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用于袋裝水泥裝車的除塵裝置,屬于除塵技術領域,包括頂部吸塵罩、總進風管、吸風導管以及用于調節所述吸風導管的升降的升降組件;所述頂部吸塵罩設置于所述總進風管的進風口處,所述吸風導管滑動設置于所述總進風管內;所述頂部吸塵罩和所述吸風導管均分別與所述總進風管連通;所述升降組件與所述吸風導管連接。該除塵裝置不僅可以有效地除去裝車時彌散的粉塵,節約能源以及降低成本,保障作業人員安全作業;同時,還可以使得該除塵裝置適用于高矮不一的車輛,和類似裝車作業中的除塵,從而提高其適用范圍。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除塵
,具體而言,涉及一種用于袋裝水泥裝車的除塵裝置。
技術介紹
由于水泥裝車時,不僅需要裝車機前后移動,而且還要上下移動,從而容易產生粉塵,并彌散在作業環境中,由于塵源點范圍廣且分散,導致水泥生產企業在該生產線上治理較難,多年來一直未找到較好的解決手段。目前,主要通過在裝車機以及設置于裝車機小車端部的吸塵罩,完成水泥袋裝車除塵工作。但由于運輸車輛高矮不一,而在實際使用過程中,吸塵罩只能隨裝車機小車沿軌道方向前后移動,導致距離粉塵逸散點較遠,因此,現有的除塵裝置存在處理風量大、投資高、風機能耗高,除塵效果不理想,安全性能較差的缺點。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袋裝水泥裝車的除塵裝置,以使除塵裝置能夠有效地除去裝車時彌散的粉塵,節約能源以及降低投資和運行成本,保障作業人員安全作業;同時,可以提高除塵裝置的使用范圍,使其適用于高矮不一的車輛的裝載除塵。本專利技術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用于袋裝水泥裝車的除塵裝置,包括頂部吸塵罩、總進風管、吸風導管以及用于調節所述吸風導管的升降的升降組件;所述頂部吸塵罩設置于所述總進風管的進風口處,所述吸風導管滑動設置于所述總進風管內;所述頂部吸塵罩和所述吸風導管均分別與所述總進風管連通;所述升降組件與所述吸風導管連接。上述除塵裝置在總進風管內設置了可以升降的吸風導管,并通過升降裝置調節吸風導管升降,使吸風導管可以從頂部吸塵罩的進風口處下降伸出或者上升收縮,從而調節吸風導管與粉塵彌散點的距離,使吸風導管能夠有效地吸收彌散點的粉塵;同時,頂部吸塵罩也可以對外逸的粉塵起到捕集作用,從而提高除塵裝置的整體除塵效果,保障作業人員安全作業。其中,總進風管的出風口通過移動通風槽與除塵器連接,通過除塵器對吸收的粉塵進行凈化,并將凈化后的空氣達標排出。優選地,除塵器選用脈沖袋式除塵器由于吸風導管的高度可升降調節,因此,針對于高矮不一的車輛,在裝載時,可以將吸風導管調節至合適的高度位置,使得除塵裝置既能夠達到捕集外逸粉塵的效果,又不影響裝車作業的順利進行。進一步,所述升降組件包括:連接線、支撐滾輪、杠桿、連接桿以及設置于所述裝車機小車上的支架;所述杠桿轉動設置于所述支架上;所述連接桿的一端與裝車機的傳送帶支架鉸接,所述連接桿的另一端與所述杠桿的一端鉸接;所述連接線的一端與所述杠桿的遠離所述連接桿的一端連接,所述連接線的另一端穿過所述支撐滾輪,并與所述吸風導管連接;所述支撐滾輪設置于所述連接線與所述吸風導管的連接端的上方。作為升降組件的一種優選結構,使吸風導管的升降能夠直接利用現有裝車機的能源動力裝置,上述升降組件通過連接線、杠桿、連接桿以及支架而充分利用了杠桿原理,使得上述除塵裝置直接利用現有裝車機的能源動力裝置而完成升降調節,因此,該除塵裝置充分利用了現有的能源動力裝置,其結構簡單,減少了能耗,節約了成本和運行費用。當車輛較高時,或者裝車的碼包高度增加時,裝車機的控制裝置通過能源動力裝置控制傳送帶支架向上移動,使得傳送帶支架推動連接桿向上移動,并將連接桿與杠桿的連接端逐漸抬高,而杠桿與連接線的連接端則逐漸降低,連接線沿支撐輪的導向向外移動,從而拉動頂部吸塵罩內的吸風導管上升。當車輛較低時,或者裝車重新從低處碼包時,裝車機的控制裝置通過能源動力裝置控制傳送帶支架向下移動,使得傳送帶支架拉動連接桿向下移動,并將連接桿與杠桿的連接端逐漸降低,而杠桿與連接線的連接端則逐漸抬高,連接線沿支撐輪的導向向內移動,從而頂部吸塵罩內的吸風導管依靠重力作用下降。容易理解的,上述升降組件還可以采用其他機構,例如采用電動伸縮桿或其他現有機構控制吸風導管的升降。進一步,所述支撐滾輪與所述連接線和所述吸風導管的連接端均位于所述吸風導管的中心軸線上。為了便于連接線的拉力能夠有效地作用于吸風導管,優選地,支撐滾輪與連接線和吸風導管的連接端均位于吸風導管的中心軸線上,這樣,使得位于支撐滾輪與吸風導管間的連接線的拉力的方向豎直向上,并可沿吸風導管的中心軸線拉動吸風導管,因此,使得連接線能夠有效地作用于吸風導管,有利于吸風導管的升降移動。進一步,所述升降組件還包括升降軌道,所述升降軌道設置于所述吸風導管的外側壁,所述總進風管的內側壁設置了相應的軌槽。為了便于吸風導管的滑動,優選地,吸風導管的外側壁設置了升降軌道,總進風管的內側壁相應設置了軌槽,從而減小了吸風導管移動的摩擦了,使得吸風導管更加容易沿總進風管的內側壁移動而便于從頂部吸塵罩的進風口處下降伸出或者上升收縮。進一步,所述吸風導管的進風口處設置有喇叭狀的風罩。進一步,所述風罩通過伸縮管設置于所述吸風導管的進風口處。通過喇叭狀的風罩,便于吸風導管吸收粉塵,有利于提高吸風導管吸收粉塵的效果。而通過伸縮管便于對風罩位置進行調節。進一步,所述除塵裝置還包括兩個側部吸塵罩;所述兩個側部吸塵罩分別設置于所述頂部吸塵罩的兩側,并位于所述頂部吸塵罩的下方,與所述頂部吸塵罩圍成一個三側密封的“冂”型的空間,且所述兩個側部吸塵罩均分別與所述總進風管連通。在裝車時,為了減少車廂側面處的粉塵彌散,優選地,除塵系統還設置了兩個側部吸塵罩,并與頂部吸塵罩圍成一個“冂”型的空間,這樣,在車廂處形成一個三面密封的吸塵空間,頂部吸塵罩以及吸風導管可以有效地吸收車廂中部及上方彌散的粉塵,而兩個側部吸塵罩則可以有效地吸收車廂兩側彌散的粉塵,提高了上述除塵裝置的除塵效果。進一步,所述頂部吸塵罩的進風口的四周邊沿設置有第一密封簾;所述兩個側部吸塵罩的外側均分別設置有第二密封簾。通過第一密封簾和第二密封簾,使得頂部吸塵罩以及兩個側部吸塵罩所圍成的“冂”型的空間的三面的密封性更好,因此,可以有效地防止粉塵彌散,更加有利于提高除塵裝置整體的除塵效果。進一步,所述兩個側部吸塵罩的進風口處均分別設置有用于調節風向的百葉。為了控制兩個側部吸塵罩的風向,優選地,在其進風口處分別設置了百葉,通過調節百葉的葉片角度,從而實現了側部吸塵罩的風向調節,有利于側部吸塵罩能夠更好地滿足使用需求。其中,優選地,所述百葉的相鄰的兩個葉片的間距采用遞增或遞減的原則設置。百葉的葉片按照相鄰的兩個葉片的間隔距離遞增或遞減的方式排列,可以提高側部吸風罩的捕集粉塵的效果。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用于袋裝水泥裝車的除塵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頂部吸塵罩、總進風管、吸風導管以及用于調節所述吸風導管的升降的升降組件;所述頂部吸塵罩設置于所述總進風管的進風口處,所述吸風導管滑動設置于所述總進風管內;所述頂部吸塵罩和所述吸風導管均分別與所述總進風管連通;所述升降組件與所述吸風導管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用于袋裝水泥裝車的除塵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頂部
吸塵罩、總進風管、吸風導管以及用于調節所述吸風導管的升降的
升降組件;所述頂部吸塵罩設置于所述總進風管的進風口處,所述
吸風導管滑動設置于所述總進風管內;所述頂部吸塵罩和所述吸風
導管均分別與所述總進風管連通;所述升降組件與所述吸風導管連
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除塵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組件
包括:連接線、支撐滾輪、杠桿、連接桿以及設置于裝車機小車上
的支架;所述杠桿轉動設置于所述支架上;所述連接桿的一端與裝
車機的傳送帶支架鉸接,所述連接桿的另一端與所述杠桿的一端鉸
接;所述連接線的一端與所述杠桿的遠離所述連接桿的一端連接,
所述連接線的另一端穿過所述支撐滾輪,并與所述吸風導管連接;
所述支撐滾輪設置于所述連接線與所述吸風導管的連接端的上方。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除塵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滾輪
與所述連接線和所述吸風導管的連接端均位于所述吸風導管的中心
軸線上。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除塵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組件
還包括升降軌道,所述升降軌道...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楊春,雒貴坤,
申請(專利權)人:四川省鑫廣達環保設備有限責任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四川;5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