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空氣調節設備,該空氣調節設備包括過濾網,所述空氣調節設備的外殼上設置有過濾網口,所述過濾網經所述過濾網口可抽拉地設置于所述空氣調節設備中。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的空氣調節設備上開設過濾網口,過濾網可直接經過濾網口可抽拉地設置在空氣調節設備內,當需要對過濾網進行清洗時,可直接將過濾網抽出,無需拆卸空氣調節設備的前面板,操作簡單,結構可靠,另外,可將空氣調節設備的前面板和側板設置成一體的面板體結構,提高裝配效率,降低成本。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空氣調節
,更具體地涉及一種空氣調節設備。
技術介紹
提高室內環境的舒適性,例如空調、空氣凈化器等各類空氣調節設備以被廣泛采用。這類空氣調節設備的共性之一在于,其內部均設置有用于對空氣進行過濾的過濾網,空氣調節設備在工作一段時間后,都存在濾網臟堵的問題,因此需要將過濾網拆下來進行清洗。現有的做法是,首先將空氣調節設備的前面板拆下,然后才能將過濾網取下來進行清洗,操作比較復雜,且頻繁的拆裝前面板會影響其連接結構的可靠性。
技術實現思路
有鑒于此,本技術提供一種方便過濾網拆裝的空氣調節設備。為達上述目的,提供一種空氣調節設備。一種空氣調節設備,包括過濾網,所述空氣調節設備的外殼上設置有過濾網口,所述過濾網經所述過濾網口可抽拉地設置于所述空氣調節設備中。優選地,所述空氣調節設備內設置有第一滑道結構,所述過濾網經所述過濾網口穿入所述空氣調節設備內的第一滑道結構中。優選地,所述第一滑道結構包括沿所述過濾網的抽拉方向延伸的第一滑槽或滑軌。優選地,所述空氣調節設備內設置有沿所述過濾網抽拉方向延伸的支撐筋條,所述過濾網上設置有與所述支撐筋條相適配的第二滑道結構,所述支撐筋條能夠在所述第二滑道結構中滑動。優選地,所述第二滑道結構包括設置于所述過濾網上的第二滑槽或孔道。優選地,所述空氣調節設備內設置有用于對所述過濾網在與抽拉方向相反的方向上進行限位的限位結構。優選地,所述限位結構包括限位筋,當所述過濾網穿入所述空氣調節設備內時,所述過濾網與所述限位筋相抵接。優選地,所述空氣調節設備內設置有供所述過濾網滑動的第一滑道結構,所述限位筋的一端連接所述第一滑道結構,另一端連接所述空氣調節設備外殼的內壁,優選地,所述限位筋與所述第一滑道結構呈一體結構;和/或,所述空氣調節設備內設置有沿所述過濾網抽拉方向延伸的支撐筋條,所述限位筋與所述支撐筋條連接,優選地,所述限位筋與所述支撐筋條呈一體結構。優選地,所述空氣調節設備的外殼上設置有至少兩個過濾網口。優選地,每個所述過濾網口對應設置一過濾網。優選地,所述空氣調節設備外殼相對的兩個面上均設置所述過濾網口,每個所述過濾網口對應設置一過濾網,所述過濾網分別經所述空氣調節設備兩側的過濾網口穿入所述空氣調節設備中。優選地,所述空氣調節設備包括背板和面板體,所述面板體呈一體結構,所述背板和面板體扣合形成所述空氣調節設備的外殼,所述過濾網口設置于所述面板體上。優選地,所述空氣調節設備為空調器、空氣凈化器或暖風機。本技術提供的空氣調節設備上開設過濾網口,過濾網可直接經過濾網口可抽拉地設置在空氣調節設備內,當需要對過濾網進行清洗時,可直接將過濾網抽出,無需拆卸空氣調節設備的前面板,操作簡單,結構可靠,另外,可將空氣調節設備的前面板和側板設置成一體的面板體結構,提高裝配效率,降低成本。附圖說明通過以下參照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的描述,本技術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優點將更為清楚,在附圖中:圖1示出本技術具體實施方式提供的空調器的面板體的結構示意圖之一;圖2示出本技術具體實施方式提供的空調器的面板體的結構示意圖之二;圖3示出本技術具體實施方式提供的空調器抽出過濾網的結構示意圖;圖4示出本技術具體實施方式提供的支撐筋條與過濾網配合處的具體結構剖視圖之一;圖5示出本技術具體實施方式提供的支撐筋條與過濾網配合處的具體結構剖視圖之二。圖中,1、面板體;11、過濾網口;12、進風口;13、卡扣;2、過濾網;21、第二滑槽;22、孔道;3、第一滑道結構;31、第一滑槽;4、限位筋;5、支撐筋條。具體實施方式以下基于實施例對本技術進行描述,但是本技術并不僅僅限于這些實施例。在下文對本技術的細節描述中,詳盡描述了一些特定的細節部分。對本領域技術人員來說沒有這些細節部分的描述也可以完全理解本技術。為了避免混淆本技術的實質,公知的方法、過程、流程、元件并沒有詳細敘述。此外,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在此提供的附圖都是為了說明的目的,并且附圖不一定是按比例繪制的。除非上下文明確要求,否則整個說明書和權利要求書中的“包括”、“包含”等類似詞語應當解釋為包含的含義而不是排他或窮舉的含義;也就是說,是“包括但不限于”的含義。在本技術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第一”、“第二”等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此外,在本技術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說明,“多個”的含義是兩個或兩個以上。本文中所述的“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便于描述本技術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為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而不能理解為對本技術保護內容的限制。本技術提供了一種空氣調節設備,包括有過濾網,在空氣調節設備的外殼上設置有過濾網口,過濾網經過濾網口可抽拉地設置于空氣調節設備中,即過濾網可經過濾網口進入空氣調節設備并安裝于空氣調節設備內,并且可經過濾網口將過濾網抽出。將過濾網設置為可推拉的形式,當需要對過濾網進行清洗時,可直接將過濾網抽出,無需拆卸空氣調節設備的前面板,操作簡單,結構可靠。如圖1至圖5所示,以空調器為例說明過濾網安裝結構的具體實施例,當然,空氣調節設備不局限于空調器,其他需要進風并對進入的空氣進行處理的空氣調節設備均在本技術保護的范圍中。過濾網2在空調器內的具體設置方式不限,凡是能夠實現過濾網可推拉的結構形式均在本技術的保護范圍內。在一個優選實施例中,空調器內設置有第一滑道結構,過濾網2可經過濾網口11穿入空調器內的第一滑道結構3中。第一滑道結構3能夠限定過濾網2在空調器內的運動路線。具體地,第一滑道結構3包括沿過濾網2的抽拉方向延伸的第一滑槽31或滑軌,第一滑槽31可以如圖2中所示設置在過濾網2的下側,也可以設置在過濾網2的上側或者上側和下側均設置第一滑槽31。優選地,第一滑槽31的形狀與過濾網2的邊部形狀相適配,從而提高過濾網2在第一滑槽31內運行的平穩性,且當空調器正常運行時,第一滑槽31能夠對過濾網2起到一定的固定和限位作用,避免過濾網2抖動產生異響。當然,第一滑道結構3不局限于上述結構,也可以呈分段設置,只要能夠限制過濾網2的運動路線即可。進一步優選地,在第一滑道結構3的入口處還設置有導向結構,對過濾網2進入第一滑道結構3內進行導向,導向結構例如可以為導向斜面、導向圓弧面等結構。進一步優選地,過濾網口11的形狀與過濾網2的邊部形狀相適配,例如,如圖1和圖中所示,過濾網口11呈長條形。優選地,過濾網口11的下側邊與第一滑槽31的槽底相平齊,從而,當過濾網2裝入空調器時,過濾網口11首先能夠對過濾網2起到定位的作用,保證過濾網2順利裝入空調器內。在進一步優選地實施例中,空調器內設置有沿過濾網2抽拉方向延伸的支撐筋條5,過濾網2上設置有與支撐筋條5相適配的第二滑道結構,支撐筋條5能夠穿入第二滑道結構中,從而通過支撐筋條5對過濾網2起到支撐作用,進一步提高過濾網2在空調器內的安裝可靠性。第二滑道結構的具體形式不限,能夠與支撐筋條5的結構相適配,使得支撐筋條5能夠在第二滑道結構中滑動即可。例如,在一個實施例中,第二滑道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空氣調節設備,包括過濾網(2),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氣調節設備的外殼上設置有過濾網口(11),所述過濾網(2)經所述過濾網口(11)可抽拉地設置于所述空氣調節設備中。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空氣調節設備,包括過濾網(2),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氣調節設備的外殼上設置有過濾網口(11),所述過濾網(2)經所述過濾網口(11)可抽拉地設置于所述空氣調節設備中。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空氣調節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氣調節設備內設置有第一滑道結構(3),所述過濾網(2)經所述過濾網口(11)穿入所述空氣調節設備內的第一滑道結構(3)中。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空氣調節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道結構(3)包括沿所述過濾網(2)的抽拉方向延伸的第一滑槽(31)或滑軌。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空氣調節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氣調節設備內設置有沿所述過濾網(2)抽拉方向延伸的支撐筋條(5),所述過濾網(2)上設置有與所述支撐筋條(5)相適配的第二滑道結構,所述支撐筋條(5)能夠在所述第二滑道結構中滑動。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空氣調節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道結構包括設置于所述過濾網(2)上的第二滑槽(21)或孔道(22)。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空氣調節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氣調節設備內設置有用于對所述過濾網(2)在與抽拉方向相反的方向上進行限位的限位結構。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空氣調節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結構包括限位筋(4),當所述過濾網(2)穿入所述空氣調節設備內時,所述過濾網(2)與所述限位筋(4)相抵接。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空氣調節設備,其特征在于...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鵬宇,袁文昭,董濤濤,秦星,侯偉,龍斌華,雷小友,羅偉青,楊力,鄭自成,
申請(專利權)人: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廣東;4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