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布了一種外墻保溫塊,包括保溫材料塊和面板;所述保溫材料塊為一矩形塊,所述保溫材料塊底面與墻體相連,頂面與所述面板相連,所述保溫材料塊的四個側面上均成對設有凸起和與凸起相配合的凹槽,所述各個保溫材料塊通過所述凸起與所述凹槽的配合連接成一個整體,均勻地覆蓋在墻上,所述保溫材料塊設有通孔,所述通孔內依次設有用于與墻體固定連接的射釘和用于填充所述通孔的封堵塊。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能快速可靠地安裝在墻體上,且安裝附著力強,不易脫落。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房屋建筑
,特別是涉及一種建筑外墻保溫材料。
技術介紹
在建筑工程中,民用及多種用途的建筑工程都是使用多種材質(如聚氨酯)發泡板等,將這種發泡板通過粘結方式固定在外墻上,然后再做美化和保護等處理。采用這種保溫材料板在施工的整個過程中,不僅對外墻的處理要求嚴格而且還需要對固定在外墻上的保溫材料實施更為繁雜的美化和種種保護,工序多,成本高,工期長。市面上現有少部分保溫材料板塊,主要由發泡保溫材料和覆蓋在保溫材料外部的面板構成,這種保溫材料板塊雖然將發泡板等保溫材料與面板生產制作為一體,避免了后期的美化處理,可直接用射釘安裝在墻體上;所謂射釘是利用發射空包彈產生的火藥燃氣或者是采用壓縮氣流作為動力,打入建筑體的一種釘子,常見于建筑鉚接中;但是,由于板塊在墻體上大面積敷設安裝后,各個板塊之間相互分離,彼此之間不能很好地傳力,使整個墻面的保溫材料板塊難以形成一個有機整體,附著力差,容易掉塊。因此其實用性差,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快速可靠安裝的問題,甚至由于安裝好后掉塊導致工期進一步延誤。因此,如何減少保溫材料的安裝工序,縮短工期,使安裝好后的外墻保溫材料能更好地附著在墻體上,成為本領域技術人員亟待解決的技術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提供一種外墻保溫塊,該外墻保溫快能快速可靠地安裝在墻體上,且安裝附著力強,不易脫落。本技術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外墻保溫塊,包括保溫材料塊和面板;所述保溫材料塊為一矩形塊,所述保溫材料塊底面與墻體相連,頂面與所述面板相連,所述保溫材料塊的四個側面上均成對設有凸起和與凸起相配合的凹槽,所述各個保溫材料塊通過所述凸起與所述凹槽的配合連接成一個整體,均勻地覆蓋在墻上,所述保溫材料塊設有通孔,所述通孔內依次設有用于與墻體固定連接的射釘和用于填充所述通孔的封堵塊。進一步地,上述面板與所述保溫材料塊采用凸起與凹槽相配合的方式進行連接。進一步地,所述面板與所述保溫材料塊之間設有粘結劑。進一步地,所述通孔為臺階狀,所述射釘與所述臺階之間設有墊塊。進一步地,所述保溫材料塊和所述面板的凹槽和凸起做成尖齒狀,所述齒尖朝下。進一步地,所述凹槽和所述凸起的截面為梯形,所述凹槽均為貫通凹槽。進一步地,所述封堵塊一端與所述射釘接觸,另一端與所述面板接觸。進一步地,所述封堵塊與所述射釘相接觸的一端設有孔,所述射釘的頭部嵌在所述孔內。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本技術將各個保溫材料塊通過凸起和凹槽連接組合在一起,形成一個有機整體,安裝方便,大大提高了保溫材料塊在墻體上的附著力,將需要裝飾的面板直接與保溫材料塊制成一體,在安裝時一起進行安裝,去除了保溫材料安裝完之后的后期美化處理。尤其本技術采用梯形截面的凸起、凹槽承插連接,更是大大提高了各個板塊之間的咬合連接力,從整體上提升整個外墻保溫塊的附著性能,消除了掉塊的安全隱患。而采用封堵塊填充射釘孔,并將射釘頭部包裹起來,對通孔進行最大程度的填充,大大提高了其保溫性能,防止了熱量的散失。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的安裝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的A—A剖視圖。圖3為面板與保溫材料塊齒形連接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梯形截面的凸起與凹槽的連接結構示意圖。元件標號說明:保溫材料塊1、封堵塊2、面板3、墊塊4、射釘5、水泥面層6。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體實施例說明本技術的實施方式,熟悉此技術的人士可由本說明書所揭露的內容輕易地了解本技術的其他優點及功效。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說明:如圖1和圖2所示,一種外墻保溫塊,包括保溫材料塊1和面板3;保溫材料塊1為一矩形塊,采用如聚氨酯的發泡板制成,保溫材料塊底面與墻體相連,頂面與所述面板相連,保溫材料塊1的四個側面上均成對設有凸起和與凸起相配合的凹槽,各保溫材料塊1通過凸起與凹槽的配合相連,組合成一個整體,均勻安裝覆蓋在墻面上。上述保溫材料塊1上與墻體垂直的方向上設有通孔,射釘5穿過通孔將保溫材料塊1固定在墻上,上述通孔內設有封堵塊2,封堵塊2一端與射釘5相接觸一端與面板3相接觸,用于填充通孔,保證保溫性能。上述面板3可根據需要選用鋼板或是PC板等相關材料;面板3與保溫材料塊1也采用上述凸起與凹槽的方式進行連接,考慮到面板3較薄,因此在面板3上設置凸起,保溫材料塊1上設置凹槽。進一步地,上述面板與所述保溫材料塊1也采用上述凸起與凹槽相配合的方式進行連接,具體,考慮到面板3較薄,因此在面板3上設置凸起,保溫材料塊1上設置凹槽。也可根據具體情況任意選擇凸起與凹槽的設置方式。進一步地,為保障面板3與保溫材料塊1的可靠連接,在上述保障面板3與保溫材料塊1之間還設有一層粘結劑,具體可采用粘結用的膠水,如可采用開姆洛克膠水,又或者是環氧樹脂膠水,這類膠水粘結力強,尤其對于金屬與非金屬之間的粘結,效果良好。進一步地,為使上述射釘5更牢固地將保溫材料塊1固定在墻上,特將上述通孔做成臺階狀,射釘5與臺階之間設有墊塊,該墊塊用于間接增大射釘緊固時與保溫材料塊1的接觸傳力面積,使連接更為可靠。優先地,由于外墻保溫塊主要用于外墻四周的安裝,鑒于其安裝位置主要受到自身向下的重力,如圖3所示,特將上述保溫材料塊1和面板3上的凹槽和凸起的形狀做成尖齒狀,該齒的齒尖朝下,這種結構可大大增加保溫材料塊1和面板3的咬合連接力,消除面板3掉落的安全隱患。優先地,上述凹槽和凸起做成截面為梯形的結構形狀(如圖4所示),為便于安裝,相應地將上述凹槽做成貫通凹槽,在安裝時將凸起從貫通凹槽的端部滑入凹槽內,類似于導軌安裝。采用這種梯形截面形式,可大大提高各保溫材料塊1之間、保溫材料塊1與面板3之間的咬合連接力,防止保溫材料塊1或者面板3在安裝時出現墜落,消除安全隱患。進一步地,為使封堵塊將通孔填充密實,特將上述封堵塊2一端與射釘5緊密接觸,一端與上述面板3緊密接觸。進一步地,上述封堵塊2與射釘5相接觸的一端設有孔,射釘5的頭部嵌在該孔內,以保證封堵塊2將通孔填充密實,提升保溫性。上述實施例僅例示性說明本技術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技術。任何熟悉此技術的人士皆可在不違背本技術的精神及范疇下,對上述實施例進行修飾或改變。因此,舉凡所屬
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未脫離本技術所揭示的精神與技術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飾或改變,仍應由本技術的權利要求所涵蓋。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外墻保溫塊,包括保溫材料塊和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溫材料塊為一矩形塊,所述保溫材料塊底面與墻體相連,頂面與所述面板相連,所述保溫材料塊的四個側面上均成對設有凸起和與凸起相配合的凹槽,所述各個保溫材料塊通過所述凸起與所述凹槽的配合連接成一個整體,均勻地覆蓋在墻上,所述保溫材料塊設有通孔,所述通孔內依次設有用于與墻體固定連接的射釘和用于填充所述通孔的封堵塊。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外墻保溫塊,包括保溫材料塊和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溫材料塊為一矩形塊,
所述保溫材料塊底面與墻體相連,頂面與所述面板相連,所述保溫材料塊的四個側面上均成
對設有凸起和與凸起相配合的凹槽,所述各個保溫材料塊通過所述凸起與所述凹槽的配合連
接成一個整體,均勻地覆蓋在墻上,所述保溫材料塊設有通孔,所述通孔內依次設有用于與
墻體固定連接的射釘和用于填充所述通孔的封堵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外墻保溫塊,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與所述保溫材料塊采用所述
凸起與凹槽相配合的方式進行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外墻保溫塊,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與所述保溫材料塊之間設有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白稀,
申請(專利權)人:四川白稀節能環??萍加邢薰?/a>,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四川;5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