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大長寬比薄壁濾波器腔體加工工藝,包括以下步驟:S1、腔體粗加工:包括以下子步驟:S1?1、銑削毛坯表面;S1?2、銑削四周外形輪廓;S1?3、銑削工件內腔;S2、腔體熱處理;S3、腔體精加工:包括以下子步驟:S3?1、銑削工件表面余量;S3?2、銑削工件內腔表面余量;S4、裝配整體熱處理;S5、線切割去除裝配整體外形余量。本發明專利技術的優點在于:經過生產實踐證明該方案有效且穩定,通過理論強度分析得出保留加強筋后,工件在加工過程中抗彎強度增大了約10倍,保證內腔深度尺寸公差±0.02mm,平面度0.05mm;采用切削力較小的線切割方式去除腔體和蓋板的整體外形余量,提高了工件在加工過程中抵抗變形能力,加工后滿足設計結構和工藝要求;工藝操作簡單。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薄壁腔體加工
,特別是一種大長寬比薄壁濾波器腔體加工工藝。
技術介紹
航天濾波器腔體是一種薄壁件,材料牌號2A12H112,現加工的工件腔體厚度1mm,長寬比超過6,原有的加工工藝方案是粗加工(粗銑)→熱處理去應力→精加工(精銑),此方案加工的零件不能滿足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設計要求,薄壁件自身強度低,難以抵抗加工過程中的切削力、裝夾力以及加工完成卸下裝夾后產生的反向作用力。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點,提供一種抗彎強度高、加工方便的大長寬比薄壁濾波器腔體加工工藝。本專利技術的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大長寬比薄壁濾波器腔體加工工藝,包括以下步驟:S1、腔體粗加工:包括以下子步驟:S1-1、銑削毛坯表面:將符合加工尺寸的鋁材毛坯固定在銑床上,采用直徑為Φ12mm的四齒銑刀,控制主軸轉速為4000~4500r/min,進給量1200~1500mm/min,鋁材的寬度方向左右各往外留6~8mm余量,其余面單邊留0.5~1mm,按照圖紙尺寸對鋁材毛坯表面進行銑削,鋁材的寬度方向形成加強筋;S1-2、銑削四周外形輪廓:采用直徑為Φ12mm的四齒銑刀,控制主軸轉速為3000~3200r/min,進給量550~600mm/min,按照圖紙尺寸對鋁材四周外形輪廓進行銑削,并保留加強筋;S1-3、銑削工件內腔:采用直徑為Φ12mm的四齒銑刀,控制主軸轉速為4000~4500r/min,進給量1200~1500mm/min,按照圖紙尺寸進行銑削得到帶有內腔的工件;S2、腔體熱處理:將步驟S1加工得到的工件放入熱處理爐中,進行去應力退火;S3、腔體精加工:包括以下子步驟:S3-1、銑削工件表面余量:采用直徑為Φ6mm的四齒銑刀,控制主軸轉速為4000~4500r/min,進給量550~600mm/min,銑去工件表面余量,同時保留加強筋;S3-2、銑削工件內腔表面余量:采用直徑為Φ6mm的四齒銑刀,控制主軸轉速為4000~4500r/min,進給量550~600mm/min,銑去工件內腔表面余量,保證工件內腔深度尺寸公差為±0.02mm,平面度為0.05mm;S4、裝配整體熱處理:將精加工后的腔體和蓋板裝配后,整體放入熱處理爐中,進行去應力退火;S5、線切割去除裝配整體外形余量:將裝配整體放在線切割工作臺上,采用快走絲方式加工,控制電流為1.8~2.2A,電壓為90~110V,脈沖寬度為6~10μs,脈沖間隔與脈沖寬度比為4~5:1,對裝配整體外形進行線切割切除余量。步驟S2中,腔體熱處理的具體操作步驟為:將腔體放入熱處理爐中,緩慢加熱至180~200℃,保溫5~6h,隨爐冷卻。步驟S4中,裝配整體熱處理的具體操作步驟為:將裝配整體放入熱處理爐中,緩慢加熱至180~200℃,保溫4~5h,隨爐冷卻。本專利技術具有以下優點:1、經過生產實踐證明該方案有效且穩定,通過理論強度分析得出保留加強筋后,工件在加工過程中抗彎強度增大了約10倍,保證內腔深度尺寸公差±0.02mm,平面度0.05mm。2、采用切削力較小的線切割方式去除腔體和蓋板的整體外形余量,提高了工件在加工過程中抵抗變形能力,加工后滿足設計結構和工藝要求。3、本專利技術通過常規工藝的有效組合,實現了大長寬比的薄壁腔體加工,而且工藝操作簡單。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做進一步的描述,但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不局限于以下所述。【實施例1】:一種大長寬比薄壁濾波器腔體加工工藝,包括以下步驟:S1、腔體粗加工:包括以下子步驟:S1-1、銑削毛坯表面:將符合加工尺寸的鋁材毛坯固定在銑床上,采用直徑為Φ12mm的四齒銑刀,控制主軸轉速為4000r/min,進給量1200mm/min,鋁材的寬度方向左右各往外留6mm余量,其余面單邊留0.5mm,按照圖紙尺寸對鋁材毛坯表面進行銑削,鋁材的寬度方向形成加強筋;S1-2、銑削四周外形輪廓:采用直徑為Φ12mm的四齒銑刀,控制主軸轉速為3200r/min,進給量600mm/min,按照圖紙尺寸對鋁材四周外形輪廓進行銑削,并保留加強筋;S1-3、銑削工件內腔:采用直徑為Φ12mm的四齒銑刀,控制主軸轉速為4500r/min,進給量1500mm/min,按照圖紙尺寸進行銑削得到帶有內腔的工件;S2、腔體熱處理:將步驟S1加工得到的工件放入熱處理爐中,緩慢加熱至180℃,保溫6h,隨爐冷卻,進行去應力退火;S3、腔體精加工:包括以下子步驟:S3-1、銑削工件表面余量:采用直徑為Φ6mm的四齒銑刀,控制主軸轉速為4500r/min,進給量550mm/min,銑去工件表面余量,同時保留加強筋;S3-2、銑削工件內腔表面余量:采用直徑為Φ6mm的四齒銑刀,控制主軸轉速為4000r/min,進給量550mm/min,銑去工件內腔表面余量,保證工件內腔深度尺寸公差為±0.02mm,平面度為0.05mm;S4、裝配整體熱處理:將精加工后的腔體和蓋板裝配后,整體放入熱處理爐中,緩慢加熱至200℃,保溫4h,隨爐冷卻,進行去應力退火;S5、線切割去除裝配整體外形余量:將裝配整體放在線切割工作臺上,采用快走絲方式加工,控制電流為1.8A,電壓為110V,脈沖寬度為6μs,脈沖間隔與脈沖寬度比為5:1,對裝配整體外形進行線切割切除余量。【實施例2】:一種大長寬比薄壁濾波器腔體加工工藝,包括以下步驟:S1、腔體粗加工:包括以下子步驟:S1-1、銑削毛坯表面:將符合加工尺寸的鋁材毛坯固定在銑床上,采用直徑為Φ12mm的四齒銑刀,控制主軸轉速為4300r/min,進給量1350mm/min,鋁材的寬度方向左右各往外留7mm余量,其余面單邊留0.8mm,按照圖紙尺寸對鋁材毛坯表面進行銑削,鋁材的寬度方向形成加強筋;S1-2、銑削四周外形輪廓:采用直徑為Φ12mm的四齒銑刀,控制主軸轉速為3100r/min,進給量580mm/min,按照圖紙尺寸對鋁材四周外形輪廓進行銑削,并保留加強筋;S1-3、銑削工件內腔:采用直徑為Φ12mm的四齒銑刀,控制主軸轉速為4250r/min,進給量1350mm/min,按照圖紙尺寸進行銑削得到帶有內腔的工件;S2、腔體熱處理:將步驟S1加工得到的工件放入熱處理爐中,緩慢加熱至190℃,保溫5.5h,隨爐冷卻,進行去應力退火;S3、腔體精加工:包括以下子步驟:S3-1、銑削工件表面余量:采用直徑為Φ6mm的四齒銑刀,控制主軸轉速為4250r/min,進給量575mm/min,銑去工件表面余量,同時保留加強筋;S3-2、銑削工件內腔表面余量:采用直徑為Φ6mm的四齒銑刀,控制主軸轉速為4300r/min,進給量580mm/min,銑去工件內腔表面余量,保證工件內腔深度尺寸公差為±0.02mm,平面度為0.05mm;S4、裝配整體熱處理:將精加工后的腔體和蓋板裝配后,整體放入熱處理爐中,緩慢加熱至190℃,保溫4.5h,隨爐冷卻,進行去應力退火;S5、線切割去除裝配整體外形余量:將裝配整體放在線切割工作臺上,采用快走絲方式加工,控制電流為2A,電壓為100V,脈沖寬度為8μs,脈沖間隔與脈沖寬度比為4.5:1,對裝配整體外形進行線切割切除余量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大長寬比薄壁濾波器腔體加工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S1、腔體粗加工:包括以下子步驟:S1?1、銑削毛坯表面:將符合加工尺寸的鋁材毛坯固定在銑床上,采用直徑為Φ12mm的四齒銑刀,控制主軸轉速為4000~4500r/min,進給量1200~1500mm/min,鋁材的寬度方向左右各往外留6~8mm余量,其余面單邊留0.5~1mm,按照圖紙尺寸對鋁材毛坯表面進行銑削,鋁材的寬度方向形成加強筋;S1?2、銑削四周外形輪廓:采用直徑為Φ12mm的四齒銑刀,控制主軸轉速為3000~3200r/min,進給量550~600mm/min,按照圖紙尺寸對鋁材四周外形輪廓進行銑削,并保留加強筋;S1?3、銑削工件內腔:采用直徑為Φ12mm的四齒銑刀,控制主軸轉速為4000~4500r/min,進給量1200~1500mm/min,按照圖紙尺寸進行銑削得到帶有內腔的工件;S2、腔體熱處理:將步驟S1加工得到的工件放入熱處理爐中,進行去應力退火;S3、腔體精加工:包括以下子步驟:S3?1、銑削工件表面余量:采用直徑為Φ6mm的四齒銑刀,控制主軸轉速為4000~4500r/min,進給量550~600mm/min,銑去工件表面余量,同時保留加強筋;S3?2、銑削工件內腔表面余量:采用直徑為Φ6mm的四齒銑刀,控制主軸轉速為4000~4500r/min,進給量550~600mm/min,銑去工件內腔表面余量,保證工件內腔深度尺寸公差為±0.02mm,平面度為0.05mm;S4、裝配整體熱處理:將精加工后的腔體和蓋板裝配后,整體放入熱處理爐中,進行去應力退火;S5、線切割去除裝配整體外形余量:將裝配整體放在線切割工作臺上,采用快走絲方式加工,控制電流為1.8~2.2A,電壓為90~110V,脈沖寬度為6~10μs,脈沖間隔與脈沖寬度比為4~5:1,對裝配整體外形進行線切割切除余量。...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大長寬比薄壁濾波器腔體加工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S1、腔體粗加工:包括以下子步驟:S1-1、銑削毛坯表面:將符合加工尺寸的鋁材毛坯固定在銑床上,采用直徑為Φ12mm的四齒銑刀,控制主軸轉速為4000~4500r/min,進給量1200~1500mm/min,鋁材的寬度方向左右各往外留6~8mm余量,其余面單邊留0.5~1mm,按照圖紙尺寸對鋁材毛坯表面進行銑削,鋁材的寬度方向形成加強筋;S1-2、銑削四周外形輪廓:采用直徑為Φ12mm的四齒銑刀,控制主軸轉速為3000~3200r/min,進給量550~600mm/min,按照圖紙尺寸對鋁材四周外形輪廓進行銑削,并保留加強筋;S1-3、銑削工件內腔:采用直徑為Φ12mm的四齒銑刀,控制主軸轉速為4000~4500r/min,進給量1200~1500mm/min,按照圖紙尺寸進行銑削得到帶有內腔的工件;S2、腔體熱處理:將步驟S1加工得到的工件放入熱處理爐中,進行去應力退火;S3、腔體精加工:包括以下子步驟:S3-1、銑削工件表面余量:采用直徑為Φ6mm的四齒銑刀,控制主軸轉速為4000~4500r/mi...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古志勇,廖基躍,
申請(專利權)人:成都四威高科技產業園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四川;5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