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一次性過濾器細菌培養期無菌監測系統,它包括基座,基座上安裝有環形轉盤,轉盤的旋轉由安裝在基座內的旋轉驅動機構控制,轉盤上沿圓周方向均布有若干用于豎直放置一次性過濾器的濾器放置槽孔,轉盤外部旁邊安裝有光源,轉盤的空心位置內安裝有濁度檢測裝置,光源的發光面與濁度檢測裝置的工作面相對,旋轉驅動機構、光源和濁度檢測裝置與總控制裝置相連。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可在細菌培養期內,實時對過濾器內的藥品有無細菌生長進行監測,誤判率低,節省了人力資源,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一次性過濾器細菌培養期無菌監測系統,屬于細菌培養階段藥品無菌檢測
技術介紹
在藥品無菌檢測領域,當針對某一藥品通過一次性過濾器進行完細菌富集后,便可灌注培養液,在一定時間的細菌培養期內,通過監測過濾器內有無細菌生長,來完成藥品有無細菌的判定。目前,上述監測過程全部由人工方式來完成,過濾器內是否有細菌生長完全由檢測人員通過眼睛憑工作經驗來判斷完成。從實際實施中可以發現,這種人工監測方式存在誤判率高、人為污染隱患問題、工作效率低、因工作懈怠而延誤工作進度等缺點。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一次性過濾器細菌培養期無菌監測系統,其可在細菌培養期內,實時對過濾器內的藥品有無細菌生長進行監測,誤判率低,節省了人力資源,提高了工作效率。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了以下技術方案:一種一次性過濾器細菌培養期無菌監測系統,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基座,基座上安裝有環形轉盤,轉盤的旋轉由安裝在基座內的旋轉驅動機構控制,轉盤上沿圓周方向均布有若干用于豎直放置一次性過濾器的濾器放置槽孔,轉盤外部旁邊安裝有光源,轉盤的空心位置內安裝有濁度檢測裝置,光源的發光面與濁度檢測裝置的工作面相對,旋轉驅動機構、光源和濁度檢測裝置與總控制裝置相連。所述旋轉驅動機構包括電機。所述濁度檢測裝置為CCD攝像機或吸光度檢測儀。所述過濾器上貼有唯一標識的條碼,所述光源旁安裝有條碼識別裝置,條碼識別裝置與所述總控制裝置連接。所述總控制裝置還可連接有顯示器和聲光報警裝置。本技術的優點是:本技術在細菌培養期內,可實時或按設定時間間隔定期地對進行完細菌富集并灌注好培養液的過濾器內的藥品有無細菌生長進行監測,檢測準確性高,有無細菌生長的濁度檢測方式科學合理,檢測結果可靠,誤判率低,不再需要檢測人員在細菌培養期內進行長時間的監測,大大節省了人力資源,提高了工作效率,還避免了人為污染的問題。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的組成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如圖1所示,本技術一次性過濾器細菌培養期無菌監測系統包括基座10,基座10上安裝有環形轉盤20,轉盤20的旋轉由安裝在基座10內的旋轉驅動機構(圖中未示出)控制,轉盤20上沿圓周方向均布有若干用于豎直放置一次性過濾器60的濾器放置槽孔21,濾器放置槽孔21的槽口形狀和大小與過濾器60的底部形狀和大小相適配,以保證可豎直放置過濾器60,轉盤20外部旁邊安裝有光源40,轉盤20的空心位置內安裝有濁度檢測裝置50,例如濁度檢測裝置50可安裝在轉盤20圓心位置,光源40的發光面與濁度檢測裝置50的工作面相對,光源40、濁度檢測裝置50可安裝在固定支架30上,當轉盤20上的某一過濾器60旋轉至光源40跟前時,此過濾器60即停止轉動,到達檢測工位,旋轉驅動機構、光源40和濁度檢測裝置50與總控制裝置(圖中未示出,本領域熟知技術)相連。在實際設計中,旋轉驅動機構可包括電機。在實際設計中,濁度檢測裝置50可為CCD攝像機或吸光度檢測儀,其為本領域的熟知設備。具體實施時,過濾器60上可貼有唯一標識的條碼,光源40旁安裝有條碼識別裝置(圖中未示出),條碼識別裝置與總控制裝置連接。或者在擺放過濾器60時,可在系統交互界面中對各過濾器60進行自主編號設定。另外,總控制裝置還可連接有顯示器和聲光報警裝置,顯示器和聲光報警裝置通過無線(如藍牙)或有線方式與總控制裝置連接。本技術的工作過程為:將待檢測的一次性過濾器60直立放置在轉盤20的濾器放置槽孔21上,旋轉驅動機構控制轉盤20旋轉。當過濾器60旋轉到檢測工位,即旋轉至光源40跟前時,開啟光源40,由濁度檢測裝置50進行濁度檢測,并將檢測信號發送給總控制裝置。若濁度檢測裝置50為CCD攝像機,則CCD攝像機在光源40向檢測工位上的過濾器60瓶身發出光線形成照射環境的條件下,拍攝過濾器60瓶身影像,將影像信息發送給總控制裝置,從而總控制裝置與無菌培養液的灰度相比,分析影像中的灰度變化,對此過濾器60內培養液中是否生長出細菌做出判定。若濁度檢測裝置50為吸光度檢測儀,則吸光度檢測儀在光源40向檢測工位上的過濾器60瓶身發出光線形成一定照射亮度的條件下,其吸收透過過濾器60瓶身的光線,將光強信息發送給總控制裝置,從而總控制裝置通過與無菌培養液的透光率相比,分析透光率變化,對此過濾器60內培養液中是否生長出細菌做出判定。若總控制裝置判定出檢測工位上過濾器60長菌(發生細菌生長的情況)了,則條碼識別裝置對此過濾器60上的條碼進行識別,并將識別信息傳輸給總控制裝置進行記錄,并由總控制裝置通過顯示器和聲光報警裝置發出報警,由相關人員進行排廢。當然在實際實施時,對于判定為發生細菌生長的過濾器60也可采用人工方式進行記錄、報警與排廢。本技術的優點是:本技術在細菌培養期內,可實時或按設定時間間隔定期地對進行完細菌富集并灌注好培養液的過濾器內的藥品有無細菌生長進行監測,檢測準確性高,有無細菌生長的濁度檢測方式科學合理,檢測結果可靠,誤判率低,不再需要檢測人員在細菌培養期內進行長時間的監測,大大節省了人力資源,提高了工作效率,還避免了人為污染的問題。以上所述是本技術的較佳實施例及其所運用的技術原理,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背離本技術的精神和范圍的情況下,任何基于本技術技術方案基礎上的等效變換、簡單替換等顯而易見的改變,均屬于本技術保護范圍之內。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一次性過濾器細菌培養期無菌監測系統,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基座,基座上安裝有環形轉盤,轉盤的旋轉由安裝在基座內的旋轉驅動機構控制,轉盤上沿圓周方向均布有若干用于豎直放置一次性過濾器的濾器放置槽孔,轉盤外部旁邊安裝有光源,轉盤的空心位置內安裝有濁度檢測裝置,光源的發光面與濁度檢測裝置的工作面相對,旋轉驅動機構、光源和濁度檢測裝置與總控制裝置相連。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一次性過濾器細菌培養期無菌監測系統,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基座,基座上安裝有環形轉盤,轉盤的旋轉由安裝在基座內的旋轉驅動機構控制,轉盤上沿圓周方向均布有若干用于豎直放置一次性過濾器的濾器放置槽孔,轉盤外部旁邊安裝有光源,轉盤的空心位置內安裝有濁度檢測裝置,光源的發光面與濁度檢測裝置的工作面相對,旋轉驅動機構、光源和濁度檢測裝置與總控制裝置相連。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過濾器細菌培養期無菌監測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旋...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牛剛,王華山,
申請(專利權)人:牛剛,王華山,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北京;1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