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 diffusion plate and a diffusion plate that can improve brightness uniformity of light or reflected light by simple structure, and easy to design and manufacture. The diffusion plate of the invention is arranged on the main surface in a plurality of micro lens diffusion plate, which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a plurality of microlenses and between the main surface into the generation phase difference, a plurality of micro lens having a lens shape more than two, so that the number of lens shape two more than a specific the value of the way, the number of micro lens determines the lens shape more than two respectively, corresponding to a plurality of micro lenses arranged the center of the bottom surface of the coordinates in the principal plane, respectively select the types of lens shape, diffusion light intensity become range of roughly a range of angles in the desired angle range +10% to in 10%.
【技術(shù)實現(xiàn)步驟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shù)】擴散板及擴散板的制造方法
本專利技術(shù)涉及擴散板及擴散板的制造方法。
技術(shù)介紹
作為平視顯示器或激光投影機等的屏幕,使用的是利用了微透鏡陣列的擴散板。在使用了微透鏡陣列的情況下,與使用半透明板、毛玻璃等的擴散板的情況相比,具有能夠抑制激光的斑點噪聲的優(yōu)點。專利文獻1記載了一種具有擴散板的圖像形成裝置,該擴散板使用了以激光為光源并投影由多個像素的排列形成的影像的激光投影機和排列有多個微透鏡的微透鏡陣列。在使用了微透鏡陣列的情況下,能夠使入射了的光適當?shù)財U散,并且能夠自由地設計所需要的擴散角。在專利文獻2及3以及非專利文獻1中記載了使用2個微透鏡陣列的屏幕。在僅使用1個微透鏡陣列的情況下,容易產(chǎn)生亮度不均、顏色不均。在專利文獻2及3以及非專利文獻1中記載了通過使用2個微透鏡陣列,能夠抑制這樣的亮度不均的發(fā)生的情況。在專利文獻4中記載了如下的方法:在微透鏡設置具有垂直的側(cè)面的活塞形狀(加高部),或者使對于微細構(gòu)造的形狀或位置進行定義的參數(shù)的至少一個按照預先確定的概率密度函數(shù)而隨機分布,由此來改善由于以微細構(gòu)造的周期性為起因的衍射點而產(chǎn)生的亮度不均、顏色不均。專利文獻4中記載了如下的光學設計方法:(a)對于形成在基板表面上的微透鏡等的微細構(gòu)造的形狀進行定義,(b)指定所選擇的微細構(gòu)造的排列位置,(c)計算擴散光的強度分布,(d)反復進行(a)~(c)的工序直至得到所希望的擴散光強度分布為止。此外,專利文獻4記載了如下的方法:使對于微細構(gòu)造的形狀或位置進行定義的參數(shù)的至少一個按照預先確定的概率密度函數(shù)而隨機分布,由此來改善因微細構(gòu)造的周期性而產(chǎn)生的衍射點引起的亮度不均 ...
【技術(shù)保護點】
一種擴散板,所述擴散板在主面上排列有多個微透鏡,所述擴散板的特征在于,向所述多個微透鏡與所述主面之間插入相位差生成部,所述多個微透鏡具有兩種以上的透鏡形狀,以使所述兩種以上的透鏡形狀的數(shù)量比成為特定的值的方式分別決定所述兩種以上的透鏡形狀的微透鏡的個數(shù),對應于所述多個微透鏡的底面的中心所排列在所述主面上的各坐標,分別選擇所述透鏡形狀的種類,在將所述擴散板中的所希望的角度范圍內(nèi)的擴散光強度的加法運算平均設為1時的、所述所希望的角度范圍內(nèi)的擴散光強度的相對強度的標準偏差為9.00×10
【技術(shù)特征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shù)】2014.09.30 JP 2014-2016071.一種擴散板,所述擴散板在主面上排列有多個微透鏡,所述擴散板的特征在于,向所述多個微透鏡與所述主面之間插入相位差生成部,所述多個微透鏡具有兩種以上的透鏡形狀,以使所述兩種以上的透鏡形狀的數(shù)量比成為特定的值的方式分別決定所述兩種以上的透鏡形狀的微透鏡的個數(shù),對應于所述多個微透鏡的底面的中心所排列在所述主面上的各坐標,分別選擇所述透鏡形狀的種類,在將所述擴散板中的所希望的角度范圍內(nèi)的擴散光強度的加法運算平均設為1時的、所述所希望的角度范圍內(nèi)的擴散光強度的相對強度的標準偏差為9.00×10-2以下,在所述擴散板的某一方向的擴散光強度的角度分布中,在將沿著光入射光方向的方向設為擴散角度0度、將角度分布測定方向的一方向設為正、將其相反方向設為負時,相對于所述所希望的角度范圍的擴散光強度的加法運算平均而成為90%的相對強度的擴散角度中,絕對值在正側(cè)成為最大的擴散角度與絕對值在負側(cè)成為最大的擴散角度之差設為擴散光強度成為大致一定的角度范圍時,所述擴散光強度成為大致一定的角度范圍處于所述所希望的角度范圍的+10%至-10%的范圍內(nèi)。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擴散板,其特征在于,由所述相位差生成部產(chǎn)生的相位差的最大值大于所使用的光的波長的0.2倍。3.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或2所述的擴散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所希望的角度范圍AngA為0°≤AngA≤40°。4.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3中任一項所述的擴散板,其特征在...
【專利技術(shù)屬性】
技術(shù)研發(fā)人員:內(nèi)田厚,平井政至,唐井賢,
申請(專利權(quán))人:株式會社可樂麗,
類型:發(fā)明
國別省市:日本,JP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