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壓力鍋
,具體是指一種壓力鍋用泄壓閥及壓力鍋。
技術介紹
在壓力鍋的鍋蓋上,除了限壓閥外,還設置有一些安全裝置,防止限壓閥被堵住后造成爆炸事故發生。這些安全裝置通常為泄壓閥,在限壓閥被堵住后,壓力鍋內的高壓會使泄壓閥處于泄壓狀態,氣體從泄壓閥處排出。目前壓力鍋采用的泄壓閥為天窗泄壓機構,當壓力鍋內的壓力超過一定值時,天窗泄壓機構會快速釋放鍋內氣體,泄壓過程中其密封圈從天窗處被擠出,這種天窗泄壓機構存在泄壓壓力不穩定、泄壓時間不可靠等缺點。為解決上述問題,本領域技術人員設計了一種壓力鍋泄壓閥,其包括閥體和閥蓋,閥體和閥蓋分別設有進氣孔和排氣孔,閥蓋與閥體之間固定設有密封件,密封件開設有通孔,密封件設有可封閉或打開通孔的閥芯。當壓力鍋內的壓力超過一定值時,閥芯下端穿過通孔以打開通孔,鍋內氣體從通孔排出。但長時間使用后,閥芯下端會與密封件黏住,即使鍋內壓力超過一定值,閥芯下端也無法打開通孔,這樣會導致泄壓閥失效,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
技術實現思路
為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本技術提供一種壓力鍋用泄壓閥,其可以實現快速穩定排氣,并具有兩級泄壓功能。本技術還提供一種包括上述壓力鍋用泄壓閥的壓力鍋。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以下技術方案:本技術壓力鍋用泄壓閥,包括閥座、閥芯,所述閥芯包括密封部及與所述密封部連接的閥桿,其特殊之處在于:所述閥座設有貫穿其相對兩 ...
【技術保護點】
一種壓力鍋用泄壓閥,包括閥座(1)、閥芯(2),所述閥芯(2)包括密封部(21)及與所述密封部(21)連接的閥桿(22),其特征在于:所述閥座(1)設有貫穿其相對兩端的臺階通道(3),所述臺階通道(3)內間隔設有第一臺階(31)和第二臺階(32),所述閥座(1)在所述第一臺階(31)與第二臺階(32)之間的部位設有與所述臺階通道(3)連通的排氣孔(11);所述閥芯(2)安裝于所述臺階通道(3),且可沿著所述臺階通道(3)滑動;所述壓力鍋用泄壓閥還包括彈性復位件(4)及彈性密封體(5),所述彈性復位件(4)套設在所述閥桿(22)上,且所述彈性復位件(4)的相對兩端可分別彈性頂抵于所述閥桿(22)的頂端與所述第一臺階(31);所述彈性密封體(5)安裝于所述第二臺階(32),并套設于所述閥桿(22),所述彈性密封體(5)設有供所述閥桿(22)穿過的通孔(51),所述密封部(21)抵頂于所述彈性密封體(5)的底面并密封所述通孔(51);所述密封部(21)在壓力的推動下穿過所述通孔(51),并運動至所述第一臺階(31)和第二臺階(32)之間。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1.一種壓力鍋用泄壓閥,包括閥座(1)、閥芯(2),所述閥芯(2)
包括密封部(21)及與所述密封部(21)連接的閥桿(22),其特征在于:
所述閥座(1)設有貫穿其相對兩端的臺階通道(3),所述臺階通道(3)
內間隔設有第一臺階(31)和第二臺階(32),所述閥座(1)在所述第一
臺階(31)與第二臺階(32)之間的部位設有與所述臺階通道(3)連通的
排氣孔(11);
所述閥芯(2)安裝于所述臺階通道(3),且可沿著所述臺階通道(3)
滑動;
所述壓力鍋用泄壓閥還包括彈性復位件(4)及彈性密封體(5),所述
彈性復位件(4)套設在所述閥桿(22)上,且所述彈性復位件(4)的相
對兩端可分別彈性頂抵于所述閥桿(22)的頂端與所述第一臺階(31);
所述彈性密封體(5)安裝于所述第二臺階(32),并套設于所述閥桿
(22),所述彈性密封體(5)設有供所述閥桿(22)穿過的通孔(51),所
述密封部(21)抵頂于所述彈性密封體(5)的底面并密封所述通孔(51);
所述密封部(21)在壓力的推動下穿過所述通孔(51),并運動至所述
第一臺階(31)和第二臺階(32)之間。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壓力鍋用泄壓閥,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密
封體(5)的外壁設有與所述第二臺階(32)卡合的環形凹槽(52),所述
環形凹槽(52)擠壓變形后脫離與所述第二臺階(32)的卡合。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壓力鍋用泄壓閥,其特征在于:所述環形凹
槽(52)位于所述第二臺階(32)下方的槽壁的徑向長度小于所述環形凹
槽(52)位于所述第二臺階(32)上方的槽壁的徑向長度。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壓力鍋用泄壓閥,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部
(21)面向所述通孔(51)的上端面為上傾斜面(211),所述上傾斜面(211)
技術研發人員:李志超,王璞,邱波,
申請(專利權)人:武漢蘇泊爾炊具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湖北;4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