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新型新風全熱交換機組,包括新風回風工作區域、新風出風工作區域、室內回風工作區域、室外出風工作區域和熱交換芯;所述新風回風工作區域的進風口與室外連通,所述新風回風工作區域的出風口與熱交換芯的第一進口連接,所述熱交換芯的第一出口與新風出風工作區域的進風口連接,所述新風出風工作區域的出風口與室內連通;所述室內回風工作區域的進風口與室內連通,所述室內回風工作區域的出風口與熱交換芯的第二進口連接,所述熱交換芯的第二出口室外出風工作區域的進風口連接,所述室外出風工作區域的出風口與室外連通。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通風換氣的同時,降低制冷或制熱期間由于通風導致的室內溫度大幅變化,能耗低。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新型新風全熱交換機組
本技術屬于熱交換
,特別涉及一種新型的新風熱交換
技術介紹
近些年來,工業科技不斷發展,人民生活物質水平不斷提高,但是隨著工礦企業越來越多導致大氣污染也越來越嚴重,霧霾情況越發嚴重,不僅會影響人們的正常外出生活,連室內的空氣質量也不容樂觀。霧霾中含有大量的顆粒物,這些包括重金屬等有害物質的顆粒物一旦進入呼吸道并粘著在肺泡上,輕則會造成鼻炎等鼻腔疾病,重則會造成肺部硬化,甚至還有可能造成肺癌。兒童的呼吸道相比成年人來說抵抗免疫力較低,霧霾中含的有害物質一旦被孩子吸入,就會刺激他的呼吸道粘膜,引起呼吸系統的各種疾病。同時,冬季人們一般很少開窗通風,室內空氣長時間不流通,會使人腦供血不足,記憶力下降,小兒易臉色發紅或患感冒,如果開窗通風的話,室外霧霾空氣又會進入室內,對人體造成危害。普通的空氣凈化器只能凈化室內空氣,無法達到更換新空氣的效果。
技術實現思路
專利技術目的: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本技術提供一種新型新風全熱交換機組,通風換氣的同時,降低制冷或制熱期間由于通風導致的室內溫度大幅變化,能耗低。技術方案: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的技術方案如下:新型新風全熱交換機組,包括新風回風工作區域、新風出風工作區域、室內回風工作區域、室外出風工作區域和熱交換芯;所述新風回風工作區域的進風口與室外連通,所述新風回風工作區域的出風口與熱交換芯的第一進口連接,所述熱交換芯的第一出口與新風出風工作區域的進風口連接,所述新風出風工作區域的出風口與室內連通;所述室內回風工作區域的進風口與室內連通,所述室內回風工作區域的出風口與熱交換芯的第二進口連接,所述熱交換芯的第二出口室外出風工作區域的進風口連接,所述室外出風工作區域的出風口與室外連通。進一步的,所述新風回風工作區域的進風口的末端設置有新風過濾層結構,所述新風過濾層結構設置在新風回風工作區域內。進一步的,所述新風過濾層結構按照進風方向分別依次設置包括前置初效過濾層、高效HEPA過濾層、活性炭、光觸媒吸附層和紫外線殺菌段,所述前置初效過濾層、高效HEPA過濾層、活性炭、光觸媒吸附層前、后緊貼式設置,所述紫外線殺菌段照射式設置在活性炭、光觸媒吸附層的出風區域。進一步的,所述新風回風工作區域內,且位于所述新風過濾層結構的之前,設置有至少一個連通新風回風工作區域和室外出風工作區域的熱交換豁口。所述熱交換豁口為多個豎向平行排列分布的條狀通孔,排列的條狀通孔的縱向和橫向的尺寸由第一個進風通孔至最后個進風通孔逐漸變小,且通孔之間的間距逐漸變密。進一步的,所述新風出風工作區域內部設置有第一風機,所述室外出風工作區域內部設置有第二風機。進一步的,所述新風回風工作區域、新風出風工作區域、室內回風工作區域、室外出風工作區域圍合成相互獨立的交換機組箱體的結構,在交換機組箱體結構中間設置有熱交換芯;所述新風回風工作區域、熱交換芯和新風出風工作區域連通構成第一折線型進出風路線,所述室內回風工作區域、熱交換芯和室外出風工作區域連通構成第二折線型進出風路線,所述第一折線型進出風路線和第二折線型進出風路線在熱交換芯位置交叉換熱,但不連通。有益效果:本技術的優點如下:1)帶來保持身體健康必需的,清潔充足新鮮空氣;2)去除室內異味,有毒氣體及來自室外的各種不同污染;3)延長建筑物及室內家具的壽命,防止霉菌滋生;4)避免室外噪音,自身系統噪音低,創造一個安靜的生活環境;5)低能耗的動力系統,最大限度減少運營成本;通風無需開窗,降低制冷或制熱期間的能量損失。附圖說明附圖1為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附圖2為本技術的熱交換豁口的結構及分布方式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技術作更進一步的說明。如附圖1所示,新型新風全熱交換機組,包括新風回風工作區域1、新風出風工作區域2、室內回風工作區域3、室外出風工作區域4和熱交換芯5;所述新風回風工作區域1的進風口與室外連通,所述新風回風工作區域1的出風口與熱交換芯5的第一進口連接,所述熱交換芯5的第一出口與新風出風工作區域2的進風口連接,所述新風出風工作區域2的出風口與室內連通;所述室內回風工作區域3的進風口與室內連通,所述室內回風工作區域3的出風口與熱交換芯5的第二進口連接,所述熱交換芯5的第二出口室外出風工作區域4的進風口連接,所述室外出風工作區域4的出風口與室外連通。所述新風回風工作區域1的進風口的末端設置有新風過濾層結構6,所述新風過濾層結構6設置在新風回風工作區域1內。所述新風過濾層結構6按照進風方向分別依次設置包括前置初效過濾層61、高效HEPA過濾層62、活性炭、光觸媒吸附層63和紫外線殺菌段64,所述前置初效過濾層61、高效HEPA過濾層62、活性炭、光觸媒吸附層63前、后緊貼式設置,所述紫外線殺菌段照射式設置在活性炭、光觸媒吸附層63的出風區域。其中,前置初效過濾層61可以有效阻擋毛發、皮屑及絮狀塵土污染物,高效HEPA過濾層62能夠過濾花粉、粉塵、PM2.5、煙等有毒物質,活性炭、光觸媒吸附層63能夠吸附甲醛、苯、甲苯等有害氣體,紫外線殺菌段64能夠殺滅微生物(細菌、病菌等病原體),產生負氧離子。本技術進一步的技術改進優化,所述新風回風工作區域1內,且位于所述新風過濾層結構6的之前,設置有至少一個連通新風回風工作區域1和室外出風工作區域4的熱交換豁口7,該熱交換豁口7為多個豎向平行排列分布的條狀通孔。排列的條狀通孔的縱向和橫向的尺寸由第一個進風通孔至最后個進風通孔逐漸變小,且通孔之間的間距逐漸變密。所述新風出風工作區域2內部設置有第一風機8,所述室外出風工作區域4內部設置有第二風機9。由于第一風機和第二風機工作的原因,少量的吸入室外出風工作區域4的從熱交換通孔吸入至新風回風工作區域1,進一步增加熱交換率,并使室內PM2.5進一步得到降低。所述新風回風工作區域1、新風出風工作區域2、室內回風工作區域3、室外出風工作區域4圍合成相互獨立的交換機組箱體的結構,在交換機組箱體結構中間設置有熱交換芯5,所述熱交換芯5為菱柱體,也可以是圓柱體;所述新風回風工作區域1、熱交換芯5和新風出風工作區域2連通構成第一折線型進出風路線,所述室內回風工作區域3、熱交換芯5和室外出風工作區域4連通構成第二折線型進出風路線,所述第一折線型進出風路線和第二折線型進出風路線在熱交換芯5位置交叉換熱,但不連通。以上所述僅是本技術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
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技術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技術的保護范圍。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新型新風全熱交換機組,其特征在于:包括新風回風工作區域(1)、新風出風工作區域(2)、室內回風工作區域(3)、室外出風工作區域(4)和熱交換芯(5);所述新風回風工作區域(1)的進風口與室外連通,所述新風回風工作區域(1)的出風口與熱交換芯(5)的第一進口連接,所述熱交換芯(5)的第一出口與新風出風工作區域(2)的進風口連接,所述新風出風工作區域(2)的出風口與室內連通;所述室內回風工作區域(3)的進風口與室內連通,所述室內回風工作區域(3)的出風口與熱交換芯(5)的第二進口連接,所述熱交換芯(5)的第二出口室外出風工作區域(4)的進風口連接,所述室外出風工作區域(4)的出風口與室外連通。
【技術特征摘要】
1.新型新風全熱交換機組,其特征在于:包括新風回風工作區域(1)、新風出風工作區域(2)、室內回風工作區域(3)、室外出風工作區域(4)和熱交換芯(5);所述新風回風工作區域(1)的進風口與室外連通,所述新風回風工作區域(1)的出風口與熱交換芯(5)的第一進口連接,所述熱交換芯(5)的第一出口與新風出風工作區域(2)的進風口連接,所述新風出風工作區域(2)的出風口與室內連通;所述室內回風工作區域(3)的進風口與室內連通,所述室內回風工作區域(3)的出風口與熱交換芯(5)的第二進口連接,所述熱交換芯(5)的第二出口室外出風工作區域(4)的進風口連接,所述室外出風工作區域(4)的出風口與室外連通。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新風全熱交換機組,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風回風工作區域(1)的進風口的末端設置有新風過濾層結構(6),所述新風過濾層結構(6)設置在新風回風工作區域(1)內。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新風全熱交換機組,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風過濾層結構(6)按照進風方向分別依次設置包括前置初效過濾層(61)、高效HEPA過濾層(62)、活性炭、光觸媒吸附層(63)和紫外線殺菌段(64),所述前置初效過濾層(61)、高效HEPA過濾層(62)、活性炭、光觸媒吸附層(63)前、后緊貼式設置,所述紫外線殺菌段(64)照射式設置在活性炭...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唐華強,吳林森,
申請(專利權)人:江蘇鐵鑫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江蘇,3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