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二級壓射中心澆口壓鑄模,包括動模板與定模板,所述動模板與定模板之間設置有動模鑲塊、定模鑲塊以及型芯,所述動模鑲塊、定模鑲塊以及型芯圍成型腔以及接入型腔的內澆道,所述動模板上經彈簧與浮動分流錐的一端相連接,所述定模板上設置有定模澆口套,所述浮動分流錐的另一端與定模澆口套相貼合,所述浮動分流錐在彈簧的作用下往復運動以連通或封閉內澆道與定模澆口套之間的接口,所述定模澆口套經壓室與壓射沖頭相連接;本發明專利技術還涉及一種二級壓射中心澆口壓鑄模的工作方法。本發明專利技術結構設計簡單、緊湊、合理,使一次液態金屬壓射變為兩次,使金屬液充入模腔時產生增壓效果,從而大幅提高產品質量,具有極強的實際意義。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二級壓射中心澆口壓鑄模及其工作方法。
技術介紹
中心澆口壓鑄模的余料取出需要高設置相應的去除中心澆口的機構,切斷、扭斷或拉斷直澆口余料,模具需要多次分型,且產品的制密度不高。在壓鑄生產中,壓鑄模壓鑄生產制品時,最難以克服的是制品致密度不夠而帶來的困擾,如何在不增加生產成本的前提下大幅提升鑄件的產品質量顯得十分重要。
技術實現思路
鑒于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專利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二級壓射中心澆口壓鑄模及其工作方法,不僅結構設計合理,而且高效便捷。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是:一種二級壓射中心澆口壓鑄模,包括動模板與定模板,所述動模板與定模板之間設置有動模鑲塊、定模鑲塊以及型芯,所述動模鑲塊、定模鑲塊以及型芯圍成型腔以及接入型腔的內澆道,所述動模板上經彈簧與浮動分流錐的一端相連接,所述定模板上設置有定模澆口套,所述浮動分流錐的另一端與定模澆口套相貼合,所述浮動分流錐在彈簧的作用下往復運動以連通或封閉內澆道與定模澆口套之間的接口,所述定模澆口套經壓室與壓射沖頭相連接。優選的,所述浮動分流錐外套設有動模鑲塊,所述浮動分流錐與動模鑲塊滑動配合,所述浮動分流錐與動模鑲塊上均設置有用以滑動配合的臺階。優選的,所述浮動分流錐與定模澆口套相貼合的端面為弧形面,所述弧形面外沿高、中心低、向浮動分流錐方向凹陷。優選的,所述壓射沖頭一級壓射力小于彈簧的彈力,所述壓射沖頭二級壓射力大于彈簧的彈力。一種二級壓射中心澆口壓鑄模的工作方法,包括如上述任意一項所述的二級壓射中心澆口壓鑄模,包含以下步驟:(1)合模時,浮動分流錐在彈簧的彈力作用下壓向定模澆口套,浮動分流錐與定模澆口套相碰貼,封閉內澆道與定模澆口套之間的接口,壓射沖頭先做一級低速壓射,彈簧的彈力承受金屬液的靜壓力和動壓力并保持不動,壓室與內澆口之間的通道保持封閉,金屬液充滿壓室,預先排去壓室內的大部分空氣;(2)壓射沖頭做二級高速壓射,壓射沖頭以高速高壓前移,金屬液擠壓浮動式分流錐,打開內澆道與定模澆口套之間的接口,金屬液隨之經內澆道進入型腔完成充型;(3)然后壓射沖頭進入一級增壓階段,壓射沖頭對金屬液施加穩定高壓,從而大幅提升壓鑄件的致密度。(4)開模取出鑄件后,浮動分流錐在彈簧力的作用下重新向前頂出,然后合模復位。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專利技術結構設計簡單、緊湊、合理,將傳統的固定式分流錐改為可動式分流錐,在分流錐底部安裝彈簧,并設置動作空間,使分流錐隨著壓鑄機的壓射力的變化而運動,從而實現壓室與內澆口之間通道的開閉控制,使一次液態金屬壓射變為兩次,使金屬液充入模腔時產生增壓效果,從而大幅提高產品質量,具有極強的實際意義。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專利技術做進一步詳細的說明。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內澆口封閉狀態的構造示意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內澆口打開狀態的構造示意圖。圖中:1-動模板,2-定模板,3-動模鑲塊,4-定模鑲塊,5-型芯,6-型腔,7-內澆道,8-彈簧,9-浮動分流錐,10-定模澆口套,11-壓室,12-壓射沖頭,13-臺階。具體實施方式為讓本專利技術的上述特征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并配合附圖,作詳細說明如下。如圖1~2所示,一種二級壓射中心澆口壓鑄模,包括動模板1與定模板2,所述動模板1與定模板2之間設置有動模鑲塊3、定模鑲塊4以及型芯5,所述動模鑲塊3、定模鑲塊4以及型芯5圍成型腔6以及接入型腔6的內澆道7,所述動模板1上經彈簧8與浮動分流錐9的一端相連接,所述定模板2上設置有定模澆口套10,所述浮動分流錐9的另一端與定模澆口套10相貼合,所述浮動分流錐9在彈簧8的作用下往復運動以連通或封閉內澆道7與定模澆口套10之間的接口,所述定模澆口套10經壓室11與壓射沖頭12相連接。在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所述浮動分流錐9外套設有動模鑲塊3,所述浮動分流錐9與動模鑲塊3滑動配合,所述浮動分流錐9與動模鑲塊3上均設置有用以滑動配合的臺階13。在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所述浮動分流錐9與定模澆口套10相貼合的端面為弧形面,所述弧形面外沿高、中心低、向浮動分流錐9方向凹陷。在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所述壓射沖頭12一級壓射力小于彈簧8的彈力,所述壓射沖頭12二級壓射力大于彈簧8的彈力。在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一種二級壓射中心澆口壓鑄模的工作方法,包括如上述任意一項所述的二級壓射中心澆口壓鑄模,包含以下步驟:(1)合模時,浮動分流錐9在彈簧8的彈力作用下壓向定模澆口套10,浮動分流錐9與定模澆口套10相碰貼,封閉內澆道7與定模澆口套10之間的接口,壓射沖頭12先做一級低速壓射,彈簧8的彈力承受金屬液的靜壓力和動壓力并保持不動,壓室11與內澆口之間的通道保持封閉,金屬液充滿壓室11,預先排去壓室11內的大部分空氣,避免了金屬液提前進入型腔6,大大減少了后繼壓鑄過程中卷氣和氧化夾渣的產生;(2)壓射沖頭12做二級高速壓射,壓射沖頭12以高速高壓前移,金屬液擠壓浮動式分流錐,打開內澆道7與定模澆口套10之間的接口,金屬液隨之經內澆道7進入型腔6完成充型;(3)然后壓射沖頭12進入一級增壓階段,壓射沖頭12對金屬液施加穩定高壓,從而大幅提升壓鑄件的致密度。(4)開模取出鑄件后,浮動分流錐9在彈簧8力的作用下重新向前頂出,然后合模復位。本專利技術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實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專利技術的啟示下都可以得出其他各種形式的二級壓射中心澆口壓鑄模及其工作方法。凡依本專利技術申請專利范圍所做的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本專利技術的涵蓋范圍。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二級壓射中心澆口壓鑄模,其特征在于:包括動模板與定模板,所述動模板與定模板之間設置有動模鑲塊、定模鑲塊以及型芯,所述動模鑲塊、定模鑲塊以及型芯圍成型腔以及接入型腔的內澆道,所述動模板上經彈簧與浮動分流錐的一端相連接,所述定模板上設置有定模澆口套,所述浮動分流錐的另一端與定模澆口套相貼合,所述浮動分流錐在彈簧的作用下往復運動以連通或封閉內澆道與定模澆口套之間的接口,所述定模澆口套經壓室與壓射沖頭相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二級壓射中心澆口壓鑄模,其特征在于:包括動模板與定模板,所述動模板與定模板之間設置有動模鑲塊、定模鑲塊以及型芯,所述動模鑲塊、定模鑲塊以及型芯圍成型腔以及接入型腔的內澆道,所述動模板上經彈簧與浮動分流錐的一端相連接,所述定模板上設置有定模澆口套,所述浮動分流錐的另一端與定模澆口套相貼合,所述浮動分流錐在彈簧的作用下往復運動以連通或封閉內澆道與定模澆口套之間的接口,所述定模澆口套經壓室與壓射沖頭相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二級壓射中心澆口壓鑄模,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動分流錐外套設有動模鑲塊,所述浮動分流錐與動模鑲塊滑動配合,所述浮動分流錐與動模鑲塊上均設置有用以滑動配合的臺階。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二級壓射中心澆口壓鑄模,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動分流錐與定模澆口套相貼合的端面為弧形面,所述弧形面外沿高、中心低、向浮動分流錐方向凹陷。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二級壓射中心澆口壓鑄模,其特...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功振,
申請(專利權)人:福州大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福建;35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