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小型育種用花生脫殼機,屬于農業機械技術領域。包括機架、電機、進料機構、脫殼機構、出料機構及清選機構,所述脫殼機構包括機殼、三格喂料斗、同軸并列設置的三個回轉半徑不同的脫殼滾筒、三個柵隙不同的凹板篩、驅動電機及傳動機構,三個脫殼滾筒間隔相等,相鄰脫殼滾筒間設置隔板間隔,對應每個脫殼滾筒下方設置相應的凹板篩;所述出料機構置于機架上的凹板篩下方,驅動電機通過傳動機構連接滾筒轉軸,清選機構的吸風口設置在出料機構末端。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避免不同尺寸的花生莢果在同一個花生脫殼機中較大的花生果仁易損傷、較小的花生莢果易漏脫的問題,脫殼過程中無需調節脫殼間隙和更換凹板篩,提高脫殼效率。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農業機械
,特別是涉及一種小型育種用花生脫殼機。
技術介紹
脫殼是花生收獲后的必經作業環節,也是導致花生損傷和損失的關鍵。由于自身生物學特點和收獲時高含水率,花生脫殼不能與田間收獲同步地聯合作業。商品花生脫殼造成的種仁破碎等損傷是一個難題,而育種用花生以保證種子的發芽率為首要目標,脫殼設備需要更高的脫殼適應性。傳統花生脫殼機不但機型較大,脫殼后會出現容易破碎、易漏脫等問題,且效率低、效果差,不能適用不同尺寸大小的花生品種,脫殼間隙、凹板篩固定難以調節且清種不便,難以滿足小區育種研究的需要。育種花生與商品花生和繁種花生不同,其花生品種、試驗小區繁多,對含水率以及果仁尺寸要求較為嚴格,且脫殼至播種時間不宜過長,避免種仁因長時間與空氣接觸而發生霉變,降低發芽活力。專利申請號為201510431475.0的專利技術申請,提供一種花生脫殼機,其包括機架、進料機構、脫殼機構,其脫殼機構包括長筒形的輥軸、擠壓板,輥軸表面布有凹槽,擠壓板設置于機架側壁上,擠壓板端部與輥軸軸向平行,擠壓板端部與輥軸表面縫隙配合,所述縫隙大小可讓花生米通過,進料端設有進口擋板,擠壓板和進口擋板分置輥軸兩側,進口擋板自由端與輥軸表面軸向貼合設置,輥軸下方為花生米出口。脫殼時,花生一部分置于凹槽內,另一部分置于凹槽外,輥軸沿擠壓板擠壓方向轉動,通過擠壓板和輥軸擠壓,使置于凹槽外的半截花生被擠壓破碎后,從擠壓板和輥軸間縫隙掉落至出口。這種擠壓脫殼方式,由于花生大小不同,使大的花生易于破碎,小的花生無法脫殼,果仁易破碎,果仁易破碎,脫殼質量差,工作效率低。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上述存在的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小型育種用的花生脫殼機,它能使不同尺寸的花生分級脫殼,減小果仁損傷,提高脫殼效率。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一種小型育種用花生脫殼機,包括機架、電機、進料機構、脫殼機構、出料機構及清選機構,所述脫殼機構包括機殼、三格喂料斗、同軸并列設置的三個回轉半徑不同的脫殼滾筒、三個柵隙不同的凹板篩、驅動電機及傳動機構,三個脫殼滾筒間隔相等,相鄰脫殼滾筒間設置隔板間隔,對應每個脫殼滾筒下方設置相應的凹板篩;所述出料機構置于機架上的凹板篩下方,驅動電機通過傳動機構連接滾筒轉軸,清選機構的吸風口設置在出料機構末端。進一步地,所述脫殼滾筒是在轉軸上安裝兩個連接盤,沿兩個連接盤圓周上設置多個脫殼打板構成,所述脫殼打板由扁平板和連接在其上的兩個連接臂構成;所述脫殼滾筒連接盤上沿其徑向均勻設置多列孔,脫殼打板通過連接臂調節安裝于多列孔上。進一步地,所述脫殼滾筒上的脫殼打板端部表面上設置有摩擦片。進一步地,所述摩擦片與脫殼打板端部表面的夾角α為15~30°。進一步地,所述摩擦片為橡膠片。進一步地,所述滾筒下方機架上設有半圓形滑道,并連接在滾筒之間的隔板上,各凹板篩相應各滾筒沿所述滑道插入安裝。進一步地,所述凹板篩為柵條凹板篩,其柵條間隙為8-15mm。進一步地,所述清選機構采用單進風口的離心式風機,由4個葉片構成葉輪并對稱安裝于風機軸上,葉片形狀為矩形切角,風機吸風口對應下溜板出口且與下溜板之間的距離可調。進一步地,所述傳動機構為皮帶傳動,在驅動電機輸出軸上、風機軸兩側及滾筒轉軸上分別設置皮帶輪,皮帶分別套置在皮帶輪上。進一步地,所述進料機構包括喂料斗及其上的調節片,插板式調節片設置于喂料斗的出料口處。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為:本專利技術避免不同尺寸的花生莢果在同一個花生脫殼裝置中較大的花生果仁易損傷、較小的花生莢果易漏脫的問題,提高脫殼效率。機器設計小型化,使得占用空間小,且脫殼間隙、打桿個數都可調。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整體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脫殼滾筒結構示意圖。圖3為可調脫殼打板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專利技術清選風機結構示意圖。圖中:1.電機、2.皮帶、3.下溜板、4.凹板篩、5.機殼、6.喂料斗、7.喂入量調節片;8.脫殼滾筒、81.滾筒轉軸、82.脫殼打板、83.隔板、84.連接盤、85.固定軸套、86.橡膠片;9.風機、91.風機轉軸、92.扇葉、93.出風口、94.吸風口、95.花生果仁、96.花生碎殼、97.調節螺栓、98.蝸殼;10.皮帶輪、11.出仁口、12.機架。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進行詳細描述。實施例1:如圖1所示,本專利技術一種小型育種用花生脫殼機,包括機架12、進料機構、脫殼機構、出料機構及清選機構,所述脫殼機構包括機殼5、三格喂料斗6、同軸并列設置的三個回轉半徑不同的脫殼滾筒8、三個柵隙不同的凹板篩4、驅動電機1及傳動機構,三個脫殼滾筒8間隔相等,相鄰脫殼滾筒8間設置隔板83間隔,對應每個脫殼滾筒8下方設置相應的凹板篩4;所述出料機構置于機架12上凹板篩4的下方,驅動電機1通過傳動機構連接脫殼滾筒8轉軸,清選機構的吸風口設置在出料機構末端。如圖2、圖3所示,所述每個脫殼滾筒8是在轉軸上安裝兩個連接盤84,沿兩個連接盤84圓周上均勻設置多個脫殼打板82構成,所述脫殼打板82由扁平板和連接在其上的兩個連接臂構成;所述滾筒連接盤84上沿其徑向均勻設置多列孔,脫殼打板82通過連接臂調節安裝于多列孔上,實現脫殼滾筒8的回轉半徑調節,進而調節脫殼間隙。所述脫殼滾筒8上的脫殼打板82端部表面上設置有摩擦片86。所述摩擦片86可以拆卸,由平頭螺栓固定于打板端部。所述摩擦片86與脫殼打板82端部表面的夾角α范圍為20°。根據需要調換不同角度的摩擦片86,避免因打板上表面過于光滑而達不到摩擦效果。本例所述摩擦片86為橡膠片,以避免由于打板造成的剛性沖擊使種仁損傷。通過增加打板厚度可以增大與莢果接觸面積,降低打板對種仁的剪切力。所述脫殼滾筒8下方機架12上設有半圓形滑道,并連接在脫殼滾筒8之間的隔板83上,不同柵隙的柵條凹板篩4相應各脫殼滾筒8沿所述滑道插入安裝。根據花生莢果不同的尺寸大小,每個脫殼滾筒8分別對應大、中、小不同柵隙的凹板篩4,凹板篩4柵條間隙為10mm,將分級后的花生莢果分別放入對應脫殼滾筒中進行脫殼作業。所述出料機構為下溜板3,下溜板3傾斜設置于機架12上凹板篩4的下方,清選裝置的風機9設置于機架12上,其出風口對應下溜板3的出料端。通過三個凹板篩4的脫出物下落至下溜板3滑下,花生碎殼在下滑過程中被風機9吸風口吸出,進行清選,使果仁和果殼分離清潔干凈。所述清選裝置采用單進風口的離心式風機,由4個葉片構成葉輪并對稱安裝于風機軸上,葉片形狀為矩形切角,風機吸風口對應下溜板3出口且與下溜板3之間的距離可調,距離的調節是通過風機吸風口殼體上下調節,為現有結構。所述傳動機構為皮帶傳動,在驅動電機1輸出軸上、風機9軸兩側及滾筒轉軸81上分別設置皮帶輪,電機1和風機9軸一側的皮帶輪10間、風機9軸另一側和滾筒轉軸81上的皮帶輪間分別設置皮帶2。所述進料機構包括喂料斗6及其上的調節片7,喂料斗6對應脫殼滾筒8并列設置三個,分別置于脫殼滾筒8上方,和脫殼滾筒8殼體連接,插板式調節片7設置于喂料斗6的出料口處,調節喂入量。本專利技術的工作過程:將分級后不同大小的花生莢果放入相應喂料斗1中,電機1提供傳動動力,通過皮帶2帶動皮帶輪10轉動,皮帶輪10連接離心式風機9,負責清選作業,脫殼滾筒5由機殼8包裹。通過風機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小型育種用花生脫殼機,包括機架、電機、進料機構、脫殼機構、出料機構及清選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脫殼機構包括機殼、三格喂料斗、同軸并列設置的三個回轉半徑不同的脫殼滾筒、三個柵隙不同的凹板篩、驅動電機及傳動機構,三個脫殼滾筒間隔相等,相鄰脫殼滾筒間設置隔板間隔,對應每個脫殼滾筒下方設置相應的凹板篩;所述出料機構置于機架上的凹板篩下方,驅動電機通過傳動機構連接滾筒轉軸,清選機構的吸風口設置在出料機構末端。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小型育種用花生脫殼機,包括機架、電機、進料機構、脫殼機構、出料機構及清選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脫殼機構包括機殼、三格喂料斗、同軸并列設置的三個回轉半徑不同的脫殼滾筒、三個柵隙不同的凹板篩、驅動電機及傳動機構,三個脫殼滾筒間隔相等,相鄰脫殼滾筒間設置隔板間隔,對應每個脫殼滾筒下方設置相應的凹板篩;所述出料機構置于機架上的凹板篩下方,驅動電機通過傳動機構連接滾筒轉軸,清選機構的吸風口設置在出料機構末端。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小型育種用花生脫殼機,其特征在于:所述脫殼滾筒是在轉軸上安裝兩個連接盤,沿兩個連接盤圓周上設置多個脫殼打板構成,所述脫殼打板由扁平板和連接在其上的兩個連接臂構成;所述脫殼滾筒連接盤上沿其徑向均勻設置多列孔,脫殼打板通過連接臂調節安裝于多列孔上。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小型育種用花生脫殼機,其特征在于:所述脫殼滾筒上的脫殼打板端部表面上設置有摩擦片。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小型育種用花生脫殼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片與脫殼打板端部表面的...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高連興,回子健,董華山,陳中玉,劉志俠,
申請(專利權)人:沈陽農業大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遼寧;2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