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a tube supply device and labeling system, through improving the structure of the configuration space will bring in the supply unit, the transfer unit and the unit structure of the tube supply device, in order to achieve a compact, lightweight and superior mobility. To this end,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tube supply device,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laminated tube at least one tube supply unit; below each tube moved to the supply unit, the supply tube supply unit to supply tube transfer unit labeling unit; and the transfer unit transferred to the bottom of each tube supply unit transfer unit.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試管供應裝置,尤其涉及一種為醫院、研究所、大學等地所使用的試管貼附印有各種相關信息的標簽的試管供應裝置,及利用該裝置的貼標系統。
技術介紹
在保管血液、銅、植物的樣本及化合物等各種樣品時,使用的是一側封堵的長管狀試管。這種試管是在貼有記錄內裝樣品信息之標簽的狀態下使用的,故可提高作業效率。尤其,在醫院等醫療機構中,采集的血液會根據采血量、采血的檢查狀態而使用各種不同的試管。試管通過條碼等來顯示采血日期和時間、采血人的姓名、性別、年齡等個人信息。條碼會打印成條碼標簽等信息條碼后,貼附在試管的外周面上。針對這些量大、種類多的試管記錄信息,對操作者而言,所需作業量過大,而且這種重復記錄的操作還頻頻出現相關信息記錄錯誤的事例。因此,近來使用的是一種自動化試管用貼標系統,在承裝這些血液等相關樣本之前,從試管堆中選擇所需試管后,在所選試管的表面,貼附有關患者或試管對象的文字信息或條碼等電子信息的標簽。這種貼標系統,可分為:移送試管的試管供應裝置;在試管供應裝置所供應的試管上貼附標簽的貼標裝置;及為貼標裝置供應標簽的印標裝置。但是,現有的試管供應裝置仍存在問題,移送單元包括試管供應單元,其機械結構復雜、設備體積過大,所需的制造費用和安裝費用較高,以至于僅限于在規模較大的醫院、研究所等試管使用量較大的環境中使用。另一問題在于,試管供應裝置需借助搭載于試管之上的試管供應單元,確保試管通過排放口依次排放,但在制作排放口時,并未考慮到試管管體和頭部的直徑,致使試管發生相互碰撞、卡夾,導致排放滯延。
技術實現思路
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試管供 ...
【技術保護點】
一種試管供應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層疊有若干個試管的至少一個試管供應單元(100);轉移單元(200),用于在移動至所述各試管供應單元(100)的下方后,將試管供應單元(100)所供應的試管供應給貼標單元;及移送單元,用于將所述轉移單元(200)移送至各試管供應單元(100)下方。
【技術特征摘要】
2015.10.21 KR 10-2015-01468611.一種試管供應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層疊有若干個試管的至少一個試管供應單元(100);轉移單元(200),用于在移動至所述各試管供應單元(100)的下方后,將試管供應單元(100)所供應的試管供應給貼標單元;及移送單元,用于將所述轉移單元(200)移送至各試管供應單元(100)下方。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試管供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試管供應單元(100)包括:一個盒部(110),正面形成一個投放口,使上述若干個試管以水平狀態層疊,下方形成一個排放口,用以排放一個試管;及一個排放部(130),位于所述盒部(110)的下方,使層疊在盒部(110)上的任一個試管借助旋轉得以排放。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試管供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盒部(110)包括:第一盒(111),其具有可容納所述試管管體的容納空間;第二盒(113),其自所述第一盒(111)延長而形成,具有可容納所述試管頭部的容納空間;及支撐第一盒(111)和第二盒(113)的下部盒(115),且考慮到試管頭部直徑要大于所述試管管體的直徑,因此,所述第二盒(113)的寬度要大于第一盒(111)的寬度。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試管供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放部(130)包括:安裝于所述盒部(110)的下方,用以支撐和排放若干個試管的排放板(131);為使所述排放板(131)可在下部盒(115)的正面旋轉而固定的側板(133)及;旋轉所述排放板(131),以調節排放口大小的旋轉工具(135)。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試管供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放板(131)包括:安裝于所述盒部(110)的下方,用以支撐若干個試管的支撐架(131a);及自所述支撐架(131a)的一側朝下呈彎曲狀,為完成排放而置放一個試管的置放架(131b)。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試管供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架(131a)以投放口(110a)為準,自右向左傾斜。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試管供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置放架(131b)為對應試管的形狀而呈圓形。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試管供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架(131a)和置放架(131b)的前端部為對應上述試管的頭部大小而形成第一端棱(111)和第二端棱(113),其大小相當于第二盒(113)超出第一盒(111)的寬度大小。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試管供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轉工具(135)包括:于上述排放板(131)的兩側分別凸起形成,為使所述排放板在下部盒(115)一側和側板(133)一側旋轉而固定的第一接合凸起部(135a)和第二接合凸起部(135b);插置于所述第一接合凸起部(135a)內,為...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姜正薰,李康熙,裵容鐸,樸相俊,
申請(專利權)人: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韓國;KR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