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屬于帶鋼冷連軋技術領域,公開了一種輥縫動態設定方法,用于帶鋼冷連軋動態變規格過程中,連續機架的輥縫調整;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獲取第一機架軋制規格參數調整后的出口的秒流量偏差ΔF;通過公式Δhn=ΔF/vn計算第n機架的厚度偏差Δhn;通過公式計算第n機架的輥縫調節量ΔS'n;通過公式計算第n機架的輥縫修正值ΔSn;其中,為第n機架的輥縫設定值,Kn為第n機架的軋機剛度,Mn第n機架的帶鋼塑性變形系數,vn為第n機架的機架速度。本發明專利技術針對冷連軋連續軋機的變規格生產過程,通過一次性厚度補償提升變規格導致的厚度控制精度,提升產品質量。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帶鋼冷連軋
,特別涉及一種輥縫動態設定方法。
技術介紹
帶鋼板材冷連軋工藝是帶鋼冶煉過程中的重要工序,決定著帶鋼質量的好壞。板帶材冷連軋生產過程中,帶材在恒速穩定軋制階段的厚度控制精度較高,厚度偏差一般小于1%。但是,當軋機生產的前后產品規格或材質不同時,在變規格后,由于輥縫設定精度有限,導致帶材頭部厚度偏差普遍較大,通常在3%以上,成材率受到很大影響。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輥縫動態設定方法,解決現有技術中軋機生產的前后產品規格或材質不同時,在變規格后厚度控制偏差大的技術問題。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輥縫動態設定方法,用于帶鋼冷連軋動態變規格過程中,連續機架的輥縫調整;包括以下步驟:獲取第一機架軋制規格參數調整后的出口的秒流量偏差ΔF;通過公式Δhn=ΔF/vn計算第n機架的厚度偏差Δhn;通過公式計算第n機架的輥縫調節量ΔS'n;通過公式計算第n機架的輥縫修正值ΔSn;其中,為第n機架的輥縫設定值,Kn為第n機架的軋機剛度,Mn第n機架的帶鋼塑性變形系數,vn為第n機架的機架速度。進一步地,所述秒流量偏差ΔF根據公式ΔF=Δh1·v1計算;其中,Δh1為第一機架出口的厚度偏差,v1為第一機架的機架速度。進一步地,所述第一機架出口的厚度偏差Δh1取單位時間內的第一機架出口的厚度偏差的平均值。進一步地,所述單位時間為1秒。<br>進一步地,所述第一機架出口的厚度偏差Δh1的取之時間點為帶鋼焊縫通過所述第一機架后0.5秒時。進一步地,連續機架的輥縫動態設定按照帶鋼的通過順序,逐級設定。本申請實施例中提供的一個或多個技術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術效果或優點:本申請實施例中提供的輥縫動態設定方法,針對板帶軋制生產的規格切換階段,根據第一機架出口厚度偏差大小,預測帶鋼經過下游機架后帶鋼將會出現的厚度偏差并基于此對各機架輥縫進行補償調整,提升機架輥縫控制的精度,進而提高板帶材產品厚度精度。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輥縫動態設定方法的原理示意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連續機架的輥縫動態設定按照帶鋼的通過順序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本申請實施例通過提供一種輥縫動態設定方法,解決現有技術中軋機生產的前后產品規格或材質不同時,在變規格后厚度控制偏差大的技術問題。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申請實施例提供技術方案的總體思路如下:一種輥縫動態設定方法,用于帶鋼冷連軋動態變規格過程中,連續機架的輥縫調整;包括以下步驟:獲取第一機架軋制規格參數調整后的出口的秒流量偏差ΔF;通過公式Δhn=ΔF/vn計算第n機架的厚度偏差Δhn;通過公式計算第n機架的輥縫調節量ΔS'n;通過公式計算第n機架的輥縫修正值ΔSn;其中,為第n機架的輥縫設定值,Kn為第n機架的軋機剛度,Mn第n機架的帶鋼塑性變形系數,vn為第n機架的機架速度。通過上述內容可以看出,通過采集變規格后的軋機出口的秒流量誤差并以此為根據預測下游軋機的輥縫偏差,并進行針對新歌一次性補償,保證軋機的帶鋼厚度控制精度,保證帶鋼產品的質量。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術方案,下面將結合說明書附圖以及具體的實施方式對上述技術方案進行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以及實施例中的具體特征是對本申請技術方案的詳細的說明,而不是對本申請技術方案的限定,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申請實施例以及實施例中的技術特征可以相互組合。參見圖1,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一種輥縫動態設定方法,用于帶鋼冷連軋動態變規格過程中,連續機架的輥縫調整;包括以下步驟:獲取第一機架軋制規格參數調整后的出口的秒流量偏差ΔF;通過公式Δhn=ΔF/vn計算第n機架的厚度偏差Δhn;通過公式計算第n機架的輥縫調節量ΔS'n;通過公式計算第n機架的輥縫修正值ΔSn;其中,為第n機架的輥縫設定值,Kn為第n機架的軋機剛度,Mn第n機架的帶鋼塑性變形系數,vn為第n機架的機架速度。所述秒流量偏差ΔF根據公式ΔF=Δh1·v1計算;其中,Δh1為第一機架出口的厚度偏差,v1為第一機架的機架速度。所述第一機架出口的厚度偏差Δh1取單位時間內的第一機架出口的厚度偏差的平均值。具體的,所述單位時間為1秒。所述第一機架出口的厚度偏差Δh1的取之時間點為帶鋼焊縫通過所述第一機架后0.5秒時。參見圖2,連續機架的輥縫動態設定按照帶鋼的通過順序,逐級設定。下面通過一個具體的實施方案來說明。在某五機架板帶鋼冷連軋機上進行。當一機架出口出現0.2mm的厚度偏差時,調整過程如下:焊縫通過第一機架后0.5s開始統計一段時間1s內第一機架出口的厚度偏差平均值Δh1=0.3mm。具體的通常設定厚度偏差閾值,當大于此值時執行偏差補償。具體的,本實施例中設定ε=0.1mm為控制閾值。由于S1機架變規格后的出口的厚度偏差平均值Δh1=0.3mm,故需要對S2~S5各機架輥縫進行調整。設定S1機架速度v1=1m/s,計算S1機架秒流量偏差:ΔF=Δh1·v1=0.3m·mm/s;根據各機架速度設定值,具體的,設定S2:1.5m/s,S3:2m/s,S4:3m/s,S5:4m/s;計算下游機架厚度偏差,Δh2=ΔFv2=0.2mm]]>Δh3=ΔFv3=0.1mm]]>Δh4=ΔFv4=0.075mm]]>Δh5=ΔFv5=0.15mm]]>根據各機架的軋機剛度和帶鋼塑性變形系數,計算各機架輥縫調節量。ΔS'2=2mmΔS'3=2.5mmΔS'4=2.8mmΔS'5=2mm當焊縫到達各機架前,對輥縫設定值進行修正調整。ΔS2*=ΔS2set+ΔS2′]]>ΔS3*=ΔS3set+ΔS3′]]>ΔS4*=ΔS4set+ΔS4′]]>ΔS5*=ΔS5set+ΔS5′]]>本申請實施例中提供的一個或多個技術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術效果或優點:本申請實施例中提供的輥縫動態設定方法,針對板帶軋制生產的規格切換階段,根據第一機架出口厚度偏差大小,預測帶鋼經過下游機架后帶鋼將會出現的厚度偏差并基于此對各機架輥縫進行補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輥縫動態設定方法,用于帶鋼冷連軋動態變規格過程中,連續機架的輥縫調整;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獲取第一機架軋制規格參數調整后的出口的秒流量偏差ΔF;通過公式Δhn=ΔF/vn計算第n機架的厚度偏差Δhn;通過公式計算第n機架的輥縫調節量ΔS'n;通過公式計算第n機架的輥縫修正值ΔSn;其中,為第n機架的輥縫設定值,Kn為第n機架的軋機剛度,Mn第n機架的帶鋼塑性變形系數,vn為第n機架的機架速度。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輥縫動態設定方法,用于帶鋼冷連軋動態變規格過程中,連續
機架的輥縫調整;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獲取第一機架軋制規格參數調整后的出口的秒流量偏差ΔF;
通過公式Δhn=ΔF/vn計算第n機架的厚度偏差Δhn;
通過公式計算第n機架的輥縫調節量ΔS'n;
通過公式計算第n機架的輥縫修正值ΔSn;
其中,為第n機架的輥縫設定值,Kn為第n機架的軋機剛度,Mn第n機架的帶鋼塑性變形系數,vn為第n機架的機架速度。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輥縫動態設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秒流量
偏差ΔF根據公式ΔF=Δh1·v1計算;
其中,Δ...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曉峰,唐偉,陳輝,孫抗,王少飛,王飛,趙興華,徐傳國,劉旭明,關軍,李靖,齊海峰,桑圣峰,萬軍,
申請(專利權)人:首鋼京唐鋼鐵聯合有限責任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河北;1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