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手壓控量液體膠噴流器,該裝置包括噴流管,噴流管由大噴流管和小噴流管組成,噴流管中部與噴流支架通過轉軸連接,噴流管與噴流支架連接處設計有分流倉,大噴流管、小噴流管與分流倉界面處分別設置有圓孔,分流倉內靠近手柄一側設置有弧形堵閥,流體輸送管Ⅰ一端與分流倉連接,一端嵌套在彈簧壓軸中,彈簧壓軸嵌套在橡膠圈內,橡膠圈靠近壓把一側的彈簧壓軸上設置有固定凸圈,另一側設置有流通孔,彈簧壓軸一端與壓把通過活動軸固定,一端與彈簧固定,彈簧下端連接吸流倉,吸流倉內設置有玻璃珠,下部設置有吸流嘴,吸流嘴與流體輸送管Ⅱ連接,流體輸送管Ⅱ另一端置于儲膠瓶底部,儲膠瓶通過螺旋旋入手柄內進行密封固定。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辦公室文具用品,具體是一種手壓控量液體膠噴流器。
技術介紹
目前辦公室使用的液體膠主要是采用膠瓶儲膠和安裝于膠瓶上的涂膠蓋進行給膠,使用過程如下:打開膠瓶外蓋,然后再打開膠瓶涂膠蓋,再將瓶內塞取出,安裝好涂膠蓋,在進行倒立給膠。雖然采用這種方式給膠比較簡單,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首先膠瓶的給膠口大小是固定的,給膠時需要倒立膠瓶并進行擠壓,較難控制給膠量的大小,過多則造成浪費,過少則達不到效果,有時甚至得多涂幾次,使用不方便;其次是在膠瓶的使用后期,瓶內的膠水較少,膠水很難流出,有時甚至是需要將膠瓶擠壓至變形才會有膠水流出,但大多數情況下人們都將還剩的最后一點膠水丟棄,不但造成浪費,而且還不利于環保;再次是有些膠瓶容易被絆倒,造成膠水流灑在辦公桌上,弄臟資料及其他物品。因此有必要開發一種手壓控量液體膠噴流器以彌補上述不足。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目的在于開發一種手壓控量液體膠噴流器,以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一種手壓控量液體膠噴流器包括噴流管,噴流管由大噴流管和小噴流管組成,噴流管中部與噴流支架通過轉軸連接,可根據需要實現大噴流管和小噴流管的位置交換,噴流管與噴流支架連接處設計有分流倉,大噴流管、小噴流管與分流倉界面處分別設計有圓孔,液體膠通過分流倉壁的圓孔進入噴流管中,分流倉內設計有弧形堵閥,使液體膠流向前置噴流管中,流體輸送管Ⅰ通過噴流支架一側將液體膠輸送至分流倉中,流體輸送管Ⅰ嵌套在彈簧壓軸中,彈簧壓軸嵌套在橡膠圈內,橡膠圈靠近壓把一側的彈簧壓軸上設置有固定凸圈,另一側設置有流通孔,彈簧壓軸一端與壓把通過活動軸固定,一端與彈簧固定,吸流倉設置于手柄內,連接于彈簧下端,吸流倉內設置有玻璃珠,吸流倉下部設置有吸流嘴,吸流嘴與流體輸送管Ⅱ連接,儲膠瓶通過螺旋旋入手柄內進行密封固定。前述的一種手壓控量液體膠噴流器中,所述的大噴流管的噴流嘴橫截面為多空狀,以利于液體膠均勻、大量壓出,小噴流管的噴流嘴橫截面直徑不大于1mm,以利于少量給膠,因此當給膠量大時適合選用大噴流管,給膠量小時適合選用小噴流管;前述的一種手壓控量液體膠噴流器中,所述的弧形堵閥設計在靠近手柄一側,兩端與轉軸固定,阻止液體膠流體向手柄一側噴流管,從而保證液體膠流體向前置噴流管中;前述的一種手壓控量液體膠噴流器中,所述的橡膠圈有兩個功能,一是密封彈簧壓軸與吸流倉之間的縱向空間,二是實現橡膠圈對彈簧壓軸流通孔的選擇性堵塞。當通過壓把、彈簧壓軸壓縮彈簧時,橡膠圈與流通孔分離,液體膠可通過流通孔流入噴流管中,當彈簧回彈時,橡膠圈立即堵塞流通孔,使吸流倉形成負壓;前述的一種手壓控量液體膠噴流器中,所述的流通孔為圓心,均勻分布在彈簧壓軸空間橫截面上,并與流體輸送管Ⅰ聯通;前述的一種手壓控量液體膠噴流器中,所述的玻璃珠可與吸流嘴選擇性密封,當彈簧壓軸壓縮彈簧時,玻璃珠堵塞吸流嘴,當彈簧回彈時,在負壓的作用下,玻璃珠與吸流嘴分離,吸入儲膠瓶中的液體膠。由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本專利技術的優點在于:本專利技術采用手壓式控量給膠,可有效避免擠壓過多造成浪費,擠壓不足效果不明顯的問題;本專利技術可根據需要選擇大噴流管或小噴流管,更換方便,使用靈活,應用范圍更廣;本專利技術在使用過程中不需要擠壓膠瓶,方便實用;此外本專利技術還采用人性化設計,根據實際情況合理設計手柄、儲膠瓶,本專利技術結構簡單,易于控制,可廣泛應用于辦公室工作中,提高工作效率,值得在推廣使用。附圖說明圖1本專利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本專利技術噴流支架結構示意圖側視圖;圖3本專利技術橡膠圈處結構示意圖放大圖;圖4大噴流管的噴流嘴橫截面結構示意圖。附圖標記說明:1-噴流管;2-小噴流管;3-大噴流管;4-大噴流管噴流嘴;5-小噴流管噴流嘴;6-噴流支架;7-弧形堵閥;8-分流倉;9-圓孔;10-流體輸送管Ⅰ;11-固定凸圈;12-橡膠圈;13-流通孔;14-彈簧壓軸;15-彈簧;16-吸流倉;17-玻璃珠;18-壓把;19-手柄;20-吸流嘴;21-流體輸送管Ⅱ;22-儲膠。具體實施方式為了使本專利技術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本專利技術的實施例:如附圖所示,一種手壓控量液體膠噴流器包括噴流管1,噴流管1由大噴流管3和小噴流管2組成,大噴流管3的噴流嘴橫截面為多空狀,以利于液體膠均勻、大量壓出,小噴流管2的噴流嘴橫截面直徑不大于1mm,以利于少量給膠,因此當給膠量大時適合選用大噴流管3,給膠量小時適合選用小噴流管2;噴流管1中部與噴流支架6通過轉軸連接,可根據需要實現大噴流管3和小噴流管2的位置交換,噴流管1與噴流支架6連接處設計有分流倉8,大噴流管3、小噴流管2與分流倉8界面處分別設計有圓孔9,液體膠通過分流倉8壁的圓孔9進入噴流管1中,分流倉8內靠近手柄19一側設計有弧形堵閥7,弧形堵閥7兩端與轉軸固定,阻止液體膠流體向手柄19一側噴流管1,從而保證液體膠流體向前置噴流管1中;使液體膠流向前置噴流管1中,流體輸送管Ⅰ10通過噴流支架6一側將液體膠輸送至分流倉8中,流體輸送管Ⅰ10嵌套在彈簧壓軸14中,彈簧壓軸14嵌套在橡膠圈12內,橡膠圈12可密封彈簧壓軸14與吸流倉16之間的縱向空間,也可實現橡膠圈12對彈簧壓軸14流通孔13的選擇性堵塞;橡膠圈12靠近壓把18一側的彈簧壓軸14上設置有固定凸圈11,另一側設置有流通孔13,流通孔13為圓心,均勻分布在彈簧壓軸14空間橫截面上,并與流體輸送管Ⅰ10聯通;彈簧壓軸14一端與壓把18通過活動軸固定,一端與彈簧15固定,吸流倉16設置于手柄19內,連接于彈簧15下端,吸流倉16內設置有玻璃珠17,玻璃珠17可與吸流嘴選擇性密封,吸流倉16下部設置有吸流嘴,吸流嘴與流體輸送管Ⅱ21連接,儲膠瓶22通過螺旋旋入手柄19內進行密封固定。具體使用過程中,將購置的液體膠轉移至儲膠瓶22中,安裝好儲膠瓶22,根據需要選擇合適的噴流管1,當給膠量大時選用大噴流管3,給膠量小時選用小噴流管2。將噴流嘴靠近涂膠對象,用食指壓住壓把18進行給膠。在壓壓把18過程中,彈簧壓軸14壓縮彈簧15,橡膠圈12與流通孔13分離,液體膠通過流通孔13進入流體輸送管Ⅰ10中,然后輸送至分流倉8中,通過圓孔9進入噴流管1中,從而通過噴流嘴進行控量給膠,當彈簧15回彈時,橡膠圈12立即堵塞流通孔13,使吸流倉16形成負壓,在負壓的作用下,玻璃珠17與吸流嘴分離,液體膠從儲膠瓶22中吸入吸流倉16中,完成一個液體膠給膠周期。上述實施例只為說明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思路及特征,其目的在于讓熟悉此項技術的人士能夠了解本專利技術的內容并加以實施,并不能以此為限制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凡根據本專利技術精神實質所作的等同變化或修飾,都應涵蓋在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內。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手壓控量液體膠噴流器,包括噴流管(1),其特征在于:噴流管(1)中部與噴流支架(6)連接,噴流管(1)與噴流支架(6)連接處設置有分流倉(8),噴流管(1)與分流倉(8)界面處分別設置有圓孔(9),流體輸送管Ⅰ(10)一端與分流倉(8)連接,一端嵌套在彈簧壓軸(14)中,彈簧壓軸(14)嵌套在橡膠圈(12)內,橡膠圈(12)靠近壓把(18)一側的彈簧壓軸(14)上設置有固定凸圈(11),另一側設置有流通孔(13),彈簧壓軸(14)一端與壓把(18)通過活動軸固定,另一端與彈簧(15)固定,吸流倉(16)設置于手柄(19)內,連接于彈簧(15)下端,吸流倉(16)內設置有玻璃珠(17),下部設置有吸流嘴(20),吸流嘴(20)與流體輸送管Ⅱ(21)連接,流體輸送管Ⅱ(21)另一端置于儲膠瓶(22)底部,儲膠瓶(22)通過螺旋旋入手柄(19)內進行密封固定。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手壓控量液體膠噴流器,包括噴流管(1),其特征在于:噴流管(1)中部與噴流支架(6)連接,噴流管(1)與噴流支架(6)連接處設置有分流倉(8),噴流管(1)與分流倉(8)界面處分別設置有圓孔(9),流體輸送管Ⅰ(10)一端與分流倉(8)連接,一端嵌套在彈簧壓軸(14)中,彈簧壓軸(14)嵌套在橡膠圈(12)內,橡膠圈(12)靠近壓把(18)一側的彈簧壓軸(14)上設置有固定凸圈(11),另一側設置有流通孔(13),彈簧壓軸(14)一端與壓把(18)通過活動軸固定,另一端與彈簧(15)固定,吸流倉(16)設置于手柄(19)內,連接于彈簧(15)下端,吸流倉(16)內設置有玻璃珠(17),下部設置有吸流嘴(20),吸流嘴(20)與流體輸送管Ⅱ(21)連接,流體輸送管Ⅱ(21)另一端置于儲膠瓶(22)底部,儲膠瓶(22)通過螺旋旋入手柄(19)內進行密封固定。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手壓控量液體膠噴流器,其特征在于:噴流管(1)中部與噴流支架(6)通過轉軸連接。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手壓控量液體膠噴流器,其特征在于:噴流管(1)由大噴流管(3)和小噴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先海,張覃,卯松,李龍江,
申請(專利權)人:貴州大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貴州;5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