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光學成像及數字圖像處理分析
,涉及一種CCD響應非均勻性和線性性的檢測裝置及檢測方法。
技術介紹
CCD(ChargeCoupledDevice)是一種光電轉換器件,通過光電效應將光信號轉變為電信號,并且轉移并存儲電信號。CCD響應非均勻性是指在完全均勻光輻照時,CCD各個光敏元輸出信號的差異性。在描述CCD的眾多參數中,有兩個極為重要的參數:響應非均勻性和線性性。在檢測CCD的響應非均勻性和線性性時,常規的檢測方法是使用積分球或平行光管的方式進行檢測:通過積分球均勻輻照到CCD,CCD芯片整體感光,然后逐漸改變積分球的輸出參數并獲得在該輸出條件下CCD相應的響應,進而獲得CCD的響應非均勻性和線性性情況。采用積分球的檢測方法較為復雜且耗費較大,難以避免積分球在不同參數下輸出的穩定性。此外,積分球很難溯源,還沒有一家機構能夠認定積分球所存在的誤差,因而采用積分球進行檢測時因積分球的誤差未知而無法消除由此帶來的檢測誤差,即可溯源性較差,CCD的響應非均勻性和線性性檢測精度較低。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專利技術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檢測精度高、檢測穩定性好的CCD響應非均勻性和線性性的檢測裝置及檢測方法。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CCD響應非均勻性和線性性檢測裝置,包括測試光源、衰減片、取樣鏡、光契對、長焦匯聚透鏡、待測CCD、二維平移臺、能量計、計算機、控制器和暗箱,所述測試光源產生的入射激光依次經衰減片、取樣鏡后產生反射激光和透 ...
【技術保護點】
一種CCD響應非均勻性和線性性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測試光源(1)、衰減片(2)、取樣鏡(3)、光契對(4)、長焦匯聚透鏡(5)、待測CCD(6)、二維平移臺(7)、能量計(8)、計算機(9)、控制器(10)和暗箱,所述測試光源(1)產生的入射激光依次經衰減片(2)、取樣鏡(3)后產生反射激光和透射激光,所述反射激光直接入射至能量計(8),所述透射激光依次經光契對(4)、長焦匯聚透鏡(5)后入射至待測CCD(6),所述待測CCD(6)安裝于二維平移臺(7)上,所述待測CCD(6)和二維平移臺(7)均放置于暗箱內,所述二維平移臺(7)與控制器(10)電連接,所述待測CCD(6)、能量計(8)和控制器(10)均與計算機(9)電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CCD響應非均勻性和線性性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測
試光源(1)、衰減片(2)、取樣鏡(3)、光契對(4)、長焦匯聚
透鏡(5)、待測CCD(6)、二維平移臺(7)、能量計(8)、計算
機(9)、控制器(10)和暗箱,所述測試光源(1)產生的入射激光
依次經衰減片(2)、取樣鏡(3)后產生反射激光和透射激光,所述
反射激光直接入射至能量計(8),所述透射激光依次經光契對(4)、
長焦匯聚透鏡(5)后入射至待測CCD(6),所述待測CCD(6)安裝
于二維平移臺(7)上,所述待測CCD(6)和二維平移臺(7)均放
置于暗箱內,所述二維平移臺(7)與控制器(10)電連接,所述待
測CCD(6)、能量計(8)和控制器(10)均與計算機(9)電連接。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CCD響應非均勻性和線性性檢測裝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測試光源(1)為激光光源。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CCD響應非均勻性和線性性檢測裝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計算機(9)包括CCD數據采集卡,所述CCD數據
采集卡與待測CCD(6)電連接。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CCD響應非均勻性和線性性檢測裝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契對(4)為正交光契對(4),所述正交光契對
(4)的兩斜面均鍍有反射率為95%的反射膜。
5.如權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一種CCD響應非均勻性和線性性檢測
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長焦匯聚透鏡(5)與待測CCD(6)之間的
距離小于長焦匯聚透鏡(5)的瑞利范圍。
6.一種CCD響應非均勻性和線性性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
\t下步驟:
步驟一、固定CCD響應非均勻性和線性性檢測裝置中待測CCD(6)
的曝光時間、待測CCD(6)的溫度,調試并固定CCD響應非均勻性
和線性性檢測裝置中測試光源(1)的入射激光的能量、衰減片(2)
的衰減倍率、二維平移臺(7)的工作參數,標定CCD響應非均勻性
和線性性檢測裝置中取樣鏡(3)的能量取樣系數γ,能量計(8)經
過溯源標定;
步驟二、關閉CCD響應非均勻性和線性性檢測裝置的測試光源
(1),CCD響應非均勻性和線性性檢測裝置的待測CCD(6)記錄多
幀暗圖像并將暗圖像傳輸至CCD響應非均勻性和線性性檢測裝置的
計算機(9),計算機(9)計算多幀暗圖像的平均值作為后續步驟計
算的圖像本底;
步驟三、開啟CCD響應非均勻性和線性性檢測裝置的測試光源
(1),讀取能量計(8)的讀數Eγ,Eγ為取樣鏡(3)測得的反射能
量,CCD響應非均勻性和線性性檢測裝置的待測CCD(6)記錄多幀亮
圖像并將亮圖像傳輸至CCD響應非均勻性和線性性檢測裝置的計算
機(9),計算機(9)將每幀亮圖像減去步驟二中的圖像本底之后再
讀取相應光斑的CCD灰度值、階次(m,n),得到多幀亮圖像的相對
CCD灰度值...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鄭垠波,丁磊,周信達,巴榮聲,袁靜,徐宏磊,姜宏振,張霖,楊曉瑜,陳波,
申請(專利權)人: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變研究中心,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四川;5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