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布了一種小件轉運箱,包括底板、矩形框體以及兩個蓋板,在矩形框體短邊的底部開有矩形槽,矩形槽內滑動設置有滾輪,滾輪轉軸的兩側分別鉸接有連桿A、連桿B,連桿A的末端延伸至凸起的下方,在蓋板的底部開設有燕尾槽,燕尾槽內滑動設置有與之相配合的滑塊,且滑塊與連桿B的末端鉸鏈連接,矩形槽的底面為一個兩端向矩形槽開口方向彎曲的弧形滾動面,滾輪沿弧形滾動面做往返運動,還包括調節筒和固定在凸起內壁的彈簧。周轉箱發生側移時,周轉箱的側壁產生間隙,蓋板通過滑塊以及連桿A、連桿B連接,蓋板移動帶動彈簧被牽引拉伸,彈簧在回復形變時會產生一個與蓋板移動方向相反的彈力,使得蓋板重新回到其裝載時的初始位置。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物流運輸設備,具體是指一種小件轉運箱。
技術介紹
在各類物流倉儲設備中,周轉箱也稱物流箱,廣泛用于機械、汽車、家電、輕工、電子等行業,由于其能耐酸堿腐蝕、耐油污、無毒無味,因此也可用于盛放食品等,另外周轉箱還具有清潔方便,零件周轉便捷、堆放整齊、便于管理等優點,所以周轉箱是生產及流通企業進行現代化物流管理的必備品。為了便于周轉箱的生產和運輸,周轉箱一般做成可折疊式的。采用這種方式生產的周轉箱,四周的側板與底板之間要采用鉸接結構,則在周轉箱的底部會有多個安裝孔,若在周轉箱的使用過程中地上有水或其他液體,則會浸濕周轉箱內部的物品,而且一般的周轉箱底部不防滑,不適合在雨天使用;并且折疊式的兩個蓋板在運輸少量物料時,蓋板與框體之間的鉸接使得蓋板半固定,同時具有一定的移動能力,在周轉箱出現一側傾斜或是兩端受力不平衡時,該側的蓋板會發生移動,進而使的周轉箱的側壁出現較大的間隙,使得物料,特別是球狀或是桿狀的物料直接由該間隙中滑出,影響物料的運輸效率。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小件轉運箱,以克服上述缺陷,達到穩定快速實現物料轉移的目的。本專利技術的目的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一種小件轉運箱,包括底板、四邊外緣向下設置有凸起的矩形框體以及兩個鉸接設置在矩形框體短邊內壁的蓋板,底板鉸接設置有一個折疊板,矩形框體長邊的底部鉸接設置有另一個折疊板,且兩個折疊板相互鉸接,在所述矩形框體短邊的底部開有矩形槽,矩形槽內滑動設置有滾輪,滾輪轉軸的兩側分別鉸接有連桿A、連桿B,連桿A的末端延伸至凸起的下方,在蓋板的底部開設有燕尾槽,燕尾槽內滑動設置有與之相配合的滑塊,且滑塊與連桿B的末端鉸鏈連接,所述矩形槽的底面為一個兩端向矩形槽開口方向彎曲的弧形滾動面,且所述滾輪沿弧形滾動面做往返運動;還包括調節筒和固定在凸起內壁的彈簧,且彈簧的活動端與連桿A連接,在所述凸起的中部開設有卡槽,且連桿A的末端置于卡槽內,所述調節筒的一端鉸接在卡槽側壁上,調節筒的另一端開有相對于調節筒軸線偏心的盲孔,且盲孔內滑動設置有伸縮桿,伸縮桿的一端與連桿A鉸接,伸縮桿另一端的兩側壁上分別安裝有左限位塊、右限位塊,所述左限位塊的徑向寬度大于右限位塊的徑向寬度,在在盲孔上端的右側壁上設置有與所述右限位塊卡接的缺口,且在盲孔下端的左側壁上設置有與左限位塊配合的縮口。本專利技術工作時,蓋板沿其鉸接點向下旋轉90度后,彈簧處于初始位置,且滾輪以及滑塊分別位于凹槽的最外端、梯形槽的最上端,將物料置于周轉箱內,當周轉箱發生側移或是一端受力不平衡時,蓋板沿周轉箱的中部發生偏移,即使得周轉箱的側壁產生一定的間隙,而蓋板通過滑塊以及連桿A、連桿B連接,而連桿A與彈簧連接,蓋板移動則會帶動彈簧被牽引拉伸,彈簧在回復形變時會產生一個與蓋板移動方向相反的彈力,進而使得蓋板重新回到其裝載時的初始位置,避免物料側滑出周轉箱內;并且物料運輸至目的地時,通過搬運揀選后,周轉箱被騰空,此時需要對周轉箱進行收集整理以減小運輸車輛內的空間占用,人工推動連桿A的末端,使其沿周轉箱的中部移動,滾輪在矩形凹槽內自由滑動,進而帶動連桿B以及滑塊移動,實現蓋板繞其鉸接點逆時針旋轉,當滾輪移至矩形凹槽的最里端以及滑塊移至燕尾槽的最下端時,兩個蓋板與矩形框體的位置保持水平,再用力向周轉箱的中部擠壓位于矩形框體長邊下方的折疊板,使得矩形框體與底板接觸閉合,即完成周轉箱的收集整理,通過折疊后周轉箱體積與之前相比,減小了五分之四,極大減小了周轉箱的空間占用率;其中在蓋板的關閉過程中,滾輪沿矩形槽的弧形滾動面移動,直至移動到矩形槽端部的極限位置,傳統的可供滾輪的自由滑動的水平槽底,在推動連桿A移動時,為保證滑塊與蓋板之間的配合穩定,即需要精準控制推動連桿A的力度,一旦施力過大則滾輪會在槽底加速運動,使得蓋板在關閉時由于慣性會繼續以一個較大的初始動量繞其鉸接點轉動,容易導致鉸接件的過度磨損,本專利技術采用中部呈弧形且兩端向矩形槽的開口方向彎曲的異形槽底,對操作人員施加在連桿A上的作用力不做要求,即使施力過大,當滾輪經過弧形滾動面中部的凹陷點時,滾輪自身會發生一個速度的減緩,并且在保證施加力度的同時,滾輪再以一個合適的速度移動至弧形滾動面的端部極限位置,在實現蓋板平穩關閉的同時,降低對蓋板鉸接件的磨損。并且在連桿A移動過程中,由于連桿A的末端設置在卡槽內,使用時肉眼不能及時觀看其工況,僅僅依靠彈簧對連桿A的牽引力度不足以保證蓋板的穩定開閉。因此在卡槽的側壁上鉸接設置調節筒,調節筒的下端開設盲孔,伸縮桿通過左限位塊與右限位塊分別與盲孔內的縮口以及缺口配合,使得伸縮桿可在盲孔內上下自由滑動;同時伸縮桿的下端鉸接連接在連桿A上,使得連桿A在移動前,通過伸縮桿為其提供支撐,而盲孔與相對于調節筒偏心,且左限位塊的徑向寬度大于右限位塊的徑向寬度,移動時調節筒隨連桿A的移動而發生傾斜,此時右限位塊逐漸與缺口發生脫離,當右限位塊完全與缺口脫離時,伸縮桿在盲孔內自由滑動,始終保持對連桿A施加一個與其運動方向相反的拉力,保證連桿A的移動穩定進行,在蓋板完全關閉時,滑塊到達燕尾槽的極限位置,此時左限位塊與縮口配合,以防止伸縮桿彈出盲孔,同時避免蓋板的開閉忽快忽慢。其中,在小件物料搬運時,通常采用人工進行上下裝載,針對于周轉箱的搬運,現有技術中為人工手持上框體的外緣施力,該種搬運方式十分費力且容易使得手指受傷,本專利技術中在凸起的中部設置有適合操作人員手部形狀的卡槽,在周轉箱搬運時,操作人員可直接通過卡槽將周轉箱卡持柱,同時連桿A的末端置于卡槽內,使得無論是周轉箱在搬運或是折疊式,操作人員均能快速方便地調節蓋板的位置,節省物料搬運時間,降低操作人員的勞動強度。進一步地,在所述連桿A的末端固定有推動板,伸縮桿的端部與推動板上端面鉸接。作為優選,在連桿A的末端固定有推動板,使得在調整蓋板位置時,操作人員只需使用手指即可實現其調節目的,同時避免手部受損。進一步地,所述缺口的截面為直角梯形,所述右限位塊的底端沿盲孔軸線向右下方傾斜形成一個卡接面,且所述卡接面與缺口的腰所在的平面相配合。右限位塊與缺口處的卡接,通過右限位塊下端面上的卡接面與缺口的腰所在的平面相互接觸以實現,同樣的實施方式還可采用兩個水平的平面相互配合,但作為優選,本專利技術采用兩個傾斜的接觸面相貼合,使得伸縮桿在盲孔內的移動緩慢進行,即使得伸縮桿對連桿A的調節作用力始終處于一個穩定的水平,以保證連桿A的移動平穩進行,相對而言,兩個水平的接觸面則無法實現。進一步地,所述弧形滾動面中部的弧面所對應的圓心角為120°~155°。作為優選,將弧形滾動面中部的弧面所對應的圓心角設置在120°~155°范圍內,使得異形的矩形槽槽底在不影響滾輪移動速度的同時,通過弧形滾動面以及其兩端的彎曲部對滾輪運動狀態進行適度的緩沖和調節,最終實現蓋板的穩定開閉。本專利技術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的優點和有益效果:1、本專利技術的蓋板沿其鉸接點向下旋轉90度后,彈簧處于初始位置,且滾輪以及滑塊分別位于凹槽的最外端、梯形槽的最上端,將物料置于周轉箱內,當周轉箱發生側移或是一端受力不平衡時,蓋板沿周轉箱的中部發生偏移,即使得周轉箱的側壁產生一定的間隙,而蓋板通過滑塊以及連桿A、連桿B連接,而連桿A與彈簧連接,蓋板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小件轉運箱,包括底板(1)、四邊外緣向下設置有凸起的矩形框體(2)以及兩個鉸接設置在矩形框體(2)短邊內壁的蓋板(4),底板(1)鉸接設置有一個折疊板(5),矩形框體(2)長邊的底部鉸接設置有另一個折疊板(5),且兩個折疊板(5)相互鉸接,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矩形框體(2)短邊的底部開有矩形槽(11),矩形槽(11)內滑動設置有滾輪(10),滾輪(10)轉軸的兩側分別鉸接有連桿A(9)、連桿B(12),連桿A(9)的末端延伸至凸起的下方,在蓋板(4)的底部開設有燕尾槽(7),燕尾槽(7)內滑動設置有與之相配合的滑塊(13),且滑塊(13)與連桿B(12)的末端鉸鏈連接,所述矩形槽(11)的底面為一個兩端向矩形槽(11)開口方向彎曲的弧形滾動面(20),且所述滾輪(10)沿弧形滾動面(20)做往返運動;還包括調節筒(15)和固定在凸起內壁的彈簧(8),且彈簧(8)的活動端與連桿A(9)連接,在所述凸起的中部開設有卡槽(3),且連桿A(9)的末端置于卡槽(3)內,所述調節筒(15)的一端鉸接在卡槽(3)側壁上,調節筒(15)的另一端開有相對于調節筒(15)軸線偏心的盲孔(18),且盲孔(18)內滑動設置有伸縮桿(17),伸縮桿(17)的一端與連桿A(9)鉸接,伸縮桿(17)另一端的兩側壁上分別安裝有左限位塊(14)、右限位塊(16),所述左限位塊(14)的徑向寬度大于右限位塊(16)的徑向寬度,在在盲孔(18)上端的右側壁上設置有與所述右限位塊(16)卡接的缺口,且在盲孔(18)下端的左側壁上設置有與左限位塊(14)配合的縮口(19)。...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小件轉運箱,包括底板(1)、四邊外緣向下設置有凸起的矩形框體(2)以及兩個鉸接設置在矩形框體(2)短邊內壁的蓋板(4),底板(1)鉸接設置有一個折疊板(5),矩形框體(2)長邊的底部鉸接設置有另一個折疊板(5),且兩個折疊板(5)相互鉸接,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矩形框體(2)短邊的底部開有矩形槽(11),矩形槽(11)內滑動設置有滾輪(10),滾輪(10)轉軸的兩側分別鉸接有連桿A(9)、連桿B(12),連桿A(9)的末端延伸至凸起的下方,在蓋板(4)的底部開設有燕尾槽(7),燕尾槽(7)內滑動設置有與之相配合的滑塊(13),且滑塊(13)與連桿B(12)的末端鉸鏈連接,所述矩形槽(11)的底面為一個兩端向矩形槽(11)開口方向彎曲的弧形滾動面(20),且所述滾輪(10)沿弧形滾動面(20)做往返運動;還包括調節筒(15)和固定在凸起內壁的彈簧(8),且彈簧(8)的活動端與連桿A(9)連接,在所述凸起的中部開設有卡槽(3),且連桿A(9)的末端置于卡槽(3)內,所述調節筒(15)的一端鉸接在卡槽...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夏樹偉,
申請(專利權)人:夏樹偉,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四川;5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