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地下空間
,具體是一種安全快速施工的路下通道。
技術介紹
目前路下通道施工需要投資費用較大,并且施工周期較長,會嚴重影響交通安全。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施工快捷、綠色環保、使用方便的路下通道。本技術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安全快速施工的路下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立體通道兩側外墻由混凝土咬合樁圍成,所述混凝土咬合樁頂部設置有冠梁,所述混凝土咬合樁由鋼筋混凝土承載樁、素混凝土擋土樁、鋼筋混凝土支護樁咬合形成,所述立體通道中部設置有鋼筋混凝土立柱樁,所述鋼筋混凝土承載樁外圍設置有連接鋼筒一,鋼筋混凝土立柱樁外圍設置有連接鋼筒二,所述鋼筋混凝土承載樁頂部的連接鋼筒一和鋼筋混凝土立柱樁頂部的連接鋼筒二之間設置有鋼結構主梁一,所述鋼筋混凝土立柱樁頂部的連接鋼筒二之間設置有鋼結構主梁二,所述鋼結構主梁一上側面設置有鋼結構支梁,所述鋼結構主梁一和鋼結構支梁上設置有頂部混凝土輕鋼桁架板;所述鋼筋混凝土承載樁下部的連接鋼筒一和鋼筋混凝土立柱樁下部的連接鋼筒二之間設置有鋼筋混凝土底板,所述鋼筋混凝土底板下部的鋼筋混凝土立柱樁與鋼筋混凝土承載樁之間設置有混凝土底板梁。所述連接鋼筒一和連接鋼筒二為圓筒結構,其內部設置有十字筋板。本技術技術方案以混凝土咬合樁為通道兩側外墻,混凝土輕鋼桁架板為層板,以逆作法的方式,安全快速的建造路下通道,同時逆作法可縮短地面施工工期,可以把地下通道施工對交通的干擾降到最低,因此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路下通道結構俯視圖;r>圖2是本技術路下通道A-A方向剖視圖;圖3是本技術接鋼筒一的剖視圖。具體實施方式一種安全快速施工的路下通道,如圖1、2、3所示,所述路下通道兩側外墻由混凝土咬合樁13圍成,所述混凝土咬合樁13頂部澆筑有冠梁5,所述混凝土咬合樁13由鋼筋混凝土承載樁2、素混凝土擋土樁3、鋼筋混凝土支護樁4咬合形成,所述立體通道中部固定有鋼筋混凝土立柱樁1,所述鋼筋混凝土承載樁2外圍套接有連接鋼筒一11,鋼筋混凝土立柱樁1外圍套接有連接鋼筒二14,所述鋼筋混凝土承載樁2頂部的連接鋼筒一11和鋼筋混凝土立柱樁1頂部的連接鋼筒二14之間焊接有鋼結構主梁一8,所述鋼筋混凝土立柱樁1頂部的連接鋼筒二14之間設置有鋼結構主梁二15,所述鋼結構主梁一8上側面焊接有鋼結構支梁7,所述鋼結構主梁一8和鋼結構支梁7上焊接有頂部混凝土輕鋼桁架板6;所述鋼筋混凝土承載樁2下部的連接鋼筒一11和鋼筋混凝土立柱樁1下部的連接鋼筒二14之間澆筑有鋼筋混凝土底板10,所述鋼筋混凝土底板10下部的鋼筋混凝土立柱樁1與鋼筋混凝土承載樁2之間澆筑有混凝土底板梁12。所述連接鋼筒一11和連接鋼筒二14為圓筒結構,其內部設置有十字筋板。本技術安全快速路下通道的施工方法,具體包括如下步驟:第一,選擇封閉半幅路面,在通道兩側,由鋼筋混凝土承載樁、素混凝土擋土樁、鋼筋混凝土支護樁咬合而成的混凝土咬合樁,作為立體通道的外墻,再施工立體通道中間的鋼筋混凝土立柱樁;第二,路下通道外墻和鋼筋混凝土立柱樁施工完成一個星期后,在鋼筋混凝土承載樁頂部的連接鋼筒一和鋼筋混凝土立柱樁頂部的連接鋼筒二之間焊接鋼結構主梁一,所述鋼筋混凝土立柱樁頂部的連接鋼筒二之間設置有鋼結構主梁二,所述鋼結構主梁一上側面焊接有鋼結構支梁,所述鋼結構主梁一和鋼結構支梁上焊接頂部混凝土輕鋼桁架板;第三,路下通道的頂部混凝土輕鋼桁架板的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后,在其上部進行路面恢復施工;第四,封閉另外半幅路面,重復第一至第三步的施工內容;第五,通過路下通道的出入口,由外向內挖掘泥土,挖掘至通道底部地面深度;第六,施工鋼筋混凝土立柱樁與鋼筋混凝土承載樁之間的混凝土底板梁及底板,同時澆筑出入口的地面上的混凝土;第七,進行外墻防水施工,及安裝照明設施。以上所述,僅為本技術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技術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例如路下通道頂板采用其他材質或者施工多層通道結構,都應涵蓋在本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安全快速施工的路下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路下通道兩側外墻由混凝土咬合樁(13)圍成,所述混凝土咬合樁(13)頂部設置有冠梁(5),所述混凝土咬合樁(13)由鋼筋混凝土承載樁(2)、素混凝土擋土樁(3)、鋼筋混凝土支護樁(4)咬合形成,所述路下通道中部設置有鋼筋混凝土立柱樁(1),所述鋼筋混凝土承載樁(2)外圍設置有連接鋼筒一(11),鋼筋混凝土立柱樁(1)外圍設置有連接鋼筒二(14),所述鋼筋混凝土承載樁(2)頂部的連接鋼筒一(11)和鋼筋混凝土立柱樁(1)頂部的連接鋼筒二(14)之間設置有鋼結構主梁一(8),所述鋼筋混凝土立柱樁(1)頂部的連接鋼筒二(14)之間設置有鋼結構主梁二(15),所述鋼結構主梁一(8)上側面設置有鋼結構支梁(7),所述鋼結構主梁一(8)和鋼結構支梁(7)上設置有頂部混凝土輕鋼桁架板(6);所述鋼筋混凝土承載樁(2)下部的連接鋼筒一(11)和鋼筋混凝土立柱樁(1)下部的連接鋼筒二(14)之間設置有鋼筋混凝土底板(10),所述鋼筋混凝土底板(10)下部的鋼筋混凝土立柱樁(1)與鋼筋混凝土承載樁(2)之間設置有混凝土底板梁(12)。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安全快速施工的路下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路下通道兩側外墻由混凝土咬合樁(13)圍成,所述混凝土咬合樁(13)頂部設置有冠梁(5),所述混凝土咬合樁(13)由鋼筋混凝土承載樁(2)、素混凝土擋土樁(3)、鋼筋混凝土支護樁(4)咬合形成,所述路下通道中部設置有鋼筋混凝土立柱樁(1),所述鋼筋混凝土承載樁(2)外圍設置有連接鋼筒一(11),鋼筋混凝土立柱樁(1)外圍設置有連接鋼筒二(14),所述鋼筋混凝土承載樁(2)頂部的連接鋼筒一(11)和鋼筋混凝土立柱樁(1)頂部的連接鋼筒二(14)之間設置有鋼結構主梁一(8),所述鋼筋混凝土立柱樁(1)頂部的連接鋼筒...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馬春根,曹開偉,謝日輝,沈佳,王章斌,
申請(專利權)人:江西中恒地下空間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江西;36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