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將顯示模組與箱體固定的鎖緊裝置,包括傳動轉軸及隨動軸鎖舌,傳動轉軸一端穿過顯示模組與隨動軸鎖舌直接或間接連接,并帶動隨動軸鎖舌發生轉動,使得隨動軸鎖舌的至少一部分轉動至箱體背對顯示模組的一側,或不在箱體背對所述顯示模組的一側,進而將箱體與顯示模組相對固定,或松開箱體與顯示模組,通過這種方式,使顯示模組固定在箱體上穩定性好,且拆卸方便,提高效率,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還公開了一種顯示系統,包括上述裝置、箱體及顯示模組。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顯示
,特別是涉及一種將顯示模組與箱體固定的鎖緊裝置及顯示系統。
技術介紹
在LED顯示領域,LED顯示模組隨處可見,因此,如何將顯示模組固定在箱體上成為了一個需要面臨的問題?,F有技術中,大多利用螺絲或磁鐵將顯示模組固定在箱體上,而采用螺絲固定的方式,在顯示模組出現異常需要維修的情況下,操作性差,維護效率低;采用磁鐵固定的方式,穩定性較差,且在拆卸顯示模組時,還需要加裝鐵片使顯示模組與磁鐵產生磁力才能將顯示模組去下,操作不方便。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提供一種將顯示模組與箱體固定的鎖緊裝置及顯示系統,旨在解決將LED顯示模組固定在箱體上穩定性差及拆卸時操作性差、效率低的問題。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采用的一個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將顯示模組與箱體固定的鎖緊裝置,該裝置包括:傳動轉軸及隨動軸鎖舌。其中,傳動轉軸一端穿過顯示模組與隨動軸鎖舌直接或間接連接,當轉動傳動轉軸時,帶動隨動軸鎖舌發生轉動,使得隨動軸鎖舌的至少一部分轉動至箱體背對顯示模組的一側,或不在箱體背對顯示模組的一側,進而將箱體與顯示模組相對固定,或松開箱體與顯示模組。其中,包括隨動扳手,隨動軸鎖舌包括通孔,傳動轉軸一端設有旋轉工具配合結構,另一端穿過隨動軸鎖舌的通孔與隨動扳手相對固定,隨動扳手與隨動鎖舌相對固定。其中,旋轉工具配合結構是內多邊形開口槽。其中,傳動轉軸與隨動扳手相對固定的一端是外多邊形螺柱,隨動扳手包括與之配合的內多邊形套管。其中,隨動扳手包括柱體,柱體一端設有內多邊形套管,柱體外壁設有通往端面的滑槽,隨動軸鎖舌的通孔內壁設有滑軌,隨動扳手的柱體插入隨動軸鎖舌的通孔,且滑軌與滑槽配合。其中,包括底座,底座中間有通孔,可使傳動轉軸穿過,通孔一端有圓柱凸臺,隨動軸鎖舌的通孔內壁有與圓柱凸臺配合插入的開口槽。其中,圓柱凸臺上連接有彈簧,彈簧穿過隨動軸鎖舌的通孔,直接或間接拉緊所述隨動軸鎖舌。其中,底座通孔另一端有限位臺階,傳動轉軸設有旋轉工具配合結構的一端亦設有與底座限位臺階相對應的限位臺階,可使傳動轉軸在0~180°范圍內旋轉。其中,傳動轉軸限位臺階不可穿過底座通孔。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采用的另一個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顯示系統,包括顯示模組、箱體及固定鎖緊裝置。其中,固定鎖緊裝置包括,傳動轉軸、隨動軸鎖舌。其中,傳動轉軸一端穿過顯示模組與隨動軸鎖舌直接或間接連接,當轉動傳動轉軸時,帶動隨動軸鎖舌發生轉動,使得隨動軸鎖舌的至少一部分轉動至箱體背對顯示模組的一側,或不在箱體背對所述顯示模組的一側,進而將箱體與顯示模組相對固定,或松開箱體與顯示模組。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區別于現有技術,本技術通過傳動轉軸一端穿過顯示模組與隨動軸鎖舌直接或間接連接,并帶動隨動軸鎖舌發生轉動,使得隨動軸鎖舌的至少一部分轉動至箱體背對顯示模組的一側,或不在箱體背對所述顯示模組的一側,進而將箱體與顯示模組相對固定,或松開箱體與顯示模組的方式,使顯示模組固定在箱體上穩定性好,且拆卸方便,提高效率。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將顯示模組與箱體固定的鎖緊裝置實施例一的立體分解示意圖;圖2是圖1中固定鎖緊裝置的俯視示意圖;圖3是圖2中的A-A向截面示意圖;圖4是本技術將顯示模組與箱體固定的鎖緊裝置應用于顯示系統的一狀態示意圖;圖5是本技術將顯示模組與箱體固定的鎖緊裝置應用于顯示系統的二狀態示意圖;圖6是本技術將顯示模組與箱體固定的鎖緊裝置實施例二的立體分解示意圖;圖7是本技術將顯示模組與箱體固定的鎖緊裝置應用于顯示系統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為使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更好地理解本技術的技術方案,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技術所提供的一種將顯示模組與箱體固定的鎖緊裝置及顯示系統做進一步詳細描述。一起參閱圖1、圖4和圖5,本技術將顯示模組與箱體的固定鎖緊裝置實施例一包括:傳動轉軸13及隨動軸鎖舌11;其中,傳動轉軸13一端穿過顯示模組3與隨動軸鎖舌11直接或間接連接,當轉動傳動轉軸13時,帶動隨動軸鎖舌11發生轉動,使得隨動軸鎖舌11的至少一部分轉動至箱體1背對顯示模組3的一側,或不在箱體1背對顯示模組3的一側,進而將箱體1與顯示模組3相對固定,或松開箱體1與顯示模組3;本實施例中傳動轉軸13與隨動軸鎖舌11間接連接,因此,該裝置還包括隨動扳手10。進一步地,隨動軸鎖舌11包括通孔111,傳動轉軸13一端設有旋轉工具配合結構133,另一端穿過隨動軸鎖舌11的通孔111與隨動扳手10相對固定;隨動扳手10與隨動軸鎖舌11相對固定,隨動扳手10包括柱體101,柱體內壁設有內多邊形套管1011,外壁設有通往端面的滑槽1012,隨動軸鎖舌11的通孔111內壁設有滑軌1111,隨動扳手10的柱體101插入隨動軸鎖舌11的通孔111內,此時,滑軌1111與滑槽102配合。其中,旋轉工具陪配合結構133是內多邊形開口槽,傳動轉軸13與隨動扳手10相對固定的一端是外多邊形螺柱131,隨動扳手10包括與之配合的內多邊形套管1011。此外,該裝置還包括底座12,底座12中間有通孔121,可使傳動轉軸13穿過,底座通孔121一端有圓柱凸臺122,隨動軸鎖舌11的通孔111內壁有與圓柱凸臺122配合插入的開口槽1112;底座通孔121另一端設有限位臺階123,傳動轉軸13設有旋轉工具配合結構133的一端亦設有與底座限位臺階123相對應的限位臺階132,可使傳動轉軸13在0~180°范圍內旋轉,且傳動轉軸13的限位臺階132不可穿過底座通孔121。其中,圓柱凸臺122上連接有彈簧124,彈簧124穿過隨動軸鎖舌11的通孔111,直接或間接拉緊隨動軸鎖舌11,本實施例中,彈簧124穿過隨動軸鎖舌11的通孔111與隨動扳手10連接,屬于間接拉緊隨動軸鎖舌11。一起參閱圖2、圖3和圖4,本實施例中的固定鎖緊裝置2通過底座12固定在顯示模組3上,顯示模組3固定安裝在箱體1上。傳動轉軸13穿過底座通孔121及隨動軸鎖舌11通孔111與隨動扳手10相對固定,隨動扳手10與隨動軸鎖舌11相對固定,當使用旋轉工具通過傳動轉軸13一端的內多邊形開口槽133旋轉傳動轉軸13時,帶動隨動軸鎖舌發生轉動,使得隨動軸鎖舌的至少一部分轉動至箱體1背對顯示模組3的一側,此時,彈簧124由原始狀態(無變形狀態)變為拉伸狀態,受彈簧拉力影響,與之連接的隨動扳手10向顯示模組3的方向拉緊,使隨動軸鎖舌11中轉動至箱體1背對顯示模組3的一側的至少一部分壓緊箱體1,進而使得顯示模組固定鎖緊在箱體1上。。一起參閱圖3和圖5,旋轉傳動轉軸13,使隨動軸鎖舌11發生轉動,進而使隨動軸鎖舌11的至少一部分不在箱體1背對顯示模組3的一側,此時,固定鎖緊裝置2不再壓緊箱體1,使得箱體1與顯示模組3松開。本實施例中亦可直接旋轉隨動扳手10,帶動隨動軸鎖舌轉動,進而達到上述鎖緊或松開狀態。可以看出,本技術固定鎖緊裝置的第一實施方式,傳動轉軸13穿過底座通孔121及隨動軸鎖舌11通孔111與隨動扳手10連接,隨動扳手10與隨動軸鎖舌11相對固定,通過轉動轉軸13或隨動扳手10,帶動隨動軸鎖舌11發生轉動,使得隨動軸鎖舌11的至少一部分轉動至箱體1背對顯示模組3的一側,或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將顯示模組與箱體固定的鎖緊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裝置包括,傳動轉軸、隨動軸鎖舌;其中,所述傳動轉軸一端穿過所述顯示模組與所述隨動軸鎖舌直接或間接連接,當轉動所述傳動轉軸時,帶動所述隨動軸鎖舌發生轉動,使得所述隨動軸鎖舌的至少一部分轉動至所述箱體背對所述顯示模組的一側,或不在所述箱體背對所述顯示模組的一側,進而將所述箱體與所述顯示模組相對固定,或松開所述箱體與所述顯示模組。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將顯示模組與箱體固定的鎖緊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裝置包括,傳動轉軸、隨動軸鎖舌;其中,所述傳動轉軸一端穿過所述顯示模組與所述隨動軸鎖舌直接或間接連接,當轉動所述傳動轉軸時,帶動所述隨動軸鎖舌發生轉動,使得所述隨動軸鎖舌的至少一部分轉動至所述箱體背對所述顯示模組的一側,或不在所述箱體背對所述顯示模組的一側,進而將所述箱體與所述顯示模組相對固定,或松開所述箱體與所述顯示模組。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隨動扳手,所述隨動軸鎖舌包括通孔,所述傳動轉軸一端設有旋轉工具配合結構,另一端穿過所述隨動軸鎖舌的通孔與所述隨動扳手相對固定,所述隨動扳手與所述隨動鎖舌相對固定。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轉工具配合結構是內多邊形開口槽。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傳動轉軸與所述隨動扳手相對固定的一端是外多邊形螺柱,所述隨動扳手包括與之配合的內多邊形套管。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隨動扳手包括柱體,所述柱體一端設有所述內多邊形套管,所述柱體外壁設有通往端面的滑槽,所述隨動軸鎖舌的通孔內壁設有滑軌,所述隨動扳手的柱體插入所述隨動軸鎖舌的通孔...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漫鐵,朱俊學,
申請(專利權)人:深圳雷曼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廣東;4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