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一種十字軸多機連線自動搬運檢測生產線,加入分料機構與粗磨上料機構及精磨上料機構,分料機構主要由傳感器、推料氣缸、擋料氣缸等元件所構成,可通過生產需求來調節工作模式,配合粗磨上料機構和精磨上料機構自動將十字軸通過輸送帶運送至需要研磨的磨床入口,粗磨上料機構與精磨上料機構結構相同,是由磁耦合氣缸及其滑塊、上料氣缸、擋板氣缸、活動料斗、上料擋板構成的,可替代工人執行將十字軸從第一次車端面出口運至外圓粗磨入口、從外圓粗磨出口運至外圓精磨入口等動作,本發明專利技術可以提高生產線的自動化水平,節約人力成本,提高生產效率,具有較高的可靠性,同時空間布局合理可以在較小的工作空間內正常運行。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十字軸零件多機連線自動檢測搬運生產線
本專利技術屬于零件加工領域,涉及一種十字軸多機連線自動搬運檢測生產線,可讓傳統生產線中需人工操作的分料動作和舉升動作實現由機器自動完成,具有經濟、安全、可靠等諸多優點。
技術介紹
十字軸又稱十字節,即萬向接頭,是實現變角度動力傳遞的機件,是汽車驅動系統的萬向傳動裝置的“關節”部件。萬向節的生產過程需要經歷三道工序:1、車削端面;2、端面的外圓粗磨;3、端面的外圓精磨。其中,一臺端面車床單位時間的正常生產的產出量可供應三臺磨床生產,而當工廠當日產量減小時,端面研磨機生產速度會調節至低于正常生產速度,同時為節約成本,相對應的2、3工序處于開啟狀態的磨床數量也視當日產量而定(但2、3工序中處于開啟狀態的磨床數量相同),最少開啟1臺,最多開啟3臺。生產過程中,經歷工序1車削端面處理的十字軸被輸出至工序1的儲料箱里,需要工人手動將工序1儲料箱中的十字軸取出放置在處于開啟狀態的粗磨磨床工位入口,經歷過工序2粗磨處理的十字軸被輸出至工序2的儲料箱里,需要工人手動將工序2儲料箱的十字軸取出放置在對應的精磨磨床工位入口,且生產車間的空間有限,在大于0.3m的高度位置布置輸送帶會影響工人的行動。這種生產方式速度慢,且需要安排工人進行物料的轉移,效率遠低于具有自動分料、運輸、上料功能的自動化生產線。因此實現十字軸生產線的自動搬運檢測對十字軸產業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CN105698727A公開了一種十字軸萬向節全自動智能檢測機,能夠檢測出實際生產中的不合格十字軸萬向節并將其分類出廢品和可補全品,以提高材料的利用率。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為了省去工人手動將十字軸由第一次端面研磨至外圓粗磨這一過程,提高生產線的自動化水平,提高生產效率,節約人力成本,提供了一種十字軸零件多機連線自動搬運檢測生產線。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是采用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十字軸零件多機連線自動搬運檢測生產線,其特征在于,端面車床出口設有端面輸送帶,端面輸送帶出口設置滑軌,滑軌出口設置分料輸送帶,分料輸送帶的帶面上方布置有分料機構,分料機構設置有三個出口,三個出口方向均垂直于分料輸送帶的傳動方向且平行于分料輸送帶的帶面,分料機構的每個出口分別設置有一條預粗磨輸送帶,每一條預粗磨輸送帶沿傳動方向末端正上方各自布置一個粗磨直推氣缸,每個粗磨直推氣缸活塞桿運動方向垂直于其對應的預粗磨輸送帶的帶面,每個粗磨直推氣缸的活塞桿均連接有擋板,且擋板的板面垂直于其連接的粗磨直推氣缸對應的預粗磨輸送帶的傳動方向,每一條預粗磨輸送帶的出口設有一臺粗磨床,每一條預粗磨輸送帶的出口與其對應的粗磨床入口之間均設置有一個可將該預粗磨輸送帶上的十字軸運送至對應的粗磨床中的粗磨上料機構,粗磨上料機構布置在粗磨直推氣缸和粗磨床之間,每臺粗磨床出口設有一條預精磨輸送帶,每一條預精磨輸送帶沿傳動方向末端正上方各自布置一個精磨直推氣缸,每個精磨直推氣缸活塞桿運動方向垂直于其對應的預精磨輸送帶的帶面,每個精磨直推氣缸的活塞桿均連接有擋板,且擋板的板面垂直于其連接的精磨直推氣缸對應的預精磨輸送帶的傳動方向,每一條預精磨輸送帶的出口設有一臺精磨床,每一條預精磨輸送帶的出口與精磨床入口之間均設置有一個可將該預精磨輸送帶上的十字軸運送至對應的精磨床中的精磨上料機構,精磨上料機構布置在精磨直推氣缸和精磨床之間,每臺精磨床出口設有1條精磨輸送帶,三條精磨輸送帶出口設置在一條輸出料輸送帶的工作路徑上,輸出料輸送帶出口設置有收料箱,其中,分料機構通過氣管和導線連接電控機柜,粗磨上料機構、精磨上料機構通過氣管和導線連接電控機柜,電控機柜通過氣管與氣泵相連。進一步的技術方案包括:所述的分料機構中,端面輸送帶下面有四個桿件組成的滑軌,滑軌中部一側布置有一個阻料推力氣缸、靠近滑軌出口與阻料推力氣缸相同一側布置有一個放料推力氣缸,阻料推力氣缸和放料推力氣缸的活塞桿伸長時可將十字軸固定在滑軌上,阻料推力氣缸和放料推力氣缸的活塞桿收縮時可使十字軸沿滑軌向下滑動,滑軌出口布置分料輸送帶,在分料輸送帶傳動方向末端的上方布置有阻料擋板,阻料擋板的板面垂直于分料輸送帶傳動方向,分料輸送帶的帶面上方沿分料輸送帶傳動方向依次間隔均勻布置三個擋料氣缸,三個擋料氣缸的活塞桿運動方向均垂直于分料輸送帶的帶面,每一個擋料氣缸的活塞桿分別連接有垂直于分料輸送帶傳動方向的擋板,三臺擋料氣缸的擋板和阻料擋板在分料輸送帶上方形成分料機構的三個出口,三個出口方向均垂直于分料輸送帶的傳動方向且平行于分料輸送帶的帶面,三個出口相應布置有三條預粗磨輸送帶,分料輸送帶的一側布置有三個推料氣缸,三個推料氣缸的活塞桿可沿分料機構三個出口的方向伸長收縮,且每個推料氣缸的活塞桿均連接有垂直于分料機構三個出口方向的推料板,通過三個推料氣缸連接的推料板可將十字軸沿三個出口方向推至相應的三條預粗磨輸送帶上,阻料擋板和三個擋料氣缸連接的擋板在分料輸送帶的帶面上方形成三個隔斷空間,每個隔斷空間里布置一個傳感器,每個傳感器的感測方向均垂直于分料輸送帶的帶面,三個傳感器均通過導線與電控機柜相連,三個擋料氣缸、三個推料氣缸均通過氣管與電控機柜相連。粗磨上料機構和精磨上料機構的結構相同,均包括磁耦合氣缸、上料氣缸、擋板氣缸、活動料斗、上料擋板,磁耦合氣缸由兩個光桿和一個可移動滑塊組成,滑塊套在兩個光桿上,磁耦合氣缸的兩個光桿垂直的固定在地面上,滑塊可沿著光杠做垂直于地面的往復運動,移動滑塊一側的中部固定有上料氣缸、同一側的底部固定有擋板氣缸,上料氣缸的活塞桿連接有活動料斗,活動料斗為頂部與底部開口狀的空心殼體,擋板氣缸的活塞桿連接有上料擋板,上料擋板在上料氣缸與擋板氣缸活塞桿伸長量相同時剛好遮住活動料斗,其中,上料氣缸的活塞桿運動方向垂直于磁耦合氣缸的兩個光桿,擋板氣缸活塞桿運動方向與上料氣缸活塞桿運動方向一致。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本專利技術所述的自動化生產線可以將車削后的十字軸通過滑軌、放料推力氣缸、阻料推力氣缸的配合根據生產要求使十字軸按照順序均勻依次的輸送至分料機構。分料機構能夠通過當天的生產需求即處于開啟磨床的數量來調節工作模式,分料機構可配合粗磨上料機構和精磨上料機構自動將十字軸通過輸送帶運送至需要研磨的磨床入口。同時,由于加入了粗磨上料機構與精磨上料機構,可以省去工人人工執行將十字軸從第一次車端面出口運至外圓粗磨入口、將十字軸從外圓粗磨出口運至外圓精磨入口等動作,且粗磨上料機構與精磨上料機構的存在可以允許所有輸送帶在較低的高度上運行與工作,這在生產車間的空間布局上節省了大量的空間,可避免因為輸送帶過高造成阻礙工人在各個工位間進行移動困難的問題。本專利技術具有自動化分料機構、粗磨上料機構、精磨上料機構,可以提高生產線的自動化水平節約人力成本,優化了其生產效率具有較高的可靠性,同時空間布局合理可以在更小的工作空間內正常運行。本專利技術所述內容只需1名工人操控即可保證整個生產線的順利運行,且其工作量遠小于原生產線單位工人的工作量。附圖說明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的說明:圖1是本專利技術所述的一種十字軸零件多機連線自動檢測搬運生產線的結構簡圖;圖2是本專利技術所述的一種十字軸零件多機連線自動檢測搬運生產線的分料機構結構簡圖;圖3是本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十字軸零件多機連線自動檢測搬運生產線,其特征在于,端面車床(1)出口設有端面輸送帶(3),端面輸送帶(3)出口設置滑軌(4),滑軌(4)出口設置分料輸送帶(5),分料輸送帶(5)的帶面上方布置有分料機構(6),分料機構(6)設置有三個出口,三個出口方向均垂直于分料輸送帶(5)的傳動方向且平行于分料輸送帶(5)的帶面,分料機構(6)的每個出口分別設置有一條預粗磨輸送帶(7),每一條預粗磨輸送帶(7)沿傳動方向末端正上方各自布置一個粗磨直推氣缸(8),每個粗磨直推氣缸(8)活塞桿運動方向垂直于其對應的預粗磨輸送帶(7)的帶面,每個粗磨直推氣缸(8)的活塞桿均連接有擋板,且擋板的板面垂直于其連接的粗磨直推氣缸(8)對應的預粗磨輸送帶(7)的傳動方向,每一條預粗磨輸送帶(7)的出口設有一臺粗磨床(10),每一條預粗磨輸送帶(7)的出口與其對應的粗磨床(10)入口之間均設置有一個可將該預粗磨輸送帶(7)上的十字軸(2)運送至對應的粗磨床(10)中的粗磨上料機構(9),粗磨上料機構(9)布置在粗磨直推氣缸(8)和粗磨床(10)之間,每臺粗磨床(10)出口設有一條預精磨輸送帶(11),每一條預精磨輸送帶(11)沿傳動方向末端正上方各自布置一個精磨直推氣缸(12),每個精磨直推氣缸(12)活塞桿運動方向垂直于其對應的預精磨輸送帶(11)的帶面,每個精磨直推氣缸(12)的活塞桿均連接有擋板,且擋板的板面垂直于其連接的精磨直推氣缸(12)對應的預精磨輸送帶(11)的傳動方向,每一條預精磨輸送帶(11)的出口設有一臺精磨床(14),每一條預精磨輸送帶(11)的出口與精磨床(14)入口之間均設置有一個可將該預精磨輸送帶(11)上的十字軸(2)運送至對應的精磨床(14)中的精磨上料機構(13),精磨上料機構(13)布置在精磨直推氣缸(12)和精磨床(14)之間,每臺精磨床(14)出口設有1條精磨輸送帶(15),三條精磨輸送帶(15)出口設置在一條輸出料輸送帶(16)的工作路徑上,輸出料輸送帶(16)出口設置有收料箱(17),其中,分料機構(6)通過氣管和導線連接電控機柜(19),粗磨上料機構(9)、精磨上料機構(13)通過氣管和導線連接電控機柜(19),電控機柜(19)通過氣管與氣泵(18)相連。...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十字軸零件多機連線自動檢測搬運生產線,其特征在于,端面車床(1)出口設有端面輸送帶(3),端面輸送帶(3)出口設置滑軌(4),滑軌(4)出口設置分料輸送帶(5),分料輸送帶(5)的帶面上方布置有分料機構(6),分料機構(6)設置有三個出口,三個出口方向均垂直于分料輸送帶(5)的傳動方向且平行于分料輸送帶(5)的帶面,分料機構(6)的每個出口分別設置有一條預粗磨輸送帶(7),每一條預粗磨輸送帶(7)沿傳動方向末端正上方各自布置一個粗磨直推氣缸(8),每個粗磨直推氣缸(8)活塞桿運動方向垂直于其對應的預粗磨輸送帶(7)的帶面,每個粗磨直推氣缸(8)的活塞桿均連接有擋板,且擋板的板面垂直于其連接的粗磨直推氣缸(8)對應的預粗磨輸送帶(7)的傳動方向,每一條預粗磨輸送帶(7)的出口設有一臺粗磨床(10),每一條預粗磨輸送帶(7)的出口與其對應的粗磨床(10)入口之間均設置有一個可將該預粗磨輸送帶(7)上的十字軸(2)運送至對應的粗磨床(10)中的粗磨上料機構(9),粗磨上料機構(9)布置在粗磨直推氣缸(8)和粗磨床(10)之間,每臺粗磨床(10)出口設有一條預精磨輸送帶(11),每一條預精磨輸送帶(11)沿傳動方向末端正上方各自布置一個精磨直推氣缸(12),每個精磨直推氣缸(12)活塞桿運動方向垂直于其對應的預精磨輸送帶(11)的帶面,每個精磨直推氣缸(12)的活塞桿均連接有擋板,且擋板的板面垂直于其連接的精磨直推氣缸(12)對應的預精磨輸送帶(11)的傳動方向,每一條預精磨輸送帶(11)的出口設有一臺精磨床(14),每一條預精磨輸送帶(11)的出口與精磨床(14)入口之間均設置有一個可將該預精磨輸送帶(11)上的十字軸(2)運送至對應的精磨床(14)中的精磨上料機構(13),精磨上料機構(13)布置在精磨直推氣缸(12)和精磨床(14)之間,每臺精磨床(14)出口設有1條精磨輸送帶(15),三條精磨輸送帶(15)出口設置在一條輸出料輸送帶(16)的工作路徑上,輸出料輸送帶(16)出口設置有收料箱(17),其中,分料機構(6)通過氣管和導線連接電控機柜(19),粗磨上料機構(9)、精磨上料機構(13)通過氣管和導線連接電控機柜(19),電控機柜(19)通過氣管與氣泵(18)相連。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十字軸零件多機連線自動檢測搬運生產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料機構(6)中,端面輸送帶(3)下面有四個桿件組成的滑軌(4),滑軌(4)中部一側布置有一個阻料推力氣缸(20)、靠近滑軌(4)出口與阻料推力氣缸(20)相同一側布置有一個放料推力氣缸(21),阻料推力氣缸(20)和放料推力氣缸(21)的活...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盧秀泉,馮美,馬霖,李鵬,王忠山,柴亞龍,
申請(專利權)人:吉林大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吉林,2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