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一種傳送裝置,包括:多個同步帶單元,每一同步帶單元包括:機架;設置在機架上的主動輪和從動輪;傳送帶,其環繞在主動輪和從動輪上,并分為水平位置不同的上、下兩層帶體部分;驅動機構,包括驅動電機及與驅動電機傳動連接的主動軸,多個同步帶單元的主動輪穿裝在主動軸上,并能夠在主動軸帶動下轉動;每一同步帶單元還包括能夠調整傳送帶的張緊力的張緊力調整機構,張緊力調整機構至少包括一調節部件,調節部件與傳送帶的下層帶體部分相抵觸,并以可移動地方式設置在機架上。本發明專利技術所提供的傳送裝置中,可以在不改變主動輪和從動輪的位置的情況下,通過調整調節部件的位置,來實現調整傳送帶張緊力的目的。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傳送裝置
本專利技術涉及機械設備
,尤其涉及一種傳送裝置。
技術介紹
同步帶作為傳送裝置被廣泛應用在各個行業領域,在玻璃基板加工領域,為確保傳輸的平穩性,現有同步帶傳送裝置一般由一個電機在帶動3-5條的同步帶同時傳輸玻璃基板,完成不同工序間的傳輸工作。現有同步帶傳送裝置主要包括機架、電機、主動軸、主動輪、帶座軸承、聯軸器、從動輪和齒形同步帶等,其中在主動軸上安裝有多個主動輪,每一個主動輪與一個從動輪對應,齒形同步帶設置在一對主動輪和從動輪之間,主動軸通過聯軸器與電機連接,且主動輪和從動輪均由帶座軸承可旋轉的支撐在機架上。通過電機驅動主動軸轉動,來帶動主動輪旋轉,主動輪帶動與其嚙合的齒形同步帶在相對應的從動輪跟隨轉動下,使得齒形同步帶移動,而實現對齒形同步帶上的玻璃基板向前傳輸的目的。在現有的同步帶傳送裝置中,在長時間的使用后,不同的齒形同步帶的張緊程度會發生變化,此時不同的齒形同步帶與主動輪的嚙合程度不同,傳輸的速度不同,降低傳輸精度,進一步地會導致玻璃基板偏移。而現有技術中的同步帶傳送裝置由于機架固定,若調節同步帶張緊力相同,則無法保證主動軸的同軸度;此外,實際傳輸過程中,由于零部件的加工及安裝精度,如主動軸與聯軸器連接未完全對準,聯軸器兩端的軸體的同軸度無法保證,這就導致在生產中聯軸器兩端的軸體在不同方向的扭矩,而受集中應力極易造成損壞,進一步地,會導致主動軸損壞,縮短其使用壽命。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傳送裝置,其能夠調節同步帶張緊力,且保證主動軸的同軸度。本專利技術所提供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傳送裝置,包括:多個同步帶單元,每一同步帶單元包括:機架;設置在所述機架上,并相隔預設間距設置的主動輪和從動輪;及,傳送帶,所述傳送帶環繞在所述主動輪和所述從動輪上,并分為水平位置不同的上、下兩層帶體部分;以及,用于驅動多個同步帶單元的驅動機構,所述驅動機構包括驅動電機及與所述驅動電機傳動連接的主動軸,其中所述多個同步帶單元的主動輪穿裝在所述主動軸上,并能夠在所述主動軸帶動下轉動;其中,每一所述同步帶單元還包括能夠調整所述傳送帶的張緊力的張緊力調整機構,所述張緊力調整機構至少包括一調節部件,所述調節部件與所述傳送帶的下層帶體部分相抵觸,并以可移動地方式設置在所述機架上。進一步的,所述調節部件包括一調整輪,所述調整輪的外周面與所述傳送帶的下層帶體部分相抵觸;在所述機架上設置有水平位置不同的至少兩個安裝點;其中所述調整輪可拆卸地安裝在所述安裝點上。進一步的,至少兩個安裝點包括設置在所述機架上、且水平位置不同的至少兩個軌道,所述調整輪可拆卸地安裝在所述軌道內。進一步的,所述主動輪和所述從動輪可拆卸地安裝在所述機架上。進一步的,所述軌道呈凹槽結構,且所述凹槽結構為一階梯槽,其包括靠近所述凹槽結構的槽底的一側的第一槽體部分和靠近所述凹槽結構的槽口的第二槽體部分,其中所述第一槽體部分的內腔尺寸大于所述第二槽體部分的內腔尺寸,以在所述第一槽體部分和所述第二槽體部分連接位置形成臺階面;在所述軌道內設置有多個安裝塊,且所述安裝塊的結構與所述凹槽結構的結構相匹配,包括與所述第一槽體部分結構相匹配的第一部分和與所述第二槽體部分結構相匹配的第二部分;其中,所述調整輪、所述主動輪和/或所述從動輪通過所述安裝塊可拆卸地安裝在所述軌道內。進一步的,所述傳送帶上分布有齒條結構;所述主動輪、所述從動輪和所述調整輪均為能夠與所述傳送帶上的齒條結構相嚙合的齒輪結構。進一步的,所述主動軸與所述主動輪之間通過花鍵或平鍵聯接。進一步的,所述主動軸包括共軸連接的多段軸體,其中每段軸體的中部穿過所述主動輪和所述機架,相鄰兩段軸體之間通過聯軸器連接。進一步的,所述聯軸器與所述軸體之間通過花鍵或平鍵聯接。進一步的,每一所述同步帶單元中,所述機架包括相背設置的兩側面,其中,在所述機架的每一側面上均可拆卸地設置有所述主動輪、所述從動輪、所述傳送帶及所述調整張緊力調整機構。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專利技術所提供的傳送裝置,可以在不改變主動輪和從動輪的位置的情況下,通過調整所述調節部件的位置,來實現調整傳送帶張緊力的目的,避免了現有技術中由于調整傳送帶的張緊力而導致主動輪位置改變,從而導致主動軸同軸度無法保證而產生應力損壞的問題。附圖說明圖1表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提供的傳送裝置的整體結構主視圖;圖2表示圖1的俯視圖;圖3表示圖1的側視圖;圖4表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所提供的傳送裝置中主動輪與機架的連接結構示意圖;圖5表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所提供的傳送裝置中主動輪、機架和主動軸的連接結構斷面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為使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附圖,對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專利技術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專利技術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專利技術保護的范圍。針對現有技術中同步帶傳送裝置中調整同步帶張緊力無法保證主動軸的同軸度,從而易損壞主動軸的問題,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傳送裝置,其能夠調節同步帶張緊力,且保證主動軸的同軸度。如圖1至圖3所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提供的傳送裝置,包括:多個同步帶單元,每一同步帶單元包括:機架100;設置在所述機架100上,并相隔預設間距設置的主動輪200和從動輪300;及傳送帶400,所述傳送帶400環繞在所述主動輪200和所述從動輪300上,并分為水平位置不同的上、下兩層帶體部分;以及,用于驅動多個同步帶單元的驅動機構,所述驅動機構包括驅動電機500及與所述驅動電機500傳動連接的主動軸600,其中所述多個同步帶單元的主動輪200穿裝在所述主動軸600上,并能夠在所述主動軸600帶動下轉動;其中,每一所述同步帶單元還包括能夠調整所述傳送帶400的張緊力的張緊力調整機構,所述張緊力調整機構至少包括一調節部件,所述調節部件與所述傳送帶400的下層帶體部分相抵觸,并以可移動地方式設置在所述機架100上。本專利技術所提供的傳送裝置中,可以在不改變主動輪200和從動輪300的位置的情況下,通過調整所述調節部件的位置,來實現調整傳送帶400張緊力的目的,避免了現有技術中由于調整傳送帶400的張緊力而導致主動輪200位置改變,從而導致主動軸600同軸度無法保證而產生應力損壞的問題。在本專利技術所提供的實施例中,優選的,所述調節部件包括一調整輪700,所述調整輪700的外周面與所述傳送帶400的下層帶體部分相抵觸;在所述機架100上設置有水平位置不同的至少兩個安裝點;其中所述調整輪700可拆卸地安裝在所述安裝點上。采用上述方案,所述調節部件采用一輪式結構的調整輪700來實現,通過將調整輪700的外周面與傳送帶400的下層帶體部分相抵觸,當傳送帶400在運動時,調整輪700會以相同的方向轉動;當需要調整所述傳送帶400的張緊力時,將所述調整輪700拆卸下來,并安裝至合適的安裝點上即可,操作方便。這種結構具有保證傳送帶400運動順暢,方便操作等優點。需要說明的是,在本專利技術的其他實施例中,所述調節部件還可以采用其他結構來實現,以上僅是提供一種優選方案,但并不是對所述調節部件的具體結構進行限定,例如:所述調整輪700還可以替換為轉軸等結構,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傳送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個同步帶單元,每一同步帶單元包括:機架;設置在所述機架上,并相隔預設間距設置的主動輪和從動輪;及,傳送帶,所述傳送帶環繞在所述主動輪和所述從動輪上,并分為水平位置不同的上、下兩層帶體部分;以及,用于驅動多個同步帶單元的驅動機構,所述驅動機構包括驅動電機及與所述驅動電機傳動連接的主動軸,其中所述多個同步帶單元的主動輪穿裝在所述主動軸上,并能夠在所述主動軸帶動下轉動;其中,每一所述同步帶單元還包括能夠調整所述傳送帶的張緊力的張緊力調整機構,所述張緊力調整機構至少包括一調節部件,所述調節部件與所述傳送帶的下層帶體部分相抵觸,并以可移動地方式設置在所述機架上。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傳送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個同步帶單元,每一同步帶單元包括:機架;設置在所述機架上,并相隔預設間距設置的主動輪和從動輪;及,傳送帶,所述傳送帶環繞在所述主動輪和所述從動輪上,并分為水平位置不同的上、下兩層帶體部分;以及,用于驅動多個同步帶單元的驅動機構,所述驅動機構包括驅動電機及與所述驅動電機傳動連接的主動軸,其中所述多個同步帶單元的主動輪穿裝在所述主動軸上,并能夠在所述主動軸帶動下轉動;其中,每一所述同步帶單元還包括能夠調整所述傳送帶的張緊力的張緊力調整機構,所述張緊力調整機構至少包括一調節部件,所述調節部件與所述傳送帶的下層帶體部分相抵觸,并以可移動地方式設置在所述機架上。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傳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調節部件包括一調整輪,所述調整輪的外周面與所述傳送帶的下層帶體部分相抵觸;在所述機架上設置有水平位置不同的至少兩個安裝點;其中所述調整輪可拆卸地安裝在所述安裝點上。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傳送裝置,其特征在于,至少兩個安裝點包括設置在所述機架上、且水平位置不同的至少兩個軌道,所述調整輪可拆卸地安裝在所述軌道內。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傳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動輪和所述從動輪可拆卸地安裝在所述機架上。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傳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軌道呈凹槽結構,且所述凹槽結構為一階梯槽,其包...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朱慶鵬,胡慶玉,金用燮,
申請(專利權)人: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合肥鑫晟光電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北京,1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