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住宅廚房間雙功能排煙氣道,屬于住宅樓房廚房間排煙氣設施技術領域。技術方案是:槽型隔板(2)的長度與排煙氣道(1)長度相同,扣在設有進風口(3)的排煙氣道(1)內壁上;所述次道(14)內設有橫隔板一(4),將次道(14)隔斷,分隔成上下兩段次道,進風口(3)位于上段次道,通過次道出口與上層樓房的下段次道連通;下段次道的槽型隔板(2)壁上設有出風口(5),出風口(5)外面設有轉向板一(6),下段次道與下層樓房的上段次道連通。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結構合理,安裝方便,不串煙串味,達到自然通效果,廚房內空氣流通順暢,保障生命安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住宅廚房間雙功能排煙氣道,屬于住宅樓房廚房間排煙氣設施
技術介紹
現有的住宅建筑施工中,幾十年來,普遍使用變壓式排氣道等各種類型的排氣道。例如:中國技術專利00128215.8、名稱為“變壓式排風道結構”;中國技術專利01136512.9、名稱為“變壓式排氣道”等等;
技術介紹
存在的問題是:由于排氣道結構不合理,容易串煙串味,達不到自然通風的效果;由于通風性能差,廚房間內空氣流動不順暢,易發生煤氣中毒等事故,危及生命;另外,建筑物底部散發出來致癌物質氣味也容易串入廚房,影響身體健康。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目的是提供一種住宅廚房間雙功能排煙氣道,結構合理,安裝方便,不串煙串味,達到自然通效果,廚房內空氣流通順暢,保障生命安全,解決了
技術介紹
存在的上述問題。本技術技術方案是:一種住宅廚房間雙功能排煙氣道,包含排煙氣道、槽型隔板、進風口、橫隔板一、出風口、轉向板一和通風口一,排煙氣道側壁上設有進風口;槽型隔板的長度與排煙氣道長度相同,扣在設有進風口的排煙氣道內壁上,進風口扣在槽型隔板內;槽型隔板與設有進風口的排煙氣道內壁構成次道,槽型隔板外面的排煙氣道構成主道;多層樓房的每層住宅廚房間雙功能排煙氣道結構相同,上下層之間的主道與主道、次道與次道連通;所述次道內設有橫隔板一,將次道隔斷,分隔成上下兩段次道,進風口位于上段次道,通過次道出口與上層樓房的下段次道連通;下段次道的槽型隔板壁上設有出風口,出風口外面設有轉向板一,下段次道與下層樓房的上段次道連通。所述轉向板一為簸箕形狀,扣在出風口外,簸箕的開口向上。所述槽型隔板內設有豎隔板,豎隔板的長度與槽型隔板相同,將槽型隔板內分割成次道和通風道,次道靠近設有進風口的排煙氣道內壁;所述進風口下方的排煙氣道上設有通風口一,在通風口一下方的下段次道內設有橫隔板二,封閉下段次道和通風道,將通風道分割成上段通風道和下段通風道,上段通風道與通風口一連通,并與上層樓房的下段通風道連通;下段通風道與下層樓房的上段通風道及通風口一連通;橫隔板二還使得其下面的下段次道與槽型隔板壁上的出風口連通,該出風口與下層樓房的上段次道及進風口連通,本層樓房的進風口與上一層樓房的下段次道及出風口連通;槽型隔板壁上的出風口下面設有通風口二,通風口二外面設有轉向板二,本層樓房的下段通風道與下層樓房的上段通風道連通。所述豎隔板上,設有與橫隔板二匹配的通孔;所述橫隔板二可以是一塊穿過通孔的板,并封閉次道和通風道。所述橫隔板二也可以是由兩塊板組成,分別是次道隔板和通風道隔板,豎隔板上設有上下兩個通孔,次道隔板位于兩個通孔之間,封閉次道;通風道隔板位于兩個通孔之間,封閉通風道。本層樓房廚房內煙氣通過進風口進入上段次道,然后進入上層樓房的下層次道,并通過上層樓房的出風口排入主道;頂層樓房的上段次道直接排出;底層樓房的主道和下段次道,由于橫隔板一封閉了上段次道,避免建筑物底部散發出來致癌物質氣味串入廚房。本技術的有益效果:結構合理,安裝方便,不串煙串味,達到自然通效果,廚房內空氣流通順暢,保障生命安全。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實施例一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實施例一槽型隔板示意圖;圖3為本技術實施例一立體圖;圖4為本技術實施例一剖面示意圖;圖5為本技術實施例二結構示意圖;圖6為本技術實施例二槽型隔板及豎隔板示意圖;圖7為本技術實施例二豎隔板示意圖;圖8為本技術實施例二立體圖;圖9為本技術實施例二剖面示意圖;圖中:排煙氣道1、槽型隔板2、進風口3、橫隔板一4、出風口5、轉向板一6、次道進口7、次道出口8、通風口一9、豎隔板10、橫隔板二11、通風口二12、轉向板二13、次道14、主道15、通風道16、通孔17。具體實施方式以下通過實施例對本技術做進一步說明。實施例一,參照附圖1、2、3、4.一種住宅廚房間雙功能排煙氣道,包含排煙氣道1、槽型隔板2、進風口3、橫隔板一4、出風口5、轉向板一6和通風口一9,排煙氣道1側壁上設有進風口3;槽型隔板2的長度與排煙氣道1長度相同,扣在設有進風口3的排煙氣道1內壁上,進風口扣在槽型隔板2內;槽型隔板2與設有進風口3的排煙氣道1內壁構成次道14,槽型隔板2外面的排煙氣道1構成主道15;多層樓房的每層住宅廚房間雙功能排煙氣道結構相同,上下層之間的主道與主道、次道與次道連通;所述次道14內設有橫隔板一4,將次道14隔斷,分隔成上下兩段次道,進風口3位于上段次道,通過次道出口與上層樓房的下段次道連通;下段次道的槽型隔板2壁上設有出風口5,出風口5外面設有轉向板一6,下段次道與下層樓房的上段次道連通。所述轉向板一6為簸箕形狀,扣在出風口5外,簸箕的開口向上。本層樓房廚房內煙氣通過進風口3進入上段次道,然后進入上層樓房的下層次道,并通過上層樓房的出風口排入主道;頂層樓房的上段次道直接排出;底層樓房的主道和下段次道,由于橫隔板一封閉了上段次道,避免建筑物底部散發出來致癌物質氣味串入廚房。實施例二、參照附圖5、6、7、8、9。所述槽型隔板2內設有豎隔板10,豎隔板10的長度與槽型隔板2相同,將槽型隔板2內分割成次道14和通風道16,次道14靠近設有進風口3的排煙氣道1內壁;所述進風口3下方的排煙氣道1上設有通風口一9,在通風口一9下方的下段次道內設有橫隔板二11,封閉下段次道和通風道,將通風道分割成上段通風道和下段通風道,上段通風道與通風口一9連通,并與上層樓房的下段通風道連通;下段通風道與下層樓房的上段通風道及通風口一連通;橫隔板二11還使得其下面的下段次道與槽型隔板2壁上的出風口5連通,該出風口與下層樓房的上段次道及進風口連通,本層樓房的進風口3與上一層樓房的下段次道及出風口連通;槽型隔板2壁上的出風口5下面設有通風口二12,通風口二12外面設有轉向板二13,本層樓房的下段通風道與下層樓房的上段通風道連通。所述豎隔板10上,設有與橫隔板二11匹配的通孔17;所述橫隔板二11可以是一塊穿過通孔的板,并封閉次道和通風道。所述橫隔板二也可以是由兩塊板組成,分別是次道隔板和通風道隔板,豎隔板上設有上下兩個通孔,次道隔板位于兩個通孔之間,封閉次道;通風道隔板位于兩個通孔之間,封閉通風道。所述次道14內設有橫隔板一4,將次道14隔斷,分隔成上下兩段次道,進風口3位于上段次道,通過次道出口與上層樓房的下段次道連通;下段次道的槽型隔板2壁上設有出風口5,出風口5外面設有轉向板一6,下段次道與下層樓房的上段次道連通。本層樓房廚房內煙氣通過進風口3進入上段次道,然后進入上層樓房的下層次道,并通過上層樓房的出風口排入主道;自然風進入主道,通過通風口二12進入下段通風道,然后進入下層樓房的上段通風道,最后通過排煙氣道1上的通風口一進入下層樓房的廚房,保證廚房內空氣新鮮,避免煤氣中毒;進入上層樓房下段通風道的新鮮空氣,通過本層樓房的上段通風道、通風口一進入本層樓房的廚房。頂層樓房的上段次道直接排出;底層樓房的主道、下段次道和下段通風道,由于橫隔板二封閉了上段次道和上段通風道,避免建筑物底部散發出來致癌物質氣味串入廚房。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住宅廚房間雙功能排煙氣道,其特征在于包含排煙氣道(1)、槽型隔板(2)、進風口(3)、橫隔板一(4)、出風口(5)、轉向板一(6)和通風口一(9),排煙氣道(1)側壁上設有進風口(3);槽型隔板(2)的長度與排煙氣道(1)長度相同,扣在設有進風口(3)的排煙氣道(1)內壁上,進風口扣在槽型隔板(2)內;槽型隔板(2)與設有進風口(3)的排煙氣道(1)內壁構成次道(14),槽型隔板(2)外面的排煙氣道(1)構成主道(15);多層樓房的每層住宅廚房間雙功能排煙氣道結構相同,上下層之間的主道與主道、次道與次道連通;所述次道(14)內設有橫隔板一(4),將次道(14)隔斷,分隔成上下兩段次道,進風口(3)位于上段次道,通過次道出口與上層樓房的下段次道連通;下段次道的槽型隔板(2)壁上設有出風口(5),出風口(5)外面設有轉向板一(6),下段次道與下層樓房的上段次道連通。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住宅廚房間雙功能排煙氣道,其特征在于包含排煙氣道(1)、槽型隔板(2)、進風口(3)、橫隔板一(4)、出風口(5)、轉向板一(6)和通風口一(9),排煙氣道(1)側壁上設有進風口(3);槽型隔板(2)的長度與排煙氣道(1)長度相同,扣在設有進風口(3)的排煙氣道(1)內壁上,進風口扣在槽型隔板(2)內;槽型隔板(2)與設有進風口(3)的排煙氣道(1)內壁構成次道(14),槽型隔板(2)外面的排煙氣道(1)構成主道(15);多層樓房的每層住宅廚房間雙功能排煙氣道結構相同,上下層之間的主道與主道、次道與次道連通;所述次道(14)內設有橫隔板一(4),將次道(14)隔斷,分隔成上下兩段次道,進風口(3)位于上段次道,通過次道出口與上層樓房的下段次道連通;下段次道的槽型隔板(2)壁上設有出風口(5),出風口(5)外面設有轉向板一(6),下段次道與下層樓房的上段次道連通。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住宅廚房間雙功能排煙氣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型隔板(2)內設有豎隔板(10),豎隔板(10)的長度與槽型隔板(2)相同,將槽型隔板(2)內分割成次道(14)和通風道(16),次道(14)靠近設有進風口(3)的排煙氣道(1)內壁;所述進風口(3)下方的排煙氣道(1)上設有通風口一(9)...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葛福祥,田向軍,劉振軍,
申請(專利權)人:葛福祥,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河北;1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