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一種可分料單尾車帶式卸料車,包括走行系統、卸料機構和可逆帶式輸送機;走行系統包括車架、走行機構和走行驅動裝置;走行機構包括兩個滾輪組,兩個滾輪組的距離不小于兩條帶式輸送機的寬度;可逆帶式輸送機包括輸送皮帶和輸送驅動裝置;輸送驅動裝置設置在車架的一側,卸料機構設置在車架的另一側;卸料機構包括設置在車架上的托輥組、改向滾筒組和分料漏斗;分料漏斗包括用于承接物料的漏斗機構和設置在漏斗機構底部的卸料口和分料口,卸料口和分料口之間設置有旋轉分料板,卸料口設置在可逆帶式輸送機的上方,分料口設置在可逆帶式輸送機的前方或后方。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卸料平臺輪壓均衡,減小土建投資。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可分料單尾車帶式卸料車及卸料系統
本技術涉及一種可分料單尾車帶式卸料車及卸料系統。
技術介紹
目前的卸料車是帶式輸送機上的重要部件,主要用于散裝物料輸送領域,工況比較惡劣。目前的卸料車是騎跨在一條帶式輸送機上的一種移動設備,卸料車有兩條走形軌道,目的是通過卸料車將帶式輸送機上的各種散裝物料通過溜槽或車上帶式輸送機卸入不同的倉內或料堆上,卸料車主要包括:走行機構、車架、卸料漏斗、改向滾筒組、托輥組等。目前很多倉內或料堆的上部平臺布置2條以上帶式輸送機,目的是互為備用和加大卸料能力,由于每臺卸料車設有兩條走形軌道,每個卸料車都行走在各自的走行軌道上,這樣,當單獨的一個卸料車行走時,由于卸料車會行走在卸料平臺的一側,導致卸料平臺受到的力不均勻,卸料車會對卸料平臺施加一定的彎矩,為了保證在該彎矩的作用下不會發生土建受力柱的破壞,就需要加大對土建受力柱的投資。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上述問題,本技術提供一種對卸料平臺兩側施加平衡壓力的可分料單尾車帶式卸料車。為達到上述目的,本技術可分料單尾車帶式卸料車包括走行系統、卸料機構和可逆帶式輸送機;所述走行系統包括車架、設置在車架下部的走行機構和用于驅動所述走行機構的走行驅動裝置;所述走行機構包括分別設置在所述車架兩側的兩個滾輪組,所述滾輪組包括若干滾輪,所述兩個滾輪組的距離不小于兩條帶式輸送機的寬度;所述可逆帶式輸送機包括輸送皮帶和輸送驅動裝置,所述輸送皮帶與所述車架的前后方向垂直設置,所述輸送驅動裝置設置在所述車架的一側,所述卸料機構設置在所述車架的另一側;所述卸料機構包括設置在車架上的托輥組、改向滾筒組和分料漏斗;其中,所述托輥組包括若干托輥,各所述托輥的軸線所確定的平面為向后傾斜的傾斜面,所述改向滾筒組包括至少兩個改向滾筒,各所述改向滾筒的軸線所確定的平面為向后傾斜的斜面;所述分料漏斗包括用于承接物料的漏斗機構和設置在漏斗機構底部的卸料口和分料口,所述卸料口和分料口之間設置有旋轉分料板,所述卸料口設置在所述可逆帶式輸送機的上方,所述分料口設置在所述可逆帶式輸送機的前方或后方;當所述旋轉分料板向卸料口旋轉時,落入所述漏斗機構內的料從分料口流出,當所述旋轉分料板向分料口旋轉時,落入所述漏斗機構內的料從卸料口流出。進一步地,所述可逆帶式輸送機的分別兩端設置在兩個卸料漏斗內,所述卸料漏斗的軸線豎直設置。本技術可分料單尾車帶式卸料車的兩個滾輪組的距離不小于兩個帶式輸送機的寬度,從而,本技術的可分料帶式卸料車能夠騎跨在兩個帶式輸送機上,同時又由于輸送驅動裝置與卸料機構分別設置在車架的兩側,從而,卸料平臺上兩側所受的壓力平衡,土建受力柱幾乎不會承受彎矩,從而,本技術能夠降低土建的投資。本技術可分料單尾車帶式卸料車騎跨在兩條帶式輸送機上,卸料漏斗采用偏心布置,卸料漏斗位于其中一條帶式輸送機的上部,并且能夠與另外一臺帶式輸送機的卸料車共用2條走形軌道,走行軌道設置在倉面或料堆上部平臺的混凝土地坪上,由于減少了2條走形軌道,因此,縮小了兩條帶式輸送機之間的距離,倉面或料堆上部平臺上布置更加緊湊。本技術單尾車帶式卸料車將原料通過卸料漏斗的分料可以將原料卸到可逆帶式輸送機上并卸入倉內或料堆內,也可以通過卸料漏斗的分料卸到帶式輸送機上繼續前行,又由于可逆帶式輸送機可以將帶式輸送機上的物料根據生產需要卸入任何一個倉內或料堆,因此生產互換性好。本技術可分料單尾車帶式卸料車可以作為其下部2條帶式輸送機的安全跨梯,跨越很方便,因此增加了倉內或料堆上部平臺的安全作業;又由于采用可逆帶式輸送機取代了溜槽,因此,降低了維護成本,便于生產維護;采用可逆帶式輸送機取代了溜槽,降低了原料落差,因此降低了維護成本,便于生產維護。為達到上述目的,本技術可分料單尾車帶式卸料系統包括如上述任意一條所述的可分料單尾車帶式卸料車、與所述可分料單尾車帶式卸料車的兩個滾輪組配合的兩條走行軌道和設置在兩條走行軌道之間的兩條帶式輸送機;其中一條所述帶式輸送機與所述可分料單尾車帶式卸料車的卸料機構配合。進一步地,包括兩個可分料單尾車帶式卸料車,所述兩條帶式輸送機分別與兩個可分料單尾車帶式卸料車的卸料機構配合。進一步地,所述走行軌道設置在料倉的卸料平臺上。具體地,所述卸料平臺的一端設置有通廊,兩條帶式輸送機與所述通廊連接。具體地,所述料倉包括分別設置在卸料平臺兩側的兩組料堆。進一步地,所述料倉的頂部還設置有料棚。本技術可分料單尾車帶式卸料系統的兩個滾輪組的距離不小于兩個帶式輸送機的寬度,從而,本技術的可分料帶式卸料車能夠騎跨在兩個帶式輸送機上,同時又由于輸送驅動裝置與卸料機構分別設置在車架的兩側,從而,卸料平臺上兩側所受的壓力平衡,土建受力柱幾乎不會承受彎矩,從而,本技術能夠降低土建的投資。本技術可分料單尾車帶式卸料系統騎跨在兩條帶式輸送機上,卸料漏斗采用偏心布置,卸料漏斗位于其中一條帶式輸送機的上部,并且能夠與另外一臺帶式輸送機的卸料車共用2條走形軌道,走行軌道設置在倉面或料堆上部平臺的混凝土地坪上,由于減少了2條走形軌道,因此,縮小了兩條帶式輸送機之間的距離,倉面或料堆上部平臺上布置更加緊湊。本技術可分料單尾車帶式卸料系統將原料通過卸料漏斗的分料可以將原料卸到可逆帶式輸送機上并卸入倉內或料堆內,也可以通過卸料漏斗的分料卸到帶式輸送機上繼續前行,又由于可逆帶式輸送機可以將帶式輸送機上的物料根據生產需要卸入任何一個倉內或料堆,因此生產互換性好。本技術可分料單尾車帶式卸料系統可以作為其下部2條帶式輸送機的安全跨梯,跨越很方便,因此增加了倉內或料堆上部平臺的安全作業;又由于采用可逆帶式輸送機取代了溜槽,因此,降低了維護成本,便于生產維護;采用可逆帶式輸送機取代了溜槽,降低了原料落差,因此降低了維護成本,便于生產維護。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可分料單尾車帶式卸料車的主視圖;圖2是圖1的A-A剖視圖;圖3為圖1的B-B剖視圖;圖4是圖1的C-C剖視圖;圖5是本技術可分料單尾車帶式卸料系統的第一種卸料流程圖;圖6是本技術可分料單尾車帶式卸料系統的第二種卸料流程圖;圖7是本技術可分料單尾車帶式卸料系統的第三種卸料流程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說明書附圖對本技術做進一步的描述。實施例1如圖1-4所示,本實施例可分料單尾車帶式卸料車包括走行系統、卸料機構和可逆帶式輸送機4;所述走行系統包括車架3、設置在車架3下部的走行機構1、11和用于驅動所述走行機構1、11的走行驅動裝置2、21;所述走行機構1、11包括分別設置在所述車架3兩側的兩個滾輪組,所述滾輪組包括若干滾輪,所述兩個滾輪組的距離不小于兩條帶式輸送機的寬度;所述可逆帶式輸送機4包括輸送皮帶和輸送驅動裝置41,所述輸送皮帶與所述車架3的前后方向垂直設置,所述輸送驅動裝置41設置在所述車架3的一側,所述卸料機構設置在所述車架3的另一側;所述卸料機構包括設置在車架3上的托輥組7、改向滾筒6組和分料漏斗;其中,所述托輥組7包括若干托輥,各所述托輥的軸線所確定的平面為向后傾斜的傾斜面,所述改向滾筒6組包括至少兩個改向滾筒6,各所述改向滾筒6的軸線所確定的平面為向后傾斜的斜面;所述分料漏斗包括用于承接物料的漏斗機構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可分料單尾車帶式卸料車,其特征在于:包括走行系統、卸料機構和可逆帶式輸送機;所述走行系統包括車架、設置在車架下部的走行機構和用于驅動所述走行機構的走行驅動裝置;所述走行機構包括分別設置在所述車架兩側的兩個滾輪組,所述滾輪組包括若干滾輪,所述兩個滾輪組的距離不小于兩條帶式輸送機的寬度;所述可逆帶式輸送機包括輸送皮帶和輸送驅動裝置,所述輸送皮帶與所述車架的前后方向垂直設置,所述輸送驅動裝置設置在所述車架的一側,所述卸料機構設置在所述車架的另一側;所述卸料機構包括設置在車架上的托輥組、改向滾筒組和分料漏斗;其中,所述托輥組包括若干托輥,各所述托輥的軸線所確定的平面為向后傾斜的傾斜面,所述改向滾筒組包括至少兩個改向滾筒,各所述改向滾筒的軸線所確定的平面為向后傾斜的斜面;所述分料漏斗包括用于承接物料的漏斗機構和設置在漏斗機構底部的卸料口和分料口,所述卸料口和分料口之間設置有旋轉分料板,所述卸料口設置在所述可逆帶式輸送機的上方,所述分料口設置在所述可逆帶式輸送機的前方或后方;當所述旋轉分料板向卸料口旋轉時,落入所述漏斗機構內的料從分料口流出,當所述旋轉分料板向分料口旋轉時,落入所述漏斗機構內的料從卸料口流出。...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可分料單尾車帶式卸料車,其特征在于:包括走行系統、卸料機構和可逆帶式輸送機;所述走行系統包括車架、設置在車架下部的走行機構和用于驅動所述走行機構的走行驅動裝置;所述走行機構包括分別設置在所述車架兩側的兩個滾輪組,所述滾輪組包括若干滾輪,所述兩個滾輪組的距離不小于兩條帶式輸送機的寬度;所述可逆帶式輸送機包括輸送皮帶和輸送驅動裝置,所述輸送皮帶與所述車架的前后方向垂直設置,所述輸送驅動裝置設置在所述車架的一側,所述卸料機構設置在所述車架的另一側;所述卸料機構包括設置在車架上的托輥組、改向滾筒組和分料漏斗;其中,所述托輥組包括若干托輥,各所述托輥的軸線所確定的平面為向后傾斜的傾斜面,所述改向滾筒組包括至少兩個改向滾筒,各所述改向滾筒的軸線所確定的平面為向后傾斜的斜面;所述分料漏斗包括用于承接物料的漏斗機構和設置在漏斗機構底部的卸料口和分料口,所述卸料口和分料口之間設置有旋轉分料板,所述卸料口設置在所述可逆帶式輸送機的上方,所述分料口設置在所述可逆帶式輸送機的前方或后方;當所述旋轉分料板向卸料口旋轉時,落入所述漏斗機構內的料從分料口流出,當所述旋轉分料板向分料口旋轉時,落入所述漏...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蘇曉亮,張立功,羅龍,
申請(專利權)人:中冶華天南京工程技術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江蘇,3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