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基于攝像頭和GNSS的水利監測裝置,包括數據采集與處理單元和移動終端;數據采集與處理單元包括數據采集模塊、數據處理模塊以及第一無線模塊,數據處理模塊把數據采集模塊采集的數據進行處理后通過第一無線模塊發送至移動終端;移動終端包括第二無線模塊以及監測顯示模塊,移動終端通過第二無線模塊接收由第一無線模塊發送的數據然后監測顯示模塊進行監測、顯示和報警;數據采集模塊包括用于獲取圖像信息的攝像機、用于獲取位置信息的GNSS處理模塊以及溫濕度、風力傳感器。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整個裝置簡單、實用,結果可以實時傳輸給管理人員或控制終端,大大提高了水利監測的效率,使得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能夠得到廣泛的應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基于攝像頭和GNSS的水利監測裝置,特別是涉及一種監測水位、監測點溫濕度、風力以及監測點所處位置的裝置。
技術介紹
水資源是關系國計民生的基本資源,而我國水資源總體比較緊缺、水污染較為嚴重、洪澇災害頻繁,保護、開發和利用存在不足。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是緩解水資源現狀的條件,但還需要結合現代信息化技術優化管理、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和災害預防能力。“十二五”期間,國家加強了對水利水務自動化和信息化的投資和政策支持。為了實現和提高水利自動化,首先要實現水利的自動監測,可及時對可能存在或正在發生的情況進行動態監視,隨時了解現場情況。因此,研究針對水利的有效監測和報警技術,對于提高水利管理的效率和災害預防能力有其非常重要的意義。目前用于水利監測的方法主要有人工測量法、傳感器測量法、視頻測量法等。在這些方法中,人工測量法效率低且有險情時工作不便;傳感器測量法多采用分離的傳感器并用有線方式,布線繁瑣,投入大,可靠性差;視頻測量法監測的參數有限。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技術提供了一種數據準確、可靠、實時的基于攝像頭和GNSS的水利監測裝置,為水利和災情管理提供了有效手段。為解決上述問題,本技術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基于攝像頭和GNSS的水利監測裝置,包括數據采集與處理單元和移動終端;所述數據采集與處理單元包括數據采集模塊、數據處理模塊以及第一無線模塊,數據處理模塊把數據采集模塊采集的數據進行處理后通過第一無線模塊發送至移動終端;所述移動終端包括第二無線模塊以及監測顯示模塊,所述移動終端通過第二無線模塊接收由第一無線模塊發送的數據然后監測顯示模塊進行監測、顯示和報警;其特征在于:所述數據采集模塊包括用于獲取圖像信息的攝像頭、用于獲取位置信息的GNSS處理模塊以及用于獲取溫度、濕度和風力信息的溫濕度、風力傳感器。所述移動終端采用智能手機或平板電腦。所述攝像頭采用雙目攝像機。所述GNSS處理模塊采用GPS或者GPS和北斗的組合。所述溫濕度、風力傳感器采用MEMS傳感器。所述監測顯示模塊包括信號分類模塊以及信號存儲、顯示、報警模塊,所述信號分類模塊將所述第二無線模塊接收的信號分類為圖像信號、坐標信號以及溫濕度、風力信號,所述信號存儲、顯示、報警模塊對所述第二無線模塊接收的信號進行存儲、顯示和報警。本技術數據處理模塊、無線模塊和GNSS信號處理模塊采用小型PCB設計,各組成部件集成在小型PCB板上。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本技術可以監測水位、溫濕度、風力以及監測點所處位置和監測點視頻圖像,并進行信號的分析、存儲和顯示,整個裝置簡單、實用、價格便宜,結果可以實時傳輸給管理人員或控制終端,大大提高了水利監測的效率,使得本技術能夠得到廣泛的應用。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的結構原理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技術進一步說明。如圖1所示,本技術的一種基于攝像頭和GNSS的水利監測裝置,包括數據采集與處理單元1和移動終端2;數據采集與處理單元1包括數據采集模塊3、數據處理模塊4、無線模塊5和數據采集與處理單元電源6。數據采集模塊3包括攝像機7、GNSS處理模塊8和溫濕度、風力傳感器9。攝像頭7采用雙目攝像機,用來采集監測點圖像和水位。GNSS處理模塊8采用GPS或者GPS和北斗的結合,用來采集監測點所處的位置。溫濕度、風力傳感器9采用MEMS傳感器,用來采集監測點的溫度、濕度和風力數據。數據采集模塊3采集監測點圖像和水位、監測點所處的位置和監測點的溫度、濕度和風力數據,然后將數據輸入數據處理模塊4。數據處理模塊4對數據采用現有的方法進行處理,根據圖像得到水位信號,根據GNSS處理模塊得到監測點坐標信號,根據溫濕度、風力傳感器獲得監測點的溫濕度、風力;判斷監測點的水位、溫濕度、風力,和監測點坐標信號一起,經過整理壓縮后,通過無線模塊5發送出去。移動終端2包括移動終端電源10、無線模塊11、監測顯示模塊12。監測顯示模塊12包括信號分類模塊13和信號存儲、顯示、報警模塊14。信號分類模塊13包括圖像15、坐標16和溫濕度、風力17。移動終端2通過無線模塊11接收數據采集與處理單元1發送的圖像、坐標、溫濕度、風力信號以及水位監測結果,信號經過信號分類模塊13分類后分成圖像、坐標、溫濕度、風力監測數據,最后送到存儲顯示模塊進行數據的存儲和顯示。本實施例中,移動終端2采用智能手機或平板電腦。本實施例中,攝像頭采用雙目攝像機。本實施例中,GNSS處理模塊采用GPS或者GPS和北斗的組合。本實施例中,數據處理模塊4、無線模塊5和GNSS信號處理模塊8采用小型PCB設計,各組成部件集成在小型PCB板上。本技術一種基于攝像頭和GNSS的水利監測裝置的工作流程為:(1).啟動水利監測預警裝置,設置水位、溫濕度、風力預警值,水利監測預警裝置開始采集數據。(2).采集后的數據通過數據處理模塊進行處理,根據設置的閾值判斷水位、溫濕度、風力等情況,如果超過閾值就報警,提醒管理員處于危險狀態。(3).啟動移動終端2上的水利監測應用軟件,通過無線連接水利監測預警裝置,并接收監測信號。(4).輕按移動終端2上的資料庫,可以建立監測點編號、當前監測點狀態及對應的圖像,監測點的位置,溫濕度、風力等,然后輕按顯示,可以顯示監測點的狀態和監測點的位置,監測點的水位、溫濕度和風力。本技術的一種基于攝像頭和GNSS的水利監測裝置可以在任意水利設施使用,檢測系統使用攝像頭采集圖像,使用MEMS傳感器采集溫濕度、風力等數據來進行分析,并在發現監測點有險情時發出警告音提醒管理員以及發送監測點狀態,對應的圖像,監測點坐標位置,監測點溫濕度和風力到移動終端,移動終端接收到信息后,會將數據庫進行更新,最新的水利信息與監測點狀態可從終端上看得到。整個裝置安裝簡便,操作簡單,價格低廉,適合水利管理的大量推廣。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基于攝像頭和GNSS的水利監測裝置,包括數據采集與處理單元(1)和移動終端(2);所述數據采集與處理單元(1)包括數據采集模塊(3)、數據處理模塊(4)以及第一無線模塊(5),數據處理模塊(4)把數據采集模塊采集的數據進行處理后通過第一無線模塊(5)發送至移動終端(2);所述移動終端(2)包括第二無線模塊(11)以及監測顯示模塊(12),所述移動終端(2)通過第二無線模塊(11)接收由第一無線模塊(5)發送的數據然后監測顯示模塊(12)進行監測、顯示和報警;其特征在于:所述數據采集模塊包括用于獲取圖像信息的攝像頭(7)、用于獲取位置信息的GNSS處理模塊(8)以及用于獲取溫度、濕度和風力信息的溫濕度、風力傳感器(9)。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基于攝像頭和GNSS的水利監測裝置,包括數據采集與處理單元(1)和移動終端(2);
所述數據采集與處理單元(1)包括數據采集模塊(3)、數據處理模塊(4)以及第一無線模塊(5),數據處理模塊(4)把數據采集模塊采集的數據進行處理后通過第一無線模塊(5)發送至移動終端(2);
所述移動終端(2)包括第二無線模塊(11)以及監測顯示模塊(12),所述移動終端(2)通過第二無線模塊(11)接收由第一無線模塊(5)發送的數據然后監測顯示模塊(12)進行監測、顯示和報警;
其特征在于:所述數據采集模塊包括用于獲取圖像信息的攝像頭(7)、用于獲取位置信息的GNSS處理模塊(8)以及用于獲取溫度、濕度和風力信息的溫濕度、風力傳感器(9)。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攝像頭和GNSS的水利監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動終端采...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孫雯,秦建國,
申請(專利權)人:孫雯,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江蘇;3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