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壓縮機,包括:殼體;壓縮機構部,壓縮機構部包括設有排氣口和吸氣口的氣缸;電機部,電機部包括固定在殼體的內周壁上的定子和轉子,定子包括定子鐵芯和線圈繞組,線圈繞組的位于定子的上端面的部分為第一線包,線圈繞組的位于定子的下端面的部分為第二線包,第二線包的內周壁與第二線包的下端面之間通過傾斜段相連,傾斜段在向外的方向上向下傾斜延伸,傾斜段的長度為L2,殼體的內徑為D,第一線包的外徑為D1,其中L2、D和D1至少滿足如下關系中的一個:D1≥0.92D,L2≥10mm。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壓縮機,減少壓縮機的吐油量,避免冷凍機油在換熱器上形成油膜而影響換熱器的換熱性能。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壓縮機
本技術涉及制冷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壓縮機。
技術介紹
相關技術的空調旋轉壓縮機在工作過程中需要冷凍機油在壓縮機內部以起到冷卻、密封和潤滑的作用。在制冷系統循環運行過程中,冷凍機油通常會隨著冷媒排出壓縮機,流向換熱器中。冷凍機油會滯留在換熱器的內壁上而形成一層厚油膜,由于油膜的導熱系數小,使得換熱器的換熱性能下降,從而影響空調的制冷或制熱能力。同時壓縮機內部零件也會由于缺少冷凍機油的潤滑而增加磨耗,進而影響壓縮機的性能,降低壓縮機的可靠性。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決相關技術中的技術問題之一。為此,本技術提出一種壓縮機,減少壓縮機的吐油量,避免冷凍機油在換熱器上形成油膜而影響換熱器的換熱性能。根據本技術實施例的壓縮機,包括:殼體,所述殼體上設有排氣管和進氣管;壓縮機構部,所述壓縮機構部設在所述殼體內,所述壓縮機構部包括設有排氣口和吸氣口的氣缸;電機部,所述電機部設在所述殼體內且位于所述壓縮機構部的上方,所述電機部包括定子和轉子,所述定子固定在所述殼體的內周壁上,所述定子包括定子鐵芯和線圈繞組,所述線圈繞組的位于所述定子的上端面的部分為第一線包,所述線圈繞組的位于所述定子的下端面的部分為第二線包,所述第二線包的內周壁與所述第二線包的下端面之間通過傾斜段相連,所述傾斜段在向外的方向上向下傾斜延伸,所述傾斜段的長度為L2,所述殼體的內徑為D,所述第一線包的外徑為D1,其中L2、D和D1至少滿足如下關系中的一個:D1≥0.92D,L2≥10mm。根據本技術實施例的壓縮機,通過在電機部中設置第一線包和第二線包,并且第二線包的內周壁與第二線包的下端面之間通過傾斜段相連,其中傾斜段的長度L2、殼體的內徑D和第一線包的外徑D1至少滿足如下關系中的一個:D1≥0.92D,L2≥10mm。從而能夠提高壓縮機內的油氣分離效率,減少壓縮機的吐油量,避免冷凍機油在換熱器上形成油膜而影響換熱器的換熱性能,同時提高壓縮機的可靠性。根據本技術的一些實施例,所述傾斜段與豎直方向之間的夾角為α,α滿足如下關系:20°≤α≤70°。進一步地,所述第一線包的外徑D1與所述殼體的內徑D之間的差值△D≥2.5mm。根據本技術的一些實施例,所述壓縮機還包括油分離器,所述油分離器設在所述轉子的頂壁上以與所述轉子同步轉動,所述油分離器設有朝向所述第一線包開口的氣體出口。具體地,所述油分離器形成為平板狀,所述油分離器放置在所述轉子的頂部平衡塊上,所述油分離器通過固定件固定在所述轉子上。附圖說明圖1是根據本技術實施例的壓縮機的示意圖;圖2是根據本技術實施例的定子的示意圖圖3是根據本技術實施例的壓縮機的工作原理圖;圖4是根據本技術實施例的壓縮機的吐油量與傾斜段長度L2的關系曲線圖;圖5是根據本技術實施例的壓縮機的吐油量與第一線包的外徑D1和殼體的內徑D的比值的關系曲線圖。附圖標記:壓縮機100;殼體1;排氣管10;進氣管11;氣缸20;吸氣口201;電機部3;定子30;定子鐵芯300;線圈繞組301;第一線包3011;第二線包3012;傾斜段3012a;轉子31;平衡塊310;油分離器4;氣體出口40;儲液器5;油池6;冷凍機油7。具體實施方式下面詳細描述本技術的實施例,所述實施例的示例在附圖中示出。下面通過參考附圖描述的實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釋本技術,而不能理解為對本技術的限制。在本技術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長度”、“上”、“下”、“豎直”、“頂”、“底”、“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技術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技術的限制。此外,術語“第一”、“第二”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或者隱含指明所指示的技術特征的數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隱含地包括至少一個該特征。在本技術的描述中,“多個”的含義是至少兩個,例如兩個,三個等,除非另有明確具體的限定。在本技術中,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固定”等術語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成一體;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或彼此可通訊;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或兩個元件的相互作用關系,除非另有明確的限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根據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技術中的具體含義。下面參考圖1-圖5描述根據本技術實施例的壓縮機100。該壓縮機100可以為旋轉壓縮機。如圖1-圖5所示,根據本技術實施例的壓縮機100,包括:殼體1、壓縮機構部和電機部3。可以理解的是,壓縮機100還包括用于將冷媒氣液分離的儲液器5和位于壓縮機100底部的用于存儲冷凍機油7的油池6。具體地,殼體1上設有排氣管10和進氣管11。壓縮機構部設在殼體1內,壓縮機構部包括設有排氣口和吸氣口201的氣缸20。儲液器5與氣缸20的吸氣口201相連。電機部3設在殼體1內且位于壓縮機構部的上方。由此可知,從氣缸20的排氣口中排出的冷媒就會排向電機部3。同時當壓縮機100高速運轉時,一部分冷凍機油7會與氣態冷媒混合而形成油氣混合物并通過氣缸20的排氣口排向電機部3,并與電機部3不斷撞擊。電機部3包括定子30和轉子31,定子30固定在殼體1的內周壁上,定子30包括定子鐵芯300和線圈繞組301,線圈繞組301的位于定子30的上端面的部分為第一線包3011,線圈繞組301的位于定子30的下端面的部分為第二線包3012。第二線包3012的內周壁與第二線包3012的下端面之間通過傾斜段3012a相連,傾斜段3012a在向外的方向上向下傾斜延伸,從而增大了油氣混合物與第二線包3012的接觸面積。當壓縮機100高速運轉時,高溫高壓的氣態冷媒會夾雜冷凍機油7而形成油氣混合物并從氣缸20的排氣口排向電機部3。排向電機部3的油氣混合物首先不斷的撞擊第二線包3012,從而使油氣混合物產生部分的油氣分離,由于第二線包3012的內周壁與第二線包3012的下端面之間通過向下傾斜延伸的傾斜段3012a相連,從而增大了油氣混合物與第二線包3012的接觸面積,提高了第二線包3012處的油氣分離效率,在一定程度上減小了壓縮機100的吐油量。分離出來的油沉降到油池6中,未分離的油氣混合物會繼續沿著電機部3內的流通路徑向上流動。流通路徑包括:轉子31上的通氣孔、定子30和轉子31之間的間隙、各線包間隙以及定子30的切邊等。未分離的油氣混合物在通過第二線包3012的間隙向上流動過程中,第二線包3012還會對油氣混合物進行過濾,從而進一步實現油氣混合物的油氣分離。流至第一線包3011的油氣混合物與第一線包3011繼續發生碰撞,使油氣混合物進一步地發生油氣分離,分離出來的油沉降到油池6中。未分離的油氣混合物在通過第一線包3011的間隙的過程中,第一線包3011對油氣混合物進行過濾,從而使油氣混合物進一步地油氣分離。通過壓縮機100內的油氣分離,能夠減少壓縮機100的吐油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壓縮機,其特征在于,包括:殼體,所述殼體上設有排氣管和進氣管;壓縮機構部,所述壓縮機構部設在所述殼體內,所述壓縮機構部包括設有排氣口和吸氣口的氣缸;電機部,所述電機部設在所述殼體內且位于所述壓縮機構部的上方,所述電機部包括定子和轉子,所述定子固定在所述殼體的內周壁上,所述定子包括定子鐵芯和線圈繞組,所述線圈繞組的位于所述定子的上端面的部分為第一線包,所述線圈繞組的位于所述定子的下端面的部分為第二線包,所述第二線包的內周壁與所述第二線包的下端面之間通過傾斜段相連,所述傾斜段在向外的方向上向下傾斜延伸,所述傾斜段的長度為L2,所述殼體的內徑為D,所述第一線包的外徑為D1,其中L2、D和D1至少滿足如下關系中的一個:D1≥0.92D,L2≥10mm。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壓縮機,其特征在于,包括:殼體,所述殼體上設有排氣管和進氣管;壓縮機構部,所述壓縮機構部設在所述殼體內,所述壓縮機構部包括設有排氣口和吸氣口的氣缸;電機部,所述電機部設在所述殼體內且位于所述壓縮機構部的上方,所述電機部包括定子和轉子,所述定子固定在所述殼體的內周壁上,所述定子包括定子鐵芯和線圈繞組,所述線圈繞組的位于所述定子的上端面的部分為第一線包,所述線圈繞組的位于所述定子的下端面的部分為第二線包,所述第二線包的內周壁與所述第二線包的下端面之間通過傾斜段相連,所述傾斜段在向外的方向上向下傾斜延伸,所述傾斜段的長度為L2,所述殼體的內徑為D,所述第一線包的外徑為D1,其中L2、D和D1...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巍,伏擁軍,黃年周,
申請(專利權)人:廣東美芝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廣東,4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