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o6k0g"></ul>
    <ul id="o6k0g"></ul>

    槳葉連接器及共軸雙槳結構及無人機制造技術

    技術編號:15206883 閱讀:2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23 05:56
    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一種槳葉連接器及共軸雙槳結構及無人機,所述槳葉連接器包括第一連接部和第二連接部,所述第一連接部兩端設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二連接部包括滑動端和固定端,所述滑動端與所述固定端的交界處向外延伸形成有第一安裝軸,所述第一安裝軸安裝于所述第一凹槽,且所述第二連接部可以繞第一安裝軸相對所述第一連接部轉動。通過第一安裝軸使安裝有槳葉的第二連接部繞在所述第一安裝軸轉動,從而實現槳葉的折疊。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結構簡單,可有效實現槳葉的折疊,減小了無人機攜帶的體積,使攜帶更加便利。

    Blade connector and coaxial propellers structure and UAV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blade connector and coaxial propellers structure and UAV, the blade connector comprises a first connecting portion and the second connecting portion, the first connection part are arranged on both ends of the first groove and the second connecting part comprises a sliding end and a fixed end, at the junction of the sliding end and the fixed end extending outward is formed with a first mounting shaft, wherein the first installation shaft is arranged in the first groove, and the second connecting part can be installed around the first axis relative to the first connecting part rotates. The second connecting part which is provided with a blade is rotated around the first mounting shaft through a first mounting shaft, so as to realize the folding of the blades.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that the structure is simple, the folding of the blades can be effectively realized, the volume of the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is reduced, and the carrying is more convenient.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無人機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槳葉連接器及共軸雙槳結構及無人機。
    技術介紹
    無人機是目前開始逐漸實用化的一種飛行器,其具有機動靈活、反應快速、無人飛行、操作要求低等優點。目前無人機的螺旋槳多為雙葉螺旋槳,而目前制作的工藝多是雙葉槳一體成型,或者是槳葉只能在水平方向折疊,即折疊后的槳葉相對機身是垂直的,這樣仍然占用較大的空間,不方便攜帶。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種槳葉連接器及無人機,旨在實現槳葉的折疊,減小無人機的攜帶體積。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出的槳葉連接器包括第一連接部和第二連接部,所述第一連接部兩端設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二連接部包括滑動端和固定端,所述滑動端與所述固定端的交界處向外延伸形成有第一安裝軸,所述第一安裝軸安裝于所述第一凹槽,且所述第二連接部可以繞第一安裝軸相對所述第一連接部轉動。優選地,所述滑動端包括一圓弧形端面,所述第一凹槽為U形槽,所述第一凹槽底部設置有滑軌,所述第二連接部繞所述第一安裝軸旋轉的同時,所述圓弧形端面在所述滑軌內滑動。優選地,所述滑動端包括圓弧形端面以及位于圓弧形端面兩側的兩個凸緣,兩個所述凸緣在所述滑動端形成U形結構,所述圓弧形端面可以把所述U形結構的開口堵住,并在所述U形結構內形成緩沖腔。優選地,兩個所述凸緣與所述圓弧形端面一體成型,所述圓弧形端面在壓力作用下能夠變形。優選地,所述圓弧形端面相對于兩個所述凸緣凸出。優選地,所述滑軌結構為類“”型。優選地,所述滑軌貫穿所述第二連接部的頂面和底面,所述滑軌與所述頂面的相接處形成有圓滑過渡曲面,所述滑軌與所述底面相接處延伸形成延伸端。本技術還提出一種共軸雙槳結構,包括槳葉、轉軸以及兩個槳葉連接器,所述槳葉連接器為上述任一項所述的槳葉連接器,所述槳葉設置于所述槳葉連接器的第二連接部的固定端,所述轉軸穿過所述槳葉連接器并用于帶動所述槳葉連接器和所述槳葉旋轉。優選地,所述第一安裝軸軸向與所述轉軸的軸向垂直。本技術還提供一種無人機,所述無人機包括如上任一所述的槳葉連接器。本技術技術方案中,所述槳葉連接器包括第一連接部和第二連接部,所述第一連接部兩端設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二連接部包括滑動端和固定端,所述滑動端與所述固定端的交界處向外延伸形成有第一安裝軸,所述第一安裝軸安裝于所述第一凹槽,且所述第二連接部可以繞第一安裝軸相對所述第一連接部轉動。通過第一安裝軸使安裝有槳葉的第二連接部繞在所述第一安裝軸轉動,從而實現槳葉的折疊,本技術結構簡單,可有效實現槳葉的折疊,減小了無人機攜帶的體積,使攜帶更加便利。附圖說明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技術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技術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示出的結構獲得其他的附圖。圖1為本技術槳葉連接器在安裝狀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槳葉連接器的第一種結構示意圖;圖3為圖2的爆炸圖;圖4為圖2在一個方位的內部安裝結構圖;圖5為圖2在另一方位的內部安裝結構圖;圖6為圖2中第二連接部的結構示意圖;圖7為本技術槳葉連接器的第二種結構示意圖;圖8為圖7的爆炸圖;圖9為圖7的俯視圖。附圖標號說明:標號名稱標號名稱1第二連接部10第二凹槽2第一凹槽13安裝孔3第一安裝軸14第一連接塊4槳葉15第二連接塊7圓弧形端面16第一限位孔8滑軌20第三固定孔17第二限位孔21轉接件18第一限位塊22第二安裝軸19第二限位塊24容納腔23通孔26凸塊27轉軸28蓋板5第一連接部12第一固定孔6第二固定孔9凸緣100槳葉連接器本技術目的的實現、功能特點及優點將結合實施例,參照附圖做進一步說明。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技術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需要說明,本技術實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諸如上、下、左、右、前、后……)僅用于解釋在某一特定姿態(如附圖所示)下各部件之間的相對位置關系、運動情況等,如果該特定姿態發生改變時,則該方向性指示也相應地隨之改變。另外,在本技術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其相對重要性或者隱含指明所指示的技術特征的數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隱含地包括至少一個該特征。在本技術的描述中,“多個”的含義是至少兩個,例如兩個,三個等,除非另有明確具體的限定。在本技術中,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連接”、“固定”等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成一體;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或兩個元件的相互作用關系,除非另有明確的限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根據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技術中的具體含義。另外,本技術各個實施例之間的技術方案可以相互結合,但是必須是以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能夠實現為基礎,當技術方案的結合出現相互矛盾或無法實現時應當認為這種技術方案的結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術要求的保護范圍之內。請參閱圖1,本技術提供一種共軸雙槳結構,包括槳葉4、轉軸27以及槳葉連接器100,所述轉軸27穿過槳葉連接器100,槳葉連接器100隨著轉軸27的轉動而轉動,所述槳葉4設置于所述槳葉連接器100兩端。具體地,所述槳葉連接器100設置有兩個,包括第一槳葉連接器和第二槳葉連接器,每個槳葉連接器兩端各設置有一槳葉4。所述轉軸27包括同軸的內軸和外軸,所述內軸和所述外軸為嵌套設置,所述內軸嵌套在所述外軸內,所述外軸為空心管狀結構,所述內軸可為空心管狀結構,也可以是實心管。所述內軸驅動上方的第一槳葉連接器旋轉,帶動槳葉4旋轉;所述外軸驅動所述第二槳葉連接器旋轉,帶動槳葉4旋轉,所述第一槳葉連接器和所述第二槳葉連接器的旋轉方向相反,一個為順時針,一個為逆時針,所述第一槳葉連接器位于第二槳葉連接器上方,旋轉提供升力,所述第二槳葉連接器位于下方,旋轉提供平衡力,以消除固定于第一槳葉連接器的槳葉旋轉帶來的使機身具有傾斜的趨勢。所述第一槳葉連接器和所述第二槳葉連接器結構大體相同,以第二槳葉連接器為例,請繼續參照圖1至圖6,在本技術一實施例中,所述第二槳葉連接器包括第一連接部5和第二連接部1,所述第二連接部1可相對所述第一連接部5旋轉,具體地,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一連接部5的兩端設置有第一凹槽2,所述第一凹槽2內側壁設置有軸孔,所述第二連接部1與所述第一凹槽2之間設置有可安裝在軸孔內的第一安裝軸3,所述第二連接部1遠離所述第一凹槽2的一端安裝有槳葉,槳葉通過第二安裝部1與第一凹槽2之間的第一安裝軸3連接關系可實現轉動,從而實現槳葉4的折疊。并且第一連接部5上開設有與無人機的轉軸27連接的連接孔,將槳葉連接器100與無人機的轉軸27連接,轉軸2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槳葉連接器及共軸雙槳結構及無人機

    【技術保護點】
    一種槳葉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槳葉連接器包括第一連接部和第二連接部,所述第一連接部兩端設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二連接部包括滑動端和固定端,所述滑動端與所述固定端的交界處向外延伸形成有第一安裝軸,所述第一安裝軸安裝于所述第一凹槽,且所述第二連接部可以繞第一安裝軸相對所述第一連接部轉動。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槳葉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槳葉連接器包括第一連接部和第二連接部,所述第一連接部兩端設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二連接部包括滑動端和固定端,所述滑動端與所述固定端的交界處向外延伸形成有第一安裝軸,所述第一安裝軸安裝于所述第一凹槽,且所述第二連接部可以繞第一安裝軸相對所述第一連接部轉動。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槳葉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動端包括圓弧形端面,所述第一凹槽為U形槽,所述第一凹槽底部設置有滑軌,所述第二連接部繞所述第一安裝軸旋轉的同時,所述圓弧形端面在所述滑軌內滑動。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槳葉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動端包括圓弧形端面以及位于圓弧形端面兩側的兩個凸緣,兩個所述凸緣在所述滑動端形成U形結構,所述圓弧形端面可以把所述U形結構的開口堵住,并在所述U形結構內形成緩沖腔。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槳葉連接器,其特征在于,兩個所述凸緣與所述圓弧形端面...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顯志
    申請(專利權)人:深圳一電航空技術有限公司深圳一電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廣東;44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評論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性色AV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成在人线AV无码免费| 无码人妻丰满熟妇啪啪网站牛牛| 手机永久无码国产AV毛片 | 欧洲成人午夜精品无码区久久| 少妇无码AV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久久久久久av无码免费看大片| 精品久久久无码21p发布| 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久久精品亚洲中文字幕无码网站 | 国产精品无码成人午夜电影| 在线观看无码AV网站永久免费| 亚洲综合av永久无码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专区加勒比|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一久久区| 亚洲AV无码成H人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AV无码少妇电影|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在线r▽| 国产成人无码网站| 亚洲av纯肉无码精品动漫| 亚洲AV日韩AV永久无码下载| 人妻AV中出无码内射| 免费无码又爽又高潮视频| 亚洲午夜无码久久|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人|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式芒果| 国产aⅴ激情无码久久| 久久国产精品无码网站| 无码人妻少妇伦在线电影 | 丰满爆乳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Av无码精品人妻系列| 无码精品久久久久久人妻中字| 亚洲AV无码乱码国产麻豆 | 亚洲AV无码成人网站久久精品大| 亚洲AⅤ永久无码精品AA| 中文字幕无码av激情不卡| 成在人线av无码免费高潮水| 国产成人无码18禁午夜福利p| 久久久久久av无码免费看大片|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秋霞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