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機床液箱凈化系統,包括機床液箱、溢流液接收容器、回液管和供液管;所述供液管與機床液箱連接;所述供液管用于向機床液箱輸送工作液;所述機床液箱用于存儲工作液;所述機床液箱側壁頂部設有供工作液向外溢出的溢流孔;所述溢流液接收容器固定于機床液箱外側;所述溢流液接收容器用于接收從溢流孔溢出的溢流液;所述回液管與溢流液接收容器連接;所述回液管用于將溢流液接收容器內的上述溢流液向外輸送。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機床液箱凈化系統,可通過溢流方式將機床液箱內工作液表面的浮油及漂浮顆粒排出,使機床液箱內的浮油及漂浮顆粒減少,達到凈化效果,可避免油層長時間阻隔工作液與氧氣的正常接觸。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機床液箱凈化系統。
技術介紹
對于機加工企業來講,機床用工作液(切削液、磨削液、冷卻液等)是必不可少的工業原料,是產品成本的一部分,而且是易耗品,定期需要更換,其費用僅次于刀具。新的工作液使用效果良好,綜合性能較好,但隨著時間推移,工作液效果越來越差,甚至出現臭味,變質,必須及時更換,才能保證產品的質量及保持生產環境良好。變質的罪魁禍首就是工作液中有產生了細菌,導致工作液化學成分發生了改變,從而影響了工作液的正常功能。機床用工作液一般存儲于機床液箱中,使用后的工作液直接或經過過濾后輸入機床液箱中以再次使用,隨著使用時間加長,機床導軌潤滑油等雜質落入工作液越來越多,進入機床液箱中的油也會越聚越多,當機床液箱中的油層覆蓋整個工作液表面后,油層阻隔了工作液與氧氣的正常接觸,液體中的好氧菌將工作液中的氧氣逐漸耗盡,造成水體缺氧,這時厭氧菌就會趁機繁衍增生,厭氧菌以工作液(乳化液)中的有機成分和鹽類為營養,同時分解出氨、硫化氫等難聞刺鼻的氣體,厭氧菌分解出的有機酸使工作液(乳化液)的pH值下降并與鐵反應,使工作液(乳化液)呈現出灰黑色,這一過程在一定溫度和一定雜質量的“死水”環境中進行的相當快。雖然現在也有對使用后的工作液進行過濾的處理,但沒有對使用后的工作液進行除油的處理,在過濾后的工作液輸入機床液箱回用的時候,混入工作液中的油由于沒有被除去,也會進入機床液箱,從而使得機床液箱中的油越聚越多,機床液箱中的油層覆蓋整個工作液表面無法避免。而且,就算對使用后的工作液進行除油的處理,但畢竟無法做到百分百的除油,而油一旦進入機床液箱,就很難被去除,隨著工作液的多次回用,機床液箱中的油也會越聚越多,機床液箱中的油層覆蓋整個工作液表面液也無法避免。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機床液箱凈化系統,可通過溢流方式將機床液箱內工作液表面的浮油及漂浮顆粒排出,使機床液箱內的浮油及漂浮顆粒減少,達到凈化效果,可避免油層長時間阻隔工作液與氧氣的正常接觸。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的技術方案是設計一種機床液箱凈化系統,包括機床液箱、溢流液接收容器、回液管和供液管;所述供液管與機床液箱連接;所述供液管用于向機床液箱輸送工作液;所述機床液箱用于存儲工作液;所述機床液箱側壁頂部設有供工作液向外溢出的溢流孔;所述溢流液接收容器固定于機床液箱外側;所述溢流液接收容器用于接收從溢流孔溢出的溢流液;所述回液管與溢流液接收容器連接;所述回液管用于將溢流液接收容器內的上述溢流液向外輸送。優選的,所述供液管配有用于向機床液箱輸送工作液的供液泵。優選的,所述供液管用于向機床液箱持續輸送工作液。優選的,所述供液管配有用于向機床液箱持續輸送工作液的供液泵。優選的,所述回液管配有用于將溢流液接收容器內的上述溢流液向外輸送的回液泵。優選的,所述溢流液接收容器設有液位檢測裝置;所述液位檢測裝置用于檢測溢流液接收容器內的液位,并在溢流液接收容器內的液位達到預定液位時發出觸發信號;所述回液泵由該觸發信號觸發啟動;所述預定液位位于溢流孔下方。優選的,所述的機床液箱凈化系統還包括回液除油裝置,該回液除油裝置分別連接回液管和供液管;以溢流液接收容器內的上述溢流液作為回液,所述回液管將回液向回液除油裝置輸送;所述回液除油裝置接收回液管輸送來的回液,將回液除油處理為可回用的工作液;所述供液管將該可回用的工作液向機床液箱輸送。優選的,所述回液泵位于溢流液接收容器內。本技術的優點和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一種機床液箱凈化系統,可通過溢流方式將機床液箱內工作液表面的浮油及漂浮顆粒排出,使機床液箱內的浮油及漂浮顆粒減少,達到凈化效果,可避免油層長時間阻隔工作液與氧氣的正常接觸。需要對機床液箱進行凈化處理時,通過供液管向機床液箱輸送過量工作液,即使機床液箱內的工作液在溢流孔處產生溢流,從溢流孔溢出的溢流液進入溢流液接收容器,回液管及時將溢流液接收容器內的上述溢流液向外輸送。在工作液溢流的過程中,機床液箱內工作液表面的浮油及漂浮顆粒也會溢流至溢流液接收容器內,從而使機床液箱內的浮油及漂浮顆粒減少,達到一定的凈化效果,可避免油層長時間阻隔工作液與氧氣的正常接觸,避免工作液變質。進一步地,如果供液管(供液泵)向機床液箱持續輸送工作液,可使機床液箱內的工作液持續產生溢流,則機床液箱內的浮油及漂浮顆粒亦可持續溢流至溢流液接收容器內,可最大程度的減少機床液箱內的浮油及漂浮顆粒,凈化效果非??捎^,可保證工作液與氧氣的持續正常接觸,完全避免工作液變質。更進一步地,以上述溢流液作為回液,可通過回液除油裝置將回液除油處理為可回用的工作液,并將該可回用的工作液送回機床液箱,使工作液得到充分利用。且通過除油處理的回用工作液,可最大程度避免油隨回用工作液再次進入機床液箱中,提高機床液箱的除油效率。即使有少量油隨回用工作液再次進入機床液箱中,通過持續或多次溢流,也能避免這些油在機床液箱中聚集。液位檢測裝置、預定液位的設置,可避免溢流液接收容器中的液位達到溢流孔,進而避免從機床液箱溢流出的浮油及漂浮顆粒通過從溢流孔再次回流至機床液箱中。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實施例1的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實施例2的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描述。以下實施例僅用于更加清楚地說明本技術的技術方案,而不能以此來限制本技術的保護范圍。本技術具體實施的技術方案是:實施例1如圖1所示,一種機床液箱1凈化系統,包括機床液箱1、溢流液接收容器2、回液管3和供液管4;所述供液管4與機床液箱1連接;所述供液管4用于向機床液箱1(持續或不持續)輸送工作液;所述機床液箱1用于存儲工作液;所述機床液箱1側壁頂部設有供工作液向外溢出的溢流孔11;所述溢流液接收容器2固定于機床液箱1外側;所述溢流液接收容器2用于接收從溢流孔11溢出的溢流液;所述回液管3與溢流液接收容器2連接;所述回液管3用于將溢流液接收容器2內的上述溢流液向外輸送。實施例2如圖2所示,一種機床液箱1凈化系統,包括機床液箱1、溢流液接收容器2、回液管3、供液管4和回液除油裝置5;所述供液管4與機床液箱1連接;所述供液管4用于向機床液箱1(持續或間斷)輸送工作液;所述供液管4配有用于向機床液箱1(持續或間斷)輸送工作液的供液泵41;所述機床液箱1用于存儲工作液;所述機床液箱1側壁頂部設有供工作液向外溢出的溢流孔11;所述溢流液接收容器2固定于機床液箱1外側;所述溢流液接收容器2用于接收從溢流孔11溢出的溢流液;所述回液管3與溢流液接收容器2連接;所述回液管3用于將溢流液接收容器2內的上述溢流液向外輸送;所述回液管3配有用于將溢流液接收容器2內的上述溢流液向外輸送的回液泵31。所述回液泵31位于溢流液接收容器2內,且位于溢流液接收容器2底部。所述溢流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機床液箱凈化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機床液箱、溢流液接收容器、回液管和供液管;所述供液管與機床液箱連接;所述供液管用于向機床液箱輸送工作液;所述機床液箱用于存儲工作液;所述機床液箱側壁頂部設有供工作液向外溢出的溢流孔;所述溢流液接收容器固定于機床液箱外側;所述溢流液接收容器用于接收從溢流孔溢出的溢流液;所述回液管與溢流液接收容器連接;所述回液管用于將溢流液接收容器內的上述溢流液向外輸送。
【技術特征摘要】
1.機床液箱凈化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機床液箱、溢流液接收容器、回液管和供液管;
所述供液管與機床液箱連接;所述供液管用于向機床液箱輸送工作液;
所述機床液箱用于存儲工作液;所述機床液箱側壁頂部設有供工作液向外溢出的溢流孔;
所述溢流液接收容器固定于機床液箱外側;所述溢流液接收容器用于接收從溢流孔溢出的溢流液;
所述回液管與溢流液接收容器連接;所述回液管用于將溢流液接收容器內的上述溢流液向外輸送。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機床液箱凈化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液管配有用于向機床液箱輸送工作液的供液泵。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機床液箱凈化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液管用于向機床液箱持續輸送工作液。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機床液箱凈化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液管配有用于向機床液箱持續輸送工作液的供液泵。
5.根據權利要求1至4中任一...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顧明華,高鵬,
申請(專利權)人:蘇州帝瀚環??萍脊煞萦邢薰?/a>,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江蘇;3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