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帶有X型密封圈的中冷器結構,包括由中冷器上板、中冷器下板、側面的冷卻鰭片組成的中冷器外殼和進氣歧管殼體,中冷器外殼與進氣歧管殼體連接,中冷器外殼與進氣歧管殼體在連接處套設X型密封圈,該X型密封圈為截面呈X型的矩形框密封圈。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密封圈安裝牢固、定位準確,中冷器上板和中冷器下板設有限位擋板,可以更好地安裝和定位密封圈;進氣歧管殼體設有固定槽設計,保證密封圈安裝的過程中,避免因安裝力對密封圈引起的壓扁和拉壞現象,提高零部件成品的合格率;采用“X”型截面,X型密封圈設有雙重密封設計,使密封圈與中冷器和進氣歧管殼體有兩個接觸面,提高了密封性能。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帶有X型密封圈的中冷器結構
本技術涉及汽車零部件
,尤其是涉及一種帶有X型密封圈的中冷器結構。
技術介紹
隨著汽車排放和油耗要求的日益嚴格,對汽車發動機的技術要求也越來越高,發動機技術也越來越復雜。同時,由于輕量化的趨勢,發動機艙的空間也越來越小,對于發動機緊湊性要求進一步提高。發動機進氣歧管集成中冷器,可以在當今小型增壓發動機流行的潮流中,更好地提高發動機的扭矩和功率。現有進氣歧管集成中冷器往往存在密封圈與中冷器之間間隙過大,易產生泄露問題,導致發動機的扭矩和功率下降,現有密封圈無法很好的解決密封問題。如圖1所示,現有設計密封圈101與進氣歧管殼體102接觸,由于正對氣流方向,受到氣流外力施加在密封圈101上,由于進氣歧管殼體102對密封圈101沒有限位和固定,存在較大的泄露風險。中國專利CN205260824U公開了一種汽車集成中冷器用密封圈,該密封圈套設在集成中冷器殼體上,再與進氣歧管殼體裝配連接,所述的密封圈為矩形框密封圈,該矩形框密封圈的四周布設有彈性壓縮舌,而位于矩形框密封圈底面的彈性壓縮舌上還均勻布設有多個裝配支點,所述的矩形框密封圈通過裝配支點準確地套設在集成中冷器殼體上;所述的彈性壓縮舌為具有弧形折彎角的V字形彈性壓縮舌,但該密封圈結構復雜,且由于只有一道密封面,密封性不牢,容易發生泄漏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就是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而提供一種密封效果好、結構簡單的帶有X型密封圈的中冷器結構。本技術的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一種帶有X型密封圈的中冷器結構,包括由中冷器上板、中冷器下板、側面的冷卻鰭片組成的中冷器外殼和進氣歧管殼體,進氣歧管殼體包覆在中冷器外殼上,所述的中冷器外殼與進氣歧管殼體在連接處套設X型密封圈,該X型密封圈為截面呈X型的矩形框密封圈。所述的X型密封圈的截面的高為5-10mm,寬為3-7mm。所述的X型密封圈的截面的上、下夾角為30-60°,截面的左、右夾角為120-150°。所述的X型密封圈采用受熱膨脹材料制得,受熱膨脹材料優選采用發泡硅膠。受熱膨脹材料在超過110°的環境下體積會比原有體積增大30%-40%。所述的受熱膨脹材料為發泡硅膠。所述的中冷器上板和中冷器下板設有2-4個對X型密封圈起定位作用的限位擋板。所述的限位擋板為垂直設置的矩形板,長為15-20mm,高為10-15mm,厚為1.8-2.5mm。所述的X型密封圈沿冷卻鰭片的四周環繞設置。所述的進氣歧管殼體設有容納X型密封圈的固定槽,進氣歧管殼體和中冷器外殼將X型密封圈上下壓合,進氣歧管處的固定槽是一體注塑成型,在保證限位X型密封圈和密封功能同時,也可以節約成本。所述的中冷器結構,在實際裝配過程中,將X型密封圈套設在中冷器殼體上,再與進氣歧管殼體裝配連接,X型密封圈通過進氣歧管殼體和中冷器上下壓合,從而起到密封作用。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具有以下優點:1、具有更好的密封性。由于采用“X”型截面,與V型密封圈相比,密封圈上、下與中冷器及進氣歧管殼體有兩道接觸,設有雙重密封設計,由于多增加了一道密封面,提高了密封性能;密封圈采用遇熱體積膨脹材料制得,解決由于制造、裝配公差而產生間隙問題,由于增壓發動機工作進氣溫度在120-150°,利用密封圈材料受熱體積膨脹的特性,密封圈安裝后,受熱膨脹后可以提高密封圈與進氣歧管殼體和中冷器之間的密封性能,對高溫、高壓性要求場合尤為適用;2、密封圈安裝牢固、定位準確。中冷器上板和中冷器下板設有限位擋板,可以更好地安裝和定位密封圈;進氣歧管殼體設有固定槽設計,保證密封圈安裝的過程中,避免因安裝力對密封圈引起的壓扁和拉壞現象,提高零部件成品的合格率,本中冷器結構制造方便,工藝簡單,降低成本。附圖說明圖1為現有密封圈與中冷器和進氣歧管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中冷器殼體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技術中冷器與密封圈示意圖;圖4為密封圈與中冷器和進氣歧管殼體的安裝結構示意圖;圖5為密封圈截面的示意圖;圖中:101-現有密封圈;102-現有進氣歧管殼體;103-現有中冷器;1-中冷器;2-X型密封圈;3-進氣歧管殼體;201-中冷器上板;202-中冷器下板;203-冷卻鰭片;204-限位擋板。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技術進行詳細說明。實施例1一種帶有X型密封圈的中冷器結構,如圖2-5所示,包括由中冷器上板201、中冷器下板202、側面的冷卻鰭片203組成的中冷器外殼和進氣歧管殼體3,中冷器外殼與進氣歧管殼體3連接,中冷器外殼與進氣歧管殼體3在連接處套設X型密封圈2,該X型密封圈2為截面呈X型的矩形框密封圈,截面的高為5-10mm,寬為3-7mm,X型密封圈的截面的上、下夾角為30-60°,截面的左、右夾角為120-150°,本實施例為高8mm,寬6mm,截面的上、下夾角為50°,截面的左、右夾角為130°,X型密封圈采用發泡硅膠制得,X型密封圈沿冷卻鰭片203的四周環繞設置。中冷器上板201和中冷器下板202各設有2個對X型密封圈起定位作用的限位擋板204。限位擋板204設在中冷器上板201和中冷器下板202靠近冷卻鰭片203邊上,限位擋板204為垂直設置的矩形板,長為15-20mm,高為10-15mm,厚為1.8-2.5mm,本實施例中長為15mm,高為10mm,厚為1.8mm。進氣歧管殼體設有容納X型密封圈2的固定槽,進氣歧管處的固定槽是一體注塑成型,進氣歧管殼體和中冷器外殼將X型密封圈上下壓合。中冷器結構,在實際裝配過程中,將X型密封圈2套設在中冷器殼體上,再與進氣歧管殼體3裝配連接,X型密封圈通過進氣歧管殼體3和中冷器1上下壓合,從而起到密封作用。圖1為現有密封圈與中冷器和進氣歧管的結構示意圖,現有進氣歧管殼體102與中冷器103將密封圈101上下壓合,與現有密封圈相比,本中冷器采用X型密封圈,增加了一道密封面,提高了密封性能。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帶有X型密封圈的中冷器結構,包括由中冷器上板(201)、中冷器下板(202)、側面的冷卻鰭片(203)組成的中冷器外殼和進氣歧管殼體(3),進氣歧管殼體(3)包覆在中冷器外殼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冷器外殼與進氣歧管殼體(3)在連接處套設X型密封圈,該X型密封圈為截面呈X型的矩形框密封圈。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帶有X型密封圈的中冷器結構,包括由中冷器上板(201)、中冷器下板(202)、側面的冷卻鰭片(203)組成的中冷器外殼和進氣歧管殼體(3),進氣歧管殼體(3)包覆在中冷器外殼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冷器外殼與進氣歧管殼體(3)在連接處套設X型密封圈,該X型密封圈為截面呈X型的矩形框密封圈。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帶有X型密封圈的中冷器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X型密封圈的截面的高為5-10mm,寬為3-7mm。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帶有X型密封圈的中冷器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X型密封圈的截面的上、下夾角為30-60°,截面的左、右夾角為120-150°。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帶...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遲應城,
申請(專利權)人:曼胡默爾濾清器上海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上海,3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