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特別涉及一種防水構筑物變形縫處中埋式橡膠止水帶系統。防水構筑物變形縫處中埋式橡膠止水帶系統包括生橡膠片A、生橡膠片B、止水帶,生橡膠片A包括上分支、下分支及上分支、下分支的連接件,上分支下面設置止水帶、生橡膠片B,下分支上面設置止水帶、生橡膠片B。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通過水平或立體交叉形式止水帶,解決了交叉位置連接困難及連接處強度低的問題;本工法優化熱熔連接方法,采用兩層生膠增加了連接強度;止水帶底部或兩側增設約束筋固定及優化模板拼裝方法,解決了混凝土澆筑時止水帶易偏位問題;通過改進止水帶位置混凝土澆筑及振搗工藝,提高了變形縫處混凝土密實度。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
本技術涉及工程防水,特別涉及一種防水構筑物變形縫處中埋式橡膠止水帶系統。(二)
技術介紹
工程防水質量的優劣直接影響其使用功能。具有防水要求的混凝土構筑物,在變形縫位置常常設置橡膠止水帶。施工變形縫處止水帶防水,隨主體施工同時進行,施工中若被忽視常引起變形縫處滲水、漏水等質量問題,而且解決起來比較困難。因此,橡膠止水帶施工質量嚴重影響和制約變形縫甚至整個工程的防水質量。變形縫處橡膠止水帶滲水漏水原因主要包括:止水帶連接位置不牢固或存在縫隙;安裝固定不牢固,混凝土澆筑時止水帶偏位;混凝土澆筑時止水帶底部或兩側混凝土不密實;模板安裝或拆除時對止水帶造成破壞。本工法從止水帶訂購、裁截、連接、安裝加固、混凝土振搗等方面,詳細介紹了止水帶施工工藝及注意事項,提高了止水帶施工質量及工程防水效果。(三)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為了彌補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防水構筑物變形縫處中埋式橡膠止水帶系統,提高了止水帶施工質量及工程防水效果。本技術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防水構筑物變形縫處中埋式橡膠止水帶系統,其特殊之處在于:包括生橡膠片A、生橡膠片B、止水帶,生橡膠片A包括上分支、下分支及上分支、下分支的連接件,該連接件為反斜杠狀,上分支下面從上至下依次設置止水帶、生橡膠片B,下分支上面從上至下依次設置止水帶、生橡膠片B。所述的防水構筑物變形縫處中埋式橡膠止水帶系統,止水帶、生橡膠片B的端面均呈斜面。所述的防水構筑物變形縫處中埋式橡膠止水帶系統,上分支、生橡膠片B上面壓有上壓板,下分支、生橡膠片B下面設置下壓板。所述的防水構筑物變形縫處中埋式橡膠止水帶系統,兩止水帶存在交叉或存在角度連接時,止水帶接頭的形式為封閉環型、立體丁字型、平面丁字型、平面十字型、斜交型的一種。所述的防水構筑物變形縫處中埋式橡膠止水帶系統,水平構件安裝止水帶時,止水帶底部安裝約束筋。所述的防水構筑物變形縫處中埋式橡膠止水帶系統,豎向構件安裝止水帶時,豎向構件的止水帶兩側安裝約束筋。所述的防水構筑物變形縫處中埋式橡膠止水帶系統,止水帶與聚乙烯低發泡填縫材料相連。所述的防水構筑物變形縫處中埋式橡膠止水帶系統,還包括模板,模板上設置若干龍骨,兩龍骨之間固定止水帶。所述的防水構筑物變形縫處中埋式橡膠止水帶系統的施工工法,包括以下步驟:止水帶定做或裁截:止水帶相關性能應符合設計要求;止水帶連接:采用兩層生橡膠片與止水帶熱熔粘接;約束筋安裝:底板、墻體鋼筋安裝完成后,進行止水帶安裝,為避免混凝土澆筑沖擊止水帶,保證止水帶位置在混凝土中位置準確,底板水平構件止水帶底部安裝約束筋,池壁或墻體豎向構件止水帶兩側安裝約束筋;模板安裝:通過龍骨固定模板;檢查調整;混凝土澆筑。所述的隧道變斷面陰陽角處防水系統施工方法:止水帶連接:(1)將需要連接的止水帶正反兩面20cm范圍內的強力筋削掉,并用電動砂輪或銼打毛,打毛的部位要全面,不得遺漏;打磨完成后將表面擦拭;(2)將兩個要相接的止水帶端部切成40-50度斜面,生橡膠片B端部也切成40-50度斜面;(3)將生橡膠片、止水帶按照下圖布置緊湊的放置于平板熱熔器的下壓板上,然后合上上壓板,并將固定螺絲擰緊;(4)將熱熔器通電加熱至150-170度左右,保持溫度7-15分鐘,后斷電自然仍缺至常溫后打開上壓蓋,混凝土澆筑:(1)放料:水平構件止水帶位置放料時應距止水帶20-50cm,避免混凝土落到止水帶上對止水帶造成沖擊,首次放料高度宜略高于止水帶1-2cm,不得直接澆筑至頂標高,豎向構件止水帶兩側宜均勻布料,防止在一側布料時將止水帶擠偏,(2)平倉:混凝土布料后,及時用振搗棒將混凝土引流至止水帶底部,等待時間不得超過20分鐘,(3)混凝土振搗:水平構件止水帶底部常出現振搗不密實情況,需將振搗棒斜插入止水帶底部振搗10-15s,為保證止水帶下混凝土密實,振搗時可將止水帶勾起進行振搗,振搗密實后將止水帶放下,再振搗3-8s。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本技術通過水平或立體交叉形式止水帶,解決了“十字型”、“丁字型”等交叉位置連接困難及連接處強度低的問題;止水帶連接通常采用熱熔連接或膠黏接,本工法優化熱熔連接方法,采用兩層生膠增加了連接強度;止水帶底部或兩側增設約束筋固定及優化模板拼裝方法,解決了混凝土澆筑時止水帶易偏位問題;通過改進止水帶位置混凝土澆筑及振搗工藝,提高了變形縫處混凝土密實度。(四)附圖說明下面結合附圖對本技術作進一步的說明。圖1為本技術封閉環型止水帶接頭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立體丁字型止水帶接頭示意圖;圖3為本技術平面丁字型止水帶接頭示意圖;圖4為本技術平面十字型止水帶接頭示意圖;圖5為本技術斜交型止水帶接頭示意圖;圖6為本技術熱熔連接止水帶與生膠片布置圖;圖7為本技術底板等水平構件約束筋形式示意圖;圖8為本技術池壁等豎向構件約束筋形式示意圖;圖9為本技術止水帶處模板安裝形式示意圖;圖中,1生橡膠片A,2生橡膠片B,3止水帶,4上分支,5下分支,6連接件,7上壓板,8下壓板,9約束筋,10聚乙烯低發泡填縫材料,11模板,12龍骨。(五)具體實施方式該實施例包括包括生橡膠片A1、生橡膠片B2、止水帶3,生橡膠片A1包括上分支4、下分支5及上分支4、下分支5的連接件6,該連接件6為反斜杠狀,上分支4下面從上至下依次設置止水帶3、生橡膠片B2,下分支5上面從上至下依次設置止水帶3、生橡膠片B2。止水帶3、生橡膠片B2的端面均呈斜面。上分支4、生橡膠片B2上面壓有上壓板7,下分支5、生橡膠片B2下面設置下壓板8。兩止水帶3存在交叉或存在角度連接時,止水帶接頭的形式為封閉環型、立體丁字型、平面丁字型、平面十字型、斜交型的一種。水平構件安裝止水帶時,止水帶3底部安裝約束筋9。豎向構件安裝止水帶3時,豎向構件的止水帶3兩側安裝約束筋9。止水帶3與聚乙烯低發泡填縫材料10相連。所述的防水構筑物變形縫處中埋式橡膠止水帶系統,還包括模板11,模板11上設置若干龍骨12,兩龍骨12之間固定止水帶3。本工法適用于具有防水要求的混凝土構筑物完全縫及引發縫等變形縫處橡膠止水帶安裝,如地下設施、隧道涵洞、輸水渡槽、攔水壩、盛水構筑物等。工藝原理:通過改進止水帶熱熔連接工藝,連接強度及防水效果比通常做法有了很大提高,接頭處抗拉強度由以前的17Mpa提高至20Mpa;優化安裝方法,解決了止水帶3容易偏位問題;優化混凝土澆筑及振搗工藝,解決了止水帶3底部或兩側不密實問題。1施工工藝流程以埋入式中間有孔型橡膠止水帶為例,施工具體操作流程如下:止水帶3定做或裁截→止水帶3連接→約束鋼筋安裝→模板11安裝→檢查調整→混凝土澆筑。1.1止水帶3定做或裁截(1)按照圖紙要求的角度、弧度、長度提前由廠家定做。定做時為便于安裝可適當分段加工,但應盡量減少分段以減少接頭數量。(2)止水帶3相關性能應符合設計要求,加工時應提前將相關要求及性能參數告知廠家。(3)兩止水帶3存在交叉或存在角度連接時,往往連接困難且連接后強度及止水效果較差,宜選擇廠家定做。(4)需在現場進行裁剪時,裁剪端面要平直,不得斜歪,且要保證長度足夠。1.2止水帶3連接止水帶3連接通常采用膠粘劑粘接或熱熔連接。膠粘劑粘接做法是將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防水構筑物變形縫處中埋式橡膠止水帶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生橡膠片A、生橡膠片B、止水帶,生橡膠片A包括上分支、下分支及上分支、下分支的連接件,該連接件為反斜杠狀,上分支下面從上至下依次設置止水帶、生橡膠片B,下分支上面從上至下依次設置止水帶、生橡膠片B。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防水構筑物變形縫處中埋式橡膠止水帶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生橡膠片A、生橡膠片B、止水帶,生橡膠片A包括上分支、下分支及上分支、下分支的連接件,該連接件為反斜杠狀,上分支下面從上至下依次設置止水帶、生橡膠片B,下分支上面從上至下依次設置止水帶、生橡膠片B。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構筑物變形縫處中埋式橡膠止水帶系統,其特征在于:止水帶、生橡膠片B的端面均呈斜面。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水構筑物變形縫處中埋式橡膠止水帶系統,其特征在于:上分支、生橡膠片B上面壓有上壓板,下分支、生橡膠片B下面設置下壓板。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水構筑物變形縫處中埋式橡膠止水帶系統,其特征在于:兩止...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濤,于天光,譚磊,高昆,趙金亮,
申請(專利權)人:青島城建集團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山東;37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