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屬于塑料包裝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高強度耐穿刺自粘保護膜。由三層共擠吹膜制得,內層由mLLDPE與EVA混合獲得,中間層由mLLDPE和LLDPE混合獲得,外層由無規抗沖共聚聚丙烯和LLDPE混合獲得。本發明專利技術通過三層原料的篩選及配制、并通過共擠吹膜獲得一種高強度耐穿刺自粘保護膜,其各層之間相容性好、粘結性高,制得的薄膜自粘性高、具有高強度、耐穿刺性及優異的光學透明性。本發明專利技術所述的高強度耐穿刺自粘保護膜其高強度和耐穿刺性能夠充分滿足冷凍魚蝦、冰刺、尖銳物品等的包裝要求,可廣泛用于常溫食品及冷凍食品、電子電器產品、家居、建材、醫藥、化工等領域。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塑料包裝
,具體涉及一種高強度耐穿刺自粘保護膜。
技術介紹
塑料包裝薄膜產品廣泛應用于家居、建材、食品、醫藥、化工等領域,用于各類產品的包裝、儲存及運輸,可以起到良好的保護作用。自粘性薄膜因為具有可以減少膠黏劑的使用從而減少了包裝時的人工及工藝流程、減少了膠黏劑對制品可能造成的污染、包裝膜方便拆除等特點,其應用日益廣泛?,F代包裝業包裝產品的廣泛性對包裝薄膜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對薄膜產品的自粘性、強度、韌性、耐穿刺性、衛生性、良好的外觀及透明性等綜合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市面包裝膜往往因某些性能缺陷,無法滿足更廣泛的應用需求,制備綜合性能良好的包裝薄膜是現代包裝業的緊迫需求。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高強度耐穿刺自粘保護膜,各層之間相容性好、粘結性高,制得的薄膜自粘性高、具有高強度、耐穿刺性及優異的光學透明性。本專利技術所述的高強度耐穿刺自粘保護膜,由三層共擠吹膜制得,內層由mLLDPE與EVA混合獲得,中間層由mLLDPE和LLDPE混合獲得,外層由無規抗沖共聚聚丙烯和LLDPE混合獲得。其中:內層厚度占膜總厚度的10-40%,中間層厚度占膜總厚度的20-50%,外層厚度占膜總厚度的10-40%。內層中EVA所占重量比為30-70%,EVA使用能夠調節薄膜自粘性,mLLDPE的使用能夠調節成膜性及該層的強度和透明性,在該重量比下綜合性能最優,EVA更優選重量比為40-60%;中間層中mLLDPE所占重量比為10-80%,該mLLDPE的使用能夠調節該層膜的強度和抗穿刺性,mLLDPE所占重量比優選為50-70%;外層中無規抗沖共聚聚丙烯所占重量比為30-70%,無規抗沖共聚聚丙烯的使用能夠調節薄膜的抗拉伸性、強度、挺度等性能,并提供薄膜良好的透明性,無規抗沖共聚聚丙烯所占重量比優選為50-70%。將三層原料分別混合均勻后通過多層擠出吹膜可制得本專利技術所述的高強度耐穿刺自粘保護膜,擠出吹膜溫度為135-205℃;其各層之間粘結性好,制得的薄膜自粘性高,并具有高強度、耐穿刺性及優異的透明性。所用的mLLDPE的熔體質量流動速率(MFR2.16)為1-30g/10min,密度為0.920-0.940g/cm3,分子量分布Mw/Mn在2-6之間;熔體質量流動速率(MFR2.16)優選為2.5g/10min、密度優選為0.925g/cm3。mLLDPE是乙烯與α-烯烴在茂金屬催化劑作用下采用氣相法工藝生產的,優選α-烯烴的摩爾份數2-4%,α-烯烴為丁烯-1、己烯-1、辛烯-1或四甲基戊烯-1,優選己烯-1。無規抗沖共聚聚丙烯的MFR為20g/10min,無規抗沖共聚聚丙烯的優選為QCT20N,其結構特點為聚合中同時采用了無規共聚和抗沖共聚,性能特點為兼具高透明性和高抗沖性。由于抗沖結構中具有長乙烯鏈段,能夠增強與聚乙烯之間的相容性、粘結性,提高包裝膜的強度,并同時能夠保證包裝膜的透明性。LLDPE為不含開口劑、爽滑劑等助劑的線性低密度聚乙烯,可以為齊魯石化產的QLLF20,但不限于此牌號。EVA為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其中醋酸乙烯重量含量為18-25%。本專利技術所述的高強度耐穿刺自粘保護膜,由三層共擠吹膜制得,擠出溫度為135-205℃。綜上所述,本專利技術具有以下優點:(1)本專利技術通過三層原料的篩選及配制、并通過共擠吹膜獲得一種高強度耐穿刺自粘保護膜,其各層之間相容性好、粘結性高,制得的薄膜自粘性高、具有高強度、耐穿刺性及優異的光學透明性。(2)本專利技術所述的高強度耐穿刺自粘保護膜,由三層共擠吹膜制得,三層分別提供了薄膜不同的性能,內層為可提高良好自粘性的自粘層,中間層提供抗拉伸性和耐穿刺性,外層提供薄膜強度、挺度等,同時此三層均具有良好的光學透明性、三層之間具有良好的相容性、粘結性。(3)本專利技術所述的高強度耐穿刺自粘保護膜其高強度和耐穿刺性能夠充分滿足冷凍魚蝦、冰刺、尖銳物品等的包裝要求,其良好的自粘性能夠滿足現代包裝工業快速、衛生性等要求,其優異的透明性能夠為包裝產品提供更清晰、直觀的展示。該包裝薄膜可廣泛用于常溫食品及冷凍食品、電子電器產品、家居、建材、醫藥、化工等領域。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做進一步說明。實施例1-6實施例1-6原料組成及性能見表1、表2。實施例1-5對比例1-5的原料組成及性能分別見表3和表4。其中實施例1-3和對比例1-5所用的mLLDPE的熔體質量流動速率為2.5g/10min,密度為0.925g/cm3,分子量分布Mw/Mn在5-6之間。實施例4-6所用的mLLDPE的熔體質量流動速率為28g/10min,密度為0.925g/cm3,分子量分布Mw/Mn在2-3之間。表1實施例1-3原料組成及性能表2實施例4-6原料組成及性能表3對比例1-3原料組成及性能表4對比例4-5原料組成及性能通過對比例1、對比例4可以看出,當不使用專利技術中所述的自粘層配方時,薄膜的自粘性、耐穿刺性或強度不能得到保證。從對比例2、對比例3、對比例5可以看出,當未使用專利技術中所述的外層配方時,薄膜的強度顯著下降。其中所使用的無規抗沖共聚聚丙烯為市購的無規共聚和抗沖共聚的共聚聚丙烯。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高強度耐穿刺自粘保護膜,其特征在于:由三層共擠吹膜制得,內層由mLLDPE與EVA混合獲得,中間層由mLLDPE和LLDPE混合獲得,外層由無規抗沖共聚聚丙烯和LLDPE混合獲得。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高強度耐穿刺自粘保護膜,其特征在于:由三層共擠吹膜制得,內層由mLLDPE與EVA混合獲得,中間層由mLLDPE和LLDPE混合獲得,外層由無規抗沖共聚聚丙烯和LLDPE混合獲得。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強度耐穿刺自粘保護膜,其特征在于:內層厚度占膜總厚度的10-40%,中間層厚度占膜總厚度的20-50%,外層厚度占膜總厚度的10-40%。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強度耐穿刺自粘保護膜,其特征在于:內層中EVA所占重量比為30-70%,中間層中mLLDPE所占重量比為10-80%,外層中無規抗沖共聚聚丙烯所占重量比為30-70%。4.根據權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高強度耐穿刺自粘保護膜,其特征在于:mLLDPE熔體質量流動速率為1-30g/10min...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麗,李延亮,唐巖,陳智能,苑東興,裴小靜,明月,陳華賚,黃峰,王曉蕾,
申請(專利權)人: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山東;37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