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除銹裝置
本專利技術涉及除銹領域,具體為一種除銹裝置。
技術介紹
金屬管與氧氣接觸容易氧化導致生銹,為保證金屬管的繼續使用需要對金屬管進行除銹,在除銹過程中需要保證磨具與金屬管相貼合以確保除銹的效果。但是由于除銹過程中金屬管產生的反向力不僅不利于磨具的穩定,還會損害機器部件,降低機器的使用壽命。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除銹裝置,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上述缺陷。根據本專利技術的一種除銹裝置,包括立柱、設置在所述立柱的上梁上的螺旋升降機以及與所述螺旋升降機連接的除銹裝置,所述螺旋升降機包括一號馬達用于驅使螺筒轉動從而使得螺旋桿上下移動,所述螺旋桿與所述除銹裝置的壁體頂部的連接處設置有橡膠墊片,所述壁體中設置有二號馬達用以驅動設置于所述壁體內部可轉動的的驅動軸從而帶動與所述驅動軸的末端固連的磨具轉動,其中,所述壁體的外周面設置有凹槽,所述上梁下端固設有位于所述壁體兩側的左壁板和右壁板,環設在在所述壁體周圍的上樞接板和下樞接板分別與所述右壁板和左壁板樞接,所述上樞接板由與所述壁體連接的壓簧作用而向上偏斜并與所述壁體的左端面的凹槽契合,所述下樞接板由與所述壁體連接的拉簧作用而向上偏斜并與所述壁體的右端面的凹槽契合,由此,所述磨具能夠向下運動對固定在四號馬達上的金屬管進行除銹,并且能夠使得所述壁體的來自所述金屬管的反向力由上樞接板和下樞接板相抵,所述立柱91底端對稱固定設置有滑塊2,所述滑塊2在工作臺93上的滑槽內移動,所述立柱91下端面固設有底座3,所述工作臺93前后方向上對稱設置有固定塊931用以轉動配合安裝螺桿31,所述螺桿31貫穿底座3,所述 ...
【技術保護點】
一種除銹裝置,包括立柱(91)、設置在所述立柱(91)的上梁(92)上的螺旋升降機(8)以及與所述螺旋升降機(8)連接的除銹裝置(6),所述螺旋升降機(8)包括一號馬達(81)用于驅使螺筒(82)轉動從而使得螺旋桿(83)上下移動,所述螺旋桿(83)與所述除銹裝置(6)的壁體(60)頂部的連接處設置有橡膠墊片(62),所述壁體(60)中設置有二號馬達(63)用以驅動設置于所述壁體(60)內部可轉動的的驅動軸(611)從而帶動與所述驅動軸(611)的末端固連的磨具(61)轉動,其中,所述壁體(60)的外周面設置有凹槽,所述上梁(92)下端固設有位于所述壁體(60)兩側的左壁板(94)和右壁板(95),環設在在所述壁體(60)周圍的上樞接板(64)和下樞接板(67)分別與所述右壁板(95)和左壁板(94)樞接,所述上樞接板(64)由與所述壁體(60)連接的壓簧(65)作用而向上偏斜并與所述壁體(60)的左端面的凹槽契合,所述下樞接板(67)由與所述壁體(60)連接的拉簧(66)作用而向上偏斜并與所述壁體(60)的右端面的凹槽契合,由此,所述磨具(61)能夠向下運動對固定在四號馬達(22)上 ...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除銹裝置,包括立柱(91)、設置在所述立柱(91)的上梁(92)上的螺旋升降機(8)以及與所述螺旋升降機(8)連接的除銹裝置(6),所述螺旋升降機(8)包括一號馬達(81)用于驅使螺筒(82)轉動從而使得螺旋桿(83)上下移動,所述螺旋桿(83)與所述除銹裝置(6)的壁體(60)頂部的連接處設置有橡膠墊片(62),所述壁體(60)中設置有二號馬達(63)用以驅動設置于所述壁體(60)內部可轉動的的驅動軸(611)從而帶動與所述驅動軸(611)的末端固連的磨具(61)轉動,其中,所述壁體(60)的外周面設置有凹槽,所述上梁(92)下端固設有位于所述壁體(60)兩側的左壁板(94)和右壁板(95),環設在在所述壁體(60)周圍的上樞接板(64)和下樞接板(67)分別與所述右壁板(95)和左壁板(94)樞接,所述上樞接板(64)由與所述壁體(60)連接的壓簧(65)作用而向上偏斜并與所述壁體(60)的左端...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