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的輪胎裝配裝置(10)包含朝向輪胎(32)移動的臂(21)、安裝在該臂上且對胎圈部(34、35)附近施加打擊力的打擊輥(23)、支撐被施加了該打擊力的所述輪胎的支撐輥(24)、和將該支撐輥彈性地支承的彈性部件(40)。
Assembling device for tire assembly and method for assembling tire assembly
Tyre assembling device of the invention includes (10) toward the tire (32) moving arm (21), installed on the arm and the bead portion (34, 35) near the strike force applied against the roller (23), the supporting roller supporting the tire is applied to the power of (24), and the elastic component of the elastic support roller supporting (40).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輪胎組裝體的裝配裝置以及輪胎組裝體的裝配方法
本專利技術涉及對輪胎組裝體的輪胎施加打擊的裝配裝置以及其裝配方法。
技術介紹
輪胎組裝體由車輪、和與該車輪相嵌的輪胎構成。詳細來說,在車輪的輪圈部上嵌合有輪胎的胎圈部。當該嵌合不充分時,會在輪圈部與胎圈部之間形成間隙。該間隙會對車輛的行駛造成影響。若將夾在間隙中的空氣排出,則能夠使胎圈部與輪圈部緊貼,只要能夠緊貼,則能夠消除間隙。以往,已知通過錘子來敲擊輪胎的胎圈部附近而排出空氣的技術(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專利文獻1所公開的裝配裝置在輪胎組裝體的上方具有上錘,在輪胎組裝體的下方具有下錘。輪胎具有一對胎圈部。由上錘來敲擊一個胎圈部附近,由下錘來敲擊另一個胎圈部附近,由此將空氣排出。若在敲擊了一個胎圈部附近后,將輪胎反轉而敲擊另一個胎圈部附近,則作業時間會變長,但在專利文獻1中,同時敲擊一對胎圈部,因此作業時間變短。然而,專利文獻1所述的裝配裝置需要分別驅動上錘與下錘,驅動機構復雜。該結果為,裝配裝置變得昂貴。在謀求裝配裝置的低成本化之中,期望不延長作業時間且構造簡單的裝配裝置。現有技術文獻專利文獻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第4223469號公報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課題在于,提供一種構造簡單且低價的輪胎組裝體的裝配裝置。技術方案1的專利技術是一種輪胎組裝體的裝配裝置,其對組裝在車輪上的輪胎的一對胎圈部附近施加打擊力,來提高上述車輪與上述輪胎的緊貼度,其中,具有:臂,其朝向上述輪胎移動;打擊輥,其安裝在該臂上且對上述胎圈部附近施加打擊力;支撐輥,其支撐被施加了該打擊力的上述輪胎;以及彈性部件,其彈性地支承該支撐輥,通過上述打擊輥對上述一對胎圈部附近的一個胎圈部附近施加打擊力,通過上述支撐輥對另一個胎圈部附近施加反作用力。技術方案2的專利技術是一種輪胎組裝體的裝配裝置,其對組裝在車輪上的輪胎的一對胎圈部附近施加打擊力,來提高上述車輪與上述輪胎的緊貼度,其特征在于,具有:臂,其朝向上述輪胎移動;打擊輥,其安裝在該臂上且對上述胎圈部附近施加打擊力;支撐輥,其支撐被施加了該打擊力的上述輪胎;以及彈性部件,其彈性地支承該支撐輥,通過上述打擊輥對上述一對胎圈部附近的一個胎圈部附近施加打擊力,而使支撐上述輪胎的上述支撐輥沿上下振動。在技術方案3的專利技術中,優選為,彈性部件為壓縮性流體壓力缸。在技術方案4的專利技術中,優選為,彈性部件具有封入了非壓縮性流體的阻尼器和將支撐輥向另一個胎圈部附近推回的彈簧。技術方案5的專利技術是一種輪胎組裝體的裝配方法,對組裝在車輪上的輪胎的一對胎圈部附近施加打擊力,來提高上述車輪與上述輪胎的緊貼度,其中,將上述輪胎載置在由彈性部件彈性支承的支撐輥上,通過設置于朝向載置在上述支撐輥的上述輪胎移動的臂上的打擊輥,來對上述一個胎圈部附近施加打擊力,通過上述支撐輥對另一個胎圈部附近,以上述車輪以及輪胎的組合和與基于上述打擊輥的打擊力的大小相應的大小來施加反作用力。專利技術效果以往,通過上打擊輥和下打擊輥來對輪胎的一對胎圈部分別施加打擊。關于這一點,在技術方案1的專利技術中,通過將下打擊輥變更成支撐輥,廢除下打擊輥。以往對于下打擊輥而需要設置擺臂、使該擺臂擺動的凸輪、使該凸輪轉動的電動機,根據本專利技術,下擺臂、下凸輪、下電動機全部都不需要。該結果為,通過本專利技術能夠提供構造簡便且低價的輪胎組裝體的裝配裝置。在技術方案2的專利技術中,與權利要求1同樣地,下擺臂、下凸輪、下電動機全部都不需要。該結果為,通過本專利技術,提供構造簡便且低價的輪胎組裝體的裝配裝置。另外,由于支撐輥會發生振動,所以能夠將下胎圈部與輪圈部更順暢地嵌入。在技術方案3的專利技術中,彈性部件是壓縮性流體壓力缸。壓縮性流體壓力缸為例如空氣彈簧。壓縮性流體壓力缸利用流體的壓縮性能,由此構造簡單,且為低價。在技術方案4的專利技術中,彈性部件具有阻尼器和彈簧。阻尼器以及彈簧容易獲得且為低價。另外,能夠將速度控制機構附加在阻尼器上,能夠根據輪胎尺寸來變更反作用力。技術方案5的專利技術中,通過打擊輥對輪胎的一個胎圈部附近付與打擊力,通過支撐輥對輪胎的另一個胎圈部附近付與反作用力。與技術方案1同樣地,根據本專利技術,下擺臂、下凸輪、下電動機全部都不需要。該結果為,根據本專利技術,提供了構造簡便且低價的輪胎組裝體的裝配方法。附圖說明圖1是本專利技術的裝配裝置的側視圖。圖2是圖1的主要部分放大圖。圖3是彈性部件的剖視圖。圖4是作用說明圖。圖5是其它的彈性部件的剖視圖。圖6是其它的彈性部件的作用圖。具體實施方式基于附圖以下對本專利技術的實施方式進行說明。實施例如圖1所示,裝配裝置10具有:基座11;水平地鋪設在該基座11的上表面的導軌12;能夠水平移動地載置在該導軌12上的滑塊13;移動該滑塊13的移動缸14;立設在滑塊14上的兩根支柱15、15;被這些支柱15、15引導且沿上下移動的升降板16;使該升降板16升降的千斤頂機構17;安裝在升降板16上的凸輪旋轉機構18;通過該凸輪旋轉機構18轉動的凸輪19;通過銷16a能夠擺動地固定在升降板16上的V字狀的臂21;將該臂21的基部與凸輪19連結的連桿22;設置在臂21的前端的打擊輥23;與該打擊輥23相對地配置的支撐輥24;旋轉自如地支承該支撐輥24的托架25;彈性地支承該托架25的彈性部件40;其它的基座26;從該基座26向上延伸的栓柱27;和能夠水平旋轉地支承在該栓柱27上且支撐輪胎組裝體30的組裝體支承部件28。能夠通過移動缸14將打擊輥23等向等待位置水平移動。當等待時,輪胎組裝體30的上方被開放,能夠將輪胎組裝體30向上取出以及從上投入。如圖2所示,輪胎組裝體30由車輪31和通過前工序安裝于該車輪31的輪胎32構成。但是,在前工序中,輪胎32的緊貼性低,在車輪31的輪圈部33與輪胎32的胎圈部34、35之間存在間隙。在該間隙中存在空氣。通過裝配裝置10將空氣排出,使間隙接近于零。使輪胎組裝體30載置在組裝體支承部件28上。在輪胎32之下配置有支撐輥24和彈性部件40,在輪胎32之上配置有打擊輥23和臂21。如圖3所示,彈性部件40例如為如下的柱式阻尼器,該柱式阻尼器具有封入了非壓縮性流體(例如油)41的阻尼器42、和將活塞桿43返回的彈簧44。阻尼器42由液壓缸45、沿軸向能夠移動地收納于該液壓缸45的活塞46、和從該活塞46延伸的活塞桿43構成。阻尼器42內通過活塞46劃分成上室47和下室48。優選的是,通過外部流路51、52將上室47與下室48連接。另外,在外部流路51內設有第一止回閥53和第一節流閥54。另外,在外部流路52內設有第二止回閥55和第二節流閥56。第一節流閥、第二節流閥54、56為被稱為速度控制閥的針閥。當打擊力F1施加于活塞桿43的前端時,彈簧44收縮,活塞46下降。當活塞46下降時,下室48內的流體41從外部流路51通過而向上室47移動。此時的下降速度在打開第一節流閥54時變快,在收縮第一節流閥54時變緩。當力F1減少時,彈簧44延伸,活塞46上升。當活塞46上升時,上室47內的流體41從外部流路52通過而向下室48移動。此時的上升速度在打開第二節流閥56時變快,在收縮第二節流閥56時變緩。如圖4所示,支撐輥24以相對于水平僅傾斜角度θ的方式設置。該傾斜角θ被設定為20°~30°。當通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輪胎組裝體的裝配裝置,對組裝在車輪上的輪胎的一對胎圈部附近施加打擊力,來提高所述車輪與所述輪胎的緊貼度,所述輪胎組裝體的裝配裝置的特征在于,具有:臂,其朝向所述輪胎移動;打擊輥,其安裝在該臂上且對所述胎圈部附近施加打擊力;支撐輥,其支撐被施加了該打擊力的所述輪胎;以及彈性部件,其彈性地支承該支撐輥,通過所述打擊輥,來對所述一對胎圈部附近的一個胎圈部附近施加打擊力,通過所述支撐輥對另一個胎圈部附近施加反作用力。
【技術特征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2014.08.28 JP 2014-1745821.一種輪胎組裝體的裝配裝置,對組裝在車輪上的輪胎的一對胎圈部附近施加打擊力,來提高所述車輪與所述輪胎的緊貼度,所述輪胎組裝體的裝配裝置的特征在于,具有:臂,其朝向所述輪胎移動;打擊輥,其安裝在該臂上且對所述胎圈部附近施加打擊力;支撐輥,其支撐被施加了該打擊力的所述輪胎;以及彈性部件,其彈性地支承該支撐輥,通過所述打擊輥,來對所述一對胎圈部附近的一個胎圈部附近施加打擊力,通過所述支撐輥對另一個胎圈部附近施加反作用力。2.一種輪胎組裝體的裝配裝置,對組裝在車輪上的輪胎的一對胎圈部附近施加打擊力,來提高所述車輪與所述輪胎的緊貼度,所述輪胎組裝體的裝配裝置的特征在于,具有:臂,其朝向所述輪胎移動;打擊輥,其安裝在該臂上且對所述胎圈部附近施加打擊力;支撐輥,其支撐被施加了該打擊力的所述輪胎;以...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一瀬英美,辻義輝,西山勝,
申請(專利權)人: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日本,JP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