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o6k0g"></ul>
    <ul id="o6k0g"></ul>

    外掛式防護裝置制造方法及圖紙

    技術編號:15097672 閱讀:1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8 00:14
    一種外掛式防護裝置包括防護主體及設置于防護主體底部的支撐架,支撐架包括第一支撐桿及第二支撐桿,第一支撐桿包括第一連接端及與第一連接端相對的第一支撐端,第二支撐桿包括第二連接端及與第二連接端相對的第二支撐端;第一連接端與第二連接端可轉(zhuǎn)動地連接,第一支撐端與第二支撐端以第一連接端和第二連接端的連接點為軸可展開或可折疊地設置于防護主體上。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中外掛式防護裝置中設置于防護主體上的支撐架在使用時可以展開,且在使用完畢或存儲運輸過程中可以折疊,從而有利于轉(zhuǎn)運和存儲,節(jié)省了安裝和存放空間;同時因支撐架折疊與拆卸后與防護主體呈一體化,不容易丟失零部件。

    External protective device

    A plug-in type protective device comprises a supporting frame arranged on the door body and the door at the bottom of the main body, the supporting frame comprises a first supporting rod and two support rods, first supporting rod comprises a first connecting end and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supporting end relative with the first, the second supporting rod comprises second connecting end and the second connecting end opposite second support end; the first connecting end and the connection terminal second is rotatably connected, the first end and the second end support support with the first connecting end and the second connecting end of the connection point for the shaft can be unfolded or folded and arranged on the door body. The utility model and hanging type protective device arranged on the door body support frame in use can be expanded, and finished in the use or storage in the process of transportation can be folded, so as to facilitate the transport and storage, saving installation and storage space; at the same time for the support of folding and disassembling and protection after the main body is not integration. Easy to lose parts.

    【技術實現(xiàn)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建筑
    ,具體涉及一種外掛式防護裝置。
    技術介紹
    對于裝配式建筑而言,通常由于不允許在預制外墻上重新開洞,因此采用傳統(tǒng)的現(xiàn)場搭設腳手架作為外防護的方法不可行。為防止工人在無外防護的情況下工作,一般采用工具式的外防護掛架作為防護安全措施?,F(xiàn)常見的工具式的外防護掛架一般可分為以下兩種:1.整體式,該形式的外防護掛架安裝拆卸較方便,但往往結(jié)構(gòu)尺寸大,存儲和轉(zhuǎn)運效率低下;2.組裝式,該形式的外防護掛架可以分成若干部件存儲和轉(zhuǎn)運,但由于部件多,且需在工地現(xiàn)場組裝,占用施工場地,存儲和轉(zhuǎn)運容易發(fā)生缺失的情況。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種安裝拆卸簡便且便于轉(zhuǎn)運和存儲的外掛式防護裝置。一種外掛式防護裝置包括防護主體及設置于所述防護主體底部的支撐架,所述支撐架包括第一支撐桿及第二支撐桿,所述第一支撐桿與所述第二支撐桿可相互展開地支撐于所述防護主體的底部,且還可折疊地收攏于所述防護主體的底部。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撐桿包括第一連接端及與所述第一連接端相對的第一支撐端,所述第二支撐桿包括第二連接端及與所述第二連接端相對的第二支撐端;所述第一支撐端與所述第二支撐端可轉(zhuǎn)動地連接于所述防護主體上,第一連接端與所述第二連接端相互可拆卸地連接,并分別以所述第一支撐端與所述防護主體的連接處及所述第二支撐端與所述防護主體的連接處為支點相對所述防護主體展開或折疊。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撐桿包括第一連接端及與所述第一連接端相對的第一支撐端,所述第二支撐桿包括第二連接端及與所述第二連接端相對的第二支撐端;所述第一連接端與所述第二連接端可轉(zhuǎn)動地連接,所述第一支撐端可轉(zhuǎn)動地連接于所述防護主體上,所述第二支撐端可拆卸地連接于所述防護主體上,并以所述第一連接端和所述第二連接端的連接點為軸相對所述第一支撐桿展開或折疊。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支撐架包括固定桿,所述固定桿設置于所述防護主體的底部,所述第二支撐桿可拆卸地設置于所述固定桿上并以所述第一連接端和所述第二連接端的連接點為軸相對所述第一支撐桿展開或折疊,所述第一支撐桿以其與所述固定桿的連接處為軸帶動所述第二支撐桿相對所述固定桿展開或折疊。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撐桿面向所述第二支撐桿的表面設置有用于收容所述第二支撐桿的第一容置槽,所述固定桿面向所述第一支撐桿的表面設置有用于收容所述第一支撐桿的第二容置槽。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支撐架包括卡固件,所述卡固件設置于所述固定桿的一端且其背向所述固定桿的表面形成有卡固面,所述卡固面上沿縱向開設有卡設孔。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支撐架包括支撐件,所述第一連接端與所述第二連接端鉸接于所述支撐件上,所述支撐件的一端形成支撐面,所述支撐面在所述支撐架展開時與所述卡固面位于同一平面內(nèi)。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支撐件相對所述支撐面的一端形成安放面,所述安放面在所述支撐架折疊時與所述固定桿設置有第二容置槽的表面位于同一平面內(nèi)。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撐桿、所述第二支撐桿以及所述固定桿上均設置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在所述第一支撐桿、所述第二支撐桿以及所述固定桿折疊時相互連通。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防護主體包括防護平臺以及護欄,所述防護平臺相對的兩側(cè)設置有吊耳所述護欄可轉(zhuǎn)動且可拆卸地設置于所述防護平臺上。本技術中外掛式防護裝置中設置于防護主體上的支撐架在使用時可以展開,且在使用完畢或存儲運輸過程中可以折疊,從而有利于轉(zhuǎn)運和存儲,節(jié)省了安裝和存放空間;同時因支撐架折疊與拆卸后與防護主體呈一體化,不容易丟失零部件。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實施例中外掛式防護裝置與預制構(gòu)件配合的使用狀態(tài)示意圖;圖2為圖1所示外掛式防護裝置中防護主體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圖3為圖2所示防護主體中I部分的放大圖;圖4為圖1所示外掛式防護裝置中支撐架展開狀態(tài)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圖5為圖1所示外掛式防護裝置中支撐架折疊狀態(tài)時第一方向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圖6為圖1所示外掛式防護裝置中支撐架折疊狀態(tài)時第二方向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圖7為圖1所示外掛式防護裝置展開時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圖8為圖7所示外掛式防護裝置待與預埋件配合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圖9為圖7所示外掛式防護裝置與預埋件配合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圖10為圖1外掛式防護裝置折疊時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為了便于理解本技術,下面將參照相關附圖對本技術進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圖中給出了本技術的較佳的實施例。但是,本技術可以以許多不同的形式來實現(xiàn),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實施例。相反地,提供這些實施例的目的是使對本技術的公開內(nèi)容的理解更加透徹全面。需要說明的是,當元件被稱為“固定于”另一個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個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當一個元件被認為是“連接”另一個元件,它可以是直接連接到另一個元件或者可能同時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術語“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類似的表述只是為了說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義,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術和科學術語與屬于本技術的
    的技術人員通常理解的含義相同。本文中在本技術的說明書中所使用的術語只是為了描述具體的實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術。本文所使用的術語“及/或”包括一個或多個相關的所列項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組合。請參看圖1,本技術實施例中外掛式防護裝置100安裝于預制構(gòu)件200上,其包括防護主體10及支撐架30。支撐架30可折疊地設置于防護主體10的底部,用以在使用時展開以支撐防護主體10,并在使用完畢時折疊于防護主體10上,便于整個外掛式防護裝置100的轉(zhuǎn)運和存儲。在本具體實施例中,預制構(gòu)件200為建筑外墻,其內(nèi)預埋有用于固定支撐架30的預埋件201(請參看圖8)??梢岳斫獾?,在其它一些實施例中,預制構(gòu)件200亦可為其它需要搭設支撐架30的建筑結(jié)構(gòu),在此不作限定。具體地,請參看圖2與圖3,防護主體10包括防護平臺11及設置于防護平臺11上的護欄13。其中,防護平臺11大體呈長方形板狀,其通過支撐架30垂直搭設于預制構(gòu)件200上,以為工作人員提供工作平臺。護欄13設置于防護平臺11延長方向的一側(cè),起臨邊防護。在本具體實施例中,防護平臺11由型鋼焊接而成,且表面還焊接有花紋鋼板,作為人行通道。同時,防護平臺11相對的兩側(cè)設置有吊耳112,便于整個外掛式防護裝置100的吊運。防護平臺11與護欄13連接的一端設置有用于安裝護欄13的安裝座110,護欄13由若干立桿130焊接而成,且每根立桿130通過固定螺栓132可折疊地連接于安裝座110上。其中,為了加強護欄13與安裝座110之間的連接,每根立桿130均采用上下兩組固定螺栓132固定于安裝座110上。請參看圖4,支撐架30包括第一支撐桿31及第二支撐桿33。其中,第一支撐桿31包括第一連接端310及與第一連接端310相對的第一支撐端312。第二支撐桿33包括第二連接端330及與第二連接端330相對的第二支撐端332。其中,在本具體實施例中,第一連接端310與第二連接端330可轉(zhuǎn)動地連接,第一支撐端312可轉(zhuǎn)動地連接于防護主體10上,第二支撐端332可拆卸地連接于防護主體10,并可在外力作用下以第一連接端310和第二連接端330的連接點為軸相對第一支撐桿31展開或折疊。當支撐架30相對防本文檔來自技高網(wǎng)
    ...
    外掛式防護裝置

    【技術保護點】
    一種外掛式防護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防護主體(10)及設置于所述防護主體(10)底部的支撐架(30),所述支撐架(30)包括第一支撐桿(31)及第二支撐桿(33),所述第一支撐桿(31)與所述第二支撐桿(33)可相互展開地支撐于所述防護主體(10)的底部,且還可折疊地收攏于所述防護主體(10)的底部。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外掛式防護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防護主體(10)及設置于所述防護主體(10)底部的支撐架(30),所述支撐架(30)包括第一支撐桿(31)及第二支撐桿(33),所述第一支撐桿(31)與所述第二支撐桿(33)可相互展開地支撐于所述防護主體(10)的底部,且還可折疊地收攏于所述防護主體(10)的底部。2.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外掛式防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撐桿(31)包括第一連接端(310)及與所述第一連接端(310)相對的第一支撐端(312),所述第二支撐桿(33)包括第二連接端(330)及與所述第二連接端(330)相對的第二支撐端(332);所述第一支撐端(312)與所述第二支撐端(332)可轉(zhuǎn)動地連接于所述防護主體(10)上,第一連接端(310)與所述第二連接端(330)相互可拆卸地連接,并分別以所述第一支撐端(312)與所述防護主體(10)的連接處及所述第二支撐端(332)與所述防護主體(10)的連接處為支點相對所述防護主體(10)展開或折疊。3.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外掛式防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撐桿(31)包括第一連接端(310)及與所述第一連接端(310)相對的第一支撐端(312),所述第二支撐桿(33)包括第二連接端(330)及與所述第二連接端(330)相對的第二支撐端(332);所述第一連接端(310)與所述第二連接端(330)可轉(zhuǎn)動地連接,所述第一支撐端(312)可轉(zhuǎn)動地連接于所述防護主體(10)上,所述第二支撐端(332)可拆卸地連接于所述防護主體(10)上,并以所述第一連接端(310)和所述第二連接端(330)的連接點為軸相對所述第一支撐桿(31)展開或折疊。4.如權(quán)利要求3所述的外掛式防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架(30)包括固定桿(35),所述固定桿(35)設置于所述防護主體(10)的底部,所述第二支撐桿(33)可拆卸地設置于所述固定桿(35)上并以所述第一連接端(310)和所述第二連接端(330)的連接點為軸...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毛快,
    申請(專利權(quán))人:中民筑友科技投資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湖南;43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評論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精品无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 |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观看不卡| 亚洲看片无码在线视频| 成人免费无码大片A毛片抽搐| 国产精品无码DVD在线观看| 日韩免费无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在线| 亚洲中文久久精品无码| 无码人妻丰满熟妇区BBBBXXXX |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欧洲AV无码网站|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久久|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无码| 中文字幕无码无码专区| 人妻无码一区二区视频| 日韩精品无码区免费专区 |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久久午夜无码免费| 国产精品成人无码久久久| 亚洲综合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ⅴ无码大片在线看|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九九| 亚洲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不卡| 国产av永久无码天堂影院| 国产亚洲?V无码?V男人的天堂| 日韩aⅴ人妻无码一区二区| 亚洲AV无码片一区二区三区| 97碰碰碰人妻视频无码| 无码av最新无码av专区| 少妇人妻偷人精品无码视频| 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果冻不卡| 亚洲午夜无码AV毛片久久| 亚洲成a人无码亚洲成av无码| 久久久久无码专区亚洲av| 69成人免费视频无码专区| 久久久久无码精品国产app| 久久亚洲中文无码咪咪爱| 无码一区18禁3D| 国产精品无码AV天天爽播放器 | 无码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孕妇| 亚洲欧洲国产综合AV无码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