高壓等方式消毒滅菌,其鏡體操作部功能主要由鋼絲繩牽引抬鉗器控制手術器械的抬起和落下,結構復雜有細長鋼絲引導孔,消毒難以徹底且消毒手段少,普遍存在消毒風險。由于其結構復雜,在手術操作使用難度也較大,使手術的難度增加。本專利技術涉及的十二指腸鏡由于其功能結構均比其它內窺鏡結構復雜,所以存在著更大的消毒風險。用一次性耗材將內窺鏡全面包覆應用是防止交叉感染最為可靠的辦法,如申請號為201510461920.8,申請日為2015年7月31日中國專利技術專利:用一次性耗材防護的十二指腸鏡,該專利將內窺鏡凡是與人體體腔體液接觸部分從里到外都用一次性耗材包覆,但用一次性耗材包覆后鏡體頭端物鏡系統與端帽之間存在間隙,易產生雜光干擾,造成成像不清晰問題,需要在十二指腸鏡一次性防護套結構基礎上對端帽等結構進行進一步改進。
技術實現思路
護套內窺鏡,其基本原理是用一次性滅菌耗材對不能經受高溫高壓滅菌處理的內窺鏡全面防護,使其凡與患者體腔體液接觸部分都被耗材隔離覆蓋,并在一次性耗材中的端帽與鏡體頭端配合處設置防雜光結構,解決了十二指腸鏡臨床中消毒不徹底所發生的交叉感染問題,以及用端帽覆蓋內窺鏡鏡體頭端部時間隙產生雜光干擾問題。本專利技術技術方案如下:護套內窺鏡,包括內窺鏡和一次性耗材,內窺鏡的內表面和外表面通過一次性耗材保護,一次性耗材包括套在內窺鏡鏡體頭端部的端帽,在內窺鏡鏡體頭端部的側面設有多個窗口,在端帽與內窺鏡鏡體頭端部之間設有裝有透明液體的膠丸,膠丸通過端帽與內窺鏡鏡體頭端部共同作用碎裂,膠丸碎裂后,膠丸內的透明液體充滿端帽與內窺鏡鏡體頭端部的多個窗口之間的空隙。一次性耗材包括端帽、套囊和一次性鉗道管,其中端帽套在內窺鏡鏡體頭端部上,一次性鉗道管設置于內窺鏡內部,套囊套設于內窺鏡外側,套囊通過端帽與一次性鉗道管相連。在端帽側面設有與內窺鏡鏡體頭端部上的手術管道開口形狀一致的長條狀開口,在長條狀開口內設有軟接口,軟接口的大口端外緣與端帽上的長條狀開口內側粘接密封,軟接口小口端套在一次性鉗道管上。內窺鏡包括內窺鏡鏡體頭端部、抬鉗器和拉絲,內窺鏡鏡體頭端部側面設有開口,抬鉗器置于開口內,抬鉗器通過拉絲作用抬起。在內窺鏡鏡體頭端部側面設有觀察窗口和光學照明窗口,在端帽與內窺鏡鏡體頭端部上的觀察窗口和光學照明窗口相對應下側面處設有光窗,透明液體充滿端帽光窗與內窺鏡鏡體頭端部的觀察窗口和光學照明窗口之間的空隙。端帽的前端立面與下側面之間的連接處為一斜面,在該斜面上設有凹坑,膠丸設置于凹坑內,內窺鏡鏡體頭端部觀察窗口和光學照明窗口側前端面靠近端帽的下側面一側設有斜面,膠丸通過內窺鏡鏡體頭端部的斜面與所述端帽內設有凹坑的斜面共同作用擠碎。在端帽的前端內壁設有一個凸臺,在內窺鏡鏡體頭端部前端設有一個空心針,膠丸設置于凸臺上并通過空心針扎破,空心針的尾端設有通孔,透明液體沿通孔流至端帽與內窺鏡鏡體頭端部的多個窗口之間的空隙。內窺鏡鏡體頭端部內與膠丸同軸心位置設有一個錐形凹坑,在錐形凹坑底部設有盲孔,盲孔與通孔相通,空心針尖朝外安裝到盲孔內,空心針的針尖不超過所述錐形凹坑的大端平面。本專利技術的優點與積極效果為:1.本專利技術在一次性耗材中的端帽與內窺鏡鏡體頭端部配合處設置防雜光結構,所述防雜光結構包括內部含有透明液體的膠丸,膠丸通過端帽與內窺鏡鏡體頭端部擠碎,使透明液體流至端帽與內窺鏡鏡體頭端部的窗口之間的空隙處,防止雜光干擾。2.本專利技術利用一次性耗材將內窺鏡全面包覆應用是防止交叉感染。附圖說明圖1護套內窺鏡部件組成示意圖。圖2護套內窺鏡操作示意圖。圖3內窺鏡鏡體頭端部示意圖。圖4內窺鏡鏡體頭端部與端帽裝配示意圖。圖5內窺鏡鏡體頭端部與端帽裝配過程中膠丸受擠壓破裂示意圖。圖6膠丸被壓碎后內窺鏡鏡體頭端部與端帽裝配完成示意圖。圖7膠丸受擠壓前示意圖。圖8內窺鏡鏡體頭端部與端帽裝配過程中膠丸被刺破示意圖。圖9膠丸被刺破后內窺鏡鏡體頭端部與端帽裝配完成示意圖。圖10膠丸刺破前示意圖。圖11抬鉗器放松時軟接口及活檢鉗示意圖。圖12抬鉗器拉緊后軟接口及活檢鉗示意圖。圖13抬鉗器與軟接口配合示意圖。圖中:1內窺鏡,1.1內窺鏡鏡體頭端部,1.2抬鉗器,1.3觀察窗口,1.4光學照明窗口,1.5拉絲,1.6空心針,2一次性耗材,2.1端帽,2.2膠丸,2.3水氣管,2.4套囊,2.5軟接口,2.6一次性鉗道管,2.7下側面,2.8凹坑,2.9凸臺,2.10通孔,3活檢鉗。具體實施方式如圖1~13所示,本專利技術主要包括兩部分,其中一部分是經過改造的內窺鏡1,如圖3所示,內窺鏡鏡體頭端部1.1側面設有開口,抬鉗器1.2置于開口內,在內窺鏡鏡體頭端部1.1遠離所述開口的一側設有觀察窗口1.3和光學照明窗口1.4;本專利技術的另一部分是一次性耗材2,如圖4~13所示,所述一次性耗材2將多次使用的內窺鏡1保護起來不受污染,所述一次性耗材2不僅設有套囊2.4和端帽2.1保護內窺鏡1外表面,如圖11~12所示,還有一次性鉗道管2.6置于內窺鏡1鏡體管道內保護內窺鏡1內表面,保護內窺鏡1外表面的套囊2.4和保護內窺鏡1內表面的一次性鉗道管2.6通過所述端帽2.1連為一體,將內窺鏡1從里到外進行了全面保護,在端帽2.1與內窺鏡鏡體頭端部1.1之間設有裝有透明液體的膠丸2.2,所述膠丸2.2通過端帽2.1與內窺鏡鏡體頭端部1.1共同作用碎裂,所述膠丸2.2碎裂后,膠丸2.2內的透明液體充滿端帽2.1與內窺鏡鏡體頭端部1.1上的觀察窗口1.3和光學照明窗口1.4之間的空隙。現結合附圖對護套內窺鏡結構說明如下:如圖4~13所示,所述一次性的耗材2包括端帽2.1、水氣管2.3、套囊2.4、軟接口2.5和一次性鉗道管2.6,其中端帽2.1套在內窺鏡鏡體頭端部1.1上,所述端帽2.1整體為透明彈性材料制成,如圖11~12所示,在端帽2.1側面設有與內窺鏡鏡體頭端部1.1上的手術管道開口形狀一致的長條狀開口,在所述長條狀開口內設有軟接口2.5,所述軟接口2.5為彈性薄膜制成且為煙斗狀,所述軟接口2.5的大口端外緣與端帽2.1上的長條狀開口內側粘接密封,軟接口2.5小口端套在一次性鉗道管2.6遠端外壁一定距離處并粘接,端帽2.1通過所述長條狀開口內的軟接口2.5與一次性鉗道管2.6相連,端帽2.1敞口端與套囊2.4連接,所述套囊2.4與所述端帽2.1相連將內窺鏡1外表面保護,在套囊2.4與內窺鏡鏡體頭端部1.1之間設有水氣管2.3。如圖5所示,在端面2.1端部內壁與內窺鏡鏡體頭端部1.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護套內窺鏡,包括內窺鏡和一次性耗材,所述內窺鏡的內表面和外表面通過所述一次性耗材保護,所述一次性耗材包括套在內窺鏡鏡體頭端部的端帽,其特征在于:在內窺鏡鏡體頭端部(1.1)的側面設有多個窗口,在端帽(2.1)與內窺鏡鏡體頭端部(1.1)之間設有裝有透明液體的膠丸(2.2),所述膠丸(2.2)通過端帽(2.1)與內窺鏡鏡體頭端部(1.1)共同作用碎裂,所述膠丸(2.2)碎裂后,膠丸(2.2)內的透明液體充滿端帽(2.1)與內窺鏡鏡體頭端部(1.1)的多個窗口之間的空隙。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護套內窺鏡,包括內窺鏡和一次性耗材,所述內窺鏡的內表面和外表面通過所述一次
性耗材保護,所述一次性耗材包括套在內窺鏡鏡體頭端部的端帽,其特征在于:在內窺鏡鏡
體頭端部(1.1)的側面設有多個窗口,在端帽(2.1)與內窺鏡鏡體頭端部(1.1)之間設有
裝有透明液體的膠丸(2.2),所述膠丸(2.2)通過端帽(2.1)與內窺鏡鏡體頭端部(1.1)共
同作用碎裂,所述膠丸(2.2)碎裂后,膠丸(2.2)內的透明液體充滿端帽(2.1)與內窺鏡
鏡體頭端部(1.1)的多個窗口之間的空隙。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護套內窺鏡,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性耗材(2)包括端帽(2.1)、
套囊(2.4)和一次性鉗道管(2.6),其中端帽(2.1)套在內窺鏡鏡體頭端部(1.1)上,一次
性鉗道管(2.6)設置于內窺鏡(1)內部,套囊(2.4)套設于內窺鏡(1)外側,所述套囊(2.4)
通過端帽(2.1)與所述一次性鉗道管(2.6)相連。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護套內窺鏡,其特征在于:在端帽(2.1)側面設有與內窺鏡鏡體
頭端部(1.1)上的手術管道開口形狀一致的長條狀開口,在所述長條狀開口內設有軟接口
(2.5),所述軟接口(2.5)的大口端外緣與端帽(2.1)上的長條狀開口內側粘接密封,軟接
口(2.5)小口端套在一次性鉗道管(2.6)上。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護套內窺鏡,其特征在于:所述內窺鏡(1)包括內窺鏡鏡體頭端
部(1.1)、抬鉗器(1.2)和拉絲(1.5),內窺鏡鏡體頭端部(1.1)側面設有開口,抬鉗器(1.2)
置于所述開口內,所述抬鉗器(1.2)通過拉絲(1.5)作用抬起。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護套內窺鏡,其特征在于:...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姜克讓,吳向陽,周振宇,陳沖,張劍,徐明,
申請(專利權)人:姜克讓,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遼寧;2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