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建筑防滑支撐腳手架體系,包括支撐立柱,支撐立柱至少為三個,兩兩支撐立柱之間均安裝有梯板,梯板兩端均固定在支撐立柱上,其上表面設有防滑材料結構層,防滑材料結構層可拆卸連接在梯板上,支撐立柱底部位于一底座上,其與底座之間通過插接形式連接,其與底座連接處設有限位機構,底座底部靠近兩側處分別安裝有滾動輪,滾動輪可拆卸連接在底座上,支撐立柱頂部與一操作平臺連接,本發明專利技術的建筑防滑支撐腳手架體系結構巧妙、操作簡單、能大幅度節約原材料,且搭設腳手架容易,方便安全,同時方便在光線較暗的情況下使用,也能根據操作環境選擇站立高度,靈活性更強。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腳手架體系,特別涉及一種建筑防滑支撐腳手架體系。
技術介紹
腳手架為在施工現場為工人操作并高處作業而搭設的各種支架,為建筑領域的通用術語,主要在建筑工地上用在外墻、內部裝修或層高較高無法直接施工的地方。腳手架制作材料通常有竹、木、鋼管或合成材料等;目前在部分工程中也將腳手架當成模板使用,此外其在廣告業、市政、交通路橋、礦山等領域中也被廣泛使用。而回到建筑領域中,目前所使用的腳手架主要是采用鋼管、連接卡件及其他部件按照預定的規格進行搭設,無法在搭設的過程中在現有架體上臨時增設所需的固定結構,并且對于架體的不同部位需要使用不同規格的鋼管,造成腳手架材料種類較多,且架體結構復雜。在現場實際施工中,會帶來很多不便的地方,導致操作步驟比較繁瑣,且安全系數也存在一定的缺陷。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上述問題,提供一種的建筑防滑支撐腳手架體系。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是這樣的:本專利技術的建筑防滑支撐腳手架體系,包括支撐立柱,支撐立柱至少為三個,兩兩支撐立柱之間均安裝有梯板,梯板兩端均固定在支撐立柱上,其上表面設有防滑材料結構層,防滑材料結構層可拆卸連接在梯板上,支撐立柱底部位于一底座上,其與底座之間通過插接形式連接,其與底座連接處設有限位機構,底座底部靠近兩側處分別安裝有滾動輪,滾動輪可拆卸連接在底座上,支撐立柱頂部與一操作平臺連接,操作平臺通過固定機構固定在支撐立柱上,其上表面靠近兩側處均設有擋板,擋板通過一鉸接機構與操作平臺連接,操作平臺兩側設有第一照明機構,擋板頂部設有第二照明機構,操作平臺一側分別控制第一照明機構和第二照明機構工作的開關,其內設有電源裝置,第一照明機構、第二照明機構及開關之間通過內置導線連接,電源裝置為第一照明機構、第二照明機構及開關提供電源。進一步的,作為一種具體的結構形式,本專利技術所述操作平臺表面開設有數個凸紋。進一步的,作為一種具體的結構形式,本專利技術所述第一照明機構及第二照明機構外側均設有與其匹配的護框。進一步的,作為一種具體的結構形式,本專利技術所述支撐立柱、梯板及操作平臺均采用不銹鋼材質結構。進一步的,作為一種具體的結構形式,本專利技術所述底座上設有抽屜。進一步的,作為一種具體的結構形式,本專利技術所述滾動輪表面包覆有耐磨材質結構層。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的優點在于:本專利技術的建筑防滑支撐腳手架體系結構巧妙、操作簡單、能大幅度節約原材料,且搭設腳手架容易,方便安全,同時方便在光線較暗的情況下使用,也能根據操作環境選擇站立高度,靈活性更強。附圖說明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進一步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操作平臺;2.第一照明機構;3.擋板;4.第二照明機構;5.鉸接機構;6.支撐立柱;7.梯板;8.防滑材料結構層;9.底座;10.滾動輪。具體實施方式現在結合附圖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這些附圖均為簡化的示意圖,僅以示意方式說明本專利技術的基本結構,因此其僅顯示與本專利技術有關的構成。如圖1所示的本專利技術建筑防滑支撐腳手架體系的優選實施例,包括支撐立柱6,支撐立柱6至少為三個,兩兩支撐立柱6之間均安裝有梯板7,梯板7兩端均固定在支撐立柱6上,其上表面設有防滑材料結構層8,防滑材料結構層8可拆卸連接在梯板7上,支撐立柱6底部位于一底座9上,其與底座9之間通過插接形式連接,其與底座9連接處設有限位機構,底座9底部靠近兩側處分別安裝有滾動輪10,滾動輪10可拆卸連接在底座9上,支撐立柱6頂部與一操作平臺1連接,操作平臺1通過固定機構固定在支撐立柱9上,其上表面靠近兩側處均設有擋板3,擋板3通過一鉸接機構5與操作平臺1連接,操作平臺1兩側設有第一照明機構2,擋板3頂部設有第二照明機構4,操作平臺1一側分別控制第一照明機構2和第二照明機構4工作的開關,其內設有電源裝置,第一照明機構2、第二照明機構4及開關之間通過內置導線連接,電源裝置為第一照明機構2、第二照明機構4及開關提供電源。所述操作平臺1表面開設有數個凸紋。能起到一定的防滑作用。所述第一照明機構2及第二照明機構4外側均設有與其匹配的護框。避免照明機構受損問題。所述支撐立柱6、梯板7及操作平臺1均采用不銹鋼材質結構。使用壽命更長,大大減少了更換頻率。所述底座9上設有抽屜??梢酝閷侠锓胖靡恍┏S霉ぞ撸部梢岳靡恍┲亓ξ锲吩黾拥鬃?的穩固性。所述滾動輪10表面包覆有耐磨材質結構層。避免長時間移動受到磨損的情況。本專利技術的建筑防滑支撐腳手架體系結構巧妙、操作簡單、能大幅度節約原材料,且搭設腳手架容易,方便安全,同時方便在光線較暗的情況下使用,也能根據操作環境選擇站立高度,靈活性更強。支撐立柱6至少為三個,兩兩支撐立柱6之間均安裝有梯板7,梯板7兩端均固定在支撐立柱6上,其上表面設有防滑材料結構層8,防滑材料結構層8可拆卸連接在梯板7上,具有防滑性,使用安全系數更高;支撐立柱6底部位于一底座9上,其與底座9之間通過插接形式連接,其與底座9連接處設有限位機構,底座9底部靠近兩側處分別安裝有滾動輪10,滾動輪10可拆卸連接在底座9上,移動更加方便,具有一定的限位性;操作平臺1兩側設有第一照明機構2,擋板3頂部設有第二照明機構4,操作平臺1一側分別控制第一照明機構2和第二照明機構4工作的開關,其內設有電源裝置,第一照明機構2、第二照明機構4及開關之間通過內置導線連接,電源裝置為第一照明機構2、第二照明機構4及開關提供電源,利用照明機構,操作更加省時省力。以上述依據本專利技術的理想實施例為啟示,通過上述的說明內容,相關工作人員完全可以在不偏離本項專利技術技術思想的范圍內,進行多樣的變更以及修改。本項專利技術的技術性范圍并不局限于說明書上的內容,必須要根據權利要求范圍來確定其技術性范圍。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建筑防滑支撐腳手架體系,包括支撐立柱,其特征在于:支撐立柱至少為三個,兩兩支撐立柱之間均安裝有梯板,梯板兩端均固定在支撐立柱上,其上表面設有防滑材料結構層,防滑材料結構層可拆卸連接在梯板上,支撐立柱底部位于一底座上,其與底座之間通過插接形式連接,其與底座連接處設有限位機構,底座底部靠近兩側處分別安裝有滾動輪,滾動輪可拆卸連接在底座上,支撐立柱頂部與一操作平臺連接,操作平臺通過固定機構固定在支撐立柱上,其上表面靠近兩側處均設有擋板,擋板通過一鉸接機構與操作平臺連接,操作平臺兩側設有第一照明機構,擋板頂部設有第二照明機構,操作平臺一側分別控制第一照明機構和第二照明機構工作的開關,其內設有電源裝置,第一照明機構、第二照明機構及開關之間通過內置導線連接,電源裝置為第一照明機構、第二照明機構及開關提供電源。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建筑防滑支撐腳手架體系,包括支撐立柱,其特征在于:支撐立柱至少為三個,兩兩支撐立柱之間均安裝有梯板,梯板兩端均固定在支撐立柱上,其上表面設有防滑材料結構層,防滑材料結構層可拆卸連接在梯板上,支撐立柱底部位于一底座上,其與底座之間通過插接形式連接,其與底座連接處設有限位機構,底座底部靠近兩側處分別安裝有滾動輪,滾動輪可拆卸連接在底座上,支撐立柱頂部與一操作平臺連接,操作平臺通過固定機構固定在支撐立柱上,其上表面靠近兩側處均設有擋板,擋板通過一鉸接機構與操作平臺連接,操作平臺兩側設有第一照明機構,擋板頂部設有第二照明機構,操作平臺一側分別控制第一照明機構和第二照明機構工作的開關,其內設有電源裝...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梁楓,
申請(專利權)人:成都佳美嘉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四川;5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