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GIS內部局部放電在線監測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GIS局部放電在線監測的內置式超高頻傳感器裝配結構。
技術介紹
GIS以維護工作量少、結構緊湊、安裝方便等諸多優點,在近年來已逐步成為超特高壓電力系統項目建設中的主流設備,其運行的可靠性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因制造、運輸、現場裝配、運行和維護檢修等多種因素影響,GIS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對絕緣性能產生威脅的絕緣缺陷,這些缺陷在早期常產生局部放電現象。局部放電若長期存在會使GIS的電氣絕緣性能降低,最終導致絕緣故障。而采用適當的方法監測GIS內部的局部放電是判斷GIS絕緣長期可靠性的一種有效手段,可及時發現早期潛在危險從而預防事故的發生。因此,實現GIS內部局部放電的在線監測,對防患事故、提高設備利用率、實現傳統的“定期檢修”到“狀態檢修”的轉變具有重要的實際意義。GIS中當很小的介質范圍內發生短暫局部擊穿時,會產生一個納秒級的脈沖電流。這種脈沖能激勵出具有超高頻(UHF)帶范圍(300MHz-3GHz)甚至更高頻率成分的電磁波,并從放電源處逐漸傳播開來。而GIS的腔體結構可看作低損耗的同軸波導管,電磁波信號在其內部可有效地傳播。UHF法的原理就是利用一個超高頻天線傳感器接收這種由局部放電陡脈沖所激發并傳播的超高頻信號從而獲得局部放電的有關信息。局放超高頻傳感器分為內置式和外置式兩種。其中外置式傳感器具有安裝方便、易于攜帶等特點,但易受外部電暈等干擾的影響 ...
【技術保護點】
一種用于GIS局部放電在線監測的內置式超高頻傳感器裝配結構,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扣合在GIS設備腔體(20)上的金屬蓋板(14)、通過高度可調的金屬螺栓(6)固定在金屬蓋板(14)內側的天線本體(1)和貼合固定在天線本體(1)下表面的阻抗變換器(2);所述金屬螺栓(6)一端固定在天線本體(1)的非導電區域,其另一端與所述金屬蓋板(14)連接,長度可根據安裝需要選取從而控制傳感器的位置;所述天線本體(1)正面上的饋線連接處設有導電通孔(4);所述阻抗變換器(2)一端設有凸起(3),所述凸起(3)的大小與導電通孔(4)相匹配且穿過導電通孔(4)露出所述天線本體(1)正面,所述凸起(3)在天線本體(1)正面露出的兩側導電部分與天線本體(1)正面的天線導電部分電連通;所述阻抗變換器(2)的另一端設有SMA接頭(9),所述SMA接頭(9)經雙層屏蔽同軸線(8)連接具有氣密封工藝的BNC接頭(7);所述金屬蓋板(14)上設有與所述BNC接頭(7)形狀匹配的信號導出孔(11),所述BNC接頭(7)密封固定在所述金屬蓋板(14)的信號導出孔(11)中。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用于GIS局部放電在線監測的內置式超高頻傳感器裝配結構,其特征在于:其包
括扣合在GIS設備腔體(20)上的金屬蓋板(14)、通過高度可調的金屬螺栓(6)固定在金屬蓋
板(14)內側的天線本體(1)和貼合固定在天線本體(1)下表面的阻抗變換器(2);
所述金屬螺栓(6)一端固定在天線本體(1)的非導電區域,其另一端與所述金屬蓋板
(14)連接,長度可根據安裝需要選取從而控制傳感器的位置;
所述天線本體(1)正面上的饋線連接處設有導電通孔(4);
所述阻抗變換器(2)一端設有凸起(3),所述凸起(3)的大小與導電通孔(4)相匹配且穿
過導電通孔(4)露出所述天線本體(1)正面,所述凸起(3)在天線本體(1)正面露出的兩側導
電部分與天線本體(1)正面的天線導電部分電連通;所述阻抗變換器(2)的另一端設有SMA
接頭(9),所述SMA接頭(9)經雙層屏蔽同軸線(8)連接具有氣密封工藝的BNC接頭(7);
所述金屬蓋板(14)上設有與所述BNC接頭(7)形狀匹配的信號導出孔(11),所述BNC接
頭(7)密封固定在所述金屬蓋板(14)的信號導出孔(11)中。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GIS局部放電在線監測的內置式超高頻傳感器裝配結構,
其特征在于:所述導電通孔(4)內側壁上覆有與所述天線導電臂電連通的導電帶,所述導電
帶與插入所述導電通孔(4)的凸起(3)上的導電部分緊密接觸。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GIS局部放電在線監測的內置式超高頻傳感器裝配結構,
其特征在于:其還包括線卡(10),所述雙層屏蔽同軸線(8)通過線卡(10)固定在相鄰的金屬
螺栓(6)上。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GIS局部放電在線監測的內置式超高頻傳感器裝配結構,
其...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天輝,潘瑾,關巍,劉宏亮,李曉峰,龐先海,顧朝敏,
申請(專利權)人:國家電網公司,國網河北省電力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河北省電力建設調整試驗所,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北京;1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