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二次線的自動測線工裝,包括:支架;線盤,安裝于所述支架上,用以安裝待加工線纜;線夾機構,設置在所述支架上,用以抻緊線纜并帶動線纜移動;斷線機構,設置在所述支架上且位于所述線夾機構的旁側,用于將穿過從所述線夾機構送來的線纜剪斷以得到欲加工的長度的線纜。上述二次線的自動測線工裝,線夾機構能有效地將待加工的線纜抻緊,斷線機構對線夾機構送來的線纜剪斷并得到欲加工的長度的線纜,整體結構簡單,將線纜安裝于線盤并且線纜自由端夾入線夾機構后,之后都是全程自動化操作,加工效率高,得到的二次線尺寸精確。
【技術實現(xiàn)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電氣連接
,特別是涉及一種二次線的自動測線工裝。
技術介紹
二次設備是對一次設備進行檢測、控制、調節(jié)和保護的電氣設備,二次設備包括控制開關、控制電源、指示燈、繼電保護裝置和測量儀表等,二次設備廣泛的應用于電氣連接
二次線用于連接二次設備需要用到的連接線,例如在中置柜、低壓柜中的各種儀器儀表需接通二次線,由于二次設備的特點,使得二次線需要特定的長度,長了容易冗余,存在安全隱患,短了不能用;傳統(tǒng)方法主要是通過尺子加剪刀這種原始的方式進行裁剪,由于導線的原始形式大多是盤繞的形式,對二次線取直比較困難,進行長度的測量和剪裁存在較大誤差,導致剪裁得到的二次線非長即短,很難精確得到需要長度的二次線,還有的是采用半機械半人工的加工,也非常費工費力,效率低,難以滿足加工的需要。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種加工精度高、加工效率高的二次線的自動測線工裝。一種二次線的自動測線工裝,包括:支架;線盤,安裝于所述支架上,用以安裝待加工線纜;線夾機構,設置在所述支架上,用以抻緊線纜并帶動線纜移動;斷線機構,設置在所述支架上且位于所述線夾機構的旁側,用于將穿過從所述線夾機構送來的線纜剪斷以得到欲加工的長度的線纜。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還包括控制機構,所述控制機構分別與所述線夾機構、所述斷線機構連接,用以控制所述線夾機構帶動線纜移動的速度并計算線纜送出的長度,以及用以控制所述斷線機構在從所述線夾機構送來的線纜達到預設的長度時剪斷線纜。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線夾機構包括設置在所述支架上的線夾組件及與線夾連接的用于驅動所述線夾組件轉動的驅動電機,所述控制機構與所述驅動電機電連接。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支架設置有用于安裝所述驅動電機的安裝槽,所述線夾組件位于所述驅動電機的正上方。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線夾組件包括與所述驅動電機的輸出軸連接的多個并排設置的轉動柱,相鄰的兩個所述轉動柱之間具適配于線纜穿過的間隙,相鄰的兩個所述轉動柱的轉動方向相反且轉動時夾緊并帶動線纜移動。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轉動柱的側壁沿豎直方向開設有相同的多個凹槽,多個所述凹槽沿所述轉動柱的周向均勻布設。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斷線機構包括設置在所述支架上的斷線盒及活動設置在所述斷線盒內的動刀,所述斷線盒設置有導向孔,從所述線夾機構出來的線纜進入所述導向孔并穿過所述斷線盒,所述斷線盒接收到所述控制機構發(fā)出的斷線信號后控制所述動刀切斷所述導向孔內的線纜。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線盤包括固定設置在所述支架上的支撐盤及豎直設置在支撐盤上的固定軸,所述固定軸形成用于穿過纏繞有待加工線纜的繞線盤中心軸,所述支撐盤用于支撐纏繞有待加工線纜的繞線盤。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還包括豎直設置在所述支架上的導向桿,所述線盤與所述線夾機構之間的線纜繞設于所述導向桿且線纜與所述導向桿緊貼。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導向桿設置有適配于線纜的導向環(huán)或環(huán)狀的導向槽。上述二次線的自動測線工裝,線夾機構能有效地將待加工的線纜抻緊,斷線機構對線夾機構送來的線纜剪斷并得到欲加工的長度的線纜,整體結構簡單,將線纜安裝于線盤并且線纜自由端夾入線夾機構后,之后都是全程自動化操作,加工效率高,得到的二次線尺寸精確。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二次線的自動測線工裝實施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二次線的自動測線工裝的俯視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技術二次線的自動測線工裝的部分結構的放大示意圖;圖4為線夾機構及斷線機構的俯視放大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為了便于理解本技術,下面將參照相關附圖對本技術進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圖中給出了本技術的較佳實施方式。但是,本技術可以以許多不同的形式來實現(xiàn),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實施方式。相反地,提供這些實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對本技術的公開內容理解的更加透徹全面。需要說明的是,當一個元件被認為是“連接”另一個元件,它可以是直接連接到另一個元件或者可能同時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術語“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類似的表述只是為了說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實施方式。除非另有定義,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術和科學術語與屬于本技術的
的技術人員通常理解的含義相同。本文中在本技術的說明書中所使用的術語只是為了描述具體的實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術。本文所使用的術語“和/或”包括一個或多個相關的所列項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組合。請參閱圖1和圖2,本技術提供的二次線的自動測線工裝,包括支架100、設置在支架100上的線盤110、線夾機構120及斷線機構130,線纜(圖未示)盤繞安裝在線盤110上,線夾機構120抻緊并帶動線纜向前移動,斷線機構130設置在線夾機構120的旁側,線纜從線夾機構120出來后傳送至斷線機構130,斷線機構130將線纜剪斷,剪斷后得到欲加工的長度的線纜。線夾機構120可以預設帶動線纜移動的速度,計算得到預定長度的線纜所需要的送線時間,斷線機構130預設有該送線時間,如此,斷線機構130每經(jīng)過該送線時間后即剪斷線纜,整體結構簡單,線纜從線盤110的盤繞形式到線夾機構120之后抻緊,能將線纜抻直,經(jīng)過斷線機構130剪斷,能得到需要長度的線纜,無需靠人力將線纜抻緊,自動化程度高,操作方便。在一實施例中,支架100上還可以設置有控制機構140,該控制機構140分別和線夾機構120、斷線機構130連接,用來控制線夾機構120帶動線纜向前移動的速度,并且計算線纜從線夾機構120送出的長度,還用于控制斷線機構130在線夾機構120送來的線纜達到預設長度時將線纜剪斷,控制機構140具有多個按鍵和顯示屏,可以根據(jù)加工不同線纜而設置不同的控制參數(shù),顯示屏可以顯示當前剪斷的每條線纜的長度和數(shù)量。在一些實施例中,線夾機構120包括設置在支架100上的線夾組件和驅動電機,線夾組件與驅動電機的輸出軸連接,驅動電機與控制機構140電性連接,控制機構140通過控制驅動電機的轉速實現(xiàn)對線夾機構120帶動線纜移動的速度的控制。更為具體的,可以在支架100上設置用于安裝驅動電機的安裝槽101,線夾組件位于驅動電機的正上方。如圖3、圖4所示,線夾組件包括多個并排設置的轉動柱121,轉動柱121與驅動電機的輸出軸連接,轉動柱121呈圓柱形,相鄰的兩個轉動柱121之間具有適配于線纜穿過的間隙122,并且相鄰的轉動柱121的轉動方向相反,使得轉動時能夾緊位于間隙122的線纜并帶動線纜向前移動。在一具體的實施例中,支架100整體呈板塊狀,每個轉動柱121的側壁開設有形狀尺寸相同的多個凹槽123,轉動柱121與支架100的頂面垂直,凹槽123沿轉動柱121的側壁豎直設置,凹槽123可以為截面呈弧形的槽體。較好的,多個凹槽123沿轉動柱121的周向均勻布設,即相鄰的兩個凹槽123之間的間距相等,每個轉動柱121的轉速相等,控制機構140通過計算轉動柱121轉動的圈數(shù),從而可以得出從線夾機構120送出的線纜的長度。為進一步保障線纜的夾緊,可以間隔設置有多排轉動柱121,例如,間隔設置兩排轉動柱121,每排具有三個轉動柱121,兩排的轉動柱121的轉速設置為相等,線盤110也可以設置有兩個,分別位于支架100的兩側,如此,可以同本文檔來自技高網(wǎng)...

【技術保護點】
一種二次線的自動測線工裝,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線盤,安裝于所述支架上,用以安裝待加工線纜;線夾機構,設置在所述支架上,用以抻緊線纜并帶動線纜移動;斷線機構,設置在所述支架上且位于所述線夾機構的旁側,用于將穿過從所述線夾機構送來的線纜剪斷以得到欲加工的長度的線纜。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二次線的自動測線工裝,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線盤,安裝于所述支架上,用以安裝待加工線纜;線夾機構,設置在所述支架上,用以抻緊線纜并帶動線纜移動;斷線機構,設置在所述支架上且位于所述線夾機構的旁側,用于將穿過從所述線夾機構送來的線纜剪斷以得到欲加工的長度的線纜。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線的自動測線工裝,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控制機構,所述控制機構分別與所述線夾機構、所述斷線機構連接,用以控制所述線夾機構帶動線纜移動的速度并計算線纜送出的長度,以及用以控制所述斷線機構在從所述線夾機構送來的線纜達到預設的長度時剪斷線纜。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二次線的自動測線工裝,其特征在于,所述線夾機構包括設置在所述支架上的線夾組件及與線夾連接的用于驅動所述線夾組件轉動的驅動電機,所述控制機構與所述驅動電機電連接。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二次線的自動測線工裝,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設置有用于安裝所述驅動電機的安裝槽,所述線夾組件位于所述驅動電機的正上方。5.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二次線的自動測線工裝,其特征在于,所述線夾組件包括與所述驅動電機的輸出軸連接的多個并排設置的轉動柱,相鄰的兩個所述轉動柱之間具適配于線...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劉士杰,李艷華,朱剛寧,舒德兵,陳波,
申請(專利權)人:萊福士電力電子設備深圳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廣東;4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