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復合材料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凈醛抗菌三聚氰胺浸漬紙復合材料制造方法。一種凈醛抗菌三聚氰胺浸漬紙復合材料制造方法,制備方法分為:步驟一:制備納米硅鈦自潔劑;步驟二:制備凈醛抗菌三聚氰胺樹脂;步驟三:制備凈醛抗菌三聚氰胺樹脂浸漬紙;步驟四:制備凈醛抗菌木質復合材料。這種凈醛抗菌三聚氰胺浸漬紙復合材料制造方法制得的成品,甲醛去除率24小時內達到60-85%,抗菌效果達到90-99.99%,保證凈醛和抗菌因子長期穩定地粘附在木質復合材料表面,獲得持續有效的凈醛和抗菌功能,本發明專利技術方法制作工藝簡單,適合工業化生產。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復合材料
,尤其是一種凈醛抗菌三聚氰胺浸漬紙復合材料制造方法。
技術介紹
目前,我國的人造板產品90%以上是用脲醛樹脂膠制造的。由于制膠和制板工藝以及板材使用環境條件的原因,用脲醛膠制造的人造板產品存在著殘余游離甲醛并向外界釋放的問題,而且這種甲醛釋放存在著長期性、頑固性和反復性。甲醛作為一種重要的工業原料在化工、醫藥、炸藥等方面得到廣泛的應用。但是,甲醛是一種有特殊氣味的氣體,對人體視覺系統及呼吸系統粘膜具有強烈的刺激作用,長期處于高濃度甲醛空氣中,會對人的皮膚、心臟及神經系統等產生危害。為此,世界各國都對人造板的甲醛釋放作出了嚴格的限制和規定,只有達到E1級標準要求(即甲醛釋放量穿孔值小于8mg/100g或氣候箱測試值小于0.12mg/m3)的產品才能用于室內裝修,而且要求用木質材料裝修后室內空氣中甲醛含量必須小于0.1ppm。由于受制造工藝和技術水平的限制,產品甲醛釋放的問題在產品制造和使用過程中一直是一個困擾我國人造板企業的重要難題,主要表現在:脲醛樹脂膠粘劑中的游離甲醛含量偏高;人造板生產環境中游離甲醛濃度嚴重超標;人造板產品成品中殘余的游離甲醛含量超標;使用人造板產品的室內環境空氣中甲醛含量超標。人造板產品的甲醛釋放量的超標嚴重影響了消費者的健康,阻礙了產品的出口,削弱了產品的市場競爭能力。如何控制人造板產品的甲醛釋放是擺在木材工業界科研人員面前迫切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根據資料調查,目前國內外降低人造板甲醛釋放量的途徑主要有三條:1、從膠粘劑入手:包括降低甲醛與尿素的摩爾比、改進制膠工藝(如分批投入尿素)、控制膠粘劑合成條件(如括pH值、溫度、反應時間等)、添加甲醛捕捉劑(如在拌膠時加入三聚氰胺、苯酚、尿素等能與游離甲醛反應的物質)、優選固化劑以及改進固化劑用量等;2、從生產工藝入手:包括選擇木材材種、優選施膠量、改進拌膠系統、控制木材單元施膠后含水率、優化板坯結構和熱壓工藝(包括熱壓溫度和熱壓時間)以及改進冷卻措施等;3、從后期處理入手:包括對板材進行熱處理、氨處理、尿素溶液噴灑處理、真空抽吸處理、用不含甲醛的涂料飾面、用含甲醛捕捉劑的涂料處理、貼面封閉處理以及改善板材使用環境條件等。上述措施大部分在工業化生產得到了應用,并取得了一定效果。然而,由于甲醛釋放是一個長期、緩慢和反復的過程,隨著木質復合材料使用時間的延長,板材中的膠粘劑老化降解,產生的甲醛會源源不斷地向外界釋放。上述這些降低甲醛釋放量的方法存在著一個共同的缺陷:即只能暫時地降低木質復合材料的游離甲醛釋放量,而不能控制材料在長期使用過程中游離甲醛的緩慢反復釋放。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克服現有的復合板材不能滿足使用需求的不足,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凈醛抗菌三聚氰胺浸漬紙復合材料制造方法。本專利技術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凈醛抗菌三聚氰胺浸漬紙復合材料制造方法,其特征是,制備方法分為:步驟一:制備納米硅鈦自潔劑;步驟二:制備凈醛抗菌三聚氰胺樹脂;步驟三:制備凈醛抗菌三聚氰胺樹脂浸漬紙;步驟四:制備凈醛抗菌木質復合材料;根據本專利技術的另一個實施例,進一步包括,所述步驟一中各組分的質量百分比為:a、三聚氰胺30%-40%,b、甲醛20%-50%,c、二乙二醇1%-5%,d、納米銀1%-5%,e、蛋白石1%-10%,f、納米二氧化鈦1%-10%,g、分散劑1%-10%,h、水10%-30%,i、余量為氫氧化納;按此比例將原料依次投入反應釜中,攪拌混合升溫至40-60℃,經高壓噴霧分散器,將溶液輸送到高速研磨分散器中,以2000-5000轉高速研磨混合20-40分鐘制成納米硅鈦自潔劑。根據本專利技術的另一個實施例,進一步包括,所述的納米銀粉末粒徑為50-100um,所述的蛋白石粉末粒徑為30-70um,所述的納米二氧化鈦粉末粒徑為3-50nm,所述的分散劑為丙烯酸鈉鹽。根據本專利技術的另一個實施例,進一步包括,所述步驟二中各組分的質量百分比為:a、納米硅鈦自潔劑2%-10%,b、水10%-30%,c、甲醛20%-50%,d、三聚氰胺30%-40%,e、二乙二醇1%-5%,f、己內酰胺1%-10%,g、余量為氫氧化納;步驟二的生產過程為,在反應釜中依次加入配方量水和甲醛,攪拌加入氫氧化納溶液調節pH值至8.5-9.5之間;隨后開始升溫,同時計量加入三聚氰胺,在30-50分鐘內升溫至70-80℃,并保溫20-30分鐘,反應釜內液體變為清澈無色液體,繼續升溫至90-100℃,計量加入納米硅鈦自潔劑,并關氣保溫,保溫時間40-70分鐘,保溫同時加入己內先胺和二乙二醇;檢測水溶比,水溶比為1:2.5時達到反應終點,加入氫氧化納溶液調節pH值至8-8.5之間,開始冷卻,至溫度降至40C°時放料,將反應釜中的成品膠導入儲存罐中存儲,制成凈醛抗菌三聚氰胺樹脂。根據本專利技術的另一個實施例,進一步包括,所述步驟三為將制備完成的凈醛抗菌三聚氰胺樹脂注入到浸漬紙生產線浸膠槽中,再將原紙掛入浸膠生產線,浸漬槽中的凈醛抗菌三聚氰胺樹脂液面在生產過程中應保證高度,需要不斷的補充消耗,浸漬過程中,原紙通過導向輥預濕背面先涂上膠,使紙中的氣泡逸出,然后通過高位輥再進入膠槽,高位輥可調,以延長膠在紙上的滲透時間,從第一膠槽出來,刮掉多余的膠,進入紅外線加熱器,干燥冷卻后進入第二膠槽,第二膠槽凈醛抗菌三聚氰胺樹脂液的溫度需控制在30-60℃,膠紙帶懸浮在空氣中通過干燥機,以免表面留下痕跡,浸漬好的原紙通過冷卻牽引輥出機,剪成規格后制成凈醛抗菌三聚氰胺浸漬紙。根據本專利技術的另一個實施例,進一步包括,所述原紙為單色紙、印花紙、耐磨紙中任意一種。根據本專利技術的另一個實施例,進一步包括,所述步驟四的加工方法為:將熱壓溫度調至120-190℃,熱壓壓力0.6-2.3MPa,將具有凈醛抗菌功能的三聚氰胺浸漬紙與人造板基材組坯后放入熱壓機中,經過25s-10m的熱壓時間,即可制成具有凈醛抗菌功能的木質復合材料。根據本專利技術的另一個實施例,進一步包括,所述的人造板基材包括膠合板、刨花板、中密度纖維板、高密度纖維板、細木工板、指接材、防火板中任意一種。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1)本專利技術制備的凈醛抗菌木質復合材料利用其中納米硅鈦自潔劑的多孔“分子篩”結構物理吸附和光催化降解協效作用,通過捕捉吸附、分解、再吸附分解的過程,使木質復合材料在生產、銷售和使用全過程中能持續長效地發揮凈醛抗菌的功能,產品的甲醛去除率24小時內達到60-85%,抗菌效果達到90-99.99%。(2)本專利技術將凈醛和抗菌因子,即納米銀、蛋白石和納米二氧化鈦先分散于三聚氰胺中,制成納米硅鈦自潔劑,再與三聚氰胺、甲醛等合成制得具有凈醛抗菌功能的三聚氰胺樹脂,而后再用于木質復合材料制備,如此可以保證凈醛和抗菌因子長期穩定地粘附在木質復合材料表面,獲得持續有效的凈醛和抗菌功能。(3)本專利技術方法制作工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凈醛抗菌三聚氰胺浸漬紙復合材料制造方法,其特征是,制備方法分為:步驟一:制備納米硅鈦自潔劑;步驟二:制備凈醛抗菌三聚氰胺樹脂;步驟三:制備凈醛抗菌三聚氰胺樹脂浸漬紙;步驟四:制備凈醛抗菌木質復合材料;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凈醛抗菌三聚氰胺浸漬紙復合材料制造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驟一中各組分的質量百分比為:a、三聚氰胺30%?40%,b、甲醛20%?50%,c、二乙二醇1%?5%,d、納米銀1%?5%,e、蛋白石1%?10%,f、納米二氧化鈦1%?10%,g、分散劑1%?10%,h、水10%?30%,i、余量為氫氧化納;按此比例將原料依次投入反應釜中,攪拌混合升溫至40?60℃,經高壓噴霧分散器,將溶液輸送到高速研磨分散器中,以2000?5000轉高速研磨混合20?40分鐘制成納米硅鈦自潔劑。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凈醛抗菌三聚氰胺浸漬紙復合材料制造方法,其特征是,制備方法分為:
步驟一:制備納米硅鈦自潔劑;
步驟二:制備凈醛抗菌三聚氰胺樹脂;
步驟三:制備凈醛抗菌三聚氰胺樹脂浸漬紙;
步驟四:制備凈醛抗菌木質復合材料;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凈醛抗菌三聚氰胺浸漬紙復合材料制造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驟一中各組分的質量百分比為:
a、三聚氰胺30%-40%,
b、甲醛20%-50%,
c、二乙二醇1%-5%,
d、納米銀1%-5%,
e、蛋白石1%-10%,
f、納米二氧化鈦1%-10%,
g、分散劑1%-10%,
h、水10%-30%,
i、余量為氫氧化納;
按此比例將原料依次投入反應釜中,攪拌混合升溫至40-60℃,經高壓噴霧分散器,將溶液輸送到高速研磨分散器中,以2000-5000轉高速研磨混合20-40分鐘制成納米硅鈦自潔劑。
2.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凈醛抗菌三聚氰胺浸漬紙復合材料制造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納米銀粉末粒徑為50-100um,所述的蛋白石粉末粒徑為30-70um,所述的納米二氧化鈦粉末粒徑為3-50nm,所述的分散劑為丙烯酸鈉鹽。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凈醛抗菌三聚氰胺浸漬紙復合材料制造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驟二中各組分的質量百分比為:
a、納米硅鈦自潔劑2%-10%,
b、水10%-30%,
c、甲醛20%-50%,
d、三聚氰胺30%-40%,
e、二乙二醇1%-5%,
f、己內酰胺1%-10%,
g、余量為氫氧化納;
步驟二的生產過程為,在反應釜中依次加入配方量水和甲醛,攪拌加入氫氧化納溶液調節pH值至8.5-9.5之間;隨后開始升溫,同時計量加入三聚氰胺,在30-50分鐘內升溫至70-80℃,并保溫20-...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田寶國,
申請(專利權)人:江蘇中歐生態環境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江蘇;3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