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microwave and millimeter wave vertical transmission process, the signal is transmitted by coplanar waveguide coaxial structure coplanar waveguide, the design of a row of holes in the ground on both sides of the signal vias, a coplanar waveguide, coaxial structure and signal through hole and hole on both sides of the outer radius to transmission the performance by adjusting the spacing and hole with microstrip coaxial structure to achieve the optimal.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信號跨層傳輸結構設計方法
本專利技術屬于微波
,具體涉及一種信號跨層傳輸結構設計方法,應用雙層或多層印制板層間垂直傳輸當中。
技術介紹
隨著現代雷達系統的迅速發展,高集成度,小型化產品越來越受到大家的青睞,隨之帶來的技術進步也層出不窮。微波印制板的設計從單層板到多層板,產生了微波混壓板技術和LTCC技術,這兩種技術的誕生將之前的多層板頻率大幅的提升至毫米波頻段。現如今的多層板定義和幾年前已經大不相同。隨著多層板技術的大幅提高,信號跨層傳輸就成為了一個重要問題。現有的文獻材料沒有對可以延伸至毫米波頻段的信號跨層傳輸問題做出明確的分析和研究,僅有的某些專利雖然討論了垂直傳輸但是受限于其發表的年代,當時的印制板(尤其是多層板)能承載的頻率遠沒有到達現在的毫米波頻段。面對新問題,我們必須有新辦法去應對。
技術實現思路
要解決的技術問題為了避免現有技術的微波信號跨層傳輸駐波系數大的問題,本專利技術提出一種信號跨層傳輸結構設計方法,極大的提高了微波混壓板信號跨層傳輸的質量。技術方案一種信號跨層傳輸結構設計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共面波導-類同軸結構-共面波導進行信號跨層傳輸,步驟如下:步驟1:在底層銅皮上設計微帶線,在微帶線的輸出端設計一個信號通孔,信號通孔從底層銅皮穿過基板到達頂層銅皮,信號通孔在頂層銅皮連接與底層銅皮上的微帶線一樣的微帶線;步驟2:在微帶線兩側各設計一排地孔,地孔從頂層銅皮穿過基板到達底層銅皮,將地孔與微帶線之間的金屬覆銅腐蝕掉;所述的地孔、微帶線、頂層銅皮、基板和底層銅皮一起組成共面波導,共面波導的阻抗計算公式為:式中,K'(k)=K(k'), ...
【技術保護點】
一種信號跨層傳輸結構設計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共面波導?類同軸結構?共面波導進行信號跨層傳輸,步驟如下:步驟1:在底層銅皮(10)上設計微帶線(3),在微帶線的輸出端設計一個信號通孔(2),信號通孔(2)從底層銅皮(10)穿過基板(9)到達頂層銅皮(8),信號通孔(2)在頂層銅皮(8)連接與底層銅皮(10)上的微帶線(3)一樣的微帶線;步驟2:在微帶線兩側各設計一排地孔(1),地孔(1)從頂層銅皮(8)穿過基板(9)到達底層銅皮(10),將地孔(1)與微帶線之間的金屬覆銅腐蝕掉;所述的地孔(1)、微帶線(3)、頂層銅皮(8)、基板(9)和底層銅皮(10)一起組成共面波導,共面波導的阻抗計算公式為: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信號跨層傳輸結構設計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共面波導-類同軸結構-共面波導進行信號跨層傳輸,步驟如下:步驟1:在底層銅皮(10)上設計微帶線(3),在微帶線的輸出端設計一個信號通孔(2),信號通孔(2)從底層銅皮(10)穿過基板(9)到達頂層銅皮(8),信號通孔(2)在頂層銅皮(8)連接與底層銅皮(10)上的微帶線(3)一樣的微帶線;步驟2:在微帶線兩側各設計一排地孔(1),地孔(1)從頂層銅皮(8)穿過基板(9)到達底層銅皮(10),將地孔(1)與微帶線之間的金屬覆銅腐蝕掉;所述的地孔(1)、微帶線(3)、頂層銅皮(8)、基板(9)和底層銅皮(10)一起組成共面波導,共面波導的阻抗計算公式為:式中,K'(k)=K(k'),k=S/(S+2W);K(k)表示第一類完全橢圓函數,K'(k)表示第一類完全橢圓余函數;當W足夠小時,K(k)/K'(k)的近似公式,精確到8×10-6為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趙宇博,范力思,盧嘉,李良,
申請(專利權)人:西安電子工程研究所,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陜西,6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