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車輛發動機散熱系統,本系統包括中冷器、水箱、變矩器油散熱器、液壓油散熱器、電子風扇、溫度傳感器、ECU控制器、連接線束、HUB和HMI,各散熱模塊采用并聯結構布置,沒有重疊,即中冷器和水箱前后并列布置,變矩器油散熱器和液壓油散熱器并排安裝在水箱上方,這種結構可降低通過各個模塊的風阻和溫升,提高散熱效率,并且各散熱模塊采用獨立的電子風扇,在發動機散熱進出水管口、中冷器進出氣管口和油冷器進出油管口布置溫度傳感器,電子風扇風量的供應量根據傳感器的溫度反饋進行調節變速,確保各模塊內被散熱介質處于理想的溫度范圍,本散熱系統具有按需散熱、獨立控制和智能控制等功能,并且安裝方便、散熱效果好。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車輛發動機散熱系統
本技術涉及一種裝載機、挖掘機工程機械散熱系統,尤其涉及一種用于裝載機、挖掘機的發動機散熱系統。
技術介紹
裝載機、挖掘機等工程機械車輛在連續工作運轉的過程中,其發動機會產生大量的熱量,一旦散熱系統散熱不好或者散熱效率低下,那么將直接導致“開鍋”,所以如何能對其進行及時地制冷散熱將顯得尤為重要。在現有的車輛發動機散熱系統領域,一般采用將中冷器、水箱、變矩器油散熱器、液壓油散熱器等多種散熱模塊串聯布置,這樣風阻較大、溫升高、散熱效率低,另外它們由一個大葉徑風扇統一驅動散熱,這就會造成散熱未按需求、各部件無法獨立散熱等問題的出現,如中冷器需要風扇散熱而變矩器油散熱器不需要散熱時,就無法滿足需求,同時各散熱模塊的散熱風量受限于發動機的轉速,并沒有結合當前各模塊的溫度情況,使得水、油、氣都無法處于最佳的溫度范圍。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解決現有的發動機散熱系統風阻大、溫升高、散熱效率低、未按需求散熱、各部件無法獨立散熱等問題,本技術提出了一種解決方案,該方案提供了一種車輛發動機散熱系統。本技術包括中冷器、水箱、變矩器油散熱器、液壓油散熱器、電子風扇、溫度傳感器、ECU控制器、連接線束、HUB和HMI,其中,中冷器、水箱、變矩器油散熱器、液壓油散熱器分別有空氣冷、水冷和油冷的功能,這幾個散熱模塊的安裝結構摒棄常規的串聯模式而采用并聯的形式,即中冷器和水箱前后并列布置,變矩器油散熱器和液壓油散熱器并排安裝在水箱和中冷器上方,這種結構相對于層層疊放的串聯結構降低了風阻和溫升的大小、提高了散熱的效率,并且每個散熱模塊都安裝一個電子風扇,實現了各個模塊的獨立散熱,這種設計解決了現有由一個大葉徑風扇統一驅動散熱所存在的問題,即當中冷器需要散熱而水箱不需要散熱時,無法實現按需散熱的目的。同時在發動機散熱進出水管口、中冷器出氣管口和油冷器進出油管口布置溫度傳感器,該溫度傳感器為測量精度可達0.1℃的DS18B20,當各散熱模塊所檢測到的溫度高于設定的溫度值時,就向ECU控制器發送一個信號,ECU控制器采用CAN總線協議通信對電子風扇采用PMW頻寬控制,由此ECU通過控制來驅動所需散熱模塊的電子風扇吹風工作,電子風扇風量的供應量是根據各模塊傳感器的溫度反饋進行調節變速,電子風扇風量的供應量呈光滑曲線、無級變速,確保各模塊內被散熱介質(冷卻液、變矩器油、液壓油、發動機進氣)均處于理想溫度范圍,各散熱模塊的溫度信息可以通過HUB多端口轉發器實現數據共享,最終所得到的各散熱模塊的溫度信息還可以通過人機接口HMI顯示出來。本技術將中冷器、水箱、變矩器油散熱器、液壓油散熱器并聯起來,可以減小通過的風阻和溫升,提高散熱效率,針對每個散熱模塊都安裝一個電子風扇,可以達到按需散熱和獨立散熱的目的,電子風扇風量的供應量根據各模塊傳感器的溫度反饋進行調節變速,由ECU控制器控制驅動,可以實現智能調控的功能。附圖說明附圖用來提供對本技術的進一步理解,并且構成說明書的一部分,與本技術的實施例一起用于解釋本技術,并不構成對本技術的限制。圖1為一種車輛發動機散熱系統的正視圖(1、油散熱器,2、NET版ECU,3、護風罩)。圖2為一種車輛發動機散熱系統的左視圖(1、油散熱器,2、NET版ECU,3、護風罩,4、中冷器,5、電子風扇,6、水箱,7、支撐架,8、HUB,9、HMI)。圖3為變矩器油散熱器的正視圖(41、錐管螺紋)。圖4為變矩器油散熱器的左視圖(42、螺紋鋼套)。圖5為水箱的正視圖。圖6為水箱的左視圖(61、螺紋鋼套)。圖7為中冷器的正視圖。圖8為中冷器的左視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的優選實施例進行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優選實施例僅用于說明和解釋本技術,并不用于限定本技術。圖1為本技術的正視圖,圖2為本技術的左視圖,該系統包括中冷器、水箱、變矩器油散熱器、液壓油散熱器、電子風扇、溫度傳感器、ECU控制器、連接線束、HUB和HMI,從圖2可以看出,中冷器4、水箱6、變矩器油散熱器1、液壓油散熱器1這四個散熱模塊是采用并聯的結構來放置,即中冷器4和水箱6前后并列布置,變矩器油散熱器1和液壓油散熱器1并排安裝在水箱6和中冷器4上方,這樣的好處是減小風阻和溫升,提高散熱效率,由于變矩器油散熱器1、液壓油散熱器1在后視圖上才可細致區分,這里統一用油散熱器1來表述。并且每個散熱模塊都有相應獨立的電子風扇5,這些風扇的驅動由NET版ECU控制器2來控制,在發動機散熱進出水管口、中冷器進出氣管口和油冷器進出油管口布置DS18B20溫度傳感器,當采集到某個散熱模塊的溫度信息高于設定的安全溫度時,溫度傳感器給ECU控制器2發送信號,由ECU控制器2采用CAN總線通信對電子風扇進行無級變速,電子風扇5風量的具體供應量是根據各模塊傳感器的溫度反饋進行調節變速,最終將該模塊的溫度降至安全溫度范圍內,這個過程就滿足了各個模塊對于散熱的需求,各個電子風扇5獨立工作,各自對相應的散熱模塊進行吹風,但都受NET版ECU控制器2的控制,各散熱模塊的溫度信息可以通過HUB多端口轉發器8實現數據共享,最終所得到的各散熱模塊的溫度信息還可以通過人機接口HMI9顯示出來。圖3和圖4分別為變矩器油以及液壓油散熱器的正視圖和左視圖,圖5和圖6分別為水箱的正視圖和左視圖,圖7和圖8分別為中冷器的正視圖和左視圖,這幾個散熱模塊是整個散熱系統的重要部件,由圖可以看出各個模塊的結構示意圖。上面結合附圖對本技術的實施方式作了說明,但本技術不限于上述實施方式,在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所具備的知識范圍內,還可以在不脫離本技術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種變化。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車輛發動機散熱系統,包括中冷器、水箱、變矩器油散熱器、液壓油散熱器、電子風扇、溫度傳感器、ECU控制器、連接線束、HUB和HMI,其特征在于,各散熱模塊采用并聯結構布置,沒有重疊,即中冷器和水箱前后并列布置,變矩器油散熱器和液壓油散熱器并排安裝在水箱和中冷器上方,并在發動機散熱進出水管口、中冷器出氣管口和油冷器進出油管口布置溫度傳感器,當檢測到各散熱模塊的溫度高于設定的溫度時,就將信號傳輸給ECU控制器,ECU通過控制來驅動所需散熱模塊的電子風扇,實現發動機的散熱功能。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車輛發動機散熱系統,包括中冷器、水箱、變矩器油散熱器、液壓油散熱器、電子風扇、溫度傳感器、ECU控制器、連接線束、HUB和HMI,其特征在于,各散熱模塊采用并聯結構布置,沒有重疊,即中冷器和水箱前后并列布置,變矩器油散熱器和液壓油散熱器并排安裝在水箱和中冷器上方,并在發動機散熱進出水管口、中冷器出氣管口和油冷器進出油管口布置溫度傳感器,當檢測到各散熱模塊的溫度高于設定的溫度時,就將信號傳輸給ECU控制器,ECU通過控制來驅動所需散熱模塊的電子風扇,實現發動機的散熱功能。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車輛發動機散熱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各散熱模塊均安裝有獨立的電子風扇,即均有獨立的冷卻風源,并且電子風扇風量的供應量是根據各模塊傳感器的溫度反饋進行調節變速,電子風扇風量...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丁志陽,王銀龍,
申請(專利權)人:蘇州工業園區驛力機車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江蘇,3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