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精密機械制品,特別是涉及雙拉環高精度測力計。
技術介紹
利用金屬的彈性制成標有刻度用以測量力的大小的儀器,謂之“測力計”,現有技術中的測力計有很多,款式也各部相同,但是還缺少一種高精度且設計簡單合理的測力計。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主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如何提供一種能滿足測力的精度要求,且測力計設計結構簡單,小巧靈活,制造成本低廉,且穩定性能高的測力計。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采用的一個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雙拉環高精度測力計,包括:第一拉環、第二拉環、電子顯示屏、刻度表和測力計本體,所述第一拉環、第二拉環分別位于所述測力計本體的兩端端部,且第一拉環、第二拉環的位置相對應,所述電子顯示屏位于所述測力計本體靠近第一拉環的部位,且所述電子顯示屏與下方的刻度表之間控制連接。優選的,所述測力計本體上進一步設置有水平儀,所述水平儀位與所述刻度表之間平行排列。優選的,所述第一拉環、第二拉環均為金屬拉環。優選的,所述電子顯示屏與水平儀之間控制連接。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能滿足測力的精度要求,且測力計設計結構簡單,小巧靈活,制造成本低廉,且穩定性能高。附圖說明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專利技術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r>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它的附圖,其中:圖1是本專利技術雙拉環高精度測力計一具體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對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是本專利技術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專利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它實施例,都屬于本專利技術保護的范圍。請參閱圖1,在本專利技術的一個具體實施例中提供一種雙拉環高精度測力計,所述的雙拉環高精度測力計包括:第一拉環1、第二拉環2、電子顯示屏3、刻度表4和測力計本體6,所述第一拉環1、第二拉環2分別位于所述測力計本體6的兩端端部,且第一拉環1、第二拉環2的位置相對應,所述電子顯示屏3位于所述測力計本體6靠近第一拉環1的部位,且所述電子顯示屏3與下方的刻度表4之間控制連接。在具體實施例中,所述測力計本體6上進一步設置有水平儀5,所述水平儀5位與所述刻度表4之間平行排列。所述第一拉環1、第二拉環2均為金屬拉環。所述電子顯示屏3與水平儀5之間控制連接。因此,本專利技術具有以下優點:能滿足測力的精度要求,且測力計設計結構簡單,小巧靈活,制造成本低廉,且穩定性能高。以上所述僅為本專利技術的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專利技術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專利技術說明書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它相關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專利技術的專利保護范圍內。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雙拉環高精度測力計,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拉環(1)、第二拉環(2)、電子顯示屏(3)、刻度表(4)和測力計本體(6),所述第一拉環、第二拉環分別位于所述測力計本體的兩端端部,且第一拉環、第二拉環的位置相對應,所述電子顯示屏位于所述測力計本體靠近第一拉環的部位,且所述電子顯示屏與下方的刻度表之間控制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雙拉環高精度測力計,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拉環(1)、第二拉
環(2)、電子顯示屏(3)、刻度表(4)和測力計本體(6),所述第一拉環、第
二拉環分別位于所述測力計本體的兩端端部,且第一拉環、第二拉環的位置相
對應,所述電子顯示屏位于所述測力計本體靠近第一拉環的部位,且所述電子
顯示屏與下方的刻度表之間控制連接。
2.根...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楊建華,
申請(專利權)人:蘇州市誠品精密機械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江蘇;3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