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刨皮器,該刨皮器包括相互連接的第一夾持臂(1)和第二夾持臂(2),所述第二夾持臂(2)的延伸端設有刨皮刀片(3),該刨皮刀片(3)沿所述第二夾持臂(2)的長度方向設置并安裝在所述第二夾持臂(2)的內表面上以朝向所述第一夾持臂(1),并且所述第一夾持臂(1)與所述第二夾持臂(2)之間的夾角能夠調節。該刨皮器的結構簡單,適用范圍廣,使用方便,安全可靠。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刨削工具領域,具體地,涉及一種刨皮器。
技術介紹
刨皮器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已隨處可見,它也是家庭的必備品。無論是廚房還是家里的客廳,都可以看到刨皮器。刨皮器主要用于削除水果或蔬菜等的外皮。然而傳統的刨皮器通常為鏟子狀,其頭部安裝有刨皮刀片。但對于特殊外形的水果或蔬菜來說,例如萵筍或山藥等細長形的蔬菜,需要使用者的一只手扶持蔬菜的一端,另一只手手持刨皮器,將刨皮器的手柄與蔬菜的長度方向保持一致進行刨皮,因此使得使用者不易向蔬菜施力,而且刨皮的深度過大,造成浪費,另外還會使得使用者在刨皮的過程中,刨皮器的刨皮刀片極易刮傷使用者的手,安全可靠性差。有鑒于此,需要一種能夠克服上述缺陷的刨皮器。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刨皮器,該刨皮器的結構簡單,適用范圍廣,使用方便,安全可靠。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一種刨皮器,該刨皮器包括相互連接的第一夾持臂和第二夾持臂,所述第二夾持臂的延伸端設有刨皮刀片,該刨皮刀片沿所述第二夾持臂的長度方向設置并安裝在所述第二夾持臂的內表面上以朝向所述第一夾持臂,并且所述第一夾持臂與所述第二夾持臂之間的夾角能夠調節。優選地,所述刨皮器為一體成型件,所述第一夾持臂為從所述第二夾持臂的連接端斜向上延伸的彈性片。優選地,所述第一夾持臂與所述第二夾持臂鉸接。優選地,所述第二夾持臂的內表面上設有沿所述第二夾持臂的長度方向間隔設置的兩個刀片安裝座,所述刀片安裝座形成為朝向所述第一夾持臂延伸的凸臺狀,所述刨皮刀片的兩端安裝于所述刀片安裝座中,并且所述刨皮刀片能夠沿平行于所述第二夾持臂的長度方向的中線的線擺動。優選地,所述刨皮刀片呈條形狀,所述刨皮刀片的中間設有矩形的開口部,所述開口部的兩側邊開設有刃口。優選地,所述刨皮刀片為不銹鋼刀片。優選地,所述第一夾持臂和所述第二夾持臂均為食品級不銹鋼夾持臂。優選地,所述第一夾持臂的外表面和所述第二夾持臂的外表面均為防滑表面。優選地,所述第一夾持臂的與所述刨皮刀片相對的內表面部分形成有能夠夾持待刨皮果品的圓弧形凹面。優選地,所述刨皮器還包括活動卡圈,所述活動卡圈套設在所述第一夾持臂和所述第二夾持臂上。通過上述技術方案,本技術創新地將傳統的鏟子形的刨皮器改進為夾子形,并且改變了傳統的刨皮器的手柄與待刨皮果品的長度方向一致地進行刨皮。本技術的夾子形的刨皮器的手柄與待刨皮果品的長度方向基本相互垂直,但刨皮刀片與待刨皮果品的長度方向一致設置,使得在刨皮時刨皮刀片不會刮傷使用者;同時本技術將刨皮器設計為夾子形,即包括相連的第一夾持臂和第二夾持臂,使得第一夾持臂和第二夾持臂能夠夾住待刨皮果品,以便使用者容易地向待刨皮果品施力,從而快速均勻地刨皮;又由于第一夾持臂與第二夾持臂之間的夾角能夠調節,使得刨皮器適用于不同尺寸的果品。因而使得本技術的刨皮器的結構簡單,適用范圍廣,使用方便,安全可靠。本技術的其它特征和優點將在隨后的具體實施方式部分予以詳細說明。附圖說明附圖是用來提供對本技術的進一步理解,并且構成說明書的一部分,與下面的具體實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釋本技術,但并不構成對本技術的限制。在附圖中:圖1是根據本技術的一種實施方式的刨皮器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根據本技術的另一種實施方式的刨皮器的結構示意圖。附圖標記說明1第一夾持臂2第二夾持臂3刨皮刀片11圓弧形凹面21刀片安裝座31開口部32刃口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詳細說明。應當理解的是,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僅用于說明和解釋本技術,并不用于限制本技術。在本技術中,在未作相反說明的情況下,使用的方位詞如“上、下”通常是針對附圖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針對豎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各部件相互位置關系描述用詞。參見圖1和圖2,其中顯示了一種刨皮器。該刨皮器包括相互連接的第一夾持臂1和第二夾持臂2,第二夾持臂2的延伸端設有刨皮刀片3,該刨皮刀片3沿第二夾持臂2的長度方向設置并安裝在第二夾持臂2的內表面上以朝向第一夾持臂1,并且第一夾持臂1與第二夾持臂2之間的夾角能夠調節。通過將刨皮器由傳統的鏟子形改進為夾子形,即,本技術的刨皮器包括第一夾持臂1和第二夾持臂2,從而使得改變了傳統的刨皮器的手柄與待刨皮果品的長度方向一致設置以對果品或蔬菜等進行刨皮。然而改進后的刨皮器的手柄與待刨皮果品的長度方向優選地相互垂直設置以進行刨皮,但刨皮刀片3與待刨皮果品或蔬菜等的長度方向一致設置,使得在刨皮時刨皮刀片3不會刮傷使用者;同時本技術將刨皮器設計為夾子形,即包括相連的第一夾持臂1和第二夾持臂2,使得第一夾持臂1和第二夾持臂2能夠夾住待刨皮果品,以便使用者容易地向待刨皮果品施力,隨后使得刨皮器沿待刨皮的果品的長度方向移動,以快速均勻地進行刨皮;又由于第一夾持臂1與第二夾持臂2之間的夾角能夠調節,使得刨皮器適用于不同尺寸的果品。因而使得本技術的刨皮器的結構簡單,適用范圍廣,使用方便,安全可靠。參見圖1,圖1顯示了刨皮器的一種實施方式。其中,刨皮器為一體成型件,即第一夾持臂1與第二夾持臂2一體成型。其中以非限定的方式,優選地,第一夾持臂1的長度為14.5cm,第二夾持臂2的長度為17.0cm,刨皮器的整體重量為50.0g,刨皮器在不受力的情況下,第一夾持臂1的延伸端與第二夾持臂2的延伸端之間的距離為8.0cm,但此距離可根據果品的具體尺寸進行調節。在本實施方式中,為了使得第一夾持臂1與第二夾持臂2之間的夾角能夠調節,特別地,第一夾持臂1為從第二夾持臂2的連接端斜向上延伸的彈性片。通過調節使用者向彈性片施加力的大小,以調節第一夾持臂1與第二夾持臂2之間的夾角。此實施方式的刨皮器更適合于萵筍或山藥等細長型的果品或蔬菜的刨皮。本技術并不局限于上述一種形式,如圖2所示,本技術還提供了刨皮器的另一種實施方式,即第一夾持臂1與第二夾持臂2鉸接。其中,第一夾持臂1的連接端和第二夾持臂2的連接端通過鉸接軸連接,使得第一夾持臂1與第二夾持臂2之間的夾角能夠調節。優選地,第一夾持臂1相對于第二夾持臂2能夠圍繞鉸接軸旋轉180°或360°。當第一夾持臂1相對于第二夾持臂2能夠圍繞鉸接軸旋轉180°后,第一夾持臂1與第二夾持臂2位于同一直線上,即第一夾持臂1充當刨皮器的一部分;當第一夾持臂1相對于第二夾持臂2能夠圍繞鉸接軸旋轉360°后,第一夾持臂1與第二夾持臂2相互疊加設置,從而使得本技術的刨皮器能夠和普通的刨皮器一樣使用,提高了刨皮器的通用性,尤其對于不規則形狀或較大或較小尺寸的果品均能夠使用。特別地,第二夾持臂2的內表面上設有沿第二夾持臂2的長度方向間隔設置的兩個刀片安裝座21,刀片安裝座21形成為朝向第一夾持臂1延伸的凸臺狀,刨皮刀片3的兩端安裝于刀片安裝座21中,并且刨皮刀片3能夠沿平行于第二夾持臂2的長度方向的中線的線擺動。使得刨皮刀片3能夠盡快調整至平行待刨皮果品的表面并與刨皮方向一致的方向,以方便刨皮。在本技術的優選實施方式中,兩個刀片安裝座21與第二夾持臂2一體成型,兩個刀片安裝座21的連線在第二夾持臂2的長度方向的中線上,因而刨皮刀片3以第二夾持臂2的長度方向的中線為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刨皮器,其特征在于,該刨皮器包括相互連接的第一夾持臂(1)和第二夾持臂(2),所述第二夾持臂(2)的延伸端設有刨皮刀片(3),所述刨皮刀片(3)沿所述第二夾持臂(2)的長度方向設置并安裝在所述第二夾持臂(2)的內表面上以朝向所述第一夾持臂(1),并且所述第一夾持臂(1)與所述第二夾持臂(2)之間的夾角能夠調節,所述第二夾持臂(2)的內表面上設有沿所述第二夾持臂(2)的長度方向間隔設置的兩個刀片安裝座(21),所述刀片安裝座(21)形成為朝向所述第一夾持臂(1)延伸的凸臺狀,所述刨皮刀片(3)的兩端安裝于所述刀片安裝座(21)中,并且所述刨皮刀片(3)能夠沿平行于所述第二夾持臂(2)的長度方向的中線的線擺動,所述刨皮刀片(3)呈條形狀,所述刨皮刀片(3)的中間設有矩形的開口部(31),所述開口部(31)的兩側邊開設有刃口(32),所述第一夾持臂(1)與所述第二夾持臂(2)鉸接,所述第一夾持臂(1)相對于所述第二夾持臂(2)能夠圍繞鉸接軸旋轉180°或360°,當第一夾持臂(1)相對于第二夾持臂(2)能夠圍繞鉸接軸旋轉180°時,所述第一夾持臂(1)與所述第二夾持臂(2)位于同一直線上;當所述第一夾持臂(1)相對于所述第二夾持臂(2)能夠圍繞鉸接軸旋轉360°時,所述第一夾持臂(1)與所述第二夾持臂(2)相互疊加設置。...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刨皮器,其特征在于,該刨皮器包括相互連接的第一夾持臂(1)和第二夾持臂(2),所述第二夾持臂(2)的延伸端設有刨皮刀片(3),所述刨皮刀片(3)沿所述第二夾持臂(2)的長度方向設置并安裝在所述第二夾持臂(2)的內表面上以朝向所述第一夾持臂(1),并且所述第一夾持臂(1)與所述第二夾持臂(2)之間的夾角能夠調節,所述第二夾持臂(2)的內表面上設有沿所述第二夾持臂(2)的長度方向間隔設置的兩個刀片安裝座(21),所述刀片安裝座(21)形成為朝向所述第一夾持臂(1)延伸的凸臺狀,所述刨皮刀片(3)的兩端安裝于所述刀片安裝座(21)中,并且所述刨皮刀片(3)能夠沿平行于所述第二夾持臂(2)的長度方向的中線的線擺動,所述刨皮刀片(3)呈條形狀,所述刨皮刀片(3)的中間設有矩形的開口部(31),所述開口部(31)的兩側邊開設有刃口(32),所述第一夾持臂(1)與所述第二夾持臂(2)鉸接,所述第一夾持臂(1)相對于所述第二夾持臂(2)能夠圍繞鉸接軸旋轉18...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吳坤堯,
申請(專利權)人:吳坤堯,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湖南;4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