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具有端子的電線(1),其中,通過模具成型而形成樹脂部(4),該樹脂部覆蓋導體連接到的端子(3)的導體露出部。端子(3)的要由樹脂部(4)覆蓋的部分至少設置有槽部(16),在模具成型樹脂部(4)之后,該槽部(16)防止樹脂部(4)在模具的移除方向上從端子(3)分離。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具有端子的電線。
技術介紹
傳統地,在汽車、家用電子設施等中,使用信號線和電源線,其中,具有由銅材料制成的芯線的電線連接到也由銅材料制成的端子。另一方面,在汽車工業中,鑒于對環境的影響,通過使得車輛更輕而增加燃油效率是重要的事情。由此,現今將注意力集中在使用比銅重量輕的鋁或者鋁合金(后文中,簡稱為“鋁”)作為芯線的材料的電線。然而,鋁易于在存在水或銅離子的情況下電解腐蝕。即,存在水進入鋁芯線與銅端子的連接部的問題。鑒于此,已經提出了端子裝接電線,其通過利用樹脂覆蓋鋁芯線與銅端子的連接部而防止電腐蝕的產生(參見專利文獻1)。在專利文獻1中公開的端子裝接電線中,端子壓接到導體部上,該導體部通過移除在被覆電線的端部處覆蓋的絕緣體而露出。該端子裝接電線設置在例如由上模和下模構成的成型模具中,并且樹脂注射到形成在成型模具中的腔體內。結果,在導體與端子的連接部處,導體露出部由樹脂覆蓋。由于樹脂的硬化而形成樹脂部。引用列表專利文獻專利文獻1:JP-A-2001-167821
技術實現思路
技術問題根據在前述
技術介紹
中的具有端子的電線,為了防止電解腐蝕的發生,需要使樹脂部與端子進行緊密接觸。然而,當在樹脂部的成型期間樹脂部與端子的緊密接觸力太強時,樹脂部可能不附著到端子側,而是附著到成型模具側,從而使得難以生產。由此,需要將樹脂部與端子之間的緊密接觸力減弱到某種程度。在樹脂部與端子之間的緊密接觸力減弱的情況下,然而存在自相矛盾的問題,當外力作用在樹脂部上時,樹脂部可能從端子分離。特別地,當在模制樹脂部之后將模具從具有端子的電線移除時,存在樹脂部可能在模具的移除方向上從端子分離的問題。即,前述
技術介紹
缺乏解決前述問題的方案。因此鑒于以上情況而實現了本專利技術。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具有端子的電線,其中,能夠防止樹脂部從端子分離。解決問題的方案通過以下構造而實現了本專利技術的前述目的。(1)一種具有端子的電線,其中,由模具模制的樹脂部覆蓋導體連接到的端子的導體露出部,其中,至少分離防止部設置在所述端子的覆蓋有所述樹脂部的部分處,使得在利用所述模具模制所述樹脂部之后,所述分離防止部防止所述樹脂部在所述模具的移除方向上從所述端子分離。根據具有前述構造(1)的具有端子的電線,分離防止部設置在端子的覆蓋有樹脂部的部分處。因此,當外力作用在樹脂部上時,分離防止部能夠抵抗趨于從端子分離的樹脂部。(2)根據前述構造(1)所述的具有端子的電線,其中,所述分離防止部設置在所述端子的由所述樹脂部覆蓋的部分處的側壁或者底壁中。根據具有前述構造(2)的具有端子的電線,分離防止部設置在側壁或者底壁中,該側壁在模具的移除方向上直立地設置,該底壁與模具的移除方向垂直地形成。因此,當外力作用在樹脂部上時,分離防止部能夠滿意地抵抗趨于從端子分離的樹脂部。(3)根據前述構造(2)所述的具有端子的電線,其中,所述分離防止部包括槽部或者突出部,該槽部或者突出部形成為具有在所述模具的所述移除方向上的寬度,并且在與所述模具的所述移除方向交叉的方向上比所述寬度長。根據具有前述構造(3)的具有端子的電線,槽部設置為分離防止部,樹脂進入槽部,使得樹脂部形成在槽部內部。另外,當突出部設置為分離防止部時,樹脂部形成為好像突出部被置于樹脂部的部分之間。以這種方式,樹脂部鉤掛到槽部或者突出部。因此,即使當外力作用在樹脂部上時,也能夠防止樹脂部從端子分離。另外,槽部或者突出部設置為具有在模具的移除方向上的寬度,并且在與模具的移除方向交叉的方向上比該寬度長。以這種方式,與槽部或突出部設置為具有在模具的移除方向上的長度以及在與模具的移除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的寬度,且該長度比該寬度長的情況相比,在槽部或突出部中,鉤掛趨于在模具的移除方向上分離的樹脂部的部分更寬。因此,槽部或者突出部能夠滿意地抵抗趨于在模具的移除方向上從端子分離的樹脂部。(4)根據前述構造(2)所述的具有端子的電線,其中,所述分離防止部包括彎曲部,該彎曲部通過使所述側壁的前端向內彎曲而形成。根據具有前述構造(4)的具有端子的電線,通過將側壁的前端向內彎曲而形成的彎曲部設置為分離防止部。因此,當形成樹脂部時,樹脂也存在于彎曲部的下側上。以這種方式,樹脂部鉤掛到彎曲部。因此,即使當外力作用在樹脂部上時,也能夠防止樹脂部從端子分離。另外,彎曲部是被設置為好像彎曲部覆蓋存在于端子內部的樹脂。以這種方式,彎曲部充當樹脂部鉤掛的部分,該樹脂部趨于在模具的移除方向上從端子。因此,彎曲部能夠滿意地抵抗趨于在模具的移除方向上從端子分離的樹脂部。(5)根據前述構造(2)所述的具有端子的電線,其中,所述分離防止部具有開口部,該開口部在所述側壁中鉆孔并且形成。根據具有前述構造(5)的具有端子的電線,在側壁中鉆孔且形成的開口部設置為分離防止部。因此,當形成樹脂部時,樹脂也存在于開口部的內部。以這種方式,樹脂部鉤掛到開口部。因此,即使當外力作用在樹脂部上時,也能夠防止樹脂部從端子分離。另外,開口部設置于在模具的移除方向上直立設置的側壁中。因此,開口部能夠滿意地抵抗樹脂部,該樹脂部趨于在模具的移除方向上從端子分離。另外,根據前述構造(5),能夠通過僅在側壁中鉆孔和形成開口部而設置分離防止部。(6)根據前述構造(2)所述的具有端子的電線,其中,所述分離防止部具有開口部,該開口部在所述底壁中鉆孔并且形成;并且其中,所述樹脂部形成為進入所述開口部,并且形成為覆蓋所述底壁的外面。根據具有前述構造(6)的具有端子的電線,在底壁中鉆孔且形成的開口部設置為分離防止部。因此,樹脂部形成為強力地進入開口部,并且還形成為覆蓋底壁的外面。以這種方式,樹脂部覆蓋底壁的內面,并且強力地進入開口部,以進一步覆蓋底壁的外面。利用該布置,樹脂部形成為好像底壁被置于覆蓋底壁的內面的樹脂部與覆蓋底壁的外面的樹脂部之間,結果樹脂部鉤掛到底壁。因此,樹脂部鉤掛到底壁,使得即使當外力作用樹脂部上時,也能夠防止樹脂部從端子分離。另外,根據前述構造(6),能夠通過僅在底壁中鉆孔和形成開口部而設置分離防止部。(7)根據前述構造(6)所述的具有端子的電線,其中,鎖定部形成為拱形狀,從而連結到所述開口部的相對端。根據具有前述構造(7)的具有端子的電線,其中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具有端子的電線,其中,由模具模制的樹脂部覆蓋導體所連接到的端子的導體露出部,其中,分離防止部至少設置在所述端子的覆蓋有所述樹脂部的部分,使得在利用所述模具模制所述樹脂部之后,所述分離防止部防止所述樹脂部在所述模具的移除方向上從所述端子分離。
【技術特征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2013.11.13 JP 2013-2347271.一種具有端子的電線,其中,由模具模制的樹脂部覆蓋導體所
連接到的端子的導體露出部,
其中,分離防止部至少設置在所述端子的覆蓋有所述樹脂部的部
分,使得在利用所述模具模制所述樹脂部之后,所述分離防止部防止
所述樹脂部在所述模具的移除方向上從所述端子分離。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端子的電線,其中,
所述分離防止部設置在所述端子的由所述樹脂部覆蓋的部分的側
壁或者底壁。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端子的電線,其中,
所述分離防止部包括槽部或者突出部,該槽部或者突出部形成為
在與所述模具的所述移除方向交叉的方向上比在所述模具的所述移除
方向上的寬度長...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佐藤慶,青木泰史,中島隆人,小林浩,多賀大泰,
申請(專利權)人:矢崎總業株式會社,豐田自動車株式會社,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日本;JP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