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用于污水處理的混合料及其制備方法,通過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聚合硫酸鋁,30~40份;沸石濾料,5~15份;聚合氯化鋁,10~20份;硅藻土,15~25份;硅酸鈉,5~15份;聚合三氯化鐵,4~8份;浮石粉和石灰粉共7~9份,浮石粉和石灰粉的重量份之比為6~8:1。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的混合料具有優異的水處理效果,可以用于處理紡織印染廢水,絮凝速度快,脫色效果好。這種效果與混合料中各成分的相互作用有關,尤其受浮石粉和石灰粉的重量份之比影響,浮石粉和石灰粉的重量份之比為6~8:1時,水處理效果最好。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用于污水處理的混合料及其制備方法
本專利技術屬于污水處理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污水處理的混合料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介紹
污水處理為使污水達到排水某一水體或再次使用的水質要求對其進行凈化的過程。污水處理被廣泛應用于建筑、農業,交通、能源、石化、環保、城市景觀、醫療、餐飲等各個領域,也越來越多地走進尋常百姓的日常生活。污水處理藥劑品種很多,最常用是絮凝劑,絮凝劑可以分為無機和有機兩種。無機絮凝劑常用產品有石英砂濾料、無煙煤濾料、聚合氯化鋁、活性炭、蜂窩斜管填料、纖維球濾料、石榴石沙等,市場主流的無機絮凝劑有三氯化鐵、硫酸亞鐵和硫酸鋁等。高效絮凝劑的開發有助于提高污水處理效果。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污水處理的混合料及其制備方法,為一種高效絮凝劑。本專利技術的上述目的是通過下面的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一種用于污水處理的混合料,通過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聚合硫酸鋁,30~40份;沸石濾料,5~15份;聚合氯化鋁,10~20份;硅藻土,15~25份;硅酸鈉,5~15份;聚合三氯化鐵,4~8份;浮石粉和石灰粉共7~9份,浮石粉和石灰粉的重量份之比為6~8:1。進一步地,所述的用于污水處理的混合料通過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聚合硫酸鋁,35份;沸石濾料,10份;聚合氯化鋁,15份;硅藻土,20份;硅酸鈉,10份;聚合三氯化鐵,6份;浮石粉和石灰粉共8份,浮石粉和石灰粉的重量份之比為7:1。進一步地,所述的用于污水處理的混合料通過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聚合硫酸鋁,30份;沸石濾料,5份;聚合氯化鋁,10份;硅藻土,15份;硅酸鈉,5份;聚合三氯化鐵,4份;浮石粉和石灰粉共7份,浮石粉和石灰粉的重量份之比為6:1。進一步地,所述的用于污水處理的混合料通過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聚合硫酸鋁,40份;沸石濾料,15份;聚合氯化鋁,20份;硅藻土,25份;硅酸鈉,15份;聚合三氯化鐵,8份;浮石粉和石灰粉共9份,浮石粉和石灰粉的重量份之比為8:1。上述混合料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制備步驟:步驟S1,將硅藻土輸送到烘干機內進行烘干,烘干溫度控制在100~120℃,烘干后的硅藻土含水率不大于5%;步驟S2,將烘干的硅藻土與沸石濾料、浮石粉和石灰粉共同磨粉,細度不大于0.08mm;步驟S3,將步驟S2制備的細粉與聚合硫酸鋁、聚合氯化鋁、硅酸鈉和聚合三氯化鐵混合均勻即得成品。本專利技術的優點:本專利技術提供的混合料具有優異的水處理效果,可以用于處理紡織印染廢水,絮凝速度快,脫色效果好。這種效果與混合料中各成分的相互作用有關,尤其受浮石粉和石灰粉的重量份之比影響,浮石粉和石灰粉的重量份之比為6~8:1時,水處理效果最好。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實施例進一步說明本專利技術的實質性內容,但并不以此限定本專利技術保護范圍。盡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作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專利技術技術方案的實質和范圍。實施例1:污水處理用混合料的制備方法原料重量份之比:聚合硫酸鋁,35份;沸石濾料,10份;聚合氯化鋁,15份;硅藻土,20份;硅酸鈉,10份;聚合三氯化鐵,6份;浮石粉和石灰粉共8份,浮石粉和石灰粉的重量份之比為7:1。制備方法:步驟S1,將硅藻土輸送到烘干機內進行烘干,烘干溫度控制在100~120℃,烘干后的硅藻土含水率不大于5%;步驟S2,將烘干的硅藻土與沸石濾料、浮石粉和石灰粉共同磨粉,細度不大于0.08mm;步驟S3,將步驟S2制備的細粉與聚合硫酸鋁、聚合氯化鋁、硅酸鈉和聚合三氯化鐵混合均勻即得成品。實施例2:污水處理用混合料的制備方法原料重量份之比:聚合硫酸鋁,30份;沸石濾料,5份;聚合氯化鋁,10份;硅藻土,15份;硅酸鈉,5份;聚合三氯化鐵,4份;浮石粉和石灰粉共7份,浮石粉和石灰粉的重量份之比為6:1。制備方法:步驟S1,將硅藻土輸送到烘干機內進行烘干,烘干溫度控制在100~120℃,烘干后的硅藻土含水率不大于5%;步驟S2,將烘干的硅藻土與沸石濾料、浮石粉和石灰粉共同磨粉,細度不大于0.08mm;步驟S3,將步驟S2制備的細粉與聚合硫酸鋁、聚合氯化鋁、硅酸鈉和聚合三氯化鐵混合均勻即得成品。實施例3:污水處理用混合料的制備方法原料重量份之比:聚合硫酸鋁,40份;沸石濾料,15份;聚合氯化鋁,20份;硅藻土,25份;硅酸鈉,15份;聚合三氯化鐵,8份;浮石粉和石灰粉共9份,浮石粉和石灰粉的重量份之比為8:1。制備方法:步驟S1,將硅藻土輸送到烘干機內進行烘干,烘干溫度控制在100~120℃,烘干后的硅藻土含水率不大于5%;步驟S2,將烘干的硅藻土與沸石濾料、浮石粉和石灰粉共同磨粉,細度不大于0.08mm;步驟S3,將步驟S2制備的細粉與聚合硫酸鋁、聚合氯化鋁、硅酸鈉和聚合三氯化鐵混合均勻即得成品。實施例4:污水處理用混合料的制備方法原料重量份之比:聚合硫酸鋁,35份;沸石濾料,10份;聚合氯化鋁,15份;硅藻土,20份;硅酸鈉,10份;聚合三氯化鐵,6份;浮石粉和石灰粉共8份,浮石粉和石灰粉的重量份之比為6:1。制備方法:步驟S1,將硅藻土輸送到烘干機內進行烘干,烘干溫度控制在100~120℃,烘干后的硅藻土含水率不大于5%;步驟S2,將烘干的硅藻土與沸石濾料、浮石粉和石灰粉共同磨粉,細度不大于0.08mm;步驟S3,將步驟S2制備的細粉與聚合硫酸鋁、聚合氯化鋁、硅酸鈉和聚合三氯化鐵混合均勻即得成品。實施例5:污水處理用混合料的制備方法原料重量份之比:聚合硫酸鋁,35份;沸石濾料,10份;聚合氯化鋁,15份;硅藻土,20份;硅酸鈉,10份;聚合三氯化鐵,6份;浮石粉和石灰粉共8份,浮石粉和石灰粉的重量份之比為8:1。制備方法:步驟S1,將硅藻土輸送到烘干機內進行烘干,烘干溫度控制在100~120℃,烘干后的硅藻土含水率不大于5%;步驟S2,將烘干的硅藻土與沸石濾料、浮石粉和石灰粉共同磨粉,細度不大于0.08mm;步驟S3,將步驟S2制備的細粉與聚合硫酸鋁、聚合氯化鋁、硅酸鈉和聚合三氯化鐵混合均勻即得成品。實施例6:對比實施例,浮石粉和石灰粉的重量份之比為5:1原料重量份之比:聚合硫酸鋁,35份;沸石濾料,10份;聚合氯化鋁,15份;硅藻土,20份;硅酸鈉,10份;聚合三氯化鐵,6份;浮石粉和石灰粉共8份,浮石粉和石灰粉的重量份之比為5:1。制備方法:步驟S1,將硅藻土輸送到烘干機內進行烘干,烘干溫度控制在100~120℃,烘干后的硅藻土含水率不大于5%;步驟S2,將烘干的硅藻土與沸石濾料、浮石粉和石灰粉共同磨粉,細度不大于0.08mm;步驟S3,將步驟S2制備的細粉與聚合硫酸鋁、聚合氯化鋁、硅酸鈉和聚合三氯化鐵混合均勻即得成品。實施例7:對比實施例,浮石粉和石灰粉的重量份之比為9:1原料重量份之比:聚合硫酸鋁,35份;沸石濾料,10份;聚合氯化鋁,15份;硅藻土,20份;硅酸鈉,10份;聚合三氯化鐵,6份;浮石粉和石灰粉共8份,浮石粉和石灰粉的重量份之比為9:1。制備方法:步驟S1,將硅藻土輸送到烘干機內進行烘干,烘干溫度控制在100~120℃,烘干后的硅藻土含水率不大于5%;步驟S2,將烘干的硅藻土與沸石濾料、浮石粉和石灰粉共同磨粉,細度不大于0.08mm;步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用于污水處理的混合料,其特征在于,通過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聚合硫酸鋁,30~40份;沸石濾料,5~15份;聚合氯化鋁,10~20份;硅藻土,15~25份;硅酸鈉,5~15份;聚合三氯化鐵,4~8份;浮石粉和石灰粉共7~9份,浮石粉和石灰粉的重量份之比為6~8:1。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用于污水處理的混合料,其特征在于,通過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聚合硫酸鋁,30~40份;沸石濾料,5~15份;聚合氯化鋁,10~20份;硅藻土,15~25份;硅酸鈉,5~15份;聚合三氯化鐵,4~8份;浮石粉和石灰粉共7~9份,浮石粉和石灰粉的重量份之比為6~8:1。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污水處理的混合料,其特征在于,通過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聚合硫酸鋁,35份;沸石濾料,10份;聚合氯化鋁,15份;硅藻土,20份;硅酸鈉,10份;聚合三氯化鐵,6份;浮石粉和石灰粉共8份,浮石粉和石灰粉的重量份之比為7:1。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污水處理的混合料,其特征在于,通過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聚合硫酸鋁,30份;沸石濾料,5份;聚合氯化鋁,10份;硅藻土,15份;硅酸鈉,5...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劉成才,
申請(專利權)人:劉成才,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安徽,3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