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prefabricated cement foamed lightweight magnesium base plate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assembly type magnesium cement foaming lightweight board includes a first light assembly plate and second light plate assembly; the first assembly includes a first plate light magnesium based cement fiber material surface layer and the first magnesium based water mud foam layer; the second the light assembly includes second plates of magnesium based cement fiber material surface and second magnesium cement foaming layer; preparation method of assembly type magnesium based cement foam lightweight board, which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a) the preparation of magnesium based foam cement; (b) the preparation of magnesium cement fiber materials; (c) preparation the first assembled light board; (d) preparing second assembled light board; (E) the preparation of magnesium based lightweight foam cement prefabricated plate. The prepared magnesium based cement foamed lightweight board prepared by the invention has simple preparation route, energy sav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waste removing, and the required raw material is cheap and easy to obtain, and the product has low production cost.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裝配式鎂基水泥發泡輕質板及其制備方法
本專利技術涉及建筑材料施工領域,特別涉及一種裝配式鎂基水泥發泡輕質板其制備方法。
技術介紹
在建筑、道路、橋梁、隧道、機場和大壩等土木工程中大量使用以鈣鹽為水化產物的無機膠凝材料,其中常見的鈣質膠凝材料包括石灰、石膏、硅酸鹽水泥、鋁酸鹽水泥和硫鋁酸鹽水泥,鈣質膠凝材料為現代土木工程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目前市場上的鈣質膠凝材料做制造的水泥發泡板多數以石灰、石膏和硅酸鹽水泥為主要原料,該產品存在早期強度相對高,后期強度衰減大,保溫性能差,強度低,耐久性差等缺點。與鈣質膠凝材料類似,還存在以鎂鹽為水化產物的另一類無機膠凝材料,即鎂質膠凝材料,常見的鎂質膠凝材料包括氯氧鎂水泥、硫氧鎂水泥和磷酸鎂水泥。鎂是地球中元素組成總量僅次于鐵、氧、硅之后的第4位元素(占12.7%),其原料來源比鈣質膠凝材料更加豐富。氯氧鎂水泥是1867年法國化學家S.Sorel專利技術,為活性MgO與一定濃度的氯化鎂溶液組成的MgO-MgCl2-H2O三元體系氣硬性膠凝材料。與1824年英國泥瓦工J.Aspdin專利技術的具有水硬性的波特蘭水泥(即硅酸鹽水泥)相比,氯氧鎂水泥具有質輕、快凝、早強、高強、低堿、耐磨、粘結強度高、抗鹽鹵腐蝕等優點,但是存在抗水性差、易吸潮返鹵、易變形和腐蝕鋼筋等缺點。硫氧鎂水泥是與氯氧鎂水泥性能類似的鎂質膠凝材料,由活性MgO與一定濃度的MgSO4溶液組成的MgO-MgSO4-H2O三元體系氣硬性膠凝材料。硫氧鎂水泥與氯氧鎂水泥相比,仍然具有非常明顯的優勢,如其抗高溫性能好、不吸潮返鹵、對鋼筋銹蝕作用小。磷酸鎂水泥是由 ...
【技術保護點】
一種裝配式鎂基水泥發泡輕質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裝配輕質板和第二裝配輕質板;所述第一裝配輕質板包括第一鎂基水泥纖維材料面層(2)和第一鎂基水泥發泡層(1),所述第一鎂基水泥發泡層(1)設在所述第一鎂基水泥纖維材料面層(2)上且與所述第一鎂基水泥纖維材料面層(2)牢固粘結;所述第二裝配輕質板包括第二鎂基水泥纖維材料面層(4)和第二鎂基水泥發泡層(3),所述第二鎂基水泥發泡層(3)設在所述第二鎂基水泥纖維材料面層(4)上且與所述第二鎂基水泥纖維材料面層(4)牢固粘結;所述第一鎂基水泥發泡層(1)和所述第二鎂基水泥發泡層(3)設在所述第一鎂基水泥纖維材料面層(2)和所述第二鎂基水泥纖維材料面層(4)之間,所述第一鎂基水泥發泡層(1)和所述第二鎂基水泥發泡層(3)之間牢固粘結。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裝配式鎂基水泥發泡輕質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裝配輕質板和第二裝配輕質板;所述第一裝配輕質板包括第一鎂基水泥纖維材料面層(2)和第一鎂基水泥發泡層(1),所述第一鎂基水泥發泡層(1)設在所述第一鎂基水泥纖維材料面層(2)上且與所述第一鎂基水泥纖維材料面層(2)牢固粘結;所述第二裝配輕質板包括第二鎂基水泥纖維材料面層(4)和第二鎂基水泥發泡層(3),所述第二鎂基水泥發泡層(3)設在所述第二鎂基水泥纖維材料面層(4)上且與所述第二鎂基水泥纖維材料面層(4)牢固粘結;所述第一鎂基水泥發泡層(1)和所述第二鎂基水泥發泡層(3)設在所述第一鎂基水泥纖維材料面層(2)和所述第二鎂基水泥纖維材料面層(4)之間,所述第一鎂基水泥發泡層(1)和所述第二鎂基水泥發泡層(3)之間牢固粘結。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配式鎂基水泥發泡輕質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鎂基水泥纖維材料面層(2)和所述第二鎂基水泥纖維材料面層(4)的厚度均為1-3厘米。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配式鎂基水泥發泡輕質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鎂基水泥發泡層(1)和所述第二鎂基水泥發泡層(3)均是利用如下重量份數的原料經發泡工藝制成:鎂質鹽水泥40-65份、穩泡劑1-3份和發泡劑3-5份;所述第一鎂基水泥纖維材料面層(2)和所述第二鎂基水泥纖維材料面層(4)均是利用如下重量份數的原料經凝固制成:鎂質鹽水泥40-65份和聚丙烯纖維或聚乙烯醇纖維2-7份。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裝配式鎂基水泥發泡輕質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鎂質鹽水泥的制備方法如下:將100-200目的MgO、100-200目的MgSO4和H2O三者按照物質的量之比為(7-12):1:(20-28)混合,然后加入誘導劑,誘導劑的加入量為MgO、MgSO4和H2O三者總質量的0.5-3wt%,攪拌24小時以上,干燥,研磨,過200目篩后即得鎂質鹽水泥。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裝配式鎂基水泥發泡輕質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誘導劑的制備方法如下:將200-400目的滑石粉加入到醋丙乳液中,滑石粉與醋丙乳液的質量比為(8-15):(20-30),攪拌,加熱至60-80℃并保持2-5小時,過濾烘干;在得到的固體產物中加入鞣酸水溶液,鞣酸水溶液中鞣酸的質量分數為5-10wt%,固體產物與鞣酸水溶液的質量比為1:(20-30),加熱至90-100℃并保持5-10小時,過濾烘干并粉碎,過100目篩即得誘導劑。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裝配式鎂基水泥發泡輕質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誘導劑由A組分和B組分組成,A組分的制備方法如下:將200-400目的滑石粉加入到醋丙乳液中,滑石粉與醋丙乳液的質量比為(8-15):(20-30),攪拌,加熱至60-80℃并保持2-5小時,過濾烘干;將得到的固體產物中加入到鞣酸水溶液中,鞣酸水溶液中鞣酸的質量分數為5-10wt%,固體產物與鞣酸水溶液的質量比為1:(20-30),加熱至90-100℃并保持5-10小時,過濾烘干并粉碎,過100目篩即得A組分;B組分的制備方法如下:將200-400目粉煤灰的加入到三乙醇胺水溶液中,三乙醇胺水溶液中三乙醇胺的質量分數為3-5wt%,粉煤灰與三乙醇胺水溶液的質量比為1:(10-20),攪拌,加熱至50-70℃并保持12-24小時,過濾烘干;將得到的固體產物加入到硅烷偶聯劑溶液中,固體產物與硅烷偶聯劑溶液的質量比為1:(5-20),硅烷偶聯劑溶液中硅烷偶聯劑的質量分數為10-15wt%,過濾烘干并粉碎,過100目篩即得B組分。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裝配式鎂基水泥發泡輕質板,其特征在于,誘導劑加入方法如下:先加入A組分,A組分的加入量為MgO、MgSO4和H2O三者總質量的0.5-1wt%,攪拌24小時以上;然后再加入B組分,B組分的加入量為MgO、MgSO4和H2O三者總質量的1-2wt%,攪拌24小時以上。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配式鎂基水泥發泡輕質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鎂基水泥發泡層(1)和所述第二鎂基水泥發泡層(3)均是利用如下重量份數的原料經發泡工藝制成:鎂質鹽水泥40-...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炳南,夏廣寧,王常青,
申請(專利權)人:內蒙古綠匯住房產業化技術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內蒙古,15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