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降噪混泥土振動棒及其制作方法,該振動棒包括棒頭、振動體及棒殼,在振動體內設置有消聲桶,消聲桶外壁與振動體內壁之間設置有環狀空腔,偏心軸設置在消聲桶內,且偏心軸的兩端分別固定在振動體內的第一軸承和第二軸承上;在棒殼內軟軸接頭通過第三軸承被安裝在棒殼內部,同時油封與密封蓋被安裝在棒殼內部兩端,偏心軸與軟軸接頭通過聯軸器連接在一起,聯軸器通過第四軸承安裝在振動體內部。本發明專利技術采用微穿孔板制作而成的消聲桶和環狀空腔形成的吸聲結構來達到消聲目的,并起到阻抗式消聲器的作用。同時,本發明專利技術中的各個轉動部件均通過軸承進行連接固定,從而使轉動部件實現低摩擦轉動,減少了噪音來源。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降噪混泥土振動棒及其制作方法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混泥土振動棒及其制作方法,尤其涉及一種降噪混泥土振動棒及其制作方法。
技術介紹
提及建筑工地,人們腦海中首先浮現的便是機器的轟鳴聲與沉悶的敲打聲。伴隨著國家對噪聲控制的重視以及居民對生活環境要求的提高,建筑工地施工現場噪聲控制已經成為社會越來越關注的話題。混凝土澆搗作為保障建筑質量、確保建筑成型的一個重要步驟,在施工中起著不可代替的作用。然而,混凝土澆搗過程中產生的噪音也常常引發附近居民不滿。混凝土澆搗過程中之所以產生如此多的噪音,其關鍵原因便是使用的混凝土振動棒設計不符合綠色施工要求,在設計上忽視了對噪聲的聲源控制,因此,開發并使用一款具備減振降噪功能的混泥土振動棒顯得尤為重要。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堅固耐用、振搗效果好的降噪混泥土振動棒及其制作方法,該混泥土振動棒在保證振搗性能的前提下,降低施工現場混凝土澆搗時產生的噪聲,以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專利技術的一種降噪混泥土振動棒,包括棒頭、振動體及棒殼,在振動體內設置有消聲桶,消聲桶外壁與振動體內壁之間設置有環狀空腔,偏心軸設置在消聲桶內,且偏心軸的兩端分別固定在振動體內的第一軸承和第二軸承上;在棒殼內軟軸接頭通過第三軸承被安裝在棒殼內部,同時油封與密封蓋被安裝在棒殼內部兩端,實現對整個振動棒棒體的隔離保護,避免污染,提高混凝土振動棒的使用壽命;偏心軸與軟軸接頭通過聯軸器連接在一起,聯軸器通過第四軸承安裝在振動體內部。由于偏心軸的兩端被分別固定在第一軸承和第二軸承上,使得偏心軸能夠在振動體內實現低摩擦轉動;同時,聯軸器也通過第四軸承被安裝在振動體內部,使得聯軸器也能在振動體內實現低摩擦轉動,這樣便可進一步降低了整個混泥土振動棒工作時產生的噪音。前述的消聲桶是由微穿孔板制成的桶狀網片。前述的微穿孔板是板厚為0.5~1mm、孔徑為0.5~1.5mm、穿孔率為3~5%的金屬板。前述的環狀空腔的厚度為1~3cm、長度小于偏心軸工作部分的長度。同時,本專利技術還提供一種制作上述降噪混泥土振動棒的制作方法,包括現有的混泥土振動棒的制作方法,首先在振動體內安裝一個消聲桶,使消聲桶外壁與振動體內壁之間形成一個環狀空腔,然后將偏心軸安裝在消聲桶內,此時在振動體一端安裝棒頭,將另一端與棒殼對接,使偏心軸的一端通過聯軸器與設置在棒殼內的軟軸接頭連接在一起,同時采用油封將振動體的內腔與棒殼的內腔分隔開來,最后將密封蓋套在軟軸接頭上后固定安裝在棒殼內部。前述振動棒使用高頻電動機作為動力來源,并使用軟軸或軟管與軟軸接頭連接傳遞力矩。高頻電動機轉動速率快,提供振動功率大,同時,在配裝加速裝置后,其提供的離心力進一步提升,使得振搗效果進一步飛躍;同時,振動棒使用軟軸或軟管傳遞力矩,這種傳導方式不僅易于操作,而且傳導效率高,更重要的是,其特別適合復雜環境作業,是一種絕佳的傳導方式。前述的棒頭、振動體、棒殼以及偏心軸均采用高鉻鋼制作。高鉻鋼經過熱處理后,具有高密度、高質量、高強度的特性,使得整個混泥土振動棒更加經久耐用。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專利技術的優點在于:本專利技術采用微穿孔板制作而成的消聲桶和環狀空腔形成的吸聲結構來達到消聲目的,并起到阻抗式消聲器的作用。在使用過程中,可通過調節微穿孔板的孔徑、厚度、穿孔率以及環狀空腔的深度來控制吸聲頻率,從而獲得良好的消聲效果。同時,本專利技術中的各個轉動部件均通過軸承進行連接固定,從而使轉動部件實現低摩擦轉動,進一步降低了整個混泥土振動棒工作時產生的噪音。因此,本專利技術不僅結構簡單、易于操作、堅固耐用、振搗效果好,而且能夠有效地對中、高頻噪音進行吸收、轉化,而又不會影響正常的機械振動,從而大大降低了振動棒產生的噪音。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中消聲桶的結構示意圖的立體圖;圖3為本專利技術中消聲桶的結構示意圖的展開圖。附圖標記說明:1-棒頭,2-第一軸承,3-振動體,4-消聲桶,5-偏心軸,6-第二軸承,7-聯軸器,8-第四軸承,9-油封,10-第三軸承,11-棒殼,12-軟軸接頭,13-密封蓋,14-環狀空腔。具體實施方式為了使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本專利技術的實施例:參見圖1,本專利技術的一種降噪混泥土振動棒,包括棒頭1、振動體3及棒殼11,在振動體3內設置有消聲桶4,消聲桶4外壁與振動體3內壁之間設置有環狀空腔14,環狀空腔14的厚度為1cm,其長度小于偏心軸5工作部分的長度;偏心軸5設置在消聲桶4內,且偏心軸5的兩端分別固定在振動體3內的第一軸承2和第二軸承6上;在棒殼11內軟軸接頭12通過第三軸承10被安裝在棒殼11內部,同時油封9與密封蓋13被安裝在棒殼11內部兩端,偏心軸5與軟軸接頭12通過聯軸器7連接在一起,聯軸器7通過第四軸承8安裝在振動體3內部。參見圖2及圖3,所述的消聲桶4是由微穿孔板制成的桶狀網片,微穿孔板是板厚為0.5mm、孔徑為0.5mm、穿孔率為3%的金屬板。制作上述降噪混泥土振動棒時,首先在振動體3內安裝一個消聲桶4,使消聲桶4外壁與振動體3內壁之間形成一個環狀空腔14,然后將偏心軸5安裝在消聲桶4內,此時在振動體3一端安裝棒頭1,將另一端與棒殼11對接,使偏心軸5的一端通過聯軸器7與設置在棒殼11內的軟軸接頭12連接在一起,同時采用油封9將振動體3的內腔與棒殼11的內腔分隔開來,最后將密封蓋13套在軟軸接頭12上后固定安裝在棒殼11內部。使用時,振動棒使用高頻電動機作為動力來源,并使用軟軸或軟管與軟軸接頭12連接傳遞力矩。高頻電動機轉動速率快,提供振動功率大,同時,在配裝加速裝置后,其提供的離心力進一步提升,使得振搗效果進一步飛躍;同時,振動棒使用軟軸或軟管傳遞力矩,這種傳導方式不僅易于操作,而且傳導效率高,更重要的是,其特別適合復雜環境作業,是一種絕佳的傳導方式。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降噪混泥土振動棒,包括棒頭(1)、振動體(3)及棒殼(11),其特征在于:在振動體(3)內設置有消聲桶(4),消聲桶(4)外壁與振動體(3)內壁之間設置有環狀空腔(14),偏心軸(5)設置在消聲桶(4)內,且偏心軸(5)的兩端分別固定在振動體(3)內的第一軸承(2)和第二軸承(6)上;在棒殼(11)內軟軸接頭(12)通過第三軸承(10)被安裝在棒殼(11)內部,同時油封(9)與密封蓋(13)被安裝在棒殼(11)內部兩端,偏心軸(5)與軟軸接頭(12)通過聯軸器(7)連接在一起,聯軸器(7)通過第四軸承(8)安裝在振動體(3)內部。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降噪混泥土振動棒,包括棒頭(1)、振動體(3)及棒殼(11),其特征在于:在振動體(3)內設置有消聲桶(4),消聲桶(4)外壁與振動體(3)內壁之間設置有環狀空腔(14),偏心軸(5)設置在消聲桶(4)內,且偏心軸(5)的兩端分別固定在振動體(3)內的第一軸承(2)和第二軸承(6)上;在棒殼(11)內軟軸接頭(12)通過第三軸承(10)被安裝在棒殼(11)內部,同時油封(9)與密封蓋(13)被安裝在棒殼(11)內部兩端,偏心軸(5)與軟軸接頭(12)通過聯軸器(7)連接在一起,聯軸器(7)通過第四軸承(8)安裝在振動體(3)內部。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降噪混泥土振動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消聲桶(4)是由微穿孔板制成的桶狀網片。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降噪混泥土振動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穿孔板是板厚為0.5~1mm、孔徑為0.5~1.5mm、穿孔率為3~5%的金屬板。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降噪混泥土振動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環狀空腔(14)的厚度為1~3cm...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明,祝國梁,李勇,黃華,孫捷凱,魏永偉,
申請(專利權)人:中建四局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貴州,5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