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汽車變速箱換檔擺桿球頭厚度檢測機構,在定位軸的后側設置第一支撐座,該第一支撐座由豎段和橫段組成,豎段的底端與橫段的中部連為一體,在第一支撐座的豎段中固定嵌裝襯套,襯套中穿設定位插銷,定位插銷為前小后大的三段式圓柱結構;在定位軸的右側設置第二支撐座,該第二支撐座固定于底板上,在第二支撐座中穿設測量軸,測量軸能在左右方向移動,且測量軸的左端一體形成有上下兩個測量塊,這兩個測量塊平行并對稱布置,兩個測量塊之間形成檢測口。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結構簡單、緊湊,實施容易,零部件少,組裝便捷;不僅可以檢測換檔擺桿球頭的厚度,而且還能檢測球頭位置是否符合要求,能夠確保換檔擺桿滿足一致性生產的要求。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汽車變速箱換檔擺桿球頭厚度檢測機構,用于檢測汽車換檔擺桿球頭的厚度。
技術介紹
換檔擺桿是汽車變速箱上的重要部件。現有的換檔擺桿一般為鋼質鍛造件,由軸套、球頭、支腳和波形面組成,軸套通過其中心的軸孔套裝于軸上,在軸套的中部沿徑向對稱開設有銷孔,子母銷穿設在銷孔中,使軸套與軸相固定。目前各生產廠家還沒有專門針對換檔擺桿球頭的厚度進行檢測,容易造成產品質量控制不嚴,并影響換檔擺桿的裝配精度,難以滿足一致性生產的要求。因此,設計一套量具來專門檢測換檔擺桿球頭厚度是非常必要的。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能準確檢測汽車換檔擺桿球頭厚度的機構。本技術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汽車變速箱換檔擺桿球頭厚度檢測機構,其特征在于:在底板(1)上設置定位軸(2),該定位軸(2)垂直于底板(1),定位軸(2)的下端與底板(1)相固定,在定位軸(2)的上部沿徑向開設有定位孔(2a),定位孔(2a)將定位軸(2)的前后表面貫通;在所述定位軸(2)的后側設置第一支撐座(3),該第一支撐座(3)由豎段和橫段組成,豎段的底端與橫段的中部連為一體,橫段的左右兩端通過螺栓與底板(1)固定連接,在第一支撐座(3)的豎段中固定嵌裝襯套(4),所述襯套(4)中穿設定位插銷(5),定位插銷(5)為前小后大的三段式圓柱結構,定位插銷(5)的中段與襯套(4)滑動配合,且定位插銷(5)的前端能夠穿過所述定位孔(2a);在所述定位軸(2)的右側設置第二支撐座(6),該第二支撐座(6)固定于底板(1)上,在第二支撐座(6)中穿設測量軸(7),測量軸(7)能在左右方向移動,且測量軸(7)的左端一體形成有上下兩個測量塊(7a),這兩個測量塊(7a)平行并對稱布置,兩個測量塊(7a)之間形成檢測口(7b)。采用以上技術方案,當需要檢測汽車換檔擺桿球頭厚度時,先將換檔擺桿移動至底板的上方,使軸套上的軸孔對準定位軸,而球頭朝向右方,接著將換檔擺桿向下移動,使定位軸穿過軸套上的軸孔,而軸套上的銷孔正對定位軸上的定位孔,然后從后往前推動定位插銷,使定位插銷的前端穿過軸套上的銷孔以及定位軸上的定位孔,將換檔擺桿定位在定位軸上,最后操縱測量軸向左移動,若兩個測量塊之間形成的檢測口正好將球頭卡入,則換檔擺桿球頭的厚度符合要求。同時,通過目測觀察,可以判斷球頭相對于銷孔的位置是否符合要求。本技術不僅結構簡單,零部件少,組裝容易,成本低;而且檢測操作簡便、省力,檢測工序少,檢測結果準確、可靠,檢測效率高。第一支撐座由豎段和橫段組成,造型簡單,在底板上支撐的穩固性好;定位插銷為前小后大的三段式圓柱結構,在節約材料、便于操控的同時,結構強度好,不會發生變形或損壞。所述定位軸的下端伸入底板中,兩者緊配合,定位軸的頂面與圓周面之間通過錐面過渡。以上結構一方面定位軸在底板上安裝牢靠,穩定性好;另一方面,定位軸上端的錐面起導向的作用,有利于換檔擺桿套裝在定位軸上。為了便于操作,并防止發生手滑,在所述測量軸的右端設有手柄,所述手柄的左端與測量軸螺紋連接,手柄其余部分的圓周面上設有滾花。有益效果:本技術構思新穎,結構簡單、緊湊,零部件少,組裝便捷;不僅可以檢測換檔擺桿球頭的厚度,而且還能檢測球頭位置是否符合要求,檢測操作簡便、快捷、省力,檢測結果準確、可靠,檢測效率高,能夠確保換檔擺桿滿足一致性生產的要求。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的俯視圖。圖3為換檔擺桿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圖3的俯視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說明:如圖1、圖2所示,本技術由底板1、定位軸2、第一支撐座3、襯套4、定位插銷5、第二支撐座6、測量軸7和手柄8等構成。其中,底板1為矩形平板結構,在底板1上設置定位軸2,該定位軸2垂直于底板1,定位軸2的下端伸入底板1中,兩者緊配合固定,定位軸2的頂面與圓周面之間通過錐面過渡。在定位軸2的上部沿徑向開設有定位孔2a,定位孔2a將定位軸2的前后表面貫通。如圖1、圖2所示,在定位軸2的后側設置第一支撐座3,該第一支撐座3由豎段和橫段組成,豎段的底端與橫段的中部連為一體,橫段的左右兩端通過螺栓與底板1固定連接。在第一支撐座3的豎段中固定嵌裝襯套4,襯套4的前后端面與第一支撐座3的對應端面平齊。在襯套4中穿設定位插銷5,定位插銷5為前小后大的三段式圓柱結構,定位插銷5的中段與襯套4滑動配合,定位插銷5和定位軸2上的定位孔2a位于同一高度上,且定位插銷5的前端能夠穿過定位孔2a。如圖1、圖2所示,在定位軸2的右側設置第二支撐座6,該第二支撐座6固定于底板1上。在第二支撐座6中穿設測量軸7,測量軸7與定位插銷5垂直,測量軸7和定位軸2上的定位孔2a位于同一高度上,測量軸7能在左右方向移動。在測量軸7的左端一體形成有上下兩個測量塊7a,這兩個測量塊7a平行并對稱布置,兩個測量塊7a之間形成檢測口7b。在測量軸7的右端設有手柄8,手柄8的左端與測量軸7螺紋連接,手柄8其余部分的圓周面上設有滾花。本技術的檢測方法如下:如圖3、圖4并結合圖1、圖2所示,換檔擺桿為鋼質鍛造件,由軸套9、球頭10、支腳11和波形面12組成,軸套9的中心孔為軸孔9a,在軸套9的中部沿徑向對稱開設有銷孔9b。當需要檢測汽車換檔擺桿球頭厚度時:1)先將換檔擺桿移動至底板1的上方,使軸套9上的軸孔9a對準定位軸2,而球頭10朝向右方;2)接著將換檔擺桿向下移動,使定位軸2穿過軸套9上的軸孔9a,而軸套9上的銷孔9b正對定位軸2上的定位孔2a;3)然后從后往前推動定位插銷5,使定位插銷5的前端穿過軸套9上的銷孔9b以及定位軸2上的定位孔2a,將換檔擺桿定位在定位軸2上;4)最后操縱測量軸7向左移動,若兩個測量塊7a之間形成的檢測口7b正好將球頭10卡入,則換檔擺桿球頭的厚度符合要求。同時,通過目測觀察,可以判斷球頭10相對于銷孔9b的位置是否符合要求。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汽車變速箱換檔擺桿球頭厚度檢測機構,其特征在于:在底板(1)上設置定位軸(2),該定位軸(2)垂直于底板(1),定位軸(2)的下端與底板(1)相固定,在定位軸(2)的上部沿徑向開設有定位孔(2a),定位孔(2a)將定位軸(2)的前后表面貫通;在所述定位軸(2)的后側設置第一支撐座(3),該第一支撐座(3)由豎段和橫段組成,豎段的底端與橫段的中部連為一體,橫段的左右兩端通過螺栓與底板(1)固定連接,在第一支撐座(3)的豎段中固定嵌裝襯套(4),所述襯套(4)中穿設定位插銷(5),定位插銷(5)為前小后大的三段式圓柱結構,定位插銷(5)的中段與襯套(4)滑動配合,且定位插銷(5)的前端能夠穿過所述定位孔(2a);在所述定位軸(2)的右側設置第二支撐座(6),該第二支撐座(6)固定于底板(1)上,在第二支撐座(6)中穿設測量軸(7),測量軸(7)能在左右方向移動,且測量軸(7)的左端一體形成有上下兩個測量塊(7a),這兩個測量塊(7a)平行并對稱布置,兩個測量塊(7a)之間形成檢測口(7b)。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汽車變速箱換檔擺桿球頭厚度檢測機構,其特征在于:在底板(1)上設置定位軸(2),該定位軸(2)垂直于底板(1),定位軸(2)的下端與底板(1)相固定,在定位軸(2)的上部沿徑向開設有定位孔(2a),定位孔(2a)將定位軸(2)的前后表面貫通;在所述定位軸(2)的后側設置第一支撐座(3),該第一支撐座(3)由豎段和橫段組成,豎段的底端與橫段的中部連為一體,橫段的左右兩端通過螺栓與底板(1)固定連接,在第一支撐座(3)的豎段中固定嵌裝襯套(4),所述襯套(4)中穿設定位插銷(5),定位插銷(5)為前小后大的三段式圓柱結構,定位插銷(5)的中段與襯套(4)滑動配合,且定位插銷(5)的前端能夠穿過所述定位孔(2a);在所述定位軸...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絮起,
申請(專利權)人:重慶穎泉標準件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重慶;50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