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玻璃定位系統的支撐輪機構,包括支撐輪、氣缸、滑板、絲桿、軌道、滑輪和螺母,所述氣缸包括第一氣缸、第二氣缸和第三氣缸,滑板包括第一滑板、第二滑板和第三滑板。該機構的支撐輪安裝在滑板上,并通過滑輪和軌道導向直線滑動,直線移動精度高,有利于保證產品精度;支撐輪通過氣缸接觸但非固定的方式連接,可顯著減小定位時的阻力,提高定位精度,并可減小校正時的推力,避免玻璃破碎;支撐輪安裝有氣動鎖定機構,可在定位時松開,使支撐輪自由轉動,減小定位時的阻力,提高定位精度并避免玻璃破碎,在定位后啟動氣動鎖定機構,將支撐輪鎖定,避免定位后的玻璃移動,可提高定位精度。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玻璃加工領域,具體是一種玻璃定位系統的支撐輪機構。
技術介紹
隨著科技的發展和人們收入的提高,越來越多的家庭擁有了私家車,汽車已經成為人們的一種日常交通工具。汽車上玻璃的加工需要定位,這時就需要使用玻璃定位系統。玻璃定位系統的支撐輪機構是其中一個重要部件,現有的支撐輪機構采用固定的支撐點支撐,支撐點與產品為滑動接觸連接,產品校正時,滑動阻力大,而且阻力大小會有波動,影響校正的精度。因為滑動阻力大,需要用更大的校正力才能推動產品移動,較大的推動力容易夾碎產品;使用支撐點結構,在遇到大小規格不同的產品時,需要變動支撐點的位置才能支撐到產品,并且不同的支撐點位置和高度會對產品校正精度產生不利的影響,難以克服,即使將支撐點換成可自由滾動的軸承,也僅能減小校正時的阻力,其他不良影響并不能避免。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玻璃定位系統的支撐輪機構,以解決上述
技術介紹
中提出的問題。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玻璃定位系統的支撐輪機構,包括支撐輪、氣缸、滑板、絲桿、軌道、滑輪和螺母,所述氣缸包括第一氣缸、第二氣缸和第三氣缸,滑板包括第一滑板、第二滑板和第三滑板,第一滑板、第二滑板和第三滑板均安裝在軌道上,第一滑板通過滑輪在軌道上滑動連接,第一滑板與螺母和絲桿相連,支撐輪固定在第二滑板上并且支撐輪下方固定有第三氣缸,支撐輪采用長輪結構,第三滑板通過第二氣缸與第一滑板相連,第二滑板通過第一氣缸與第一滑板相連。作為本技術進一步的方案:滑輪的數量為8-16個,支撐輪內安裝有軸承。作為本技術進一步的方案:絲桿采用滾珠絲桿,第一氣缸和第二氣缸均采用往復氣缸,第三氣缸采用膜片氣缸。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該機構的支撐輪安裝在滑板上,并通過滑輪和軌道導向直線滑動,直線移動精度高,有利于保證產品精度;支撐輪通過氣缸接觸但非固定的方式連接,可顯著減小定位時的阻力,提高定位精度,并可減小校正時的推力,避免玻璃破碎;支撐輪安裝有氣動鎖定機構,可在定位時松開,使支撐輪自由轉動,減小定位時的阻力,提高定位精度并避免玻璃破碎,在定位后啟動氣動鎖定機構,將支撐輪鎖定,避免定位后的玻璃移動,可提高定位精度。附圖說明圖1為玻璃定位系統的支撐輪機構的結構示意圖。其中:1-校正輪,2-第三氣缸,3-支撐輪,4-第二氣缸,5-第一滑板,6-絲桿,7-軌道,8-滑輪,9-第一氣缸,10-螺母,11-第二滑板,12-第三滑板。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專利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詳細地說明。請參閱圖1,一種玻璃定位系統的支撐輪機構,包括支撐輪3、氣缸、滑板、絲桿6、軌道7、滑輪8和螺母10,所述氣缸包括第一氣缸9、第二氣缸4和第三氣缸2,滑板包括第一滑板5、第二滑板11和第三滑板12,第一滑板5、第二滑板11和第三滑板12均安裝在軌道7上,第一滑板5通過滑輪8在軌道7上滑動連接,第一滑板5與螺母10和絲桿6相連,支撐輪3固定在第二滑板11上并且支撐輪3下方固定有第三氣缸2,支撐輪3采用長輪結構,第三滑板12通過第二氣缸4與第一滑板5相連,第二滑板11通過第一氣缸9與第一滑板5相連。滑輪8的數量為8-16個,支撐輪3內安裝有軸承,軸承可以旋轉。絲桿6采用滾珠絲桿,第一氣缸9和第二氣缸4均采用往復氣缸,第三氣缸2采用膜片氣缸,支撐輪3利用第三氣缸2完成鎖定。本技術的工作原理是:第一滑板5通過滑輪8連接在軌道7上進行滑動,第一滑板5與螺母10固定,通過絲桿6和螺母10實現位置調節。支撐輪3可繞軸心自由旋轉,支撐輪3固定在第二滑板11上,支撐輪3下方固定有第三氣缸2,通過控制第三氣缸2伸出達到阻止支撐輪3旋轉,實現鎖定支撐輪3的目的。支撐輪3做成長的輪子結構,可適應長度不同的產品,只要是尺寸范圍內的產品,換型生產時無需調節支撐輪3的位置,簡化了生產調節過程,校正輪1固定在第三滑板12上。第三滑板12和第一滑板5通過第二氣缸4連接在一起,通過控制第二氣缸4的伸縮動作實現校正輪1的左右移動動作,當支撐輪3上放有產品時,校正輪1動作推動產品移動的同時,支撐輪3也會隨產品一起移動。支撐輪3固定在第二滑板11上,第二滑板11與第一滑板5通過第一氣缸9實現相互連接,第一氣缸9與第二滑板11的連接方式為接觸連接,并不固定,第一氣缸9伸出時會推動第二滑板11連同支撐輪3向左移動,完成支撐位置的復位。當第一氣缸9縮回時,第二滑板11連同支撐輪3并不會隨著第一氣缸9縮回,而是保持在原位,此時第二滑板11受校正輪1控制與產品一起移動。該機構的支撐輪3安裝在滑板上,并通過滑輪8和軌道7導向直線滑動,直線移動精度高,有利于保證產品精度;支撐輪3通過氣缸接觸但非固定的方式連接,可顯著減小定位時的阻力,提高定位精度,并可減小校正時的推力,避免玻璃破碎;支撐輪3安裝有氣動鎖定機構,可在定位時松開,使支撐輪3自由轉動,減小定位時的阻力,提高定位精度并避免玻璃破碎,在定位后啟動氣動鎖定機構,將支撐輪3鎖定,避免定位后的玻璃移動,可提高定位精度。上面對本專利的較佳實施方式作了詳細說明,但是本專利并不限于上述實施方式,在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所具備的知識范圍內,還可以在不脫離本專利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種變化。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玻璃定位系統的支撐輪機構,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撐輪、氣缸、滑板、絲桿、軌道、滑輪和螺母,所述氣缸包括第一氣缸、第二氣缸和第三氣缸,滑板包括第一滑板、第二滑板和第三滑板,第一滑板、第二滑板和第三滑板均安裝在軌道上,第一滑板通過滑輪在軌道上滑動連接,第一滑板與螺母和絲桿相連,支撐輪固定在第二滑板上并且支撐輪下方固定有第三氣缸,支撐輪采用長輪結構,第三滑板通過第二氣缸與第一滑板相連,第二滑板通過第一氣缸與第一滑板相連。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玻璃定位系統的支撐輪機構,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撐輪、氣缸、滑板、絲桿、軌道、滑輪和螺母,所述氣缸包括第一氣缸、第二氣缸和第三氣缸,滑板包括第一滑板、第二滑板和第三滑板,第一滑板、第二滑板和第三滑板均安裝在軌道上,第一滑板通過滑輪在軌道上滑動連接,第一滑板與螺母和絲桿相連,支撐輪固定在第二滑板上并且支撐輪下方固定有第三氣缸,支撐輪采...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中,王海剛,易德連,
申請(專利權)人:上海共生自動化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上海;3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