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儲氣筒和后處理裝置的集成框架系統
本技術涉及一種汽車部件集成系統,尤其是涉及一種儲氣筒和后處理裝置的集成框架系統。
技術介紹
目前市場上部分氣制動的拖掛車和專用車,其軸距較短或改裝后要求后處理排氣系統豎直固定于駕駛室后方,此類車型具有以下缺點:軸距短,空間小,部件布置緊湊、集中,安裝拆卸不方便;后處理裝置重量大(約為25-30Kg),豎直布置對其結構穩定性要求較高;后處理裝置附件較多且氣制動需較大空間布置儲氣筒,占用空間大。
技術實現思路
為解決以上問題,本技術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布局合理、占用空間小的儲氣筒和后處理裝置的集成框架系統。本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儲氣筒和后處理裝置的集成框架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和均集成在框架上的儲氣筒、后處理裝置,所述框架包括豎直設置的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兩端分別與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連接的支撐板,所述儲氣筒水平固定設置在支撐板上,所述后處理裝置固定在第一立柱或第二立柱的外側上部。作為優選,所述支撐板包括呈L型設置的橫板和背板,所述橫板和背板的兩端均與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連接,所述儲氣筒的底部和后側分別固定在橫板和背板上。作為優選,還包括設置在所述橫板底面一端的干燥器,所述干燥器與儲氣筒連通。作為優選,還包括設置在所述橫板底面另一端的電子控制單元。作為優選,還包括設置在所述背板上的氮氧傳感器。作為優選,所述框架中還包括與背板連接的支架,所述支架上固定有膨脹水箱,所述膨脹水箱的一端固定在第一立柱的內側。本技術取得的有益效果是:本技術豎直設置的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橫跨在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上部的支撐板,組成集成框架,然后將儲氣筒、后 ...
【技術保護點】
一種儲氣筒和后處理裝置的集成框架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1)和均集成在框架(1)上的儲氣筒(2)、后處理裝置(3),所述框架(1)包括豎直設置的第一立柱(11)和第二立柱(12)、兩端分別與第一立柱(11)和第二立柱(12)連接的支撐板(13),所述儲氣筒(2)水平固定設置在支撐板(13)上,所述后處理裝置(3)固定在第一立柱(11)或第二立柱(12)的外側上部。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儲氣筒和后處理裝置的集成框架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1)和均集成在框架(1)上的儲氣筒(2)、后處理裝置(3),所述框架(1)包括豎直設置的第一立柱(11)和第二立柱(12)、兩端分別與第一立柱(11)和第二立柱(12)連接的支撐板(13),所述儲氣筒(2)水平固定設置在支撐板(13)上,所述后處理裝置(3)固定在第一立柱(11)或第二立柱(12)的外側上部。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儲氣筒和后處理裝置的集成框架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板(13)包括呈L型設置的橫板(13a)和背板(13b),所述橫板(13a)和背板(13b)的兩端均與第一立柱(11)和第二立柱(12)連接,所述儲氣筒(2)的底部和后側分別固定在橫板(13a)和背板...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顧長志,李淑艷,江吉成,潘崇剛,安秋鴻,王亞非,昝哈妮,葉志成,胡金龍,陳征征,劉超,劉暴平,趙拓,沈川,
申請(專利權)人:東風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湖北,4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