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音圈。所述音圈包括依次首尾相接的第一長邊、第一短邊、第二長邊及第二短邊,所述音圈設有音圈引出線結構,所述音圈引出線結構包括第一端、第二端、第一引出線及第二引出線,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分別形成于所述第一長邊和所述第二長邊的中部,所述第一引出線自所述第一端延伸形成,所述第二引出線自所述第二端延伸形成;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還提供了一種采用該音圈的揚聲器。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的音圈及采用該音圈的揚聲器可以減小相同相角下的振動位移,另一方面可以使得引出線反力對稱,從源頭上消除搖擺。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音響設備領域,特別地,涉及一種音圈及采用該音圈的揚聲器。
技術介紹
近年來,隨著科技的發展,尤其是移動通信技術的飛速進展,越來越多的移動電子設備出現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如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筆記本電腦及多功能媒體播放器已成為人們不可或缺的生活用品。而在這些移動電子設備中,語音播放裝置是其內部必不可少的部件,語音質量的高低直接影響用戶使用這些移動電子設備時的用戶體驗。現有技術的揚聲器作為語音的播放裝置,其結構設計直接影響語音播放質量。相關技術的揚聲器,音圈包括首尾相接設置的長邊和短邊。請參閱圖1,是相關技術音圈一實施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音圈10包括首尾相接設置的長邊和短邊,音圈20由音圈10的長邊的端部引出,該出線方式會造成揚聲器繞短邊的搖擺,影響揚聲器的性能。請參閱圖2,是相關技術音圈另一實施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音圈40由于音圈30的短邊的端部引出,而短邊出線的方式會造成揚聲器繞長邊的搖擺。上述引線結構,均會不同程度的提高揚聲器的的共振頻率f0;而且,揚聲器繞短邊搖擺時的位移差比長邊小,這是由于相同相位差下,長邊方向長度較長引起的。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種可靠性高、消除搖擺的音圈及采用該音圈的揚聲器。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靠性高、消除搖擺的音圈。同時,本技術還提供一種采用上述音圈的揚聲器。本技術的技術方案如下:本技術提供的音圈包括依次首尾相接的第一長邊、第一短邊、第二長邊及第二短邊,其特征在于,所述音圈設有音圈引出線結構,所述音圈引出線結構包括第一端、第二端、第一引出線及第二引出線,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分別形成于所述第一長邊和所述第二長邊的中部,所述第一引出線自所述第一端延伸形成,所述第二引出線自所述第二端延伸形成。在本技術音圈的一較佳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引出線包括自第一端延伸的第一連接部,自第一連接部彎折延伸的第二連接部,自第二連接部彎折延伸的第一延伸部,第一連接部和第一延伸部設置于第二連接部的兩側。在本技術音圈的一較佳實施例中,所述第二引出線包括自第二端延伸的第三連接部,自第三連接部彎折延伸的第四連接部,自第四連接部彎折延伸的第二延伸部,第三連接部和第二延伸部設置于第四連接部的兩側。在本技術音圈的一較佳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引出線在同一平面內延伸形成。在本技術音圈的一較佳實施例中,所述第二引出線在同一平面內延伸形成。在本技術音圈的一較佳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引出線與所述第二引出線關于音圈的長軸對稱設置。本技術提供的揚聲器包括如上述實施例中任意一項所述音圈。本技術的有益效果在于:一、引出線從長邊的中部引出,一方面可以減小相同相角下的振動位移,另一方面可以使得引出線反力對稱,從源頭上消除搖擺;二、引出線經過兩道折彎,充分降低引出線結構的剛度,避免引出線對揚聲器的共振頻率f0產生影響的同時,保證引出線的可靠性;三、引出線在斜平面內折彎,可以保證引出線的振動空間,降低引出線撞擊引起雜音的風險。【附圖說明】圖1為相關技術音圈一實施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2為相關技術音圈另一實施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技術提供的音圈一種實施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4為圖3所示音圈的另一角度示意圖;圖5為是圖3所示音圈的再一角度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方式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說明。本技術揭示一種揚聲器,所述揚聲器包括磁路系統和振動系統,所述磁路系統驅動所述振動系統振動發聲。請同時參閱圖3,為本技術提供的音圈一種實施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所述振動系統100包括音圈1,所述音圈1設有音圈引出線結構2,所述音圈1與所述音圈引出線結構2對應電連接。所述音圈1為音圈線環繞形成并且轉角為弧面過度的矩形結構。所述音圈1包括依次首尾相接的第一長邊11、第一短邊13、第二長邊15及第二短邊17。所述第一長邊11與所述第二長邊15相對平行間隔設置。所述第一短邊13與所述第二短邊17相對平行間隔設置,所述長邊11、15與所述短邊13、17相接處呈弧角過渡連接,所述第一長邊11、所述第二長邊15、所述第一短邊13及所述第二短邊17由同一根音圈線環繞形成。所述音圈引出線結構2包括第一端21、第一引出線23、第二端25及第二引出線27。所述第一引出線23通過所述第一端21與所述音圈1的第一長邊11對應電連接。所述第二引出線27通過所述第二端25與所述音圈1的第二長邊15對應電連接。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一端21是所述音圈1的進線端,所述第二端25是所述音圈1的出線端。所述第一端21和所述第二端25分別形成于所述第一長邊11和所述第二長邊15的中部,所述第一引出線23自所述第一端21延伸形成,所述第二引出線27自所述第二端25延伸形成。所述第一端21和所述第二端25分別形成于所述第一長邊11和所述第二長邊15的中部,從而使得所述第一引出線23和所述第二引出線27分別從所述第一長邊11和所述第二長邊15的中部引出,一方面可以減小相同相角下所述音圈1的振動位移,并帶動揚聲器其他元件的位移;另一方面可以使得所述第一引出線23和所述第二引出線27之間產生反力對稱,從源頭上消除搖擺。請結合參閱圖4,是圖3所示音圈的另一角度示意圖。所述第一引出線23與所述第二引出線27結構相同且對稱設于所述音圈1兩側,所述第一引出線23包括自第一端21延伸的第一連接部231,自第一連接部231彎折延伸的第二連接部233,自第二連接部233彎折延伸的第一延伸部235,第一連接部231和第一延伸部235設置于第二連接部233的兩側。所述第二引出線27包括自第二端25延伸的第三連接部271,自第三連接部271彎折延伸的第四連接部273,自第四連接部273彎折延伸的第二延伸部275,第三連接部271和第二延伸部275設置于第四連接部273的兩側。通過所述第一引出線23和所述第二引出線27的兩道折彎結構,充分降低所述第一引出線23和所述第二引出線27的剛度,避免所述第一引出線23和所述第二引出線27對所述揚聲器的共振頻率f0產生影響。請參閱圖5,是圖3所示音圈的再一角度示意圖。所述第一引出線23在同一平面內延伸形成,且所在平面與所述第一長邊形成的夾角小于90°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音圈,其包括依次首尾相接的第一長邊、第一短邊、第二長邊及第二短邊,其特征在于:所述音圈設有音圈引出線結構,所述音圈引出線結構包括第一端、第二端、第一引出線及第二引出線,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分別形成于所述第一長邊和所述第二長邊的中部,所述第一引出線自所述第一端延伸形成,所述第二引出線自所述第二端延伸形成。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音圈,其包括依次首尾相接的第一長邊、第一短邊、第二長邊
及第二短邊,其特征在于:所述音圈設有音圈引出線結構,所述音圈引出
線結構包括第一端、第二端、第一引出線及第二引出線,所述第一端和所
述第二端分別形成于所述第一長邊和所述第二長邊的中部,所述第一引出
線自所述第一端延伸形成,所述第二引出線自所述第二端延伸形成。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音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出線包括自
所述第一端延伸的第一連接部,自所述第一連接部彎折延伸的第二連接
部,自所述第二連接部彎折延伸的第一延伸部,所述第一連接部和所述第
一延伸部設置于所述第二連接部的兩側。
3.根據權利要求1所...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馬杰,
申請(專利權)人:瑞聲精密電子沭陽有限公司,瑞聲科技沭陽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江蘇;3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