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廚房用餐具瀝水架,包括架身本體,架身本體豎直的設有一對前立柱和一對后立柱,所述前立柱和后立柱之間,設有截面形狀為V形的瀝水板,所述瀝水板分為瀝水板前片和瀝水板后片,瀝水板前片的前端與前立柱連接,瀝水板后片的后短與后立柱連接,前片的后端和后片的前端連接在一起,瀝水板前片與瀝水板后片的寬度不等,且兩者之和大于前立柱與后立柱之間的距離;所述架身本體還包括晾鍋板;所述晾鍋板為水平設置在瀝水板上方的平板,四角分別與前立柱后立柱固定。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可以方便的將餐具分隔放置瀝水。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家具領域,具體是一種廚房用餐具瀝水架。
技術介紹
在廚房里,餐具洗滌完畢后,可以擦干再放置起來,但是從健康衛生的角度來講,推薦將餐具自然晾干后再放置。中國專利文獻CN204293011U,于2015年4月29日公開了“一種廚房瀝水式盤碗擺放架”,由不銹鋼材料制作,包括底座架、擋面桿、頂面桿、支撐桿、柵欄桿、托盤,底座架設置于下部位置,兩根擋面桿以上下平行形式分別設置于底座架上方位置且下部擋面桿與底座架左右兩只弓形架上端頭固連,頂面桿以與擋面桿平行形式設置于擋面桿上方位置,托盤設置于底座架底面上面、柵欄桿下方位置。該設計方案材料要求高,餐具容易互相碰撞,結構設計不盡合理。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現有餐具瀝水架結構不佳,餐具放置位置布局有缺陷,從而提供一種廚房用餐具瀝水架,可以方便的將餐具分隔放置瀝水。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廚房用餐具瀝水架,包括架身本體,架身本體豎直的設有一對前立柱和一對后立柱,所述前立柱和后立柱之間,設有截面形狀為V形的瀝水板,所述瀝水板分為瀝水板前片和瀝水板后片,瀝水板前片的前端與前立柱連接,瀝水板后片的后短與后立柱連接,前片的后端和后片的前端連接在一起,瀝水板前片與瀝水板后片的寬度不等,且兩者之和大于前立柱與后立柱之間的距離;所述架身本體還包括晾鍋板;所述晾鍋板為水平設置在瀝水板上方的平板,四角分別與前立柱后立柱固定。本技術方案在架身本體的前后立柱間,設計了一個瀝水板,瀝水板分為前片和后片,前后片連接成的瀝水板橫截面形狀為V形。將本門邊架放置在大門口,該V形的空間內,用來放置沾水的碗和菜盆等餐具,水就會沿著斜置的前片和后片匯集起來,方便了餐具的瀝干和后續收納。V形的形狀使碗和盆不會滾動。由于本餐具瀝水架是開放式的,不但便于放置和拿取餐具,還具有良好的通風效果,可以較快的瀝干餐具。為了方便拿取碗和菜盆,可以將V形兩端的長度設置為一側長一側短,長的一側放置直徑大的餐具,短的一側放置直徑小的餐具。在架身本體上還設置了晾鍋板,可以將洗過的鍋和鍋蓋放在晾鍋板上晾干收起。作為優選,所述瀝水板前片與瀝水板后片的相鄰的邊之間,除連接點外均設有間隙。本方案將瀝水板前片與瀝水板后片之間設置了間隙,方便餐具上的水快速滴,不會大量留存在瀝水板上。作為優選,所述瀝水板前片與瀝水板后片上均設有瀝水用孔洞;所述孔洞的尺寸與餐具的尺寸匹配。這些瀝水用的孔洞可以使用柵欄式、網欄式的結構,每個孔洞的大小小于碗和盆的大小,使碗和盆正好可以一一對應的架空的擱在孔洞內,避免了互相撞擊的發生。作為優選,所述架身本體還包括接水盤,所述接水盤位于瀝水板下方,四角分別與前立柱后立柱固定。為了更好的收集餐具上的水,使其不會任意流淌,本方案在瀝水板下方設計了接水盤來接住由瀝水板上滴落的水,便于傾倒或擦拭處理。作為優選,所述晾鍋板的中部設有下凹的鍋底定位凹坑。本方案在晾鍋板上設計了凹坑,可以將圓底鍋的鍋底對應再凹坑內,放置圓底鍋隨意滾動。作為優選,所述架身本體還包括晾筷板,所述晾筷板為水平設置在晾鍋板上方的平板,其水平投影輪廓包括在晾鍋板的水平投影輪廓內。架身本體的最上一層可以用來晾干筷子、調羹等小件餐具,設計面積較小,可以盡量減少對下方晾鍋板的遮擋。作為優選,所述瀝水板前片與瀝水板后片之間鉸接。為了減少體積方便包裝運輸,本方案將瀝水板前片與瀝水板后片之間設計為鉸接,使用前只需要簡單螺栓固定,就能實現快速安裝。綜上所述,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可以方便的將餐具分隔放置瀝水。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的一種結構示意圖,圖2是處于展開狀態的瀝水板的結構示意圖。其中:1前立柱,2后立柱,4接水盤,5晾鍋板,6晾筷板,31瀝水板前片,32瀝水板后片,51鍋底定位凹坑。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與具體實施方式對本技術做進一步的描述。如圖1所示的實施例,為一種廚房用餐具瀝水架,主體框架由竹質板材制成,各個梁和柱之間采用了插接、榫卯連接和鉚接等連接方式。本門邊架有一個架身本體,架身本體的長度方向為左右方向。架身本體包括位于前方的一對前立柱1和位于后方的一對后立柱,在一對前立柱上固定有瀝水板前片31的前端,在一對后立柱上固定有瀝水板后片32的后端,瀝水板前片的后端和瀝水板后片的前端之間通過長度方向上的兩個鉸接點鉸接起來,且瀝水板前片和瀝水板后片的寬度之和大于前立柱與后立柱之間的距離,使瀝水板前片和瀝水板后片組成的瀝水板形成橫截面為V形。V形的空間用來放碗和菜盆等餐具。為了方便拿取碗和菜盆,V形兩端的長度設置為一側長一側短,長的一側放置直徑大的餐具,短的一側放置直徑小的餐具。如圖2所示,瀝水板前片和瀝水板后片的鉸接邊上除了鉸接點外,均設有空隙,瀝水板前片和瀝水板后片上為柵欄式結構,柵欄上的留空部分形成瀝水用孔洞,各個孔洞的間隙均和碗、餐盆等餐具的尺寸適配,每個孔洞內可以獨立的擱一個碗或盆,使碗和盆不會彼此碰撞。瀝水板下方還設有接水盤4,接水盤的四角分別與前立柱后立柱固定,用來接住由瀝水板上滴下的水。瀝水板下上方設有水平的晾鍋板5,晾鍋板是平板形狀的,四角也同樣的與前立柱后立柱固定。晾鍋板的中部設有下凹的鍋底定位凹坑51,可以將圓底鍋和鍋蓋等大件餐具放在晾鍋板上,圓底鍋的鍋底可以適配的放在鍋底定位凹坑進行定位。架身本體的最上一層是晾筷板6,這也是一個水平設置的平板,本例中在晾鍋板的左右兩側分別設置了一個立柱,和后立柱配合形成4個支撐點,對晾筷板起支撐作用。晾筷板的水平投影的輪廓完全被包覆在晾鍋板的水平投影輪廓內。晾筷板的面積設計的較小,用來晾干筷子、調羹等小件餐具,使其能夠在保證自己必要的使用面積的前提下,盡量減少對下層晾鍋板的遮擋。也可以將各種調味瓶放在晾筷板上。本例的廚房用餐具瀝水架,碗、盆、鍋、筷等沾水的餐具可以放置在對應的位置上瀝水,晾干,滴落的水可以收集在接水盤中集中處理。廚房用餐具瀝水架,也可以成為合適的廚房置物架,下層的瀝水板處可以放置沾有泥土或水漬的果蔬魚蝦等,中層上層可以放置干凈的菜品等。或者是將本廚房用餐具瀝水架放在門邊,作為門邊架使用,用來放置滴水的雨傘雨鞋等雨具,同樣能起到瀝水、晾干的效果。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廚房用餐具瀝水架,包括架身本體,架身本體豎直的設有一對前立柱(1)和一對后立柱(2),其特征是,所述前立柱和后立柱之間,設有截面形狀為V形的瀝水板,所述瀝水板分為瀝水板前片(31)和瀝水板后片(32),瀝水板前片的前端與前立柱連接,瀝水板后片的后端與后立柱連接,前片的后端和后片的前端連接在一起,瀝水板前片與瀝水板后片的寬度不等,且兩者之和大于前立柱與后立柱之間的距離;所述架身本體還包括晾鍋板(5);所述晾鍋板為水平設置在瀝水板上方的平板,四角分別與前立柱后立柱固定。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廚房用餐具瀝水架,包括架身本體,架身本體豎直的設有一對前立柱(1)和一對后立柱(2),其特征是,所述前立柱和后立柱之間,設有截面形狀為V形的瀝水板,所述瀝水板分為瀝水板前片(31)和瀝水板后片(32),瀝水板前片的前端與前立柱連接,瀝水板后片的后端與后立柱連接,前片的后端和后片的前端連接在一起,瀝水板前片與瀝水板后片的寬度不等,且兩者之和大于前立柱與后立柱之間的距離;所述架身本體還包括晾鍋板(5);所述晾鍋板為水平設置在瀝水板上方的平板,四角分別與前立柱后立柱固定。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廚房用餐具瀝水架,其特征是,所述瀝水板前片與瀝水板后片的相鄰的邊之間,除連接點外均設有間隙。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吳軍健,
申請(專利權)人:浙江有竹人家竹木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浙江;3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