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水杯,包括杯蓋、杯體和杯座;杯體包括內膽和包覆在內膽外側的外殼,內膽中下部設有濾水片,濾水片上設有濾水孔;外殼的兩端分別與杯蓋和杯座固定;杯蓋上設有排氣組件,排氣組件包括排氣按鈕,排氣連桿、排氣彈簧和排氣封片,排氣按鈕與排氣連桿相連,排氣連桿與排氣封片相連,排氣彈簧套在排氣連桿外部。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通過設置外殼,起到防摔、防滑的作用;通過在外殼兩端設有螺旋絲扣,將外殼與杯蓋、杯座相固定,避免了在扭動杯蓋時產生扭力對玻璃內膽造成損壞的問題。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生活用品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水杯。
技術介紹
水杯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種生活用具,目前人們應用的水杯多為一端封閉的筒狀體結構,為了便于攜帶飲料,人們設計了杯蓋,通過螺旋絲扣擰在杯口的便攜式水杯,但是對于想喝熱飲或冷飲的人們來說,這種杯子保溫性能差,不能滿足人們長時間保溫的需要,用這種杯子沖調飲料時,無法控制沖調飲料的溶解速度和濃度?,F有技術中的保溫杯分為金屬內膽和玻璃內膽,金屬內膽在使用的過程中容易出現銹蝕,影響使用;玻璃內膽的中空部位通常都是采用抽干空氣的真空設置,現有技術的杯蓋,在放入熱水沖茶后,在杯體內部飲料降溫后,會產生負壓,導致杯蓋不容易擰開;現有技術的杯蓋與玻璃內膽的連接是通過杯蓋與玻璃內膽螺紋絲扣連接,在扭動杯蓋時產生的扭力,極易和真空的負壓力結合,損害玻璃內膽。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上述問題中存在的不足之處,本技術提供一種水杯。本技術公開了一種水杯,包括杯蓋、杯體和杯座;所述杯體包括內膽和包覆在內膽外側的外殼,所述內膽中下部設有濾水片,所述濾水片上設有濾水孔;所述外殼的兩端通過螺旋絲扣分別與所述杯蓋和杯座旋轉固定;所述杯蓋上設有排氣組件,所述排氣組件包括排氣按鈕,排氣連桿、排氣彈簧和排氣封片,所述排氣按鈕與所述排氣連桿相連,排氣連桿與所述排氣封片相連,所述排氣彈簧套在所述排氣連桿外部。作為本技術的進一步改進,還包括隔水組件,所述隔水組件包括隔水片、立柱和高低按鈕;所述隔水片位于所述濾水片上部,所述立柱一端穿過濾水片與所述隔水片相連,另一端與設置在杯座底部的高低按鈕相接觸。作為本技術的進一步改進,還包括防水膠套,所述防水膠套為中部凸起的圓形片狀體結構,包覆在杯座內部上方和高低按鈕上方;所述防水膠套上設有密封圈。作為本技術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立柱包括上套桿、下套桿、中柱和立柱彈簧,所述上套桿和下套桿均為中空圓形柱狀體結構,所述下套桿位于上套桿下部且下套桿直徑大于上套桿;所述中柱兩端均設有螺旋絲扣,所述立柱彈簧套在所述中柱外部;所述中柱位于上套桿和下套桿的中部,且一端穿過濾水片和隔水片,通過緊固螺絲固定在隔水片上;另一端通過緊固螺絲固定在下套桿上。作為本技術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高低按鈕為圓形兩段按鈕,位于杯座中部位置。作為本技術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內膽包括內壁和外壁,所述內壁套在外壁中,內壁與外壁之間為真空結構;所述內壁的表面設有溫感變色層,所述外壁的表面設有溫度對比條。作為本技術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外殼上設有豎向的透明視窗。作為本技術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內膽為玻璃內膽,所述外殼為塑料外殼或金屬外殼。作為本技術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杯蓋內部設有止水膠圈,所述內膽與所述外殼之間設有防滑膠圈。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有益效果為:本技術公開了一種水杯,通過在內膽外面設置外殼,起到防摔、防滑的作用;通過在外殼兩端設有螺旋絲扣,將外殼與杯蓋、杯座相固定,避免了在內膽上設置螺旋絲扣;本技術在扭動杯蓋時產生的扭力,不會對玻璃內膽造成影響;通過設置排氣組件,按動排氣按鈕,連接排氣連桿推開排氣封片,使杯體內部空氣與外部空氣連接,平衡杯體內外氣壓差;通過高低按鈕調節濾水片與隔水片的位置,達到控制杯體內飲料濃度的效果;通過設置溫感變色層、溫度對比條和透明視窗,方便檢測杯體內的溫度,同時通過透明視窗可以觀察杯體內的水位。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一種實施例公開的水杯結構圖;圖2為本技術一種實施例公開的水杯中排氣組件結構圖;圖3為本技術一種實施例公開的水杯中隔水組件結構圖;圖4為本技術一種實施例公開的濾水片結構圖。圖中:1:杯蓋;2:杯體;3:杯座;4:止水膠圈;5:排氣按鈕;6:排氣連桿;7:排氣彈簧;8:排氣封片;9:外殼;10:內膽;10-1:內壁;10-2:外壁;10-3:真空結構;11:濾水片;11-1:濾水孔;12:隔水片;13:立柱;13-1:上套桿;13-2:下套桿;13-3:中柱;13-4:立柱彈簧;13-5:緊固螺絲;14:防水膠套;15:高低按鈕;16:密封圈;17:溫度變色層;18:溫度對比條;19:透明視窗;20:防滑膠圈。具體實施方式為使本技術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技術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诒炯夹g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下面結合附圖1-4對本技術做進一步的詳細描述:如圖1-4所示,本技術公開一種水杯,包括杯蓋1、杯體2和杯座3;杯蓋1為頂部封閉的筒狀體,筒狀體的內壁上設有螺旋絲扣,筒狀體的內底面設有圓環狀的止水膠圈4;杯蓋的中間位置設有排氣組件,排氣組件包括排氣按鈕5,排氣連桿6、排氣彈簧7和排氣封片8,排氣按鈕5為圓形片狀體,位于杯蓋1頂部中央位置,排氣連桿6與排氣按鈕5相連,排氣連桿6為柱狀體結構,位于排氣按鈕5下方;排氣封片8與排氣連桿6相連,排氣封片8為圓形片狀體,位于排氣連桿6下方,排氣彈簧7套在排氣連桿6外部;使用時,向下按動排氣按鈕5,通過排氣連桿6帶動排氣封片8向下運動,產生的位移使杯體2內部與外界連通,方便排氣;松開排氣按鈕5,在排氣彈簧7的作用下,排氣封片8自動復位,將杯體2與外界封閉,便于杯體保溫。杯體2為筒狀體結構,包括內膽10和包覆在內膽外側的外殼9;外殼9的兩端設有螺旋絲扣,外殼9通過螺旋絲扣與杯蓋1旋轉固定,外殼9的外壁上設有豎向的透明視窗19,方便觀察內膽的水位;在靠近杯蓋1的一端,外殼9與內膽10之間設有圓環狀的防滑膠圈20,通過防滑膠圈20將內膽10固定在外殼9上,通過防滑膠圈20將內膽10與外殼9連為一體;上述結構的設計保證了在內膽上不設有螺旋絲扣,避免了杯蓋在扭動過程中對內膽10的損傷,同時,外殼9為金屬外殼或塑料外殼,對內膽10起到保護作用;當內膽10損壞后可直接更換內膽,而不直接棄用水杯,降低了使用成本。內膽10為玻璃內膽,包括內壁10-1和外壁10-2,內壁10-1套在外壁10-2中,內壁10-1與外壁10-2之間為真空結構10-3;內壁10-1的表面設有溫感變色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水杯,其特征在于,包括杯蓋(1)、杯體(2)和杯座(3);所述杯體(2)包括內膽(10)和包覆在內膽外側的外殼(9),所述內膽(10)中下部設有濾水片(11),所述濾水片(11)上設有濾水孔(11?1);所述外殼(9)的兩端分別與所述杯蓋(1)和杯座(3)固定;所述杯蓋(1)上設有排氣組件,所述排氣組件包括排氣按鈕(5),排氣連桿(6)、排氣彈簧(7)和排氣封片(8),所述排氣按鈕(5)與所述排氣連桿(6)相連,排氣連桿(6)與所述排氣封片(8)相連,所述排氣彈簧(7)套在所述排氣連桿(6)外部。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水杯,其特征在于,包括杯蓋(1)、杯體(2)和杯座(3);
所述杯體(2)包括內膽(10)和包覆在內膽外側的外殼(9),所述內膽
(10)中下部設有濾水片(11),所述濾水片(11)上設有濾水孔(11-1);所
述外殼(9)的兩端分別與所述杯蓋(1)和杯座(3)固定;
所述杯蓋(1)上設有排氣組件,所述排氣組件包括排氣按鈕(5),排氣
連桿(6)、排氣彈簧(7)和排氣封片(8),所述排氣按鈕(5)與所述排氣
連桿(6)相連,排氣連桿(6)與所述排氣封片(8)相連,所述排氣彈簧(7)
套在所述排氣連桿(6)外部。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杯,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隔水組件,所述隔水
組件包括隔水片(12)、立柱(13)和高低按鈕(15);
所述隔水片(12)位于所述濾水片(11)上部,所述立柱(13)一端穿
過濾水片(11)與所述隔水片(12)相連,另一端與設置在杯座(3)底部的
高低按鈕(15)相接觸。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水杯,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防水膠套(14),所
述防水膠套(14)為中部凸起的圓形片狀體結構,包覆在杯座(3)內部上方
和高低按鈕(15)上方;所述防水膠套(14)上設有密封圈(16)。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水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13)包括上套桿
(13-1)、下套桿(13-2)、中柱(13-3)和立柱彈簧(13-4),所述上套桿(13-1)
和下套桿...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代劍,
申請(專利權)人:代劍,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山東;37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